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华瑶族自治县历史文化一、文化遗产 (1)奏铛 “奏铛”是瑶族最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娱乐形式。史家谓之“踏谣”,瑶民称之为“奏铛”。译成汉语则是做鼓乐,亦为作乐。它流传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及附近的广大瑶族地区,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它集瑶族祭祀、器乐、歌谣、舞蹈、娱乐为一体,是瑶族文化发展的源头和主体,它的娱乐活动过程是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再现,最具原生态,流传面广,参与面广,喜庆气氛浓厚。 据史籍搜神记、晋记、评皇券牒中记载和民间的口头传说,它产生于瑶族初民阶段,属狩猎文化范畴。后由于道教的渗入和影响,人们混二为一,用“还盘王愿”的名称取代“奏铛”。“还盘王愿”因瑶族迁徙过程中的“漂洋过海”事件,盘王始祖显灵救了瑶族一脉男女,瑶民为感谢盘王的救命之恩,上岸后就酬谢盘王,才有的祭祀活动,因此,“还盘王愿”只是“奏铛”中的一部分。“奏铛”是今天瑶族文化的基础,是一种融祭祀、击长鼓、唱歌、跳舞为一体的最古老的文化娱乐活动。所以,没有“奏铛”的舞长鼓,就不会有今天的长鼓文化。没有“奏铛”中大量唱的源流歌、迁徙歌就没有今天瑶族歌谣的基础。“奏铛”是瑶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研究瑶族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瑶族保留着的独特文化记忆,是维系整个瑶民族的强大精神凝聚力的纽带。 (2)盘王大歌 瑶族传为盘王的后裔。为纪念盘王,瑶族人民每年举行“盘王节”(又称“盘古王节”,时间不定,有的在农历七月,有的在农历十月)。据说,瑶族在迁徙途中渡海时,遇到狂风大浪,向盘王祈祷,许上“歌堂良愿”,得以平安脱险,后来便不定期地“还盘王愿”。过“盘王节”与“还盘王愿”,都要由道师唱盘王大歌。盘王大歌约八千行,很早就有抄本,现在发现的最早的抄本是清乾隆年间的,但主要流传于口头上。有三十六段、二十四段与十二段三种版本,后两种版本是前一种版本的摘选本。三十六段本包括三十六歌、七曲,内容有神话、传说、族史与生产、生活、风俗、宗教等,号称瑶族的“懂宗收”百科全书。 盘王大歌以奇丽的想象和巧妙的艺术手法,叙述了人类、民族、天地万物的形成和发展,叙述了人类始祖创世的艰辛历程。同时,鲜明地塑造了伏羲、刘王、盘王、唐王、竹王、暖王、鲁班、刘三、李广等人的形象,深刻地讴歌了为民造福、敢于斗争的英雄人物和劳动人民,热情地歌颂了善与美,无情地评击了鱼肉人民的统治者和盘剥人民的奸狡豪富之徒,对那些游手好闲、好逸恶劳者也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鞭挞。盘王大歌采用了独特的比兴手法,用世代垂炼的民族语言,通过奇丽的想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和内在感情,用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浪漫手法塑造了具有仙幻魅力的艺术形象。歌唱时用本民族的传统唱腔,男女对唱,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民族特点鲜明突出。盘王大歌是瑶族历史文化的浓缩和反映,是研究瑶族文化的活化石,对增强民族归属感,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构筑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瑶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非常重的意义。 2、瑶族盘王节 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它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庆。 相传远古时期,盘王子孙在迁徙渡海时,遇到狂风暴雨,船队无法靠岸,时刻有覆没的危险。