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乐理教学计划及授课进度授课班级 :音乐本科班、专科班。授课时间 :一学年,共计 62学时。共4学分,每学期2学分。授课周数 :第一学期 14周,28学时;第二学期17周,34学时。教 材 :基本乐理,共 44讲。教学目的 :基本乐理是音乐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为以后的和声课、创作、等后续理论课以及表演、演奏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和课下作业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学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抓住课堂讲授与课堂练习的两个环节双管齐下,再加上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互相提问,互相交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技能同步进行。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进度 :第一周 第一讲 为什么要学基本乐理第二讲 音及音名第二周 第三讲 音律第四讲 记谱法(一)第三周 第五讲 记谱法(二)第六讲 记谱法中的常用记号第四周 第七讲 乐谱的正确写法第八讲 节奏节拍第五周 第九讲 各种拍子第十讲 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第六周 第十一讲 节奏中的强弱关系第十二讲 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第七周 第十三讲 音乐的速度、力度及其标记第十四讲 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第八周 第十五讲 音程的分类第九周 第十六讲 怎样识别和构成音程第十周 第十七讲 三和弦与七和弦第十一周 第十八讲 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第十二周 第十九讲 怎样识别与构成和弦(一)第二十讲 怎样识别与构成和弦(二)第十三周 第二十一讲 调及调的五度循环第十四周 复习第二学期进度 :第一周 第二十二讲 大调式第二周 第二十三讲 小调式(一)第二十四讲 小调式(二)第三周 第二十五讲 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一)第四周 第二十六讲 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二)第五周 第二十七讲 如何确定调与调式第二十八讲 调式的多样性及其表现作用第六周 第二十九讲 调式中的音程第七周 第三十讲 不协和音程的解决第八周 第三十一讲 音程的表现作用第三十二讲 调式中的和弦(一)第九周 第三十三讲 调式中的和弦(二)第十周 第三十四讲 和弦的实际应用第十一周 第三十五讲 调式变音第十二周 第三十六讲 半音音阶第三十七讲 调关系第十三周 第三十八讲 转调第十四周 第三十九讲 怎样识别转调和调式变音第十五周 第四十讲 移调第四十一讲 移调的实际应用第四十二讲 装饰音第十六周 第四十三讲 关于旋律知识第四十四讲 乐曲的基本形式第十七周 复习考 试 :考试采取书面闭卷形式。期中占20%,期末占80%。第一讲 为什么要学基本乐理教学目的 :认识学习基本乐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内容 :基本乐理所包括的内容。 基本乐理是一门音乐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是敲开音乐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无论是学习作曲、音乐学、演唱、演奏、音乐教育或者是舞蹈专业所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总之,凡学音乐或与音乐有关的专业,都必须学习基本乐理。要学好其它专业,必须学好基本乐理。 基本乐理大概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识谱与记谱部分;第二部分为理论部分。从音程开始。第二讲 音及音名教学目的 :学习这一讲使同学们初步了解关于音的一些知识知道音的性质,在音乐中使用的所有音、乐音体系。找到乐音体系中所有的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内容 :一、音是怎样产生的。二、音的性质。三、乐音与噪音。四、乐音体系。五、音名。六、音组。七、标准音与中央 c。教学重点: 四、五、六教学步骤 :一、音是怎样产生的。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传送到我们的听觉器官(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属于空气传播) 我们所能听到的音,大致在每秒钟振动 1120000次的范围之内。比这个范围再高或再低的就听不到了.而在音乐中所用的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这个范围。但这些音也不是全部都用来构成音乐。二、音的性质。有四种: 1、音高: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频率)来决定。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2、音值: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延续的时间长短决定。延续时间长音则长;时间短音则短。 3、音量:音的强弱。由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4、音色:音的色彩。由发音体振动的方法,性状、成分及发音体的品质等多种因素决定。(1)、各种乐器的形状,质量不同音色就不同。如二胡、笛子、钢琴等。(2)、同一乐器的原料的质量不同音色也不同。(3)、同样乐器演奏方法或演奏水平的不同音色也会有区别。