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Layout规范.doc_第1页
PCB Layout规范.doc_第2页
PCB Layout规范.doc_第3页
PCB Layout规范.doc_第4页
PCB Layout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编码E0-3-466版本1页次20/20制订部门分发号标题PCB Layout规范版本控制:版本号日期更改者版本备注目的规范我司PCB设计标准。为PCB设计者提供必要的设计规则和约定,提高PCB设计质量及生产可制造性。使PCB在组装工艺及外观构造上有统一的判定标准,以利制造单位能顺利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降低因设计问题重工之浪费。一、PCB材质及应用: 1.目前市面上及我司常用PCB材质分为FR-1, CEM-1, FR-4。2.組成、特性及用途:1).FR-1:由銅箔、酚醛樹脂、.絕緣紙組成。透明且無玻璃纖維條紋,低耐溫、價格便宜。用於單面板;2).FR-4:由銅箔、環氧樹脂、玻纖布組成。透明且有玻璃纖維條紋,高耐熱、機械強度佳。用於雙面板; 3).CEM-1:由銅箔、玻纖布、環氧樹脂、絕緣紙組成。不透明且有玻璃纖維條紋,低耐溫、低板彎、板翹性。用於單面板;4).CEM-3:由銅箔、玻纖布、環氧樹脂、玻纖蓆組成。不透明且無玻璃纖維條紋,高耐熱,改善板彎,板翹性。用於雙面板3. PCB板常用厚度為1.0mm、1.2mm、1.6mm。PCB标准厚度1.6mm。不是标准厚度需与相关单位讨论评估。4PCB板材尺寸:材质FR-1FR-4CEM-1原始尺寸1030mmX1230mm1041mmX1245mm1030mmX1230mm5PCB材质原厂料商水印标识;原材料廠商長春(CHANG CHUN)新興(SHINSUNG)建滔(KING BOARD)斗山(DOOSAN)浮水印LNSKBDS6PCB板料V-CUT标准:材質種類板材厚度Aa1a2FR-11.0mm0.5mm0.10.25mm0.25mm1.2mm0.6mm0.10.3mm0.3mm1.6mm0.8mm0.10.4mm0.4mmFR-41.0mm0.35mm0.10.33mm0.33mm1.2mm0.4mm0.10.4mm0.4mm1.6mm0.5mm0.10.55mm0.55mmCEM-11.0mm0.5mm0.10.25mm0.25mm1.2mm0.6mm0.10.3mm0.3mm1.6mm0.7mm0.10.45mm0.45mm要求:基板外形要求平直; 線路、元件距基板邊緣至少大於0.5mm;不同板材,V-cut深度不一樣7PCB常见表面工艺处理:有机護銅Organic Solderability Preservative (OSP)電金/鎳Gold/Nickel Plating沉金/鎳Immersion Gold/Nickel噴 錫Hot Air Levelling(HAL)8PCB工艺制程管控: 1FR-1板材只选用表面 OSP工艺处理与波峰焊接制程工艺; 2.CEM-1 首选只选用表面 OSP工艺处理与波峰焊接制程工艺,如果采用锡膏制程过回流焊,需用喷锡工艺,采用中温锡膏,否则温度过高会产生铜箔翘皮及铜箔起泡情况; 3FR-4板料优选表面喷锡工艺处理,对锡膏及波峰焊接无影响。如采用OSP工艺,经锡膏制程后,镀层被破坏,不易其它元件生产焊接。如客户有特别要求或降成品考虑可选OSP工艺;2、拼板设计规范-适合自动插件与手插件1线路板拼板最大尺寸,最大数量要求: 最大拼板尺寸165mmX250mm(为适合我司过炉);最大拼板数量不能超过12连片(为适合我司测试要求)。