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江苏范水高级中学02-0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1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江苏范水高级中学02-0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2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江苏范水高级中学02-0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3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江苏范水高级中学02-0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4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江苏范水高级中学02-0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范水高级中学02-0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命题人: 余洪亮 责任人:刘俊林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第一卷(选择题,共57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草窠(k)歆享(xn)荸荠(q)喁喁(y)B、敕(ch)造熟谙(n)宫绦(tio)面面厮觑(q)C、惫(bi)懒阜(b)盛小厮(s)伐木为栅(shn)D、徘徊(hu)撮(cu)着肩胛(ji)跄跄(ling)踉踉2、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语A、弥满油腻踌躇兴高彩烈B、稠怅誊写琐碎无精打采C、崎岖散漫纳粟入监寻愁觅恨D、鼓噪轩昂忍气吞生穿山游廊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杨志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责任)须是俺的!” B.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怎么)不晒杀人!” C.邢氏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方便)。” D.黛玉道:“只上了一年学,些须(刚刚)认得几个字。”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新规定将于明年一月一日起开始_,届时原规定将停止作用。姚老师对教育事业始终怀着挚爱之情,一生 ,把全部精力放在学生身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 匪浅。A、施行 淡泊 受益 B、实行 淡薄 收益C、实行 淡泊 收益 D、施行 淡薄 受益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今年夏天的文坛热闹非凡,文学出版界沸沸扬扬,名家小将的作品纷纷出手。B、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C、巴以冲突不断升级,中东局势充满变数,令许多旅游者和投资者退避三舍。D、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机关主动简化手续,取消了一些繁文缛节,得到群众的好评。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化温泉位于流溪河山涧河谷地带,周围群山环抱,海拔平均高度100米至300米。B、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C、大众文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通俗文化,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D、我们中国电影人,包括跨国的资本,共同打造了古典历史影片英雄,引起了广泛的反响。7、祥林嫂被绑架回去后,“可恶!然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可恶的是,暗地里拖走了祥林嫂,有失鲁家体面,然而把她弄回去,也是应该的。B、卫老婆子可恶,她不该介绍祥林嫂到鲁家做工,然而把她弄回去,也是应该的。C、可恶的是祥林嫂被拖走了,四婶只得自己烧饭,然而把她弄回去,也是应该的。D、可恶的是祥林嫂,她不该出来做工,然而把她弄回去,也是应该的。8、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精彩的表演,可归纳为“笑、哭、喜、问、吩咐”等几折,关于这一段的描写,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表现了她对寄人篱下的黛玉的真心喜爱和对弱者的出于人性的同情。B、表现了她在贾府威重令行,敢于“放诞无礼”的地位。C、表现了她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性格特点。D、表现了她喜好弄权以显示自己精明能干的性格特点。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9、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昂其直,居为奇货直:通“值”B、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持C、死何裨益裨:益处D、靡计不施,迄无济迄:最终,始终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令以责之里正C、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D、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辄羞赧弃去之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贞正,干局明强,善簿最。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曰:“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法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其言。迁尚书左丞。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注:干局:才干气度。簿最:公文簿册的总括提要。刑:通“型”,典范、规范、规定。取调:指被选荐者获取委任。1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校尉与无忌罪均均:相同B、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当:判罪C、陛下登杀之登:立即D、矜其贫矜:怜悯,同情1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帝大感悟,从其言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B、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大理,人命所系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D、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朕安得阿亲戚B、胄曰:“不然。”C、诏许自首D、帝大感悟14、以下叙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守复议。B、戴胄引“虽误皆死”的法律,对太宗不该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能因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罚C、对“诈得者”,太宗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以法当流”,因而触怒太宗;面对太宗的责难,他据理力争,终使太宗“感悟”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首,罪当死”是感情用事,作为执法的依据有不妥之处。15、下面是对原文中心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记叙戴胄两次驳奏,赞扬戴胄依法办案的精神和他所坚持的人君也不能以言代法的思想。B、文章通过记叙戴胄两次驳奏,赞扬戴胄依法办事精神和他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C、文章通过记叙唐太宗两次采纳戴胄意见的事例,表现了唐太宗从善如流和宽宏大度的明君风范。D、文章通过记叙唐太宗两次采纳戴胄意见的事例,表现唐太宗对戴胄的高度信任,歌颂了唐太宗勇于纳谏、屈已重法的美德。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个张爱玲。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地多,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欢的又只有一班只看颜色的看客,噢儿噢儿叫好,且不论了那些油头粉面,单是正经的角儿,秦香莲、白素贞、七仙女哪一个又能比得崔莺莺?张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几百字,长则万言,你难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觉不停地闪,组成了石片在水里的一连串地飘过去,溅一连串的水花。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也是这般贯通了天地,看似胡乱说,其实骨子里尽是道教的写法 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文体不纯而类如杂说 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瞧着外边;总是隔了一层,有学者气或佛道气。张是一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招听,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 看了张的散文,就寻张的小说,但到处寻不着。那一年到香港,什么书也没买,只买了她的几本,先看过一个长篇,有些失望,待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经日深。 世上的毒品不一定就是鸦片,茶是毒品,酒是毒品,大凡嗜好上瘾的东西都是毒品。张的性情和素质,离我很远,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作家,有的人的作品读得多了,可以探出其思维规律,循法可学,有的则不能,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张的天才是发展得好者之一。