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Radhat)安装说明文挡.doc_第1页
Linux(Radhat)安装说明文挡.doc_第2页
Linux(Radhat)安装说明文挡.doc_第3页
Linux(Radhat)安装说明文挡.doc_第4页
Linux(Radhat)安装说明文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Linux的安装(Rde Hat9版)1选择安装方式,linux可以有多种安装方式:从光盘安装,从硬盘安装,从NFS映像,从FTP安装,从HTTP安装。本文选择的是从硬盘安装。2 硬盘安装也分两种情况:从windows上安装,从别的liunx上安装。我们选择最常见的从windows上安装。把RedHat9.0的3个ISO下载下来,放到C盘根目录下:shrike-i386-disc1.iso shrike-i386-disc2.iso shrike-i386-disc3.iso。(一般放在C盘根下比较好,因为现在windows的分区大都是NTFS的,而DOS和Linux的分区格式都不认这个格式的,但都能能识别主分区)3 用WinRAR等工具把第一张镜像disc1中的Dosutils目录解压到C盘根目录,找一个能进入纯DOS的光盘、软盘(有软驱的话)、U盘等。重新启动系统进BIOS,把启动设为相应的启动方式,进入DOS后到C盘运行dosutils目录下的autoboot.bat,选择安装文件存放的位置,就进入了Linux的安装画面。在此要注意的是,从硬盘安装只支持文本格式的,不支持画面格式的。4 进入安装画面后,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分区的,一般选择DiskDruid,进入后,就可以进行编辑了。一般有以下几个分区:/boot分区。 用来保存引导程序的第一部分以系统内核,大约几百M就行了,视个人硬盘大小而定。我的是512M,硬盘比较大。/分区,root根分区。是所有其他分区的挂载点,视个人情况而定,我的是5G,哈哈。/swap分区,数据交换分区,就相当于windows下的虚拟内存。安装后不能修改,文件格式也必须是swap的,一般为内存的两倍,有人说,内存大于512M的话,选512就够了。但是如果要配一套开发环境,比如欧要装ORACLE,还是选两倍比较好,要不在安装时会有问题的。欧选了2G./var分区,系统变量存放地。选300500M就行,欧的是512M./usr分区,应用软件安装地,大一点比较好,视个人情况而定。欧的是30G/home分区,存放用户的文件。欧的是20G.添加:其实只要三个基本分区就行了,一个是/boot分区,100-300M就行了,一个是/swap分区,用内存的两倍,欧选的是2048M。然后把所有的空间给/分区就行了。系统会自动把所有其它分区挂上去的。二是引导装载程序配置。我选择:GRUB(推荐新手使用,因为很简单)之后的两个引导装载程序配置全部跳过,不进行修改;之后到了引导分区设置,在这里可以设置引导标签,即在机器启动时,出现在GRUB中选项的名称(WINDOWS操作系统在GRUB中默认显示为DOS,你可以在这里把DOS改成WINDOWS等字样);选择安装引导程序的位置:选择MBR。5 etho的网络配置:大体分为使用DHCP和不使用DHCP(这是我个人理解方式,呵呵)因为我不是使用DHCP的,所以按空格键把使用bootp/dhcp前面的*号去掉,选择引导时激活,然后输入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以及主、次DNS(和XP中的数值一样);6 之后的配置就没什么难的了,自己看着选就行了。最后到选安装软件包时,建议新手选择全选。欧装的是服务器版,也就4.5G吧。安装后有一份安装日志保存在/root/install.log中注意:安装完后,如果在win2000的浏览器中,可以看见另外一个硬盘(即Linux)的分区,只是无法打开。并且windows的速度很慢可以在我的电脑右键中找到管理,再找到磁盘管理,找到 Linux 的分区,右键,点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然后点删除,将分配的盘符去除,以后再打开我的电脑时,就不会再查找 Linux 分区了这是个暂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说,在分区时,应该有什么差错,比如原来有 G 盘,然后在 Linux 安装时把G 盘删除了用于 Linux 分区,这时就会有问题应该在Windows磁盘管理器中删除该分区,让Windows 能自动更新磁盘信息,然后在安装 Linux 时,再重新分区格式化该分区一 更改启动方式它比更好玩一点。作为默认, 在启动时会自动启动进入图形化操作界面。 而许多铁杆玩家已经习惯了在字符界面工作,或是有些玩家嫌启动太慢,喜欢直观快速的操作。进入字符界面为了在启动时直接进入界面,我们可以编辑文件。找到这一行,将它改为后重新启动系统即可。