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前指导 八年级物理14年秋考前指导1、 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声现象知识点1: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真空不能传声。典型例题:1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而产生的.2敲打铜锣,因锣面 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3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4、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较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5、比较声音在钢铁、海水、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小 ( )A、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B、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C、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最小D、三种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知识点2: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时,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17m。典型例题:1、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建筑师利用声音的_造成的音响效果。2、人对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可以听到美妙的回声,一个人对着距离自己1360m远的高山大喊一声,他要听到自己的回声需( )A、1360s B、680sC、8sD、2s知识点3: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定义:指声音的高低。 影响因素:只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定义: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 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反之,就小。 通俗地说,音调是指声音的尖细,而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如,小孩的窃窃私语声,音调高,但响度小;而大人的厉声斥吓声,音调低,但响度大。(3)音色:定义: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典型例题:1、用手轻按自己喉咙,张开嘴小声发出“啊”,手感觉叫喉部振动幅度小,再大声“啊”时手感觉喉部振动幅度大,为说明了 。2、 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3、图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 )A. 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B.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 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D. 音调与振幅的关系4、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5、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旋钮,是在调节声音(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6、人们常用“放声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主要指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频率 D. 音色7、如图所示,用硬卡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卡片发出声音的主要区别是(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振幅8、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 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9、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10、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声音沉闷、嘹亮,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11、增16111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 水振动,水的高度 B. 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 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 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高度12、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13、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 _大;(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高;(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好。1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知识点4:噪声(1)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3)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典型例题:例1、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例2、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振动_;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填“乐音”或“噪声”)。知识点5: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用来探测海底的“声呐”装置;医学上的“B超”等。(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典型例题:1、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绝缘物质2、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人刷牙时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1:温度是表示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涨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摄氏温度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1、使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2、看清它的分度值和零刻度;3、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充分接触被测液体中,不接触杯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拿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典型例题: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 30 OC知识点2:六种物态变化1、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蒸发现象 (1)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沸腾现象 (1) 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典型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B壶中的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气”为水蒸气C初冬的早晨常见到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而形成的D夏天冰棒冒的“白气”,这是冰棒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2、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C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3、 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2-3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4、夏天,剥开冰棍纸后,会看到它的周围冒“白气”。这种现象属于( )A.升华 B. 熔化 C. 液化 D. 汽化5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知识点3: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3)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同样凝固时要放热,但温度不变。(4)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5) 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典型例题:1.关于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晶体熔化时不吸热,所以温度不变C.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也在升高,一定吸热D.晶体、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都是不变的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C.密度较水银小 D.对温度变化敏感3.物体吸热之后( )A.温度一定升高 B.晶体温度不变C.非晶体温度不变 D.温度不一定改变4.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C.各种晶体的熔点相同D.非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会不断上升 知识点4:升化和凝化现象 (1)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3)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升华和凝华,和自然界常见的物态变化,如:雨、雪、雾、露、霜、雹等典型例题:1、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先升华后凝华 2、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2、下面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B.初冬早晨草叶上的白霜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D.