我往往读她的一部书,读完了如逛大的园子,弄不清从哪儿进门的,又如何穿径过桥走到这里?又像是醒来回忆梦,一部分清楚,一部分无法理会,恍恍惚惚。她明显地有曹霑的才情。又有现今人的思考,就和曹氏有了距离,她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但她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又是旁人无以类比。 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何况张又是个执著的人。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耍弄些文的人,已经有了毛病,读作品不是浸淫作品,不是学人家的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还没看原著,只听别人说着好了,就来气,带气人读,就只有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无损于天才,却害了自家。张的书是可以收藏了长读的。 与许多人来谈张的作品,都感觉离我们很远,这不是指所描叙的内容,而是那种才气如云,以为她是很古的人,当知道张现在还活着,还和我们同在一个时候,这多么让我们感到形秽和丧气。 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思量,怎不思量?”嗨,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选自贾平凹读张爱玲) 16.下列对张爱玲散文的评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爱玲的散文思想独特,文体不纯,语言风趣刻薄。 B.张爱玲的散文和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一样,有学者气或佛道气。 C.张爱玲的散文,其“短处”在于没有曹霑的势,没有沈从文的浑淳。 D.张爱玲的散文,只有读得多了,才能够琢磨出其思维规律。 17.对文中画线的比喻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台上的旦角”指的是多而琐细的女人的散文。 B.“油头粉面”指的是秦香莲、白素贞、七仙女这类传统的重修饰的散文。 C.“崔莺莺”指的是才气如云的张爱玲的散文。 D.“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指的是带有偏见的先入为主的文艺批评。 18.对文章结尾引用西厢记的“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明作者不再感到形秽和丧气,而是要把张爱玲的书收藏了长读。 B.张爱玲的性情和素质,离我们很远,读她的作品容易乱心上瘾,就如同得了相思病一样。 C.表明读张爱玲的作品如同相思一样,起初不懂,随后了解,继而迷恋。 D.读张爱玲的作品像醒来回忆梦,模模糊糊、恍恍惚惚,如同相思而不得的迷茫。 19.选出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 A.张爱玲的散文,性急的人看不得;读她的作品,感觉如同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看风景。 B.张爱玲尽管是天才作家,才情可敌曹雪芹,但浑淳不及沈从文,因而引起别人的非议与抨击。 C.一些大作家的作品读多了也能模仿,因为可以探出规律;张爱玲的作品则不能模仿,因为她所反映的生活离我们很远。 D.“读张爱玲”这个题目含有两重意思,即指读张爱玲的作品,又指读出了张爱玲的个性与才华。 第卷(共9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0分)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 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 “让他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 母亲便不再说什么, 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 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 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 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呀。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 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又看看他没什么动静,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亲。 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柱子以为母亲回来了,连忙跑了出去。没有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柱子就驻足四望。 不远处贫瘠的土地上是绿色的庄稼,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青黄的光。四周黛青色的大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锈得发黑的铁链,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锁住。 柱子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儿子,将来你要走出大山。 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说。 太阳大毒,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闷热的小屋。 看到桌子上打满补丁的包袱,柱子突然意识到应该检查一下,以免带回来的书落到家里。 打开包袱,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没错。咦? 手触到两个圆圆的东西,掏出来,是两个鸡蛋。 柱子纳闷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全给煮了,怎么又冒出两个,怎么回事? 走进里屋,父亲依然打着微鼾,而床头的鸡蛋不见了。 我记得好像已经拿出来了呀?难道难道我记错了? 柱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这点他是知道的。 于是,他又把那两个鸡蛋放在父亲床头,然后立在那儿想,还是有点不大明白。 脚步声由远而近,柱子连忙跑出去,果然是母亲,满头是汗。 又数了一下,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柱子。 “好好读,别惹事。” “嗯。”柱子擦去了泛滥而下的泪水,回屋拿包袱。 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惯了。天没黑透,就到学校了。 打开包袱拿书,柱子触电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躺着两个鸡蛋! 当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天亮的时候,他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2年第3期) 20.第一段中写到“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从全文来看,父亲是不是真的“睡着了”?(1分) 为什么?(4分) 21.文中有一个段落对父亲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请问: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22.文中有一个段落是关于柱子家乡的环境描写,请问:这段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23.文中有三次写到柱子流泪,请分别说出柱子流泪的原因。(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4.柱子为什么在“天亮的时候”,“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4分) 五、(13分) 25.请从下面一段文字中找出4处语病,并加以修改。(4分) 中学生实用学习手册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全国学法研究会会长、特级教师魏书生的最新研究。作者结合20多年左右的教学改革实践,潜心研究当今600余种学习方法,历经10年的心血写成。语言科学实用,内容生动易懂。可以堪称最佳学习方法。教师、家长和学生代表认为:中学生实用学习手册不仅是中学教师必备的参考书,也是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金钥匙。 1 2 3 4 26、给下面短文拟一个标题。(4分)“21世纪中国亚健康学术研究会”上报告说,我国人群的健康与非健康者估计各占15%,其余 2/3以上者均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预防医学领域近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即身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一项专题调查还显示,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的亚健康发生率高达70%以上,其中步入中年者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也接近半数。专家们指出,出现亚健康人数激增的现象,既有工作、生活紧张和环境污染等外界原因 ,也有酗酒、吸烟、偏食、缺乏运动的自身原因。专家为此开出的处方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劳逸结合,体育锻炼,膳食合理,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保证身体的完善状态。(摘自健康报)27、补写下列语文章中空缺内容(15=5分)适莽苍者,_,_。_,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一夫登场,四座屏息,_,_,每度一字,几尽一刻。从千人石上至山门,_,_樽 去泻。潦倒不通世务,_。六、作文(60分)28、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一个青年背着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太阳?”大师问他“你包裹里装些什么?”青年回答:“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的痛苦,每一次受伤的哭泣,每一次孤寂的烦恼”大师说:“这些对人的一生都有用,它能使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