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oweroinresenaionPPT课件.ppt_第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oweroinresenaionPPT课件.ppt_第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oweroinresenaionPPT课件.ppt_第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oweroinresenaionPPT课件.ppt_第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oweroinresenaion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外三科李计东 1 椎间盘突出能使下肢瘫痪吗 椎间盘突出能自愈吗 椎间盘可恶吗 骨质增生可怕吗 要椎间盘突出与要椎间盘突出症相同吗 2 一 概述定义 由于腰椎间盘退变与损伤 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 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 压迫和刺激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临床疾患 3 约占腰腿痛门诊的15 20 好发年龄 性别 30 50岁体力劳动者 男 女好发部位 L4 5S1 L5 4 二 解剖生理 5 6 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是什么 引起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是 一是劳损 二是退变 三是损伤 三者常同时存在 互为因果 相互影响 由于外伤 长期劳累 劳损 用力不协调 姿势不当等原因致椎间盘组织退变 损伤 纤维环破裂 髓核组织被挤出 向后从破裂的纤维处突向椎管内 压迫神经所致 可引起患者腰 腿疼痛 麻木 发凉 酸困不适 抽筋 腰部侧凸 腿部肌肉萎缩 力量减弱 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7 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 外伤 急性损伤如腰扭伤 并不直接引起腰椎间盘突出 但是在失去腰背部肌肉的保护情况下 极易造成椎间盘突出 2 过度负重 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常过度负重造成椎间盘早期退变 当脊柱负重100kg时 正常的椎间盘间隙变窄1 0mm 向侧方膨出0 5mm 而当椎间盘退变时 负同样的重量 椎间隙变窄1 5 2mm 向侧方膨出1mm 3 长期震动 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工作中 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 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大约一倍 如此长期反复的椎间盘压力增高 可加速椎间盘的退变或突出 4 不良体位的影响 人在完成各种工作时 需要不断更换各种体位 包括坐 站 卧及难以避免的各种非生理性姿势 这承受能力或一时未能适应外力的传导 则可遭受外伤或累积伤 例如抬举重物时姿势十分重要 因为不良姿势常诱发本病的发生 5 脊柱畸形 先天性及继发性脊柱畸形患者 由于椎间盘不仅不等宽 并且常存在扭转 这使得纤维环所承受的压力不一 而容易加速椎间盘的退化 8 椎间盘退变 挤压 牵拉 扭转应力 9 二 病理类型 腰突症的病理机制复杂 与椎间盘突出的好发水平 方位 破裂形式 以及神经根的相互关系有关 1 好发部位 90 下两个椎间隙原因 下两个间隙劳损重 退变多L5及S1神经在椎管内分别跨越两个椎间盘2 突出方位 椎退程度不一向上 下突入椎体内 Schmorl 力学因素向前突出 经骨突出 后外 后突出 临床主要类型 10 单侧型髓核突出和神经根受压只限于一侧后外 后突出双侧型从后纵韧带两侧突出 两侧神经根皆受压中央型正中突出 出现马尾刺激症状 11 克隆影 压强小于0 6千帕水平移位 表面光滑 形态规则 界限清楚 纤维环全断裂 后纵韧带 硬膜外形并存 脱垂超过0 5完全硬膜外形 形态极不规则 12 膨出 1 腰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膨出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病变纤维环没有破裂 髓核没有直接刺激神经根 纤维环向四周膨隆刺激到神经根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 1 1临床表现特点发病缓 多有长时间的腰痛病史 腰部活动受限较轻 疼痛症状较轻 但下肢麻木酸胀重 与天气变化有关 因此患者因长期疾病困扰情绪往往容易烦躁 又因活动受限不明显 患者对该病的重视程度不够 容易忽视腰部保护 1 2护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 进行系统健康教育 