我们看到,简简单单地将改为,就能实现启动时进入图形操作界面或字符界面的转换,这是因为操作系统有六种不同的运行级( ),在不同的运行级下,系统有着不同的状态,这六种运行级分别为:停机(记住不要把 设置为,因为这样会使无法启动 ):单用户模式,就像下的安全模式。:多用户,但是没有 。:完全多用户模式,标准的运行级。: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它来做一些事情。:,即进到 系统。:重新启动 (记住不要把 设置为,因为这样会使不断地重新启动)。其中运行级就是我们要进入的标准字符界面模式。二 、linux下常用知识注销:logout或exit 关闭和重启:shutdown-krhfnc-t secsShutdown h now 立即关机 shutdown h 10:00 定时关机 修改口令:passwd 个人登录脚本:用bash搜,有三个:/.bash_profile /.bash_login /.profile 选三个之一并执行就行了。 退出登陆后,执行/.bash_logout。全局登录脚本:允许管理员建立全局登录脚本 /etc/profile。在每个用户登陆时,bash将先执行之一脚本,如果有全局脚本存在,他将在个人脚本执行前执行。/dev 系统设备文件,如硬盘。hd表IDE硬盘,a表示第一个,数字表分区,常用命令:浏览及搜索命令:1 用man命令获得帮助。如man pwd|more 2 用pwd命令察看当前目录3 用cd命令进入不同目录,如cd /usr/bin cd bin4 用find命令在目录中搜索匹配的文件 用whereis命令寻找文件5 用locate命令定位文件 如 locate *.ps|more6 用whatis 和apropops命令获得命令汇总。 如 apropos search|more阅读目录和文件:7 用ls命令列出目录 ls m 把文件用逗号分隔开列出Ls x 按水平对齐方式列出文件 ls a 列出全部文件8 用dir,vdir 列出目录 用tree命令进行图形化目录列表9 用cat 命令列出、合并文件 察看文件:cat test1 n加上行号 cat n test1合并文件:cast test*test3 cat test1.txttest2.txt10 用more命令阅读 more test1 用less命令浏览文件 操作和搜索命令:1 用touch命令建立文件 touch test32用rm命令删除文件 rm test1 rm命令不能删除目录3 用mkdir命令建立一个目录 mkdir temp4 用rmdir命令删除目录 条件:目录必须为空 加-p删除整个目录结构,否则删除最底层的目录5 用mv命令给文件改名 mv test1 test26 用cp命令进行拷贝, 用ln命令建立硬连接7 用Midnight Commander 程序处理文件 Linux下健入mc启动Vi简介:vi有三种操作模式:编辑、插入、命令模式1 打开退出vi: shell下输入vi即可打开。按ESC健然后输入:离开。在:下有不同离开方式:q回车表示离开并放弃保存,wq离开并保存,zz同wq,w表示写入不离开。Linux相关包简介:tar包、rpm包、dpkg包是Linux应用软件的三种安装包。1 rpm包是RedHat提供的一种包封装格式。PRM有五种操作方式:安装、卸载、升级、查询、验证。 安装PRM包:rpm ivh xpuzzles-5.5.2.i386.rpm(xpuzzles是软件包名称,5.5.2是版本号,i386是硬件平台) 卸载PRM包:rpm e xpuzzles-5.5.2.i386.rpm。升级PRM包rpm wvh xpuzzles-5.5.2.i386.rpm查询PRM包:rpm q -a所有已装 f(file)包含文件(file)的软件包 p(packagefile)软件包文件名为 (packagefile)的软按包 i软件信息 -l显示包中文件列表 验证PRM包:rpm v 名称Windows下硬盘识别:1 先用fdisk l 察看有几个盘可以加载2 在/mnt目录下建立一个目录:mkdir /mnt/c3 用mount命令加载硬盘(linux一般只识别FAT格式的硬盘或主分区硬盘) Mount t vfat /dev/hda1 /mnt/c4 也可手动修改/etc/fstab文件。文件中第一列市设备名,第二列是挂载点,第三列表示设备上文件系统类型,第四列是应用于特定设备的一组选项。通常为Defaults。以挂windows下D分区为例,可加上一行为: /dev/hda5/dosed vfat defaults 0 05 识别U盘:x-windows下打开“控制中心”,展开“信息”下“usb设备”控制台树。在/mnt下建立一个目录:mkdir /mnt/usb. Mount t msdos /dev/sda1 /mnt/usb。小知识:linux下用ctrl+空格切换输入法。二、JDK和Tomcat的安装1 下载相应的安装软件,本人下载的软件是:j2sdk-1_4_2_05-linux-i586-rpm.bin和jakarta-tomcat-5.0.25.tar,可以到学校FTP和水木清华的FTP上下,很多的。2 先说明jdk的安装。用cp j2sdk-1_4_2_05-linux-i586-rpm .bin /usr/local命令将其拷贝到/usr/local目录下。