2拼板定位边及定位孔要求:1)定位边要求:印AI SIDE字样”6MM工作边作为自动插件主定位边;辅助边加6MM作为测试工作边2)定位孔要求:A:拼板长度小于200MM:靠左侧边孔径为3MM为主定位孔,孔中心与左侧板边(不包括废料边)距离10MM。靠右侧边孔径3MM为副定位孔,孔中心与左侧定位孔中心距离为固定130MM。B:拼板长度大于200MM:靠左侧边孔径为3MM为主定位孔,孔中心与左侧板边(不包括废料边)距离10MM。靠右侧边孔径3MM为副定位孔,孔中心与右侧边(不包括废料边)距离为15MM。3废料边设计要求: 1)拼板宽度小于100MM: A:PCB有倒角或元件本体有超出板边至少加5MM废料边。 B:PCB板宽小于100MM且无倒角或元件本体有超出板边的无用加废料边。 C:过炉箭头方向至少加3MM的废料边用于挡锡。 2)拼板宽度大于100MM: A; PCB有倒角或元件本体有超出板边至少加5MM废料边。B:板宽度大于100MM加至少5MM废料边用于挡过炉治具。C:过炉箭头方向至少加3MM的废料边用于挡锡。4拼板尺寸标注要求: 1)拼板中所有工艺边,定位孔都用尺寸标示管控。2)重点尺寸*加注管控5AI板料的优选FR-1 1.6mm厚材料。6线路板的翘曲度:最大上翘0.5mm,最大下翘1.2mm;7拼板利用率要求:根据PCB料商的标准板材面积尺寸,分别与拼板的长,宽整除,小数尾数为0.2比较合理8同一种胶壳结构外形或尺寸接近PCB尽可能采用相同拼板方式,提升治具利用率。Max 1.2mmMax 0.5mm插件方向 (图a示)3、自动插件元件孔径定义:1AI插件孔的形态与尺寸定义如下:(AI插件孔为喇叭孔,孔径插件面比铜箔面大0.2mm);dd零件腳徑AI 插件孔的形態與尺寸Punched holeDrilled hole0.800.051.21.30.600.051.01.10.500.050.91.00.400.050.80.94、自动插件元件样式与要求:0.500.8mmMax 18.0mm元件Min 7.5mm2.0mmMin2.0mmMin1卧插元件:目前厂内卧插元件主要有:跳线,1/8,1/4,1/2,1W或2WMIN型电阻,二极管(DO-41,DO-15),磁珠,独石电容,保险电阻;2跳线引脚跨距= 6.023mm。跳线统一为0.6。Min 6.0mm跳线Max 23mm0.60mmmmm 3卧插AI元件两引脚跨距=元件本体长度+4.0mm(最大跨距17.5MM)本体直径 D = 0.5 3.6mm引线直径 d = 0.5 0.75mm跳线直径D0.6MM4立插元件:目前厂内立插AI元件主要有:方形保险,电解/陶瓷/聚酯/膽質电容,DO41二极管,磁珠,1/4W/1/2W/1W或电阻,5/6.3/8/10电解电容,TO-92封装晶体,编带成型后立式电感。成型方式见下图。PIN距均为2.5/5.0mm。电解电容10MAX,规格高度16mm MAX(若为成型脚距,则高度从成型2.5/5.0位置算起)。电感统一采用为编带成型立式电感,PIN距为2.5/5.0mm。PCB设计为打AI。 立插元件架高需成型样式:90N70L2.5MM5.0mm 0.50-0.75mm 5立插元件AI要求:a.立插元件本体高度必须小于16.0mm(包括成型引脚高度);b.立插元件的本体直径必须小于10.0mm;c.自PCB零件面至插入零件頂端須小於16.0mm;d.立插零件腳距須為2.5/5.0mm(必须是此两种规格);e.立插零件的腳徑為0.500.75mm(对于0.5mm脚径元件必须选用材质较坚实的脚径,脚径不能太软,不便AI插件); Max10mmMax16mm2.5/5mmMax14mmMax10mmMax16mm5mm15-30 2.52.5約451.50.3mm約45 g.立插零件插件彎腳方向、角度、長度5mm約45約451.50.3mm5、自动元件间间距要求:1. 