告知其疾病特点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对过度焦虑的患者减轻其思想负担 对重视不够的患者应强调该病的发病原因以减少复发 尤其是年纪轻 工作压力大的患者 腰围固定 注意腰部保暖 避免腰部负重及久坐 加强腰部功能锻炼 可以行倒走 船形运动等力量要求较大的锻炼 13 突出 2 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病变纤维环已经破裂 髓核突出直接刺激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症状 2 1临床表现特点发病急 多有明显的负重扭伤史或受凉史 腰部活动明显受限 腰及下肢疼痛症状较重 常处于被动体位 与天气变化关系不明显 2 2护理特点在做好心理护理和系统健康教育的前提下 针对疼痛症状较重的特点 给予止痛镇静药物处理 可在腰下垫一3 5厘米厚的软枕 以保持生理曲度 由受凉引起的患者可行火罐治疗或寒痛乐局部外用 急性期避免功能锻炼 勤翻身 避免褥疮发生 饮食上由于肠道蠕动减少 消化功能减弱 注意少食油腻食品 多食蔬菜 水果等高纤维素食品 以免便秘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14 脱出 3 腰椎间盘脱出椎间盘脱出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病变纤维环已经破裂 髓核脱出 直接刺激神经根或硬膜囊产生一系列症状 3 1临床表现特点发病或急或缓 常常有过椎间盘突出病史 在扭伤或受凉后突然加重 活动明显受限 疼痛较重 有的伴有会阴部的麻木 甚至大小便障碍 3 2护理特点本症患者痛苦大 思想负担重 因此应着重进行心理辅导 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 最大程度取得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患者仰卧时可在膝下垫一软枕 减小坐骨神经的张力 对有会阴部或下肢麻木的马尾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可采用针灸治疗 对有大小便障碍的患者注意清洁 避免尿路感染和褥疮发生 15 游离型 游离型 较少见 突出物已离开突出的破裂口移到椎管中 甚至破入硬膜腔 可压迫硬膜囊和刺激神经根 临床征象与破裂型相似 神经根痛较轻 但马尾神经受压症状较重 非手术闻法以凸起型最好 破裂型次之 游离型应手术治疗 16 要椎间盘突出的体征 腰部功能受限和腰肌紧张腰部功能受限和腰肌紧张有关 椎管内外软组织损伤 刺激窦推神经引起腰骰疼痛 疼痛可致肌紧张或肌痉挛 这是对疼痛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它可导致腰部功能受限 疼痛解除后 腰肌紧张和腰部功能受限 也随之恢复正常 脊柱侧弯对脊柱侧弯传统的解释是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所决定 即当突出物在神经根的内侧 则弯向患侧 当突出物在神经根的外侧 则弯向健侧 被认为脊柱侧弯是神经根为减轻突出物刺激所致 笔者认为 腰部一侧软组织损伤 出现肌痉挛和肌紧张 表现 一侧受拉 一侧受压 由于腰部软组织都是直接或间接附着在脊柱上 脊柱力学关系依靠正常的软组织维持 所以 一侧腰部软组织损伤粘连 可牵拉脊柱出现平衡失调 而表现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使一侧软组织长期受压 加重了软组织的粘连与结疤 并使对侧软组织受到牵拉 加重脊柱侧弯 受压一侧并可出现后纵韧带皱格 将髓核挤压至对侧 此时CT检查可有受拉一侧的腰椎间盘突出 髓核突出多在受拉应力的一侧 而受压应力的一侧多有较重的软组织粘连 这种认识直接关系到针刀施术的确切位置 压痛点腰突症的压痛点分布有其规律性 多位于拉应力和压应力的着力点 它是软组织损伤的外在表现 按压软组织损伤粘连处 患者感觉局部疼痛 当间接刺激神经根时可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 压痛点在腰部一般位于病变椎间盘相应的棘间 棘旁 下肢的压痛点一般在臀上皮神经和相当于 环跳 风市 承山 穴处 这些部位压痛是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肌肉紧张所致 17 肌萎缩与肌力减弱下肢的肌萎缩在臀部和小腿部较常见 肌力减弱主要表现在伸肌力上 引起肌萎缩和肌力减弱的主要原因是腰臀部的软组织损伤 引起肌痉挛和肌紧张 挤压神经根或神经干 长时间不能解除 因神经营养机能障碍所致 另外 因一侧坐骨神经痛 在行走或站立时 主要以健侧下肢来负重 患肢长时间废用也可能出现肌肉萎缩 感觉障碍患侧小腿 足底等处皮肤常表现感觉迟钝或消失 笔者认为肌紧张或肌痉挛严重挤压神经根或神经干 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功能 导致神经机能障碍所致 感觉障碍可因神经很受刺激位置不同 而在分布上有一定规律性 如 4L5 马神经很受到刺激表现小腿前外侧 足背前内侧和足底皮肤感觉异常 L5 S1石神经根受刺激则表现小腿后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异常 位反射异常在临床上以健反射减弱或消失比较常见 