用 ./ j2sdk-1_4_2_05-linux-i586-rpm.bin将其解压为 .rpm后缀文件。再用chmod +x添加权限(据个人经验,不用也没事。不知道以后又没有影响)。然后用 rpm ivh j2sdk-1_4_2_05-linux-i586-rpm.bin安装即可。安装的默认路径是/usr/java/j2sdk-1_4_2_05。安装完毕,用vi /etc/profile进入vi编辑模式,假如以下环境变量:JAVA_HOME=/usr/java/j2sdk-1_4_2_05, CLASSPATH=/usr/java/j2sdk-1_4_2_05/lib:/usr/java/j2sdk-1_4_2_05/jre/lib PATH=$PAHT:/usr/java/j2sdk-1_4_2_05 /bin:/usr/java/j2sdk-1_4_2_05/jre/binexport JAVA_HOME Export CLASSPATH。JDK的安装到此即可。如果要检验,可用echo命令检查环境变量设置情况,如echo $JAVA_HOME。也可以用javaversion检查安装情况。3 Tomcat的安装。同样,先用cp jakarta-tomcat-5.0.25.tar /usr/local命令将安装软件拷贝到/usr/local目录下。然后用 tar xvzf tar xvzf jakarta-tomcat.tar.gz命令解压缩。退出后重新登录,进入cd /usr/local/jakarta-tomcat/bin目录。运行Tomcat服务器,用./startup.sh(用./shutdown.sh stop结束tomcat服务器)启动。在浏览器种输入http:/localhost:8080/, 看见了jsp/servlet的东西,并且能运行它的例子程序,那么你的tomcat服务器就安装成功了! 4 安装jserv #rmp -ivhApacheJServ-1.1-2_RH6x.i386.rpm 和apache连接。在httpd.conf中加入 Include /your/apache/conf/path/httpd/tomcat-apache.conf (这个文件在你第一次运行tomcat时候生成) 注释掉 Include /etc/httpd/conf/jserv/jserv.conf 这几行 测试: 重新启动你的apache, 然后运行tomcat服务器 #lynx http:/localhost/examples/ 如果你看见了jsp、servlet目录,你的apche与tomcat已经连接成功了.5 一些说明:Df:报告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加-ia各分区的i节点使用数量。-T 列出文件系统的名称。Du:显示磁盘空间(显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du ab 列出所有文件和目录所占的空间。Unmount卸载文件系统。Unmount 设备名/载入点 如:umount /mnt/floppy 卸下软盘Date 显示日期. date 100109091999改为1999年10月1日9时9分Cal 显示日历. Cal 4 2000改为2000年4月 Passwd 设置用户口令。Passwd 用户名。 Su 切换用户。Su 或su 用户名Ps 显示系统进程。用户的用ps, 系统所有的用 ps aux.Kill杀死进程。History显示历史命令。Chown改变文件的属主和组,chmod用于改变文件保护。修改MAC地址:1.首先必须关闭网卡设备,否则会报告系统忙,无法更改。命令是:“ifconfig eth0 down”2.修改MAC地址,这一步较Windows中的修改要简单。命令是:“ifconfig eth0 hw ether 00AABBCCDDEE”3.重新启用网卡ifconfig eth0 up网卡的MAC地址更改就完成了。或者ifconfig eth0 down ifconfig eth0 hw ether 00:11:22:33:44:55三、ORACLE的安装Oracle9i 2000 年 10 月在 Oracle Open World 上发布,为 Oracle 数据库、应 用服务器和开发工具引进了许多新功能。Oracle9i 是业界第一个完整、简单的用 于互联网的新一代智能化的、协作各种应用的软件基础架构。Oracle9i 实际上是 指 Oracle9i Database, Oracle9i Application Server 和Oracle9i Developer Suite的完整集成。随着软件逐渐开始转变为一种托管服务( hosted services) , 具有internet上的高伸缩性能的、智能化的、和可靠的Oracle9i 将成为高质量 的电子商务服务实现的关键软件。1 系统要求: 内存: 安装Oracle 9i 软件至少需要512M内存,用以下命令可以查看机子的内存大小: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MemTotal: 900252 kB 900252kB就是你系统的内存大小。 