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守法、违法与法律责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七章--守法、违法与法律责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七章--守法、违法与法律责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七章--守法、违法与法律责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七章--守法、违法与法律责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七章守法 违法与法律责任 2 一 守法和违法的界定 行为的法学区分守法行为的界定违法行为的界定 3 行为的法学区分 行为 法律行为守法行为违法行为中性行为 4 法律行为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发展变更消灭的行为主体作出的 能够产生特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5 中性行为 非法律行为 即不是享受权利的 又不是履行义务的行为 也不是侵犯权利和违反义务的行为原因 法律调整范围的有限性 6 中性行为包括 所有的违反法外道德的行为法律并没有界定的行为许多违反团体规章的行为 7 守法行为的界定 主体正确享受权利 切实履行义务的行为守法的构成主体 一切主体内容 享受权利 履行义务客体 一切法和非规范性文件 8 违法行为 有行为能力的主体侵犯法定权利 违反法定义务的危害行为另一说 主体侵犯法定权利 违反法定义务的危害行为区别 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行为的性质 9 二 违法的构成条件 客体 侵犯了特定社会关系客观上作出危害行为主观上有过错主体有行为能力 10 客观上有危害行为 此为认定违法的客观要件反面 无行为而惩罚思想行为危害性的认定 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危害结果 具体结果 11 具体的危害结果 各种合法的权益受到侵害的状态生命与健康受到伤害经济损失精神伤害妨碍合法权利或权力的行使 12 以结果定行为 与具体危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都是危害行为认定因果关系 13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认定危害行为存在的必要条件因果关系 法律上的难题刑法上的直接因果关系民法上的相当因果关系例如 银行抢劫案被害人诉银行案 14 主观上必须有过错 过错分为故意过失 15 故意 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他人或社会的结果 却希望这种结果发生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他人或社会的结果 却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 16 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他人或社会的结果 却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认识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他人或社会的结果 却相信可以避免 但是还是造成了危害结果的发生都是违反了注意义务 17 故意与过失是非理性意志 直接故意 仇视合法权益间接故意 蔑视合法权益疏忽大意的过失 忽视合法权益过于自信的过失 轻视合法权益 18 法律要求人们谨慎的选择 法律要求人们保持理性 防止非理性因素造成危害谨慎选择 最大程度的注意和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不能有仇视 蔑视 忽视 轻视合法权益的选择 19 意外事件 既不是故意也不是过失的主观意识导致的损害事件认识因素 不可能认识到某一行为会导致损害结果意志因素 即使认识到 也不可能控制该结果发生 20 无过错责任 承担法律责任的一般都以过错为要件 但还有极少数的例外情形例如 高度危险作业 环境侵权 产品责任 动物责任原理 特定主体的极限注意义务风险由知晓与可能控制者承担 21 案例关于无过错责任 案情 2002年10月4日 美国落杉矶高等法院陪审团以11票对1票的绝对多数 裁决以万宝路 骆驼等香烟品牌而举世闻名的烟草商菲利普 莫里斯公司向一名由于长期抽烟而患上肺癌的妇女支付280亿美元的巨额赔款 这是迄今为止在烟民诉烟草业的案件中出现的最高惩罚性赔偿金 同时也创下了美国历史上个人赔偿案的最高记录 如果这一判决最终生效 巴洛克女士将成为继比尔 盖茨和巴菲特之后的全美第三大富翁 22 主体必须有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就是相应的认识能力或者控制能力无行为能力就是没有自由意志 缺乏自由选择的能力无行为能力人造成损失的行为称作损害行为 23 容易混淆的两类行为 正当防卫 为了防止合法权益受到正在发生的不法行为的侵害 而采取的行为紧急避险 为了防止合法权益受到正在发生的危险因素的侵害 而采取的行为主观和客观方面都没有危害性防卫与避险所造成的损失要小于等于所保护的利益的价值 24 三 守法和违法的后果 A 守法的法律后果B 违法的法律后果 25 守法的法律后果 行为受到法律的肯定和保护取得了另外的权利和义务取得法律上的奖励 这是法律建立激励机制的表现 26 违法的法律后果 被宣告无效或撤销无效 自始无效民法上以一方申请而撤销此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这是法律建立约束机制的表现 27 四 法律责任的内涵 法律责任的解释设定与落实法律责任的目的 28 法律责任的解释 主体由于违法行为 违约行为或因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行为人实施的需违法行为 违约行为或法律事实的存在否定性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就是第二性的义务 29 特点 法律责任必须法律规则的预先设定 具国家强制性由特定国家机关追究 30 设定与落实法律责任的目的 补偿合法权益所受到的侵害预防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特殊预防一般预防 31 五 法律责任的承担 一 承担条件 二 具体种类 三 实现形式 四 归责原则 五 免责条件 32 一 法律责任的承担条件 客观上有违法 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损害结果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主观上必须有过错主体必须有行为能力 33 二 法律责任的种类 与违法行为对应民事违法刑事违法 犯罪行政违法违宪行为 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34 民事责任 在民法上 侵权与违约行为所要承担的责任以救济性的 补偿性为主 35 民事责任的具体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 