5 S1椎间孔处的神经根受损一般表现跟雁反射减弱或消失 在病变初期 因神经根受刺激可表现健反射活跃 直腿抬高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患者仰卧 伸直膝关节 上抬下肢在 度时出现坐骨神经支配区域放射痛和在直腿抬高引出疼痛后突然背屈踝关节 引起疼痛加剧 其机理是上抬下肢时和背屈踝关节时可使L4 神经根向下移动 当神经很充血水肿 周围存在软组织损伤 无菌性炎症的刺激时 上抬下肢和背屈踝关节可引出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的放射痛 有椎间盘突出而无神经根周围的软组织损害 两种试验可为阴性 L3 L4椎间盘突出及相应阶段存在软组织损伤时 可有下肢疼痛 但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为阴性 仰卧挺腹试验患者仰卧 双手放于腹部或两侧 以头部及两足跟为着力点 将腰部和臀部向上抬 若出现腰痛或患肢放射痛为阳性 其机理是椎管内压力增加 牵拉刺激了受损的神经根而引出腰痛或下肢放射痛 仰卧挺腹试验阳性的基础是神经根周围是否存在软组织损伤和无菌性炎症 仅有椎间盘突出而无以上病理基础 该试验阴性 18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1 腰痛 95 以上的椎间盘突出患者有此症状 椎间盘突出患者自觉腰部持续性钝痛 平卧位减轻 站立则加剧 一般情况下尚可忍受 腰部可适度活动或慢步行走 另一种为突发的腰部痉挛样剧痛 难以忍受 需卧床休息 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2 下肢放射痛 80 椎间盘突出患者出现此症 常在腰痛减轻或消失后出现 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激或麻木感 直达足底部 椎间盘突出重者可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 且多伴有麻木感 椎间盘突出疼痛轻者可行走 呈跛行状态 重者需卧床休息 喜欠屈腰 屈髋 屈膝位 3 下肢麻木 冷感及间歇性跛行 下肢麻木多与疼痛伴发 少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表现为单纯麻木 有少数患者自觉下肢发冷 发凉 主要是因为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所至 间歇性跛行的产生机理及临床表现与腰椎管狭窄相似 主要是由于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症状 4 马尾神经症状 主要风于中央弄髓核脱出症 临床上较少见 可出现会阴部麻木 刺痛 大小便功能障碍 女性可出现尿失禁 男性可出现阳萎 严重椎间盘突出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定性瘫痪 19 初期诊断 1 有腰部外伤 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 常发生于青壮年 3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 腹压增加 如咳嗽 喷嚏 时疼痛加重 4 脊柱侧弯 腰理理弧度消失 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 并向下肢放射 腰活动受限 5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 病程长都可出现肌内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 膝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拇趾背伸力减弱 6 X线摄片检查 脊柱侧弯 腰生理前凸消失 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 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0 鉴别诊断 21 22 23 椎间盘突出诊断的误区 误区一 有的患者认为腰腿痛不算病 而事实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不仅是算病 而且还会引起下肢麻木 发凉 甚至瘫痪 大小便失禁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有的患者则把腰腿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画了等号 其实引起腰腿痛的病因很多 如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结核 仲瘤等 另有一部分患者把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 简单地认为是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为干性痛 其范围广 而腰椎间盘症如为突出物压迫单一神经根 则其疼痛范围是符合受压神经的分布局域的 范围局限 