交换区: 交换区的大小一般要求是内存的两倍,至少要求达到400M以上,当然是越大越好, 用以下的命令可以查看系统交换区的大小: /sbin/swapon -s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 /dev/sda6 partition 105221 686976 -1 其中105221就是系统交换区的大小。 硬盘空间: 安装Oracle9i数据库至少要有2.5GB以上的剩余空间。 临时硬盘空间: Oracle安装程序在安装过程中需要400M以上的临时硬盘空间,建议使用/tmp文件夹 作为零时文件夹,如果/tmp文件没有足够的硬盘,可以新创建一个文件夹作为安装 的临时目录,之后设置环境变量TEMP和TMPDIR指向相应的位置,例如: 使用bash mkdir /home/temp TEMP=/home/temp ; export TEMP TMPDIR=/home/temp ; export TMPDIR 使用csh mkdir /home/temp setenv TEMP /home/temp setenv TMPDIR /home/temp 虚拟x-windows软件: 这个软件不是必要的!所谓虚拟x-windows软件指的是可在远程终端允许服务器 x-windows的虚拟软件,现在流行的x-windows软件有exceed、x-win32等软件,如 果你嫌在控制台安装oracle系统麻烦,可以使用虚拟x-windows软件在远程终端在 图形界面下安装oralce9i,本文将以x-win32 5.0为例介绍用虚拟x-windows安装 oracle9i的过程。JDK 如果你要安装Oracle HTTP Server还需要用到blackdown的JDK1.3.1,(/incoming/oracle/) 2 准备工作Oracle 9i的获取:到FTP上下载相关安装程序,我的是在上下的,速度还比较快的。一共是三个压缩文件:lnx_920_disk1.cpio.gz (大小为527 MB) lnx_920_disk2.cpio.gz(大小为561 MB) lnx_920_disk3.cpio.gz大小为421 MB )备注信息:看到网上的文章介绍,一般说是为考虑兼容性的问题,在安装前都需要对redhat系统进行安装或替换一些rpm包,还要确定rpm包的依赖关系,如: glibc-2.3.2-5.i686.rpm glibc-common-2.3.2-5.i386.rpm glibc-devel-2.3.2-5.i386.rpm 等。我认为前面只要是选择了redhat Linux9的全部安装,不要再安装或替换这些rpm包了(这个没有深入的研究,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但至少是我在自己的机子上没有再安装替换这些rpm包)。另外,一些文章中介绍安装Oracle9i的时候需要选择JDK的版本进行安装,我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是直接安装Oracle9i的(因为Oracle的安装程序是要有JDK支持的,估计redhat Linux9选择的是“全部安装”方式,development已经安装了。)。3 配置操作设置内核参数,调节信号灯及共享内存:Oracle9i使用Linux的共享内存、交换区等资源进行工作,如果系统的的内核参数设置不能满足Oracle的需求,那么在安装或使用过程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建议配置或修改这些系统内核的参数。rootminiroko# echo 250 32000 100 128 /proc/sys/kernel/semrootminiroko# echo 536870912 /proc/sys/kernel/shmmaxrootminiroko# echo 4096 /proc/sys/kernel/shmmnirootminiroko# echo 2097152 /proc/sys/kernel/shmallrootminiroko# echo 65536 /proc/sys/fs/file-maxrootminiroko# echo 1024 65000 /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打开/etc/sysctl.conf 文件,将下列数据写入到sysctl.conf的末尾并保存: kernel.shmmax = 536870912(内存是256时。)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fs.file-max = 65536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其中,kernel.shmmax是共享内存段最大尺寸,kernel.shmmni是共享内存段最小尺寸。进入目录/proc/sys/kernel,可分别用命令:cat shmmax、cat shmmni、cat shmall 查看 kernel.shmmax 、kernel.shmmni、kernel.shmall的数值。