(4)、人声分男高、女高、男低、女低等但音色也不同。 音的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要注意,并非所有的“音”都具有上述四种特性,乐音有,而噪音不具备固定音高的特点。 乐音与噪音。乐音,振动规则的,听起来音高十分明显的音叫“乐音”。如定音鼓、小提琴、钢琴二胡等。噪音,振动不规则,听起来音高不明显的音叫“噪音”。如军鼓、锣钹、木鱼、梆子、大鼓等打击乐器。它们不是没有音高,而是高低不明显。 四、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乐音的总和叫“乐音体系”1、乐音体系基本上是钢琴上所有的音,共88个,52个白键,36个黑键。 2、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音级”。音级和音不同,音级专指乐音,而音则包括所有的音(乐音与噪音)。 3、把乐音体系中的音级,按照一定的高低次序,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排列起来叫“音列”。 4、在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最小的单位叫“半音”。两个半音相加叫做“全音”。在钢琴上,包括白键和黑键,相邻两个琴键都构成“半音”。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琴键都构成“全音”。左边低,右边高,从左到右按半音排列。乐音体系基本上包括了音乐中所有的音。不管各种人声器乐所能发出的音,都在乐音体系的范围。 五、音名。乐音体系中的音级,都有各自的名称,就是“音名”。1、以C、D、E、F、G、A、B七个字母独立命名的音级叫“基本音级”。钢琴上的52个白键重复用以上七个音名,就是说52个白键都是基本音级。重复的两个音级之间的关系叫“八度”(纯八度)。高度不同,名称和意义相同这七个音名,我们还经常把它唱成基本调的do、re、mi、fa、sol、la、si,又叫“唱名”。但在乐音体系中,音名是固定不变的,而唱名是不固定的。2、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包括重升重降)而得来的音级叫“变化音级”可以用#号、b号、x号、bb号、还原号来表示。钢琴上的36个黑键都属于变化音级。它们都是由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得来的。没有独立的名称。 六、音组。由于乐音体系中有 88个音级仅用几个音名,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只好把它们分组,就叫“音组”。 乐音体系中的音共分9组,从中央开始向上为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标记在小写字母右上角加一数字。如:c 1 表示小字一组的c.d 2e3、c 4 等。中央向下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小字组只写小写字母,大字组只写大写字母标记,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在大写字母右下角加数字。如:A 1、 B 2 等。 9个音组中,其中中间七个组为完全音组,各自包括12个音级,七个白键,五个黑键。小字五组只有一个音级c5,大字二组有三个音级A 2 B 2 # A2 ,叫做“不完全音组”。 七、标准音和中央。 C 1 即小字一组的c为中央c。a 1 即小字一组的a为标准音,也称“演奏会高度”。作业 :练习一 由 C开始向上和向下依次写出七个基本音级。 C D E F G A B C BA G F E D 2、由F开始向上和向下依次写出七个基本音级。 F G A B C D E F E D C B A G 3、按照基本音级的高低次序,由C开始向上和向下,隔一音写一音,直写到同名音出现为止。 C E G B D F A C C A F D BG E C 4、按照基本音级的高低次序,由A开始向上和向下,隔一音写一音,直写到同名音出现为止。 A C E GB D F A A F D B G E C A 5、写出所有可能与C构成半音的音(包括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向上和向下)C # C C b D C x B CB C x A C b C 6、写出所有可能与E构成的全音(要求与第五题相同)。ED E x C E bb E E # F E b G E x E第三讲 音律教学目的 :主要了解三种律制的不同,现在广泛使用的是十二平均律。主要内容 :一、复合音与分音列。二、十二平均律。三、五度相生律。四、纯律。五、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重 点 :二、五。难 点 :等音,半音与全音。教学要求 :多接触键盘教学步骤 : 什么是音律?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音律”。音律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三种: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是十二平均律。 一、复合音与分音列 复合音。我们平时所听到的声音,绝大部分都是由许多个音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物体振动时,如弦振动,不仅整条弦在振动,而且弦的各部分,如 1/2、1/3、1/4等同时都在振动。 由全弦振动而产生的音,也就是我们听的最清楚,最响亮的音叫做“基音”。 由弦的各部分振动(分段)而产生的音,音量较小,一般不容易听清,叫做“泛音”。也叫“倍音”。 这种基音与泛音组织起来叫“复合音”。构成复合音的各音(包括基音与泛音)叫“分音“。将分音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就叫“分音列”。 例: C为基音的分音列 C c g c1 e 1 g 1 b b 1 c 2 d 2 e 2 # f 2 g 2 a 2 b b 2 b 2 c 3 基音 纯八 纯五 纯四 大三 小三 小三大二 大二 大二 大二 小二 大二 小二 增一 小二 上面是以 C为基音的分音列,C是基音,也是第一分音,分音列共有15个泛音,一个基音组成。 