卧插AI零件間隙的計算方式如下:(兩個零件的間隙尺寸可有0.2mm的公差)跳線的腳徑:d 先插入零件的腳徑:d1 先插入零件本體高:D1後插入零件本體高:D2 先插入零件的腳距:P1 後插入零件的腳距:P2AI零件 & AI零件(取最大值)AI零件 & 跳線先插零件(D1+D2)/2or d1/2+2.54(3.6+d)/2 (3+D1)/2or(3.6+d1)/2(3.6+d)/2(3.6+d1)/2(3.6+d)/2(2+D)/2 A先插入零件或B為先插零件(3.6+d1)/2AB(4+d)/2 A為先插零件(4+d1)/2 B為先插零件(3.6+d1)/2AB(2.0+d)/2 (4+d1)/2或L2.4mm(4+d)/2 若有兩個計算式,以較高的數值為準。2立插AI零件与立插AI零件间间距:(1) 零件面:零件與零件間須間隔1.0mm以上。p(a)(b)(2) 焊錫面:插件順序(a)零件條件距離(p)(a)(b)-Min 3.8mm(b)(a)一般零件Min 3.8mm(b)(a)p插件順序(b)零件條件距離(p)(a)(b)一般零件Min 3.0mm(b)(a)3隻腳零件Min 3.0mm一般零件p(a)(b)插件順序(b)零件條件距離(p)(a)(b)-Min 3.0mm(b)(a)3只脚零件Min3.4mm一般零件Min 3.0mmp(a)(b)插件順序(a)零件條件距離(p)(a)(b)3隻腳零件Min 3.0mm一般零件Min 3.0mm(b)(a)一般零件Min3.0mm(b)(a)p插件順序(a)零件條件距離(p)(a)(b)一般零件Min 3.5mm(b)(a)一般零件Min3.5mmp(a)(b)插件順序(a)零件條件距離(p)(a)(b)一般零件Min 3.5mm(b)(a)一般零件Min3.5mmp(a)(b)插件順序(a)零件條件距離(p)(a)(b)-Min 3.0mm(b)(a)一般零件Min 3.5mm3隻腳零件p(a)(b)插件順序(a)零件條件距離(p)(a)(b)-Min 3.0mm(b)(a)- 3当立式元件孔距为2.5MM时,卧式元件本体边缘与立式元件中心间距L不得小于4MM,如下图所示:L4MM定位孔2.5mm 4立插元件与卧插元件本体丝印需保持0.5MM以上间距。5卧插AI/立插AI元件与SMD间距要求:L2.5mm min a. 不同一网络卧式AI元件孔外沿距SMD焊点最小大于2.5mm以上间距,如有高低压间距要求时,需加上高低压距离1.0MM设计(及最小大于3.5MM以上)如图1.1 1.2。L0.7mm 图1.1 图1.2L2.1mm b对同一网络卧式AI元件孔外沿距SMD焊点必须保证大于2.1MM以上间距。如图2 图2c立插元件孔外沿与SMD焊点间距,对不一同网络AI元件孔外沿距与SMD焊点间距需保持2.5mm以上; 如有高低压间距要求时,需加上高低压距离1.0MM设计(及最小大于3.5MM以上)。对同一网络卧式AI元件孔外沿距SMD焊点必须保证大于2.1MM以上间距,如图3图3 图4 L2.5mm农业考虑到过炉时会连锡短路,AI元件引脚的任一部位到SMD焊点边缘需保持0.7mm以上间距。5mm11mm5mm11mm六、机插元件排版要求: 1.线路板传板方向上、下边距边缘5mm内不应有元件; 2.定位孔附近不可机插区域; 离PCB板边 5mm內不可放置零件; 定位孔中心外圍直徑11mm內不可有零件。 3.AI元件孔径与线路板边沿必须保持2.0mm以上距离; 4.立插与卧插件元件本体距离板边0.5mm以上间距;AI元件孔外沿与外壳限位大于2.5MM,如图45.卧插与立插设计应该讲究一个横平竖直的原则(横:要和PCB板边平行,竖:要和PCB板边垂直)。七、立式AI元件电解类平贴基板时,元件焊点底侧需开F0.7mm透气孔,增强空气流通,改善上锡品质。孔径间距需与其它孔径不在同一基准线,且孔间间距 0.8mm 以上(透气孔不能放置在折脚方位处)。