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24 误区二 重视影像诊断 忽略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和认真休格检查乃是诊断的基本程序 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有相当一部分疾病 从病史特点就可初步诊断 还有一部分疾病 其临床体检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不一致 此时就要以体格检查为主 否则就有可能误诊误治 25 误区三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但不是唯一手段 以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来看 X线片 椎间盘CT和MRI在腰椎疾病诊断中各有千秋 应具体根据病情来选择 避免一哄而上 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X线片虽对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无直接意义 但可借此排除其它疾患 如腰椎结核及肿瘤 强直性脊椎炎等 腰椎管造影可清晰的显示椎管内受压情况 造影时神经根显影的中断和斜位面硬膜囊的受压对腰椎间盘突出和神经根营狭窄的诊断很有意义 CT扫描是腰椎疾病的一项极好的检查手段 CT可显示出骨性退变增生及上下关节突的增生和肥大 黄韧带的肥厚和骨化 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侧隐窝狭窄等 但由于CT扫描的方法 技术的差异 CT诊断结果与临床有一定的差异 MRI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具有明显优点 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 整体观强 但对骨组织不如CT 然而许多患者甚至医疗工作者往往会忽视调线过份依赖CT和MRI 结果出现了 下腰椎做了CT而遗漏了上腰椎结核 或腰椎做了MRI 漏诊了脊柱畸形或小关节病变的情况 或是将影像学检查代替一切 只凭影像学检查出有椎间盘突出或膨出 就匆忙施治 这就很有可能误诊误治 26 误区四 现许多患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手术根治 其实手术只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手段之一 况且手术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并发症也多 如 感染 脑脊液漏 医源生椎管狭窄 大的神经血管损伤 况且手术的效果尤其是远期疗效并不满意 据报道 英国因手术选择不当致手术失败者8 8万人 其中致残者10 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要慎重手术 当然如出现单根神经或马尾神经麻痹 如出现大小硬失禁 足下垂等 那就一定要去手术 并且是刻不容缓的 27 误区五 重视治疗 忽略康复 进行保守或手术治疗后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必要手段 许多患者在治疗后没有进行康复锻炼或不正规的康复锻炼 或未受到医生的指导不知道要怎么进行锻炼 致使治疗效果不佳 28 29 30 检查 直腿抬高试验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痛 31 直腿抬高加强 32 屈颈试验 痛 33 挺腹试验 痛 34 下肢后伸试验 痛 35 腹压增高可诱发症状加重腹压椎管内压力刺激神经根棘间韧带两侧可触及压痛点压痛点可诱发症状出现或加重小腿前外侧或后侧皮肤感觉减退 趾肌力减退 膝腱 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椎管内容物 36 椎间盘突出影像特点 1 X线片 摄腰椎正侧位 腰突症在 线片上无特异表现 但可见相应变化 如生理弯曲变直 病变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等 2 CT片 椎间盘后缘变形或有局部突出影 硬脊膜和脂肪移位 在椎间盘破裂的平面上 两侧对比透亮区不对称 硬脊膜和间隙中有软组织密度影 硬脊膜囊变形 出现卵圆形 新月形压迹影 神经根受压移位 髓核有钙化 椎管内出现真空现象 3 磁共振 MRI 成像检查 可清楚地显示出突出髓核的形状 扁平形 圆形 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在矢状位图像中 可见到突出的髓核与硬脊膜和脂肪分界清楚 突出的部分髓核与未突出的部分髓核之间有窄颈相连 其他还有b超 电生理 造影等 37 正 侧位X光片表现 脊柱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样增生 X光片不能作为本症唯一影像学诊断依据确诊需CT MRI 神经电生理学等支持 38 39 40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1 药物 1 皮质激素类 如地塞米松 强的松 2 非激素类 如秋水仙碱 消炎痛 芬必得 