修理 重作 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36 刑事责任 针对犯罪主体确定的一种相当严厉的责任有较严厉的惩罚性 37 刑事责任的方式 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38 行政责任 指因违反行政法律或因行政法规定的事由而应当承担的法定的不利后果 种类 行政处分行政处罚行政主体的责任 39 行政责任的方式 机构责任撤销行政行为行政赔偿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行政拘留劳动教养取消资格停业整顿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40 违宪责任 公共机构的领导人的行为或是国家机构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违反宪法所要承担的责任种类 罢免机构领导人撤销规范性文件 41 法律责任的实现形式 惩罚补偿强制 42 1 惩罚 即法律制裁 是指国家通过强制对责任主体的人身 精神以及财产实施制裁的责任形式 主要包括 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 43 2 补偿 指以法律上的功利性为基础通过当事人要求或者国家强制力保证要求责任主体以作为或不作为形式承担弥补或赔偿的责任方式 主要包括 民事补偿行政补偿国家赔偿 行政赔偿 司法赔偿 44 3 强制 指当责任主体不履行义务时 以法律上的强制性为基础通过国家强制力对责任主体实施强制措施 迫使义务主体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方式 强制包括 对人身的强制 对财产的强制 45 归责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责任自负原则责罚相当原则因果联系原则 46 责任法定原则 指法律责任作为一种否定的法律后果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包括在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之中 当出现了违法行为或法定事由的时候 按照事先规定的责任性质 责任范围 责任方式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责任法定原则实际上是要求责任的法定性 合理性 确定性 使行为人预知法律的要求 正确安排自己行为 47 责任自负原则 1 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 2 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 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 监护人的责任 3 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 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 即作到不枉不纵 48 责任相当原则 也称公正原则 公正是法的固有价值 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 1 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 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性质不同 合同责任与民事侵权责任 2 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 3 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 罚当其罪 罪责均衡 赔偿不超额 否则 不仅不能起到恢复法律秩序和社会正义的目的 还容易产生新的不公正 49 免责 指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 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 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条件 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 不实际承担 50 法定减轻和免除责任的条件 时效免责 超过诉讼时效不诉免责 有诉权的人不起诉 不告不理 告诉才处理 自首与立功行为补救免责协议免责自助免责人道主义免责 51 无责任 或 不负责任 行为人因其不具备法律上应负责任的条件 无须承担法律责任 不承担 不负法律责任的情况有 1 正当防卫 2 紧急避险 3 无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4 不可抗力 与无责任 不负责任区别 52 本章回顾 守法和违法的界定违法的构成条件守法和违法的后果法律责任的内涵 条件法律责任的承担 53 原理回顾 法治纲领下要求一切主体守法违法的构成有主体客观主观三方面条件法律惩戒过错行为表明其要求人们谨慎理性的选择立法者通过后果的分配改变行为的发生频率 设定与落实法律责任的目的是救济损害 预防违法 54 原理回顾 2 法律责任的承担条件与违法的要件相当追究法律责任应当遵循责任法定 责任自负 责任相当 重在教育等原则 55 常识回顾 守法的法律后果违法的法律后果各类法律责任的承担方法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条件 56 概念复习 守法违法中性行为故意过失意外事件 法律责任违宪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诉讼责任刑事责任 57 思考题 观察 收集资料并思考 归纳一下 人们选择守法与违法的原因有哪些 58 习题 2000年5月28日 刘某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被河南渑池县洪阳镇人民政府非法拘禁 拘禁期间 刘某因对镇政府的行为不满 遂从拘禁的楼上跳下逃跑 因楼层太高 刘某跳下后被摔成重伤 花去医疗费42977元 虽治愈 但形成七级伤残 刘某将洪阳镇政府诉至法院 要求其赔偿因非法拘禁给自己造成残废的损失共计79万余元 59 法院审理后认为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行政机关应依法行政 本案被告洪阳镇政府非法拘禁原告属违法行政行为 其行政行为与原告跳楼逃脱致残有因果关系 法院遂依照 行政诉讼法 和 国家赔偿法 之相关规定 判决政府赔偿伤者170549元 1 分析该案被告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 构成要件及责任形式 2 分析法律责任的实行形式与归责原则 3 有无免责条件 60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 适用法律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不遵循哪一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 公正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