(我在一篇文章看到kernel.shmmax的计算方法为:kernel.shmmax = 1024*1024*RAM(M)/2 (至少)。)建议关于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不要改动,可以用cat /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看到红帽子对这个所定义的范围已经符合,而且端口范围比这个小。 设置共享内存大小,共享内存大小一般设为物理内存的一半,在这里我们假设 物理内存为512M则共享内存的值4294967295以此类推,如果你的物理内存是1G则这里的值则是8589934590: echo 4294967295 shmmax 用命令:#cat sem可以查看kernel.sem的数值。其中, 250 是参数SEMMSL的值,32000是参数SEMMNS的值, 100是参数SEMOPM的值,而128则是参数SEMMNI的值。用以下的命令可以对上述参数进行修改 echo SEMMSL_value SEMMNS_value SEMOPM_value SEMMNI_value sem 其中SEMMSL_value、SEMMNS_value、SEMOPM_value、SEMMNI_value分别用相应的值 进行替换,并且这些值的顺序不能调换 接下来,打开/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将下列数据添加到 limits.conf的末尾并保存:oracle soft nofile 65536 oracle hard nofile 65536oracle soft nproc 16384 oracle hard nproc 16384 这是设置Oracle对文件的要求当对/etc/sysctl.conf 文件和/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修改并保存完毕后,请重新启动(reboot)redhat Linux9系统,这样设置的这些参数才能生效。如果此时进入到/proc/sys/kernel路径,用上述的命令再次查看,就会看到设置的参数已经生效。创建Oracle用户帐号和安装目录:在安装Oracle之前须先在Linux操作系统下新增一个名为oracle的用户,以及一个oracle DBA所专用的群组。Oracle在安装和使用中需要用特定用户(非root用户),按照Oracle的标准说明是需要添加三个专门用户和用户组。为了简单方便安装,我们建立两个组,一个负责安装,另一个负责管理,并把Oracle的安装和使用归到一个特定用户来完成。以root用户登录,进行如下操作,建立两个组(dba组与oinstall组)和一个Oracle用户,操作命令如下: #groupadd dba #groupadd oinstall #useradd g oinstall G dba oracle #passwd oracle 设置oracle的密码。Oracle安装的位置应遵守OFA( Optimal Flexible Architecture )规范。Oracle9i的典型安装需要至少两个安装点:一个安装基本的运行程序,一个为存放数据库,并要确保oracle用户对这两个目录具有可写的权限。运行下面的命令,创建Oracle的安装点(mount point): #mkdir /opt/oracle9i #mkdir /opt/oracle9i/product #mkdir /opt/oracle9i/product/9.2.0 #chown R oracle.oinstall /opt/oracle9i #mkdir /var/opt/oracle9i #chown oracle.dba /var/opt/oracle9i #chmod 755 /var/opt/oracle9i设置环境变量:确认oracle9i在安装过程中是否使用本地x-windows安装还是远程虚拟xwindows 安装,如果需要远程x-windows安装,则需要配置DISPLAY变量,这个变量用于告诉 系统屏幕的图形将输出到什么位置,默认情况下是本机,如果你使用虚拟x windows进行安装,则在这里指明远程终端的显示情况,比如你远程终端的IP地址 是xxx.xxx.xxx.xxx则DISPLAY的变量应设为“xxx.xxx.xxx.xxx:0”后面的“:0” 表示该终端的第一个显示器。