泛音列和分音列不同,泛音列不包括基音,只有 15个泛音。 二、五度相生律。以分音列中的第二分音 c与第三分音g两音之间的音高关系连续相生而求得的各律的准确高度的方法,叫做“五度相生律”。 三、纯律。在分音列的第二分音 c 与第三分音g音之间插入一个第五分音e,就是c e g构成和弦形式作为生律要素,如C E G、F A 、CG B D,这样来定出C D E F G A B七个音的准确高度叫纯律。四、十二平均律。将纯八度如 C 1 C 2 ,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即半音。这种律制叫“十二平均律”。这种律制是目前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律制。我们用的钢琴、风琴、电子琴、手风琴等键盘乐器,都是采用十二平均律定音的。制定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音乐家朱载育。根据十二平均律,所有的半音都相等,从而产生了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和意义不同的各音叫“等音”。因此在键盘上,除了 # G和 b A这个黑键互为等音(有两个名称外),其余各音都有两个等音,都有三个名称。 (图例) 关于三种律制的音高是不一样的。 五度相生律中EF、 BC之间的半音,比十二平均律的半音小。CD、 DE、FG、GA、AB之间的全音比十二平均律的全音要大。纯律中EF、 BC之间的半音,比其他两种的半音要大。CD、FG、AB为大全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大。DE、GA为小全音,比其他两种律的要小。 五、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 我们前面讲过,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最小单位叫半音,两个半音为一个全音。一个八度之内有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十二平均律,共合六个全音。但由于出现了等音关系,一个音级有好几个名称,所以在理论上又把半音与全音分为自然的和变化的。 1、自然半音。由相邻的两个音级构成的半音叫“自然半音”。如:C b D、EF、F b G、 # FG等。 2、变化半音。由同一个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变化半音”。 如: C # C、 b DD、E # E、G b G等。为同一个音级构成。 # C bb E、Dbb F、 x E b G等。为隔开一个音级构成。 3、自然全音。由相邻的两个音级构成的音叫“自然全音”。如;CD、DE、 # D # E、E # F等。 4、变化全音。由同一个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变化全音”。 如: C x C、D bb D、 b C # C等。为同一个音级构成。C bb E、 # C b E、D b F、E b G等。为隔开一个音级构成。 解释:同一个音级,不管 C、 # C、 b C、 x C、 bb C等,都属于C的音级。 b C # C等相邻音级,按七个基本音级的排列为标准。 CD、 # D # E等。 隔开一个音级, # C b E、中间隔了一个D音级。作业 :练习二 1、说明下列半音与全音的类别。 # FG(自然半音)、A b B(自然半音)、 b B b C(自然半音)、 # G b C(变化全音)、F # F(变化半音)、# B # C(自然半音)、# F b A(变化全音)、# BD(变化全音)、b A # A(变化全音) 2、写出下列各音的等音。 # F(b G x E)、 b A( # G)、B(b C x A)、 x D(E b F)、bb E(D x C)3、什么是音律? 4、什么是十二平均律? 5、什么叫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第四讲 记谱法(一)教学目的: 主要掌握记谱法中的音的长短、高低,各种音符的写法和写谱读谱规范问题。主要内容: 简谱、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长短,简谱记录音的高低。教学要求: 很规范的掌握各种音符。 什么是记谱法?以书面形式记录音乐的方法叫“记谱法”。简谱、五线谱两种。 一、简谱、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长短。 简谱,以阿拉伯数字 1、2、3、4、5、6、7和短横线(增时线减时线)为主要符号记谱。 (图例)五线谱,以五条平行线加上谱号和各种不同的音符,休止符为主要符号。 简谱记录音的长短,由一个基本音符(四分音符)后面加线叫“增时线”。一条短横线代表一个四分音符。基本音符下面加线叫“减时线”。每加一条短横线就减少原有时值的一半。五线谱的音符由三部分组成:(1)、符头,分为空心和实心。(2)、符干,可朝上或朝下。(3)、符尾。比全音符更长的叫二全音符 (图例)。看上图的各种音符。 以上讲的音符叫基本音符,基本音符之间相邻的两种音符长短关系为 2比1。如:一个全音符等于二个二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等于二个四分音符等。附点音符。在基本音符右面加上小圆点(附点)叫“附点音符”。 ( 1)、音符带有一个附点叫“单附点”。其作用是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一半。(2)、音符带有两个附点叫“复附点”。其作用是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也就是第一个附点时值的一半。(3)、音符带有三个附点叫“三重附点”。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八分之七,第三个附点又是第二个附点时值的一半。一个附点用的最多,两个和三个用的少。(图例) 注意:简谱中的二分附点音符和全分附点音符不用附点,而用增时线。(图例) 延音线。用来连接同样高低的音的连线。 简谱记录音的高低。用七个数字1、2、3、4、5、6、7。或在它们上面、下面加点。上面加点叫“高音点”。