八、SMT LAYOUT设计1、SMT LAYOUT设计注意事项:a.板边MARK点定位设计为板边外侧离MARK点中心位置4mm间距范围。1.0mm大小。MARK点设计不要对称,左下角MARK点中心与左边板边X轴距离5MM,4.0mm右上角MARK点中心与左边板边-X轴距离10MM,如图5图5b.相鄰兩個零件的焊點最小的距離(指PAD邊緣至PAD邊緣的距離)為0.5 mm上。c.SMT零件之兩PAD須對稱(若不對稱,易造成SMT零件滑動或墓碑效應)如图6PAD不對稱,零件滑動 图6 d.零件排列應考慮配合組裝與焊接,方向力求一置。由於公司產品大多須經過WAVE SOLDER,故應考慮過爐方向與零件放置方向垂直,以減少焊錫死角(陰影效應),減少空焊。如图7.1 7.2 图7.1PCB過爐方向 图7.2因錫的內聚力,造成焊錫死角(陰影效應)過爐方向e.SMT PAD內不可有貫通孔,防焊漆及文字,且PAD與貫通孔須距離0.5mm Min如图8不正確正確Min0.5mm 图8f.贴片零件焊盘與板邊之距離,不得少於1.0mm。g.相鄰PAD連接方式,不可共用同一個PAD,避免CHIP 於Reflow位移,需使用導線,導線不可太粗,否則在焊接時會因散熱作用,使得焊點熔錫時間不一致,造成零件偏移及翹起,如图9正確 layout錯誤LAYOUTReflow 前Reflow 後位移 图92、SMT PAD设计规范:1)、红胶工艺制程代號aChip R & Chip C:尺寸(mm)零件規格ABCDABCD06030.91.00.92.908051.31.051.13.212061.61.41.804.612102.81.825.6.SOD(Diode):代號零件規格ABCD尺寸(mm)ABCDSOD-3231.251.351.454.2SOD-1231.51.7525.5SMA2.323.57.5c.SOT(Transistor):(單位:mm) a. SOT-23: b. SOT-36:1.21.31.211.31.80.50.95c. SOT-89 d. SOT-25266224.51.651.51.51.51d.SOIC(8PIN16PIN):(單位:mm)0.621.274.82.0 2).锡浆工艺制程:零件規格尺寸(mm)ABCDABCD04020.600.650.401.7006030.90.770.742.2808051.271.001.153.1512061.5241.401.5244.3212102.541.782.005.5618123.001.783.006.5618256.351.783.006.56DO-213(LL4007)2.601.503.205.60SOD-123/LL-341.801.402.004.80MELF(min) 1N4148WS1.601.300.603.20MELF02072.602.002.606.60九、手插件设计:1、 手插件PCB設計注意事項:a.PC板上除圓孔外,原則上儘量不開其他形狀的孔,扁型腳零件以對角線加0.2開孔;手插件开模孔值最小按0.8MM设计,方孔最小按0.7*1.0比例设计. b.零件脚焊盘孔边与孔边距0.9mm以上,与板边距离1mm以上;c.各尺寸標示以mm為單位,最多標至小數點第二位;d.各零件以卧式排列為優先考慮,受到体积限制者除外;e.小体积卧插元件本体以垂直过炉方向为优先考虑;f. 可調整變換之零件(如:VR、FUSE),應在易見處,並充分考慮各零件受推動力是否易造成斷裂、碰觸短路;g.極性相同类型元件在同一区域尽可能按相同極性摆放;h.同一PCB上同一類型元件,加工尺寸應相同;I.IC与Connector于PCB上排列,其引脚尽可能与过炉方向成90度。因Wave solder特性,对较多脚数及排列在同排零件于最后二点易形成聚锡,造成短路。若无法排列90度,则Layout时需作Dummy Pad预防措施。