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鲁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鲁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鲁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鲁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鲁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课时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概况 学习目标1 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记忆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2 了解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知道上 中 下游经济区的经济中心 一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二 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内容索引 课堂训练 一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地形 既有高原 山地 丘陵 又有盆地和平原气候 多数地区属气候 温和湿润 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水文 水量居我国首位 中下游 湖泊密布流域 干流 支流呈 流域面积大 水资源与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和资源丰富 2 自然资源 1 自然环境 亚热带季风 河网稠密 南北辐射状 矿产 旅游 横贯我国东西 1 填写框图 并分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答案 流域内降水丰富 落差大原因 长江的水量 流域面积均居我国首位 流经地势三级阶梯 落差大 2 结合教材P78图4 1 4 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 填写表格 比较长江流域上 中 下游的主要自然资源类型 答案 矿产资源 农业资源 旅游资源 水资源 水能资源 森林资源 矿产资源 有色金属等 旅游资源 水资源 农业资源 旅游资源 知识点拨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析某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两方面分析 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具体如下表所示 西藏地区的 一江两河 工程 一江 指的是雅鲁藏布江 两河 指的是拉萨河和年楚河 一江两河 工程的实施保障了西藏地区粮食和蔬菜供应 结合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一江两河 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一江两河 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 2 24 年降水量在270mm 550mm 适合小麦 青稞 豌豆等作物生长 1 简述雅鲁藏布江的水文特征 答案 解析 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 冰雪融水补给多 且深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降水较多 因此该河流径流量大 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汛期在夏季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故河流含沙量低 径流量大 含沙量低 水位季节变化大 有夏汛 2 结合材料二 简述 一江两河 流域地区的气候特征 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二可知 该地区气候比较温和 降水适中 位于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带 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较长 气候温和 气温年较差小 夏季短暂 冬季漫长 年降水量适中 3 结合材料 简述 一江两河 流域综合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 答案 解析 流域综合开发条件主要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自然条件方面 该地区主要是河谷地形 热量充足 雅鲁藏布江水量丰富 提供灌溉水源 自然地理条件 位于河谷地带 灌溉水源充足 热量条件较好 气候温和 有利于区域内农业的发展 二 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2 城市化水平较高 流域城镇较少 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 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上游 以为中心中游 以为中心下游 以为中心 1 经济发展快 形成三大经济区 重庆 上海 武汉 金沙江 中下游 知识点拨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 上 中 下游经济区 2 城市化水平高长江流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 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 而且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要远远高于上游地区 3 航运潜力巨大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 江阔水深 终年不冻 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长江支流众多 沟通南北 通过京杭大运河沟通了海河 黄河 淮河 钱塘江等水系 长江干 支流通航里程长 长江干流沿岸港口众多 结合教材P77图4 1 2 长江流域 和P78图4 1 4 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 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 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答案 1 从自然方面看 有利的条件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河网密布 水资源丰富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热量和水分充足 矿产资源丰富 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水能丰富 发展工业的动力十足 不利的条件 中上游地区地表崎岖 工农业发展受地形条件限制 季风气候使洪涝灾害频繁 2 从社会经济方面 有利的条件 长江航运价值高 沿岸港口众多 水陆交通运输便利 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经济发达 城市化水平高 社会协作条件好 不利的条件 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 上游经济落后 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 下游经济发达 资源相对缺乏 知识小结 课堂训练 读 我国三江并流图 回答1 2题 1 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A 山河相间 山高谷深B 南高北低 横断东西C 板块挤压 地壳抬升D 流水侵蚀 切割作用 答案 解析 三江并流处于我国横断山区 地形特征为北高南低 山河相间 山高谷深 南北纵列分布 C D选项是对当地地形特征从内 外力作用进行解释 1 2 3 4 5 2 图示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之一为流域面积小 其主要原因是A 河流水流湍急B 受地形限制 两岸陡峭C 受地形影响 降水量小D 该河为地上河 答案 解析 受地形限制 图示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小 流域面积小 1 2 3 4 5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 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 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材料回答3 4题 3 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上游水电站增多B 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 下游降水量减少D 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答案 解析 黄河上游水电站增多和中游水土流失加剧只能改变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 不会影响一年的总流量 下游为地上河 降水量减少或增多不会影响黄河流量 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减少 这是最主要原因 1 2 3 4 5 4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 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 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 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 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答案 解析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 带来的泥沙也减少 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 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 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影响不大 气候不会变干 1 2 3 4 5 5 澜沧江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 在我国的河段叫澜沧江 下游叫湄公河 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资源十分丰富 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 右图为 澜沧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 澜沧江的流向为 流域内城镇最集中分布的省区简称是 答案 解析 从图中看澜沧江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 流域内城镇最集中分布的省区是云南 简称云或滇 自西北向东南 自北向南 云 滇 1 2 3 4 5 2 澜沧江流域狭窄 其影响因素最主要是 形成流域内深切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答案 解析 澜沧江流域所在地形区是横断山区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因此流域狭窄 影响因素是地形 流域内深切峡谷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地形 流水侵蚀 1 2 3 4 5 3 图中区域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主要原因是 答案 解析 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流量大 落差大 图中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 因此河流众多且流量大 地势起伏大 河流落差大 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河流众多 河流的流量大 地势起伏明显 河流的落差大 1 2 3 4 5 4 澜沧江流域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 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 解析 澜沧江流域地势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