第十一章文书玺印符节等制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十一章文书玺印符节等制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十一章文书玺印符节等制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十一章文书玺印符节等制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十一章文书玺印符节等制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文书玺印符节等制度 上编 中国历代政治制度 史前 1911年 1 11 1文书制度 11 1 1诏敕和奏章11 1 2国家机关之间的公文形式11 1 3文书工作制度 2 11 1 1诏敕和奏章 奏章是一种特定 专用的文书体裁 是臣下通过文书形式向君主奏报请示和反映情况的重要手段 君主通过臣工的奏事了解军政讯息后 通过口头或文书下达制命 称为 诏敕 总结历代的奏事文种 主要有章 表 书 启 议 疏 封事 奏 状 记 露布等至明清 诏敕文书种类有诏 诰 制 册文 谕 书 符 令 檄九种形式 3 11 1 2国家机关之间的公文形式 一 上行文书形式下级官吏和官府衙门 向上级官员和官府衙门请示 汇报政务的文书 根据事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 又形成诸多的文种 二 平行文书形式是同级官吏以及对同级和无隶属关系的官府衙门之间 相互通知 移送 质询等政务往来所使用的文书 三 下行文书是上级官吏和官府衙门 向下级官吏和官府衙门布置任务和发布指示的文书 其形式有宣 札 谕 符 帖 移 牌 票 檄 告示等 分别用于不同的等级和不同的政务 4 11 1 3文书工作制度 历代都设有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管理 有固定的工作程式和严格的法律规定文书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是拟制誊写 签押用印 负责人判署 照刷磨勘 投递驿传 登记立卷 移交和保管等 每一项工作程序都有专人负责 可以保证文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也能够互相监督 完善保密制度 5 11 2玺印符节制度 11 2 1玺印制度11 2 2符节制度11 2 3玺印符节的管理制度 6 11 2 1玺印制度 一 皇帝玺宝秦汉皇帝有六玺 隋以后确立皇帝使用八玺的制度 至明初皇帝已经增至17枚玺 宝 清初进一步增至39枚 乾隆时定制 确定为御宝35枚皇帝的御玺铭文不同 其用途也不同 进而将不同的诏敕区别开来 以保证诏敕内容的严谨 二 官员印信一切官员都必须按照其官品 官衔以区别其用印的型质 轻重 大小和文字 借以区分其地位的高低和规定职权的范围 有比较规范的官印制作 颁发 使用和管理制度 7 11 2 2符节制度 符是政治和军事的凭证信物 可以用于身份证明 作为出入国境 关卡 军营 要塞的凭证 又可以作为传达命令 调遣兵将的信物节是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 用于代表君主出征 节制方面事务 监察 办理重大案件 出使外国等重大事务的证明主要有调动符节 邮传符节 身份符节 专使符节等 有发放 使用 保管等在内的一套较完备的管理制度 8 11 2 3玺印符节的管理制度 历代在保管 使用 发放 制作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不但使官员的任免有了严格的手续 也加强了文书工作的严谨性 更重要的是确立了权力体系符节玺印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权威的体现物 9 第十一章复习思考题 1 简述诏敕和奏章的主要种类及用途2 简述上行文书的主要文种及用途3 简述平行文书的主要文种及用途4 简述下行文书的主要文种及用途5 简述古代文书工作制度的特点6 玺印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7 试述密批制度在极端君主专制政治中的作用8 简述符节的种类及管理制度9 名词解释 奏本诏令题本调动符节身份符节专使符节批付详文 10 第十一章推荐阅读书目 1 杨启樵 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 香港 香港三联书店 19812 徐望之 公牍通论 东京 中文出版社 19793 潘嘉主编 文书学纲要 档案学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