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创新教案.doc_第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创新教案.doc_第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创新教案.doc_第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创新教案.doc_第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创新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创新教案 二、 以两篇课文中相同的写法激趣,鼓励学生自主发现相同的写法,不同的写法,引导学生在领会写法的过程中感悟慈母情深这一中心。 学法设计: 一 、发现慈母情深中的写法,并体会每种写法突出表现的是什么; 二、交流探讨不同的写法,不同的表达效果; 三、在体会写法的过程中投入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设计: 一、 回顾整理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写法及表达效果; 二、 连线慈母情深默读,探寻,与地震中的父与子相同的写法是什么?不同的写法是什么?每一种写法突出表现了什么?(其中穿插有感情朗读) 三、 链接单元主题:父爱母爱启迪思维的基础上启迪情感。(即在领会写法的基础上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无私的母爱) 四、 布置作业: 根据阅读体验,写出你对父爱母爱自己的感受。可以是诗歌,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读后感。 课堂实录: 师:本单元的专题是 生齐答:父爱母爱 师:老师曾告诉你们两句诗 生齐答:父爱彻夜难眠,母爱泪水涟涟。 师:为了表现父爱,地震中的父与子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生1:侧面衬托通过其他父母的放弃衬托这位父亲的坚定、伟大。 生2:时间过程慢镜头通过“8小时、12小时、24小时 、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对下传出孩子的声音”表现父亲的坚持,父爱的坚定、伟大。 生3:外貌描写:“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表现父爱的伟大、无私,他已经不顾自己的生死了” 生4:中心句反复课文中三次出现父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是课文的中心句,中心句反复三次,说明父子之间的这句话是他们心中的桥梁,是他们坚定的信念,他们共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所以能够创造奇迹。表现了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确了不起。 师:看来,一篇文章的写法十分重要,它能够突出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 现在,让我们共同走进下一课慈母情深,看看这篇文章有没有和地震中的父与子相同的写法,或者还能发现别的独具匠心的写法。 默读思考同伴交流(5分钟) 生5:我发现这篇文章运用了环境描写,如“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母亲很辛苦,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挣钱,她都愿意把钱给儿子买书。我感到母爱很伟大。 生6:我发现这篇文章也用了侧面衬托的写法“旁边的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谈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这些侧面描写表现出母亲不同的爱,说明母亲的爱是深沉的爱。 生7:我发现文中也有慢镜头描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与地震中的父与子时间慢镜头类似,不过这里描写的是母亲的动作。 师:那这叫什么慢镜头? 生齐:动作慢镜头。 师:这个动作慢镜头,突出表达了什么? 生8:突出了母亲的艰辛,表现了母爱的无私。她为儿女劳动太辛苦了。 师:母爱无怨无悔。 生9:我发现课文中对话描写写出了作者的心理 “妈”“妈”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这些对话表达了作者一种愧疚的心理。 生10: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应该说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疼爱,因为他一来到这里,就感受到了母亲很辛苦,挣钱很辛苦。所以,他不忍心,却又很想买书。 生11: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还是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他,体现出母爱的无私,伟大。 生12:噢!对! 师:啊,你被这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对吗? 生12:(点头),我觉得“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说明母亲再苦再累也要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生13:我还发现了细节描写“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一个“攥”字,说明作者很疼爱母亲,他也被母亲的爱感动了。 师:噢,这一个“攥”字传达出了什么? 生14:母亲挣钱不容易,我一定要珍惜,绝对不能浪费,不能对不起母亲。 生15:还有前面“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叠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都是细节描写,表现母爱很无私。读到这里,我的鼻子也一酸。 生16:我发现结尾5个自然段开头有3个“那一天”,都是作者的回忆。如:“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这些回忆说明作者终身难忘。 师:对啊!文章是作者事隔多年后写的,他把自己当年向母亲要钱买书的情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回忆,写成这篇文章,目的是什么呢? 生17:表达对母亲的感激,疼爱。 生18:表达母爱令人泪水涟涟。 (全班有感情地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