为了生存,人们就在船中许下了“盘王大愿”:“请盘王保佑儿孙能平安过海,靠岸后定感谢盘王”。刚许完大愿,风就停了下来,浪也平息了,船顺利地靠了岸,人们得救了。这一天是农历十月十六日,又正好是盘王的生辰。先上岸的人们,就挖臼打粑粑;后上岸的就扯船蓬叶子包粑粑,唱歌跳舞,酬谢盘王,庆贺新生。以后,每逢这一天,瑶族都举行“调盘王”活动,俗称瑶人还“盘王愿”。仪式由瑶族的“筛翁”主持,并请“歌师”二人,未婚男女若干,于会堂唱歌跳舞,唱三十六段“边洪档宗”(盘王大歌),历时七天七夜。调盘王活动期间,家家打粑粑、酿酒,齐集盘王庙,歌舞祭祀,迎宾会友,相互祝贺,胜似过年。 3、瑶族长鼓舞“湘水东西踏盘去,青烟云雾将军树。社中饮酒不要钱,乐神打起长鼓舞。”(宋沈辽踏盘曲)这说明瑶族长鼓舞源远流长。“敬盘王风调雨顺,习长鼓五谷丰登”。江华人民在春节、盖新房、庆丰收、祭盘王等庆典礼仪时,都要表演长鼓舞。相传长鼓舞有七十二套,分文打和武打两种,有高桩和矮桩之分,动作大部分是反映生活的,如模仿动物的金鸡跳杠、金鸡展翅、山羊反臂、画眉跳笼、鲤鱼晒籽等;模仿植物的大莲花、扫地梅花、雪花盖顶、古树盘根等多为二男二女舞或二男对舞。因瑶族进入江华地区的时间差异,以及所处地理条件的不同,长鼓舞也演变出了多种形式:盘古长鼓舞、芦笙长鼓舞、锣笙长鼓舞等。 习俗节日 1、放炮节 每逢农历正月十九这天,座落在岭南腹地、四周崇山峻岭的大圩镇文明村的瑶族同胞都要欢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放炮节”。这一天,附近几个村寨的人们都会早早地聚集于该村,唱瑶歌、打长鼓、放鞭炮,人山人海,特别热闹。而且每家每户都要设宴,免费款待外来的客人。谁家的客人多,谁家就越发高兴。在这里,独特的瑶族风情和神秘的瑶族文化得以充分展示。 2、赶鸟节 相传过去瑶山鸟害严重,无法消除。瑶族姑娘赵妹姑,嗓音甜脆,带领村中青年,于二月初一这一天放声歌唱,将鸟儿引至深山密林,鸟儿被优美的歌声迷住了,半月不醒,种子得以破土成苗,茁壮成长,这年粮食得到了丰收。从此,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这天,瑶族青年男女,相邀到山上对歌,纪念歌仙,驱鸟祈求丰收。借此机会,瑶家青年男女通过对歌形式,相互表达爱慕之情。歌毕,通过“拿篮子”、“送篮子”的方式,确定双方的爱情关系,而且爱情在竹篮子一“拿”一“送”之中,逐步走上成熟。现在,赶鸟节仍是瑶族青年最主要、最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 瑶族婚嫁习俗 高山瑶婚嫁 地处瑶山深处的江华瑶族,重男轻女,其婚姻形式主要为“赘婿”,即招郎,瑶语叫“纠千”。男到女家落户,通常要写“赘书”,内容为赘后男子的义务和权利、女子承祀、财政继承等条款。入赘者一般要改名换姓,按女家排辈,也有少数夫妻换姓的。赘婿还有另外两种形式,一种叫“两边走”,夫妻双方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亲姓,第二个承父姓,依此类推;另一种叫“明招暗讨”,这种婚姻多因女方父母年老,弟妹年幼,家中无劳力,一旦上述条件改变,男则携妇归家,所生子女随父姓。 岭东高山瑶,妇女地位较高,婚后双方共同劳动,如感情不合,任何一方可提出离婚。一般请寨中长老“喝茶”,说明离婚原因,经长老调解无效,就“判离婚”。入赘男子,如违反“赘书”条约,女子即可“休夫”,财产全部归女方。 瑶族青年男女崇尚自由恋爱。在生产劳动、赶圩做客、节日聚会中,多以歌声为媒介,表达爱恋之情。一经双方同意,即可互相往来,父母不加干涉。这种恋爱方式,男方称为“交客姑”,女方称为“带后生”。到正式结婚时,如新郎不是初交之友,男方则必须备一篮子礼物(糖食及梳妆用品),送给女友,名曰“拿篮子”。女的备一包袱,内装布鞋、花带等,作为回赠,叫做“丢包袱”。 男到女家入赘的,婚事由女家操办,新郎由接亲客陪送,女家鼓乐半路相迎,晚间举行拜堂仪式,并遍请亲友,“坐歌坛”通宵达旦。岭西瑶族多为女嫁男娶,“坐歌坛”在新娘出嫁前一晚举行。 三、瑶家美食 (1)江华豆腐酿 “圣水”豆腐酿: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的一大名菜,“瑶家十八酿”之一。豆腐酿又叫豆腐丸、豆腐圆。选料精良,制作精细,色鲜味美,清嫩可口。其制作方法是:将精肉剁碎,以香葱、香油、精盐、味精等拌合,先做成馅,然后放入挖有空洞的鲜豆腐中间,再贴锅黄焖至熟即成。以沱江镇竹园寨得仙岩中的“圣水”磨制的豆腐为最佳品,享誉江南。 (2)瑶家泡茶 喝泡茶:当您走进瑶寨时,迎接您的是一张张笑脸,瑶家主人还会送上一大碗泡茶。这种泡茶有振奋精神、驱除疲劳的作用,它是瑶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料。瑶民们常在饭后或劳动后,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喝泡茶”,并佐之以酸菜、苞谷或其它点心。有的晚上踏着月光或点着火把相邀数里之外的朋友欢聚“喝泡茶”。边喝边谈,畅叙友情,其乐融融,往往一坐就是半夜,一喝就是数碗。在大瑶山,喝泡茶谈心是人们传统的生活乐趣,以泡茶待客体现出了瑶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美德。 瑶家十八酿 “江华十八酿”是指以“圣水”豆腐丸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道风味独特的风味小吃。有水豆腐酿、辣椒酿、苦瓜酿、螺丝酿、米豆腐酿、油炸豆腐酿、香菇酿、蒜头酿、魔芋豆腐酿、竹笋酿、茄子酿、丝瓜酿、莲藕酿、冬瓜酿、南瓜花酿、牛耳菜酿、萝卜酿、蛋酿。“十八酿”中的另外“十七酿”的选料、制作、食用方法跟“圣水豆腐酿”基本相同。它们花样繁多、秀色可餐,各具风味,而且味美独特、令人回味无穷。来到江华做客,佳肴较多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十八酿”中的“成员”。 瑶家腊肉 瑶家腊肉,是瑶族同胞日常享用和宴亲待客最上乘的佳肴美食。据瑶族史书过山榜记载,瑶族始祖盘王(又名盘瓠),原居大西北黄河源头,育六男六女,由于洪荒加战乱,盘王遂率族人向华南地区转移,其长子一系便定居于现瑶山境内,繁衍至今。千百年来,此处的盘王后裔们赖以生存的地盘是崇山峻岭、陡坡峡谷,良田本就稀少,再加上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又非常落后,其主食杂粮红薯、苞谷、芋头、小米等产量不高,难以果腹,于是狩猎野兽飞禽以补食用。每次狩猎后倘分食有余,则腌渍处理后悬挂于火塘上方,让烟熏火燎使之不断干化,以备日后食用之需,谓之烘腊肉。所熏的动物,从前皆是猎获的飞禽走兽,往后逐渐演化为家庭饲养的动物牲畜与家禽,再往后定型为农历冬至日宰杀的肥猪。由于历代相传用此法制作的腊肉系瑶族始祖盘王首创,故名瑶家腊肉。 四、瑶族服饰江华瑶族,“好五色衣”、“衣裳斑斓”。 高山瑶无论男女,均以青蓝布为主,夏单冬夹,对襟齐领,长可蔽膝。女装加镶彩色宽边,头挽发髻,蒙以卷着尖角高耸的绣花青布头巾;耳垂大环,手戴银钏,腰束长围,身佩银扣、银链、银牌及银质牙签、针筒等,重达十数两,行走起来铿锵有声。未嫁女子戴娥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式版)DB15∕T 3217-2023 《内蒙古中西部苦豆子种植技术规程》
- 仪态要大方450字(8篇)
- 妇产科护理主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三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 护理学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 《不同天气系统对气候的影响教案》
- 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满意度调查模板
- 走出来就好800字7篇范文
- 《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高中一年级数学教案》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 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 周秀云
- 2025至2030中国糠醛衍生物市场未来趋势及发展态势展望报告
- VW 50134-EN-2024 PA6用于车辆内部外部的成品零件 材料要求
- 山东省国企资产管理办法
- 腮腺脓肿护理查房
- 美容中医技术课件
- 卸货流程培训
- 儿童素描入门教学课件
- 护理专利相关课件教学
- 2025年中医诊断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