再若layout时已没有空间作Dummy Pad。请依现况分析,是否可以使用取消绿漆方式导锡。焊点间距尽量拉大,以减少短路的发生。过炉方向PCB过炉方向PCB容易短路处过炉方向Add Dummy PadPCBEnlarge pad Size过炉方向PCB过炉方向Solder mask openj.IC,排插的波峰焊焊盘间距(元件脚间距在符合设计条件情况)圆形焊盘:(1)固定的过炉方向(2)自由的过炉方向k.LAYOUT时关键装配孔、槽及元器件需作锁定,以免不经意移动后,影响装配;L.裸跳线不能贴板跨越板上的导线或铜皮,以免和板上的铜皮短路,绿油不能作为有效的绝缘;m.PCB LAYOUT图档机械外框与图档内螺丝铣孔,机械开槽、散热片固定脚孔必须使用相同的图层;n.插件组件本体到板边距离0.5mm。贴片组件垂直板边需1.0mm。贴片组件平行板边需1.0mm。o.对称型引脚元件需做防呆设计考虑,(如变压器需将不使用的脚位关闭,尽量不要使两排脚位对称 )。有极性元件需标识清楚。2手插件孔径与焊盘设计a. 电组类: 封装名称引脚尺寸(+ -0.1)孔径值(+ -0.1)圆型焊盘特殊焊盘1/4W 1/8W 1/2W 1W0.5-0.60.81.62W 2W以上0.6-0.70.91.8b. 电容类: 零件脚径 + 0.15mm (进位:取小数点二位) 。实例:F12.5 以下电解电容,陶瓷电容,可变电容,麦拉电容等零件脚径0.644+0.15mm=0.794 (开 0.8的孔); F12.5 以上电解电容, X电容 , Y电容,金属膜电容,塑料薄膜电容脚径为 (0.744-0.844)+0.15mm=0.994 (开 1.0的孔),带牛角引脚电容零件脚径1.544+0.15=1.694(开1.7的孔)c.二极管类:零件脚径 + 0.15mm (进位:取小数点二位) 。实例: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零件脚径0.644+0.15mm=0.794 (开 0.8的孔); D0-41, DO-15,DO-35封装二极管脚径为 (0.744-0.844)+0.15mm=0.994 (开 1.0的孔),D0-201二极管脚径为 1.244+0.15mm=1.395 (开 1.4的孔)d.保险丝:零件脚径 + 0.15mm (进位:取小数点二位) 。实例:方形保险丝,玻璃管保险丝(体积3.6*10)等零件脚径0.644+0.15mm=0.794 (开 0.8的孔); 玻璃管保险丝(体积5*18)脚径为 (0.744-0.844)+0.15mm=0.994 (开 1.0的孔)e三只脚零件:零件脚径 + 0.15mm (进位:取小数点二位)。实例:TO-92晶体管等零件脚径0.644+0.15mm=0.794 (开 0.8的孔); TO-251零件脚径0.744+0.15mm=0.794 (开 0.9的孔); TO-247 TO-126 TO-220方形对脚径为 (0.744-0.844)+0.15mm=0.994 (开 1.0的孔);TO-220方形对脚径为 (0.744-0.844)+0.15mm=0.994 (沉底工艺0.7*1.55的方孔);f散熱片:放大開孔圖開孔圖示與公示:ABYX散热片固定铜脚尺寸为B0.5XA0.8/A0.8XB0.8mm,方孔径定义为Y0.8*X1.0 / Y1.0*X1.2mm;圆孔径定义为1.0 / 1.2。g. 线材孔径应根据线径锡头大小来定义。以线径锡头的最大公差+0.1mm来确定孔径。实例:#16 / #18 / #20 / #22 / # 24(孔径值:1.9 / 1.7 / 1.5 / 1.3 / 1.1)f:变压器类:3后焊零件PAD開V-cut标准a破錫孔開口的寬度要有0.5mm以上防止塞孔,且要考慮過錫爐的方向。