3 肌肉松弛剂类 如氯唑沙宗 些药物对部分轻症的LDH有一定疗效 2 完全卧床休息作用是解除体重对椎间盘压力 使患部静止 从而加速炎症消退及椎间盘回缩 3 牵引是常用的方法 其作用是减少椎间隙内压 迫使凸起椎间盘变平 拉紧黄韧带及关节囊 扩大椎管容量 4 理疗 推拿按摩运用传统手法 使脊柱前屈 后伸 旋转 达到痉挛肌肉放松 椎间盘所受有害应力消减的目的 5 中草药中医认为LDH多因肾虚 风寒湿邪外袭发病 故以益肾培本 通经活络 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 使经络畅达 气血流通 寒散 湿除 以达强肾壮骨 祛瘀止痛 标本兼治的效果 6 硬膜外注射氢化考的松类药物目的是抑制椎间盘破裂口和神经根所发生的炎症反应 42 7 腰神经根管注射法透视下将穿刺针穿入腰神经根管内 当患者出现强烈闪电样针感与原患肢疼痛部位一致时 注入去炎松 A20mg加2 利多卡因10ml 生理盐水10ml 每周1次 4次为1个疗程 8 大剂量液体骶管内滴注疗法此法是新探索 经骶尾裂孔穿刺 向硬膜外腔快速滴入生理盐水250 300ml 9 椎间盘内注射氢化考的松Feffer 1 1956年首先用氢化考的松注入退化性椎间盘内 55例中症状消失者为67 但疗效不够巩固 10 挤破疗法在椎间盘中注入一定量盐水 注射时要用较大力量 以期将突出的椎间盘纤维环挤破 使组织扩散均匀到椎管内 而达到减少对神经根压迫的目的11 髓核化学溶解疗法此法将木瓜凝乳酶或胶原蛋白酶注入髓核 使其分解缩小 压迫减轻 12 小针刀法 43 手术治疗 44 谢谢观看 45 第一章绪论 外科与妇产科护理学教研室王爱华 46 一 课程简介 识别 Identification 问诊 查体 化验 特检 分析 Analysis 医学基础知识 临床思维的方法程序 综合分析 形成护理诊断 评估 Assessment 识别 判断 识别 诊断 47 健康评估 HealthAssessment 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病人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 心理及社会等方面反应的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48 健康评估的重要性 打开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护理各科的桥梁 入门 基础 桥梁 工具 49 二 健康评估的起源和发展 一 健康评估的起源1 南丁格尔 FlorenceNightingale 评估为 对疾病的观察 强调护理观察的重要性 护士要发展收集资料的技能 观察记录生命体征的能力 强调护士与病人交谈获取健康和疾病信息的重要性 评估病人的生活环境 评估需要收集 分析 解释资料 50 2 70年代美国重视在教学计划中培养护士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技巧 包括全面的体格检查 大部分学士学位课程使用医疗的模式培养学生健康评估能力 收集资料 主诉 现病史 过去史 系统回顾及体格检查 特点 能辨认和监测疾病过程 占主导地位 但不能为评估个体的护理需要提供系统的工具 51 3 护理工作的转变 概念护士工作场所护士的工作内容 52 1 护士是否应对病人实施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 2 护士收集资料结果是否有利于实现护理目标 3 实行医学模式的体格检查是否可行 讨论 健康评估是现代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53 二 健康评估的发展 1 护理程序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LydialHall第一次提出了护理程序的概念 1967年护理程序分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四部分以后护理程序迅速发展 评估又分为评估和诊断两部分 评估 诊断 计划 实施 评价 54 Black确定以Maslow的人的需要论作为护理评估框架 指导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的原则 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 评估是一个系统地 有目的护患互动过程 护理评估的重点是个体的功能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评估过程包括收集资料和临床判断 如何系统评估个体的护理需要 55 20世纪60 70年代 产生了很多护理模式 明确护理的实质内容并将其视为独立学科 对护理教学大纲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支持专业教学 Orem自理模式Roy适应模式 56 2 护理诊断运动 目的 对 病人的护理需要 护理问题 或 病人问题 进行正式分类和命名 利用分类学的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类产生了当今的护理诊断 NursingDiagnosis 护士能独立进行临床判断 不需医生等其他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为护士提供了临床实践的语言 