下面加点叫“低音点”。加一个点比原来音符高或低一个音组(纯八度)。(图例)作业 :练习三 用简谱和五线谱写出下列音符。 (1)、四分音符 (2)、十六分音符 (3)、二分音符(4)、全音符第五讲 记谱法(二)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五线谱记谱法中的记录音的高低,谱号,谱表等。教学内容 :一、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高低。二、变音记号。三、休止符。重 点 :一教学要求 :规范的掌握五线谱记谱法。教学过程 : 一、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高低。 1、用来记录音乐的五条平行线叫“五线谱”由五条线四个间构成。为了记更多的音符时,可以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加线和加间,叫上加线、上加间、下加线、下加间。例1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越高,音就越高;位置越低,音就越低。2、谱号:要确定五线谱上音的准确高度,必须在五线谱的开端写上谱号。谱号有三种:(1)、高音谱号:也叫G谱号,从三线开始,指明三线为g 1 音位。(图例)c 1 d 1 e 1 f 1 g 1 a 1 b 1 c 1(2)、低音谱号:也叫F谱号,从四线开始,指明四线为f音位。(图例)c d e f g a b c (3)、中音谱号:也叫C谱号,记在第三线或第四线上,指明第三线或第四线为c 1音位。三线叫中音谱号,四线叫次中音谱号。除此之外,还有一线中音谱号、二线中音谱号、五线中音谱号、。写在几线上几线就是c 1 (中央C)音位。(图例) 3、谱表:谱号与五线谱相结合叫“谱表”。写上高音谱号叫高音谱表,写上低音谱号叫低音谱表等。如前例。 各种谱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经常以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结合使用叫“大谱表”。例 9 二、变音记号:有五种升号 #、降号b、重升号、重降号 bb、还原号(图例) 。 1、在简谱中只用升号、降号、还原号。 2、在线谱中变音记号有两种用法:(1)、作调号,写在谱号的后面的升号或降号叫调号。(2)、临时变音记号,不管简谱还是线谱,临时记号只在本小节起作用。例1018 三、休止符:在音乐中,有什么样的音符就有什么样的休止符。例 20作业:练习四第六讲:记谱法中的常用记号教学目的:明确和牢记记谱中的常用记号,知道它们的用途和用法,以便帮助更进一步熟练记谱法。主要内容:一、演奏法方面的记号。二、省略记号。三、其他记号。重点:一、二。教学过程:根据课本上的记号一一解读。作业 :练习五 1、写出下列各记号的名称。 (图例)短跳音 (图例)半保持音记号 (图例) 滑音记号 (图例) 移高八度记号 con(图例) 低八度重复 (图例) 反复记号 (图例)换气记号 (图例)延长记号 2、用记谱法中的省略记号重写下列各例。 (图例) (图例) (图例) (图例) (图例) (图例) 3、写出下例的实际演奏效果。(图例)第七讲 乐谱的正确写法教学目的 :学会很规范的书写乐谱主要内容 :五线谱书写法、简谱书写法。教学要求 :不管是线谱还是简谱必须准确、细致。从谱号、符头、符尾、附点,小节线以及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记号在写法上应该绝对准确。在乐谱的书写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如把线上的音不小心写入线内,音的高低就出现错误。多加一条符尾就会出现音值上的错误。因此是否准确的写好乐谱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多练多写。教学过程 :根据课本内容和举例练习。作业 :练习六第八讲 节奏节拍教学目的 :这讲主要让学生了解节奏、节拍方面的一些概念性问题,清楚节奏与节拍是音乐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表现中被视为音乐的“脉膊”。从音乐的性质也可以看出,在四种性质中,节奏、节拍就占了一半。主要内容 :节奏、节拍、拍子、拍号等。重点 :节奏、节拍。教学要求 :搞清出每个概念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 : 一、 节奏:长音和短音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称之为节奏。 (在音乐中,把长短不同的音组织起来,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运动叫节奏。) 节奏的含义有两种:狭义讲就是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有二分音符、四分、八分音符等)有长音有短音。从广义讲,节奏也可以理解为整个音乐作品中段落的比例平衡关系。如前段为 4/4拍,后段为2/4拍。所以4/4拍要比2/4拍慢。人们长讲的节奏快慢。 总之,节奏的主要特征是音的长短关系。 二、节拍。在音乐中,以同样的音值(相同长短的音)有规律的强弱变化循环反复的出现的节拍。也就是相同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的循环出现称为节拍。简单的讲,就是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如一强一弱循环重复就是两拍的节拍,一强两弱循环,就是三拍的节拍。 总之,节拍的主要特征是音的强弱关系。因为节拍在长短关系方面都是相同的。 因此,节奏和节拍这两个概念,往往不容易搞清楚,因为他们之间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一些不同之处,两者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实际音乐作品中,节奏和节拍永远是并存的,节奏中必然有节拍,节拍中必然有就节奏。(图例)三、节奏型:在整个乐曲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 一首乐曲中有好多相同的有规律的同样的节奏,只是音高不一样。