(孔徑1/2的寬度)過錫爐方向0.5b銅箔內有破錫孔時,其缺口之長度與Pad部份要有0.5mm以上的距離,以防止塞孔。0.5銅箔PAD c後焊零件附近不可有SMT零件,以免干涉焊接。SMT与插焊件距离需大于1.0mm。dOutput Cable 之擺設要考慮到出線位置,以及是否容易理線。4螺丝孔(接地)接地的螺丝孔焊盘要求用梅花状或条状铜箔, 防止波峰焊时堵孔。螺丝孔结构避位区+0.5mm范围禁止布线。十、安全间距标准(适用于天宝公司)1.FUSE引脚之间及L、N之间的爬电距离 (IEC/EN/UL60950标准)大于3mm。不足时2.5m开1.2mm以上的槽增加爬电距离。其中L、N之间电气间隙必须达到2mm以上;2.初次级间爬电距离(IEC/EN/UL60950标准)6.0mm以上。不足5.0mm时开1.2mm以上的增加其爬电距离。空间距离4.8mm以上;3.初级与外壳爬电距离6.0mm以上,空间距离4.8mm以上。不足时开1.2mm以上的槽增加爬电距离;4.通常高压与地及低压之间铜箔距离保持1.0mm以上(MOS间焊点距离需保持0.8mm上,TO-92 AI封装元件间距可减小到最低0.7mm)。其它可根据相应的输入工作电压加大其相应间距。以上只适用于IEC/EN/UL60950标准,且在标准基础上有加严。其它安规标准间距以各安规标准为准。十一、铜箔要求1.銅箔佈線方向儘可能以0度、45度、90度為準。Trace走線的設計應力求平順,避免突然轉向的設計,否則易造成電阻抗增大;2.銅箔寬度以1mm通過1A電流為原則(銅鉑厚度為1盎司)。寬度不足,可以使用鍍錫及放置跳線之方式改善。鍍錫方式最好是45度,(DIP後線路表面較光滑),銅鉑寬度最少以0.5mm通過1A電流(銅鉑厚度為2盎司);3.单面板銅箔寬度最細不得低於0.3mm。双面板不得低于0.2mm ;4.单面板銅箔距離最小不得低於0.3mm。双面板不得低于0.2mm ;5.銅箔和PCB邊緣距離不得小於0.5mm。特殊情况最小不得低于0.3mm;6.一次與二次間空間距離需4.3mm以上。沿面距離需5mm以上;7.一次與FG沿面距離需3.0mm以上;8.二次與FG沿面距離需1mm以上;9.Line與Neutral需3.0mm以上;10. PCB表面處理時,化學物品的附著殘留會導致生銹,故Trace走線設計不可轉銳角角度。如果一定要轉銳角,則Trace的設計要有R,以防止生銹;11. 同一組线路零件,應儘量擺設在一起;12.為避免大片銅箔區產生高溫而翹皮。銅箔面積大於20mmX20mm時,銅箔內部需開1mmX2mm的孔;13. 金手指单PIN宽度0.75mm+/-0.05MM,PIN与PIN间距0.35mm(+0mm/-0.1mm);14.金手指与过炉方向一致;15共模电感引脚之间至少有一组放电针。放电针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16若初次级要求静电空气对空气12KV(含)以上,需考虑初、次级加放电针。17. PCB LAYOUT时,在L-N焊盘之间和周围不允许有铜箔。 18.初级输入端铜箔L,N最小宽度不得低于1mm;19.贴片元件与L,N弹片间距离需保持2.5mm以上;20布线铺铜时避免采用大面铜箔,必须使用网格状设计,避免经生产高温后产生热胀冷缩情况,使板面铜箔翘起及板面起泡情况。十二、零件PAD设计要求1.相鄰兩個零件的焊點最小距離(指PAD邊緣至PAD邊緣的距離)為0.7mm以上;2.雙面板非插件用的導通孔內徑要大於PCB厚度的1/3以上。一般為0.6mm,最小不得低於0.3mm;3.单面板PAD设计一般为元件孔径尺寸的2倍,不得低于1.4mm。双面板PAD设计不得小于1.0mm; 4.單面板螺絲孔為了避免DIP時上錫需將內圈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