冬天室外的水结冰3、在物态变化中,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雪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雾是由水汽化而成的露是由水液化而成的 霜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光现象知识点1:1、光的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色光的混合: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3、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不透明物体: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4、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典型例题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光的折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现象C、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2、 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 ) A、红 橙 黄 B、红 绿 蓝 C、黄 红 蓝 D、红 白 蓝3、下面是色光的混合,混合后的颜色正确的是( )A、红色和绿色混合,得到靛色 B、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黄色C、绿色和黄色混合,得到橙色 D、黑色、绿色和兰色混合,得到白色4、透过蓝色的透光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A. 观察黄色物体,呈现绿色 B. 观察白色物体,呈现蓝色C. 观察红色物体,呈现红色 D. 观察任何颜色的物体,都呈现蓝色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月亮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6、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7、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中,除蓝光以外的其它色光都被大气层吸收掉了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中,除蓝光以外的其它色光都被反射回去了C空中漂浮着大量的微小物或小水滴,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太阳光遇到这些微小物或小水滴发生散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等色光散射较小穿过了大气层,而蓝光散射较大D以上说法都正确 知识点2:1、红外线:光谱中红光之外的部分红外线特点:(1)热作用强:烤箱、浴室里的暖灯、夜视仪、热谱图(2)穿透力强:航空摄影(3)遥感、遥控:卫星遥感、家用遥控器2、紫外线:光谱中紫光之外的部分天色紫外线的来源是太阳光紫外线特点:(1)化学作用强:使胶片感光、(2)生理作用强:杀菌消毒、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3)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制验钞机3、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都是自然光源;烛焰、电灯、蜡烛等都是人造光源(1) 自然光源有太阳、恒星、水母、萤火虫、电鳗、斧头鱼;(2)人造光源有烛焰、酒精灯火焰、霓虹灯注意:鬼火实际上是磷燃烧所发的光,所以是自然光源。夜明珠有两种,一种是内部含有可以发光的稀有元素,还有一种是白天接受了大量的太阳光辐射,内部储存了大量的能量,使其内部物质发光。所以夜明珠也是天然光源。典型例题:1、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论证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B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C紫外线的主要特点是热作用;D红外线的另一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2、冬天,家中使用的红外线取暖器,它发出的光看起来是淡红色的,这是因为( )A红外线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可见的,那一部分红外线是淡红色的;C这种取暖器既发出了红外线,又发出了可见光; D这种取暖器只发出了红光,而没有发出红外线。3、科学家之所以关注南极臭氧层被破坏而形成的“空洞”,这是因为( )A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B紫外线照射人体及动植物,能促进其健康发展;C臭氧层出现“空洞”,将使全球气候恶化; D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变。4、 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_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_长_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_的蓝光散射得较多。5、 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 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6、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用紫外线来消毒、灭菌,这是因为( )A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7、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C不可见光也可以在空气中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被反射知识点3: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3108 m/s。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典型例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小孔成像B、穿过森林的太阳C、海市蜃楼D、手影游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下列光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 瞄准射击 C.影子的形成 D.色散现象6如图所示装置是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的,用该装置进行小孔成像实验时,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 A烛焰的正立像 B烛焰的倒立像 C正方形光斑 D圆形光斑7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光也象声音一样,传播需要介质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传播比声音的传播快得多8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 B.水中望月光的直线传播C.坐井观天光的反射 D.管中窥豹光的反射知识点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典型例题:1、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坚直放置的平面镜,他在镜内所成的像将(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 D无法确定2利用平面镜可以: ( ) A成缩小的像 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成倒立的虚像 D成正立的实像3、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如下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2m1mA3m B4m C5m D6m知识点5:1、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3、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典型例题:1、关于光的漫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光发生漫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图3图2图4图1 C. 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见黑板上的字迹,这说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二者没有区别。2、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此时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A 30 B 60 C120 D2403、晚上在田地里走动,因为白天下雨,地面低凹处有积水,为了不致踩在水里,我们根据月光应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水 B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水C迎着月光走时,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都有水 D迎着月光走时,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亮处都有水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入射角是0时,反射角也是0 B. 入射角增加15时,反射角也增加15 C. 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垂直时,反射角为90 5、有一束光垂直照射到一平面镜上,则此时的入射角是 度 ,反射角是 度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 。 6、在黑暗的房子里,桌上立着一平面镜,镜子后面是白色的墙,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墙面照射,从旁边看时,墙很亮是因为墙对照射的光线的作用是_;镜子很暗是因为镜子使照射光线发生_ _。2、 重点点拨声现象:知识点1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2、3、4光现象:知识点4、5是本次考试重点3、 难点试题呈现1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3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试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4中a、b所示,则:(1)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记录的试验数据如表2所示:表2 水沸腾试验数据记录(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试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3)试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沸腾”试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试验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工工艺操作安全认证考试预测题及培训教程
- 2025年初识专利挖掘和专利申请流程模拟题集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养老护理员高级面试指南认知症照护方向模拟题解析
- 2025年防爆通讯及仪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舒血宁注射液项目发展计划
- 抢修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开学考试模拟(2)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无菌包装用包装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再生塑料:PVC再生料项目发展计划
- 徭役考试试卷及答案
- 中学藏文散文教学课件大纲
- 第4课《乡愁》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兵役法教学课件
- 第六届山东省无人机技术与应用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测绘操控员)题库(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全国《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铁路调车工作》课件
- 数据挖掘(第2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课程整体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