这种节奏给人的印象深刻,很容易记忆。如课本中的例 81、82。 四、单位拍(拍子)。节拍中的每一时间片段叫一个单位拍,也就是一拍。在节拍的循环中,按两个单位拍循环时为一强一弱,三个时一强两弱,只有一个强音时带有强音的单位拍叫强拍,不带有强音的单位拍叫弱拍。 (图例) 有两个强音第一个强音叫强拍,第二个强音叫次强拍。(图例) 在节奏中,节拍的强弱关系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 五、拍子。用固定的音值(音符)和数字表示节拍的单位叫拍子。就是节拍的单位拍(每一拍)用一固定的音符来代表。把每一拍的时值(长短)给固定了。(节拍的单位拍用一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拍子)如: 5 5 是一强一弱,由四分音符的时值为一个单位拍。也是一强一弱,但它是由八分音符为一个单位拍。所以 ,拍子就是把节拍的单位给确定了。如2/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2/8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 六、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叫拍号,就是我们上面讲的2/4、3/8、6/8等。简谱中记在乐曲左上角,线谱中记在谱号与调号后面。 七、小节。在乐曲中,由一个强拍到另一个强拍中间叫小节, 每小节用小节线分开。 八、弱起。乐曲由拍子的弱部分开始,或从弱拍开始叫弱起。弱起的乐曲,第一小节叫弱起小节,也叫不完全小节,乐曲的最后一小节也是不完全小节,前后两小节相加为一个完全小节。例89 51页。弱起的乐曲非常多,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计算乐曲小节时,由第一个完全小节算起为第一小节。作业: 练习七基本乐理教学计划及授课进度第九讲 各种拍子教学目的: 明确各种拍子的强弱关系及其表现作用,音乐效果。主要内容 :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交错拍子、散拍子等。重 点: 单拍子教学要求 :很熟练的掌握各种拍子 在音乐中,各种拍子由于它们的强弱变化不同,所以音乐效果必然不同,各种拍子有各种拍子的表现作用。我们要讲的各种拍子中,主要以单拍子为主。因为其它拍子均是由单拍子中的二拍子和三拍子组合而成,掌握了单拍子,其他拍子就容易了。所以这一讲的重点应该是单拍子。 由于单位拍的数目,强弱层次,先后次序的不同,拍子被分为好多种。单拍子。每小节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叫单拍子。 特点:只有一个强拍(和弱拍)。常用的有(图例)看 53页谱例复拍子。由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拍子叫复拍子。特点:除了强拍和弱拍以外,还有次强拍。第一个强拍叫强拍。第二、三 的强拍都叫次强拍。4/4拍=2/4+2/4 (图例)6/8拍=3/8+3/8 (图例)4/8拍=2/8+2/8 (图例)6/4拍=3/4+3/4 (图例)9/8拍=3/8+3/8+3/812/8拍=3/8+3/8+3/8+3/8三、混合拍子。由不同类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拍子按照不同次序组合而成。强弱次序是看单拍子出现的前后而顶定的。(是复拍子的一种)5/4=3/4+2/4或2/4+3/4(图例)5/8拍=2/8+3/8或3/8+2/87/8拍=2/8+2/8+3/8或2/8+3/8+2/8或3/8+2/8+2/8如小白菜是 2/4+3/4组成的5/4拍。卖布谣两种组合,前 14小节是3/4+2/4,后5小节为2/4+3/4。57页。四、变换拍子。在乐曲中各种拍子交替出现叫“变换拍子”。这类乐曲很普遍,就是一首乐曲中采用了好几种拍子例 25。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用了散拍子, 2/2 3/2 4/4 2/4 等许多种拍子。五、交错拍子:几种不同的拍子同时进行。但强弱关系是相同的。这种拍子并不常用。即使用也是两个以上声部的曲子。例 27。六、散拍子。自由节拍,强弱变化不明显,又演唱者自由掌握,一般不记小节线。七、一拍子。是一种特殊的拍子,只有强拍没有弱拍,常用于戏曲音乐中(如二性)。可以作为单拍子的特例。在我国也用板眼来表示强拍和弱拍。戏曲音乐中的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一板一眼为二拍子、一板三眼为四拍子、一板二眼为三拍子、有板无眼为一拍子。注意: 2/2拍可以用 4/4拍用 散拍子用 标记。作业:练习八第十讲 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这一讲,必须掌握拍子的组合方法,对记谱和读谱达到更标准、更准确。主要内容: 单拍子和复拍子的音值组合。重 点: 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教学步骤:音值组合属于记谱法中的难点。大部分艺术类招生考题中都有这类题。有的还很有难度。要掌握这一内容,不仅要熟悉理解音值组合法的目的与方法,同时必须熟练各种音符的时值以及有关拍子的类型,切分节奏等知识。把节奏按节拍、拍子组合好,把节奏拍子化。音值组合法是将各种时值的音符,按拍子的结构特点,进行组合,叫“音值组合法“。目的是为了便于读谱。方法主要按组合法的规则。按课本要求。 63页开始。单拍子的音值组合:1、每小节有几个单位拍(几拍)就分几个音群。每组音群用符尾连接起来。(图例)2、当单位拍于四分音符时,如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往往将一小节的符尾都连接起来,为了单位拍之间能清楚的分开,第二、第三符尾可按照单位拍彼此分开。(图例)3、在演奏划分较复杂的情况下,每一音群用第一条共同的符尾以外,第二、第三条符尾还可再分成附属的音群。(图例)4、用一个音符表明每小节的时值。(图例)5、休止符按照组合法规则组合,但不用延音线。(图例)6、整个小节休止除4/2用二全休止符外。其它都用全休止符记号。(图例)7、可以使用符点音符,但每一拍的最后一个音是符点音符时,其时值不可延续到下一拍,以免造成单位拍混乱不清晰。可用切分音。