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岳中学语文“读研赏写”教学模式 号导学案自主预习整体感知 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精读深思能力提升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审核人 审批人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主备人药婷/陈志绢课 题25诗词曲五首前三首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2 赏析这三首诗的名句。3 了解这三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目标二; 目标三学法指导诵读法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导 学 过 程师生笔记【资料链接】体裁介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赠答诗,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赤壁是一首咏史诗,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它直接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歌咏的题材,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某种议论或见解;过零丁洋是一首咏志诗,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咏志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了解作者及背景:刘禹锡(772846),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作品有汉寿城春望、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文天祥(12361283),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初名云孙,字天祥,又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著有正气歌过零丁洋。背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过零丁洋是文天祥在1279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环节一: 自主预习 整体感知(读)、学生试读。注意:烂柯k人 侧畔pn2、反复诵读,注意读出节奏、感情。3、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标注疑难,教师指导。4、背诵并默写。环节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研)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诗歌,首联交待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表达什么样的心情?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结合标题说说尾联有什么用意?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诗中表现诗人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语句是哪一句?明确:贬地之荒凉,贬时之漫长。痛苦而又孤寂。用典。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遭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抒情诗、赠答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小结:当堂背诵板书设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积极进取,乐观豁达长期遭贬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用典归来感慨比喻 富有哲理世事变迁 怀念,怅惘感叹世事展望未来 豁达,进取感谢赠言振作精神 积极,昂扬学习赤壁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赤壁向来是英雄云集,风云际会之所。环节一:自主预习,整体感知(读)、指名朗读、纠错再读注:折戟j、全班齐读环节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研)、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课堂抽背板书:赤壁 前两句兴感之由 非凡的史识后两句借题发挥 豪爽的胸襟学习过零丁洋导入:零丁本义孤独,做为失败者的文天祥在过这零丁洋之时难免心情抑郁愤懑,但我们在他的诗歌中找不到落魄者的哀鸣,失意中的悲叹,相反的我们看到的是,坚强者的斩钉截铁的信念。环节一:自主预习,整体感知(读)、男生、女生互读互查缺漏注:寥lio落 惶hung恐、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环节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研)、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明确:、一是在他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教育装备制造市场格局及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工程项目管理实务操作指南
- 医院护理工作规范与质量管理手册
-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及防控措施
- 造价审计风险管理与合规要求
- 企业员工手册编写指南
-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实务操作
- 餐饮连锁品牌食品安全检查规范
- 智慧医疗远程诊疗系统方案
- 房地产销售项目客户关系管理流程
- 羽毛球基本功的学与练-教学实施报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 GB/T 879.1-2000弹性圆柱销直槽重型
- GB/T 670-1986化学试剂硝酸银
- GB/T 18915.2-2002镀膜玻璃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 GB/T 11693-2008船用法兰焊接座板
- 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的风险评估
- 国开病理生理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验收单模板
- DB11-T305-2014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评估规范
- 出血和凝血机制介绍课件课件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用字母表示数例3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