以oracle用户身份登录,打开编辑$HOME/.bash_profile文件,在文件末尾添加如下数据行并保存: export LD_ASSUME_KERNEL=2.4.1 export ORACLE_BASE=/opt/oracle9i export ORACLE_HOME=/opt/oracle9i/product/9.2.0 export ORACLE_SID= ORCL (数据库SID,可以修改,建议字母要大写) export ORACLE_TERM=xterm export TNS_ADMIN=$ORACLE_HOME/network/admin export LANG=en_US export ORA_NLS33=$ORACLE_HOME/ocommon/nls/admin/data LD_LIBRARY_PATH=$ORACLE_HOME/lib:/lib:/usr/lib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usr/local/lib export LD_LIBRARY_PATH export PATH=$PATH:$ORACLE_HOME/bin CLASSPATH=$ORACLE_HOME/JRE:$ORACLE_HOME/jlib:$ORACLE_HOME/rdbms/jlib CLASSPATH=$CLASSPATH:$ORACLE_HOME/network/jlib export CLASSPATH #export DISPLAY=hostIP:0.0 下面是我自己的(稍有不同)#export DISPLAY=28:0.0(注释掉不用,否则用oracle登录回有问题)export LD_ASSUME_KERNEL=2.4.1(不要用自己的版本号,会有问题的奥)export ORACLE_BASE=/opt/oracle9i export ORACLE_HOME=/opt/oracle9i/product/9.2.0 export ORACLE_SID= ORCL (数据库SID,可以修改,建议字母要大写) export ORACLE_TERM=xterm export TNS_ADMIN=$ORACLE_HOME/network/admin export LANG=en_US export LC_ALL=en_US (解决安装时画面中的中文乱码问题) export ORA_NLS33=$ORACLE_HOME/ocommon/nls/admin/data LD_LIBRARY_PATH=$ORACLE_HOME/lib:/lib:/usr/lib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usr/local/lib export LD_LIBRARY_PATH export PATH=$PATH:$ORACLE_HOME/bin CLASSPATH=$ORACLE_HOME/JRE:$ORACLE_HOME/jlib:$ORACLE_HOME/rdbms/jlib CLASSPATH=$CLASSPATH:$ORACLE_HOME/network/jlib export CLASSPATH #export DISPLAY=hostIP:0.0 下面这几个还未用,可以用来解决一些中文乱吗问题:#export ORACLE_OWNER=oracleexport THREADS_FLAG=nativeexport LC=en_USexport NLS_LANG=american_america.ZHS16GBKumask 022 这样oracle用户每次登录时都带有这些环境变量。其中:ORACLE_HOME为系统软件的安装目录,ORACLE_SID 为数据库的SID,这里可以自行设置。NLS_LANG 为数据库的字符集,为了保证数据库能够输出输入数据库,我们需要在这里把字符集设为american_america.ZHS16GBK,其中american_america英文字符集,ZHS16GBK为中文字符集。 最后一句“export DISPLAY=hostIP:0.0”,在网上一些介绍安装Oracle的文章中提到过,我曾尝试加上它,但是以oracle身份登录的时候,会出现hostIP的错误提示,并且无法正常登录,我查了一些资料也没有解决,所以在环境变量中将其注释掉了,所幸的是这并不影响Oracle9i的安装。 友情提示:此处的环境变量的配置工作尤其重要。很多在Linux下安装Oracle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环境变量没有配置正确,环境变量的配置直接影响到下面Oracle9i的安装和配置。所以提醒您在设置环境变量的时候多留神。编辑并保存/home/oracle/.bash_profile文件后,建议先注销退出oracle用户,然后再以oracle用户身份重新登录。可以用source .bash_profile命令使变量配置生效,用env 命令察看变量配置情况是否正确。这样可以测试一下配置的环境变量是否出错(例如在上面提到的hostIP的错误)。4 安装过程:对安装文件进行解压:以root用户登录,进入到存放安装文件所在的目录下(我的是/usr/local/oracle),对这3个文件进行解压缩,操作命令如下: #gunzip lnx_920_disk1.cpio.gz #gunzip lnx_920_disk1.cpio.gz #gunzip lnx_920_disk1.cpio.gz等解压完成后便生成3个如下名字的文件: lnx_920_disk1.cpio lnx_920_disk1.cpio lnx_920_disk1.cpio然后再解开cpio文件包,执行如下操作命令 #cpio -idmv lnx_920_disk1.cpio #cpio -idmv lnx_920_disk2.cpio #c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