更好地描述病人照顾中的侧重点 57 1973年美国护士会 AmericanNursingAssociation ANA 出版 护理实践标准 将护理诊断纳入护理程序中授权在护理实践中使用 1973年成立美国护理诊断分类小组 NationalConferenceGroupforClassificationofNursingDiagnoses 1982年成立北美护理诊断协会 NorthAmericanNursingDiagnosesAssociationNANDA 护理诊断的发展 58 护理诊断分类系统使护理在历史上第一次系统 全面地确立了护士在健康评估过程中收集资料的性质和内容包括与护理诊断相关的指标与信息 从而有助于确立护理诊断 59 4 功能性健康型态分类模式功能性健康型态分类模式 functionalhealthpatternsFHPs 是Gordon于1987年提出的 带有明显的护理特征的收集和组织资料的框架 FHPs模式涉及人类健康和功能11各方面 60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 healthperceptionandhealthmanagement 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识和感受及其维护健康的行为 营养和代谢 nutritionandmetabolism 营养 液体平衡 组织完整性和体温调节等与新陈代谢和营养有关的问题 排泄 elimination 排便 排尿功能和模式 健康感知 健康维护 预防疾病 健康行为及健康危险因素 61 活动与运动 activityandexercise 日常生活活动 休闲娱乐活动 锻炼的方式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能力 活动耐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睡眠与休息 sleepandrest 睡眠 休息和放松的模式 认知与感知 cognitionandperception 神经系统的感知功能与脑的认知功能 自我概念 self concept 对个性特征 社会角色和身体特征的自我认识与评价 感知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痛觉认知功能 思维 语言能力 定向力 意识状态等 62 角色与关系 rolesandrelationships 个体在生活中的角色及与他人关系的性质 性与生殖 sexualityandreproduction 性别认同 性角色行为 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压力与压力应对 copingandstresstolerance 个体对压力的感知及处理方式 价值与信念 valuesandbeliefs 个体的价值观和信仰 11 63 以病人为中心 的整体评估观念 64 医疗诊断的问诊模式 65 二 健康评估的内容主观资料 subjectivedata 通过与服务对象会谈获得的资料 服务对象经历的 感觉的 想到的 只有本人能描述出的 客观资料 objectivedata 通过观察或测量得出的资料 包括通过视 触 叩 听 嗅 实验室 借助医疗器械等获得的资料 感知 感受 价值观 信仰 对健康的认识等 66 一 问诊 问诊 interview inquiry 护士通过对被评估对象或家属的系统询问和交谈获得病史资料 经过综合分析作出临床判断的过程 症状 symptom 个体患病时对机体功能异常和病理变化的的主观感觉 这些主观感觉可以在疾病早期出现 常不能被客观查出 只能通过问诊获得 采集病史的主要手段 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疾病的发生发展 治疗经过 指导体格和实验室检查 67 问诊和护理的关系 通过询问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及病人的心理反应 对形成护理诊断 指导临床护理监测起主导作用 对学生 从护理角度提出问诊的要点 培养学生通过症状问诊作出护理诊断和预测可能出现护理问题的能力 68 二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 Physicalexamination 是护士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简便的检查工具了解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方法 是获取护理诊断依据的重要方法 体征 signs 是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征象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嗅诊 69 注意点 以病理解剖和病理学知识为基础 有很强的技术性 正确娴熟的操作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需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掌握 70 三 实验室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