8、为了记谱清晰,附点音符、以及代表三拍子的前两拍或后两拍,可以不遵守单位拍彼此分开的原则。(例7)9、假如单位拍不止一个音符,而最后一个音符带附点并占有下一拍的时间,这样的附点因其明显性不够而不用。(例8 )10、同样高低的音有延音线可以根据拍子合并;一个音要分开写几个时要加延音线。二、复拍子的音值组合:1、组成复拍子的几个单拍子应明显分开、,单拍子则可按单拍子的音值组合。2、和单拍子一样,用一个音符表明每小节的时值。例9、10、11。混合拍子的音值组合。与复拍子基本一样。例 12、13。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也按一般的组合方法,不同的只是在一字配数音时,加用延音线。例 14。音值组合的总的规律和方法不管是什么样的拍子,基本上都遵守单位拍分开的原则。根据规则一条一条严格细致的学。总之,要学好组合法,首先从单拍子入手。因为其它拍子都是由单拍子组合而成,所以学习音值组合法的重点应放在单拍子的音值组合上。作业:练习九第十一讲 节奏中的强弱关系教学目的: 主要明确节拍中的强弱关系在节奏中的体现以及音乐中的比较特殊的强弱关系,切分音、连音符。主要内容: 一、节拍中的强弱关系在节奏中的体现。二、切分音。三、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重 点: 切分音,连音符(音符的特殊划分)。教学步骤:一、节拍中的强弱关系在节奏中的体现。在音乐中,节奏节拍之间的强弱关系,有着基本的共同规律。前面我们进行了各种拍子中各节拍的强弱关系。这些节拍的强弱关系也同样体现在节奏中。比如: 一小节包括平均的两个音时,它就相当于二拍子,第一拍强。第二拍弱。如 2/4拍有两个四分音符。一个强拍,一个弱拍。3/4拍 强弱弱 第一拍强,后两拍弱。但是当第一拍(不管强拍还是弱拍)包括平均的两个音时,它也相当于二拍子,第一音强,第二音弱。当一拍中包括平均的三个音时,第一音强,第二、三音弱,相当于三拍子。当一拍中包括平均的四分音时,就相当于四拍子等。也就是说,节拍的强弱关系不仅体现在每个单位拍上,而且还体现在每个单位拍的各音上。 例2、3、4。这种节奏中的强弱关系,不仅体现在一拍中,也同样体现在半拍或更小的时值之中。当然这里说的强弱是相对而言,它没有节拍中的强弱明显。在节奏的强弱关系中,应该注意: 3/4拍和8/6拍,每小节都是六个八分音符时,而两者的区别是3/4拍中的六个八分音符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次强弱。8/6拍是强弱弱、次强弱。(图例)音符越多,强弱层次就越多。二、切分音。一个音从弱拍或弱部分开始把下一个强拍或强部分持续在内的音叫切分音。特点是改变了原有的强弱关系。切分音有两种形式:其一、一小节或单位拍之内的切分音,一般用一个比前音符时值长的音符来记谱。(例5)其二、跨小节或跨单位拍的切分音,一般用连线记谱。(例6 )切分音为音乐语言中极富特色与表现力的节奏形态,它打破了正常的强弱关系,产生了两个连续的重音;节拍重音与切分音,在一般情况下 ,切分重音较节拍重音显得更为突出。 如:大刀进行曲三、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连音符。1、基本划分。将一个音符分成均等的二部分、四部分、八部分、十六部分等。将一个附点音符分成均等的三部分、六部分、十二部分等叫音符的基本划分,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音符。2、特殊划分。将一个音符的时值自由划分,来代替音符的基本划分叫音符的特殊划分,也叫连音符。如:三连音、五连音、二连音等。 三连音:将一个基本音符分成均等的三部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两部分叫三连音。例 8( 2)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将一个基本音符分成均等的五部分或六部分,或七部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四部分叫五连音或六连音,或七连音。例9、10、11。 九连音。代替基本划分的八部分。例 12。 二连音、四连音:将一个附点音符分为均等的两部分或四部分,用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三部分,叫二连音或四连音。例 13、14。 五连音:将一个附点音符分成均等的五部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三部分叫五连音。例 15。( 6)七连音。将一个附点音符分为七部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六部分叫七连音。例16。注意:五连音和七连音既代替基本划分的四部分,又可以代替附点音符的三部分、六部分。但还是代替四部分时多。作业:练习十第十二讲 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各种拍子及其表现作用,进一步明确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重要性。主要内容: 各类拍子在音乐中,乐曲中的应用以及音乐效果、特征。节奏节拍是音乐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他们比作是音乐的骨骼。从我们讲的章节来看,从第八讲到十三讲,整整六讲,都围绕着节奏节拍,在整个乐理课中,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这充分说明了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重要性。一首曲子只有音符,没有节奏,节拍就不成音乐。如果节奏节拍应用不当,就不会有应有的音响效果。各种节奏节拍各自有不同的表现作用。我们前面讲过,节奏节拍在音乐中永远是同时并存的,两者有相同之处,但又有不同之处,好象有时对它们两个概念又分不开,好象是一个意思似的。一般讲,节拍偏重于音的强弱,节奏偏重于音的长短。各种拍子虽然多种多样,但具有典型意义的还是单拍子中的二拍子和三拍子,也可以说二拍子和三拍子是各种拍子的基础,其它所有的拍子都是由这两种拍子变化而来。如 4/4拍是两个2/4拍合成。6/8拍是两各3/8拍合成。5/4拍是由2/4拍加3/4拍结合而成。就是说所有的拍子都是由单拍子演变出来的。