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田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综合(历史)命题教师:黄汉森 2014-4-27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A.禅让制 B. 礼乐制 C. 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1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14.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李四光地质力学15.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这些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是A古典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浪漫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16.“这个美术流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溪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下列各项中,与这一评价最一致的是美术流派是A现代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17. 观察右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18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9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自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此一改变应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中共建党 D国民大革命20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图1021右图漫画(图10)作于1992年。最符合漫画寓意的选项是A经济全球化迎来新一轮浪潮B英德竞争阻碍欧洲一体化C欧共体成立加速欧洲经济发展D欧洲一体化前路将充满波折22美国史学家芮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材料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实业救国 C 维新变法 D洋务运动23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这体现了当时国人追求A师夷长技以自强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华 D用民主和科学改造社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其中38小题24分,39小题28分,共计52分。)38. (22分)现代化包括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请回答:(1)现代化最早发端于哪国?(2分)试从政治、经济方面理解该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6分)(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2分)为了实现现代化,亚历山大二世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3)列举18世纪以来,西欧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顺应现代化潮流而发生的重大事件各一例,并分别简单加以说明。(6分)(4)有学者认为,1840-1895年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列举这一阶段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导力量及其推动近代化的实践。(2分)39.(28分)危机和幸福是人类面对的问题。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它可转化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推力。幸福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他认为时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社会是“据乱世”,而要达到所谓的“太平世”,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就必须先对“据乱世”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升平世”。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三世说”明显受到西方哪一思想的影响?康有为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太平世”的理想?(4分)(2)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面对西方列强侵略引发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做出了哪些反应?(6分)这些反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2分)材料二中国西方古代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近代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3)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2分)概括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特点形成的原因(2分)(4)结合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近代中国和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12分)成田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BCADCBADAC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其中38小题24分,39小题28分,共计52分。)38. (24分)现代化包括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请回答:(1)现代化最早发端于哪国?(2分)试从政治、经济方面理解该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6分)(1)发端于英国。(2分)政治:率先确立民主代议制政治体制;法律确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推动了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爆发。(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3分)经济: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了欧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3分)(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2分)为了实现现代化,亚历山大二世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2)事件:克里木战争的失败。(2分)经济:1861年颁布“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使农民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3分)政治:推动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使专制色彩浓厚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法制化、民主化气息。(3分)(3)列举18世纪以来,西欧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顺应现代化潮流而发生的重大事件各一例,并分别简单加以说明。(6分)(3)经济:两次工业革命,现代化的核心和源动力,促进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或答工业革命,将人类带进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政治:法国大革命(或德国统一),确立民主代议制,为现代化奠定了政治基础;思想文化: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每个方面2分,写出史实得1分,简单说明得1分;三方面全对得6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同样给分)(4)有学者认为,1840-1895年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列举这一阶段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导力量及其推动近代化的实践。(2分)(4)洋务派;洋务运动。(2分)39.(28分)危机和幸福是人类面对的问题。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它可转化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推力。幸福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他认为时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社会是“据乱世”,而要达到所谓的“太平世”,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就必须先对“据乱世”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升平世”。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三世说”明显受到西方哪一思想的影响?康有为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太平世”的理想?(4分)(1)思想:达尔文进化论。(2分)实现: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2)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面对西方列强侵略引发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做出了哪些反应?(6分)这些反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2分)(2)反应:地主阶级:洋务运动。(2分)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2分任答一点均可)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积极意义:推动中国社会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推动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2分,其它表述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材料二中国西方古代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近代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3)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2分)概括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特点形成的原因(2分)(3)共同之处:注重精神满足(或答:忽视物质追求);重视道德修养。(2分)原因:小农经济;宗法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涉及的常见问题
- 2025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丁二烯橡胶市场分析
- 2025年高考理科生物试题(全国卷新疆、山西适用)(学生版+解析版)
- 2025市场营销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借款购车抵押合同范本
- 葡萄苗木知识培训课件
- 著名博物馆课件
- 物业保安主管考试及答案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3 Reading 2(分层作业)含答案
- 2023年视光考试题及答案
-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分层练习附答案
- SAP-按销售订单采购生产系统实现之配置和操作
- 电视节目编导与策划
- 人工智能文献检索方法课件
- 幼儿园经营与管理课件
- 航空发动机强度与振动:Chapter 4 Vibrations of Disc and Shells (盘和壳体的振动)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复习-引号的作用 课件37张
- 农业模型PPT讲稿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网络课机考网考形考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