然而各种拍子又产生了各自的特点大大丰富了节拍的表现能力。二拍子和三拍(单拍子)是节拍中的两种基本类型。一、二拍子。特点是单一、对称、方整,在音乐体裁方面的典型体现就是进行曲。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常用于队列进行中。用偶数拍子,节奏坚定明显,旋律鲜明,结构整齐,常用三部曲式,中段较为抒情,以取得与前后段的对比。进行曲最初主要用于军队,用铜管乐队演奏。十七世纪起,进行曲也被作为音乐艺术的体裁,运用于歌曲、歌剧、舞剧和器乐曲中。在器乐曲中的独立演奏(独奏或合奏)的进行曲,也有作为套曲中一个乐章的进行曲。进行曲按内容可分为军队进行曲,凯旋进行曲,典礼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等。如: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 复三部曲式;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波兰作曲家肖邦的葬礼进行曲;还有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等等。进行曲大部分采用2/4拍子节奏。2、三拍子。特点是流畅灵活,主要体现的是圆舞曲。圆舞曲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华尔兹”。(圆舞曲音译“华尔兹”),是一种旋律流畅,节奏轻快的三拍子舞曲。起源于十八世纪下半叶奥地利和德国的民间舞曲连德勒。十九世纪风行于欧洲各国,其主要特征为伴奏声部采用周期性反复的节奏型“强弱弱”。主旋律流畅,抚媚动人,和声与曲式结构简单明晰,每小节第一拍采用低音和突出强拍的伴奏写法。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与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等。还有青年圆舞曲见76页等。圆舞曲采用的 3/4、3/8等节奏,速度有快有慢,也是我们常说的三步舞,有快三、慢三。二拍子、三拍子的表现特点,同样体现在由它们构成的复拍子之中。如 4/4拍也能体现进行曲的特点。如例125。76页。二、复拍子与单拍子不同的地方是增加了次强拍。在强弱层次方面较复杂。另外,反复周期变长,与单拍子相比,变的更加宽广抒情。如: 4/4拍我爱你中国、牧歌 (蓝蓝的天空,飘着那白云)。总之,不同的拍子有不同的表现作用。如河北民歌小白菜,三种不同的节拍,其效果则是不一样的,看78页例。第十三讲 音乐的速度、力度及其标记教学目的: 使大家知道在音乐的表现中,除了前面讲的内容外,还有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那就是速度和力度主要内容: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教学步骤:一、音乐的速度。音乐的速度在乐曲中表现作用其意义重大,与乐曲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同一首乐曲,由于演奏速度的不同,其效果可能大不相同。如:贺绿汀森吉德马中的一段旋律。(森吉德马是我国蒙族少女的名字,以它为曲名的民歌流行在内蒙一带。贺绿汀把它写成了管弦乐小品,表现了蒙族人民热爱草原、热爱家乡,迎接解放的心情,用不同的速度表现。)用慢速演奏时,给人的印象是辽阔、静谧,旋律富有歌唱性,悠然自得的情调,使人马上想到大草原的自然风光用快速度演奏时,马上变的跳跃欢快,富有舞蹈性,使人立即想到草原牧民们的幸福欢乐的样子。这种戏剧性的改变,完全是由于速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可想而知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速度的表现有两种情况:1、不同的拍子、音符时值的长短不一样,音乐速度不一样。音符时值短,速度就快,时值长,速度就慢。2/4拍要比2/8拍慢,4/4拍比2/4拍慢,3/8拍要比3/4拍快等。2、乐曲中的速度记号来标记乐曲的速度。总的讲,表现激动、兴奋、欢快、活泼的情绪一般都与速度相配合。田园风的比较抒情的采用中速表现,而颂赞的、挽歌、沉痛的回忆等则与慢速相配合。二、速度记号。80页三、力度记号。 81页速度记号、力度记号要尽量熟记,便于使用。第一讲至第十三讲是乐理课的第一部分内容,识谱与记谱。要真正的掌握好是很不容易的。要掌握好识谱与记谱的基本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掌握好音的高低、音准、2、掌握好音的长短、节奏。3、掌握好强弱变化,节拍、拍子。4、掌握好速度的快慢与力度变化。而掌握好音的高低与长短是识谱的主要方面。就是音准、节奏。第十四讲 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在整个乐理的内容中,从十四讲开始正式进入音乐理论的部分。第十四讲、十五、十六讲,讲的是音程部分音程是音乐理论的开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以后所有内容都和音程有直接的,密切的关系。掌握了音程就会给后面的“和弦”、“调式”等打好基础。否则以后的学习就要吃力了。所以音程是乐理中很关键的内容,我们必须特别重视。教学目的: 为下一步内容打好基础。要求很熟练的掌握。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音程。二、音程的写法与读法。三、音程的名称与特征重 点: 。教学步骤:一、什么是音程?在乐音体系中,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也可以说,在乐曲中先后或同时出现(发响)的两个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叫音程。(图例)同时出现 先后出现音程中的两个音。高的音叫上方音冠音,低的音叫下方音、根音 .(图例)根音 根音2、旋律音程:音程中的两个音先后发响(出现)叫“旋律音程。”其进行方向分为:上行、下行和同音进行(图例)上 行 下 行 同音进行3、和声音程:音程中的两个音同时发响叫“和声音程”。(图例)二、音程的写法与读法。1、音程的写法。旋律音程根据发声先后次序依次记写。两个音要前后分开。和声音程书写时上下对齐,一度音程前后紧挨着。二度音程稍微错开一点。根音左、冠音右。 (图例)旋律音程 (图例)和声音程 (图例)2、音程的读法。上行,同音进行的旋律音程,和声音程,读时由低到高,由前到后,不加任何说明。下行旋律音程和上行旋律音程的八度,读时要说明方向。例4三、音程的名称与标记音程的名称是由音程的“度数”和“音数”而决定的,这也是构成音程的两个“要素”。1、度数。音程的根音与冠音之间包含音级的数目叫级数,用“度”来计算。也叫“度数”。包含几个音级就是几度。(图例)1度 2度 3度 5度 8度音程的度数是构成和识别音程时首先应明确的。如 EG之间包含了三个音级(E、F、G)就决定了它是三度。即使是 b E G、E # G 等。两者发生任何升降变化,只要级数位置不变,它就是三度,永远为三度。(图例)3度 3度 3度 4度 4度2、音数。音程中根音与冠音之间包含的全音和半音的数目叫“音数”。用整数,分数和带分数标记。全音用“1”标记,半音用“1/2”标记。全音加半音用“1又1/2”标记。当一个音程的度数明确后,就需要看这一音程中包含多少半音和全音,从而决定音程的种类和名称。除纯一度外相同度数的音程都包含不同的全音和半音。因此,它们有时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名称就不同;有时音数相同而度数不同,名称也不同;而度数、音数都不同时名称更不同。如 CD是二度,包含一个全音,而EF也是二度,但包含一个半音。音程的名称就是根据两个音之间所包含的度数和音数决定的。度数和音数就是构成音程的两个要素,两者缺一不可。为了区别这些度数相同,音数不同和度数、音数都不同的各种音程。我们把音程分为纯、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等各种类型来说明。见例 148 (1)纯一度、音数0。(2)小二度、音数1/2 。(3)大二度、音数1。 (4)小三度1 1/2。(5)大三度2。(6)纯四度2 1/2。(7)增四度3。(8)减五度3。(9)纯五度3 1/2。(10)小六度4。(11)大六度41/2。(12)小七度5。(13)大七度5 1/2。(14)纯八度6。由此可见。确定一个音程的名称,不仅要看它的度数,也要看它的音数,根据这两个要素,构成了以上十四种不同的音程,它们的种类是:三个四;四纯、四大、四小;两个三全音。四纯有:纯一、纯四、纯五、纯八。四大有:大二、大三、大六、大七。四小有:小二、小三、小六、小七。三全音:增四、减五。因为它们包含的音数一样,都是 3,也叫“三整音”。作业:练习十一第十五讲 音程的分类教学目的: 彻底了解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熟练音程的转位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主要内容: 一、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二、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变化音程)。三、单音程与复音程。四、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五、音程的转位。六、等音程。重 点: 一、二、三、五。难 点: 三、五。解决方法: 找规律,多讲例题。要 求: 所有的内容全部掌握。教学步骤:一、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1、自然音程。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减五度音程,也就是我们上讲课讲过的十四种音程,叫自然音程。自然音程可以在基本音级上构成,也可以在变化、音级上构成。有的人把自然音程误认为没有升降号的音程这是完全错误的。不管是在基本音级(没有升降号的音级)上或者在变化音级(有升降号的音数)上,只要构成上面的十四种音程就都是自然音程。(图例)小 3 小3 大3 纯4 增42、变化音程:除了增四度和减五度外,一切增减音程,倍增倍减音程都叫变化音程。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的。变化情况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作半音变化。如,大音程、纯音程增加半音成增音程;小音程和纯音程减少半音程成减音程。一种是作全音变化。如小音程增加全音(两个半音)成增音程大音程减少全音程为减音程。(图例)小3 大3 增3 增3 增3 (图例)纯4 增4 倍增4 减4 倍减4具体方法如下:二、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将音程的冠音升高或根音降低,可使音程的音数增加。将音程的冠音降低或根音升高,可使音程的音数减少。从而得到了各种变化的音程。1、增音程。大音程和纯音程增加半音而得。 (图例)大3 增3 增3 纯5 增5 增52、减音程。小音程和纯音程减少半音而得。(图例)小3 减3 减3 纯5 减5 减53、倍增音程。增音程增加半音而得。(图例)增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温作业应急演练组织
- 一汽大众汽车市场定位与策略研究
- 吉林吉林图书馆招聘试题带答案分析2024年
- 高温环境下沟通协作技巧
- 北京延庆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带答案分析2024年
- 地域买卖合同7篇
-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知识竞赛预测复习及答案详解
- 青岛版数学七上2.2《数轴》教案2课时
- 建筑公司脚手架跳板满铺固定检查制度
- 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智能汽车试验平台底层控制系统
- 信念的力量课件
- 金蝉的养殖管理
- 大海(张雨生)原版五线谱钢琴谱正谱乐谱
- 有限空间作业实操评分标准
- 规划展览馆方案-南京军区军史馆布展总体方案
- 精品案例-LTE负荷均衡优化案例
- (完整版)煤矿主扇司机考试卷(含答案)
- 双柏县工业用大麻开发种植实施计划方案
- 租赁房屋交接清单
- 吊顶检验报告(共5页)
- (完整版)10KV电力线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