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分析.doc_第1页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分析.doc_第2页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分析.doc_第3页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分析.doc_第4页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分析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组2011年我省首次新课程高考中,我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令人鼓舞,为了全市高中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成绩,更好地应对新高考的变化,我们于2011年元月8日9日,举行了全市第一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本次检测在严格遵循2010年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说明的前提下,结合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特别是2011年全国新课程高考试题的变化,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考查,特别强化了新课程高考对能力要求的考查,着力体现新高考的命题趋势。整套试卷从宏观上控制了难度,尽量接近往年高考,同时适当结合各校的复习进度,以期通过检测、反馈对教师后期复课工作给以引领与指导。考试结束后,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考试信息,对试卷的质量、学生答卷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市分高中考试成绩做了统计,确定了本次检测的“临界线”:理科 一本:470分二本:410分文科 一本:500分二本:450分请各县区、各学校参照此“临界线”, 对本次检测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认真作一统计分析,制定后期复课工作的策略和措施,确保全市高考成绩不断提升。语文试卷一、命题说明:我们语文命题组,认真学习了课标版高考大纲及全国课标卷近年来的高考实际,根据我市高三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探究,反复讨论,命制了2011年我市第一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试卷分析:一检是我市今年的第一次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鉴于才是第一学期末,许多学校还没有进行专题复习,我们本着以激励为主的原则,适当降低考试的难度,让学生能从这次检测中树立自信,更好地搞好后期的复课工作。(一)三区语文总成绩简析:考试人数平均成绩难度系数渭滨区文科1135101.83 0.68渭滨区理科2078100.38 0.67金台区文科120396.80.65金台区理科273799.70.66陈仓区文科1218105.60.70陈仓区理科2884105.750.71三个区的语文难度系数在0.65-0.71之间,基本符合高考难度系数要求,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二)选择题答卷分析:文科选择题答题率统计(1203人)题号答案答A率答B率答C率答D率1A19.422.436.920.82D12.233.016.038.13B16.843.610.628.84A82.26.72.17.55D3.017.71.676.66C7.96.671.113.513B25.143.317.611.614D22.924.230.519.415C1.73.182.010.3理科选择题答题率统计(2748人)题号答案答A率答B率答C率答D率1A26.221.432.819.02D11.628.112.647.43B19.543.010.127.04A82.08.24.34.65D2.614.81.480.26C7.74.969.017.613B22.146.219.510.414D19.421.035.122.615C1.92.482.911.0第1题:1-3题为现代文阅读试题,三道题得分率都不高。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文中“人生两大支柱”内容的精确理解,许多学生对文章阅读不仔细,对“人生两大支柱”的理解不够精确,导致错误。第2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ABC三项的理解都符合原文的意思,只有D项将原文的推测当做肯定,因而错误。第3题:根据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项因为偷换概念而表述错误,但许多学生却没能仔细辨别出来。第4题:4-7题为文言文阅读试题,因为设题较简单,得分率较高。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积累理解,主要是对“稽”和“报”两个词的具体含义要理解准确。第5题:考查对人物特点的具体理解。需要结合全文,对列举的句子仔细辨别,才能准确选择组别。多数学生能够理解,选择准确。第6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主要是C项对有关内容混淆,学生只要仔细阅读,就能辨析清楚。第13题:13-17题为表达题。13题考查对成语理解和运用。B项中的“上行下效”,但从意思上看,好像符合语境,但是感情色彩不当。第14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病句辨析题,多数学生语法知识薄弱,对病句的判断只凭感觉,这样判断的准确性当然较差,得分不高。第15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排序。对于衔接排序的试题,学生只要能够抓住其内在的逻辑顺序,选对的几率就较大,得分率较高。(三)主观题答卷分析:试卷抽样统计(319份,其中11题173份,12题146分)序号满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难度系数第1卷2727315.590.58710916.980.6685513.920.7896603.310.55106602.450.4111-(1)5503.560.7111-(2)6624.870.8111-(3)6603.720.6211-(4)8804.150.5212-(1)5503.330.6712-(2)6624.380.7312-(3)6623.510.5812-(4)8724.910.61165402.40.50176604.80.8018605740470.80第7题:文言文翻译题。文言文翻译比较随意,不够准确;关键字,如“且”“过”“见”“召”等实词的意义答不准;第(2)小题失分率较高,未能联系上下文吃透句意。第8题:鉴赏诗句。此题得分较好,但有的学生对画面的概括描述不够恰当,对寄寓的诗人情感分析不够准确。第9题:分析诗歌艺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不完全是修辞手法,可以包含修辞手法在内,有些学生把表达手法与修辞手法混淆在一起。另外,对艺术表现手法运用的分析不到位。第10题:名句名篇默写。选文涉及阿房宫赋醉翁亭记钱塘湖春行等篇目,按说没有生僻的篇目,但学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错别字特别多,大多数学生是对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两句写不出来,初中所学内容的已经遗忘,复习不到位。第11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作该题的考生与选作实用类文本的人数基本相当。第(1)题: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够准确,特别是对“悲剧气氛”“悲剧结局”“怕看出破绽”等不正确的分析辨别不清,导致选项错误。第(2)题:对小镇特点的归纳不够准确,概括能力较弱,许多学生对小镇“与世隔绝”的特点归纳不出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停留于表面,不能分析出其对刻画人物、凸显主题的作用。第(3)题: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许多学生对“老者”的特征概括不够全面,特别是对他自省自律自励的特点概括不够。还有一些学生只概括人物特点,不进行分析,忽视了题干的要求。第(4)题,从小说题目入手,对其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进行探究。失分相对较多,主要是有些学生审题不严,观点不明,不能抓住题干中列出的三个方面的一点进行深入探究,也不会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第12题:选做题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题: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主要是有些学生阅读不够仔细,对选项C中的因果关系、人物事迹分辨不清,对选项E中的肯定判断和原文中的推测辨别不清等,导致选项错误。第(2)题: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梳理和概括,信息点较多较细,有些学生梳理不全,有些学生不能分条概括陈述,或者概括不能简明扼要。第(3)题:分析文本中人物的心理情感,绝大数学生仅答出了两代人之间在“为学精神”、“做人”方面差距这个原因,未涉及当前教育的弊端,显露出分析问题不够全面、透彻的不足。第(4)题:对文中涉及的几个话题进行探究,有些学生只是重论述,轻联系。许多学生只摆了观点,未或少联系文本或实际予以展开。除此,个别学生审题缺乏严谨态度,虽围绕费孝通的观点进行评价,但谈自己的看法不够。第16题:语言的实际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在标点符号、词语运用、语句等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得分率较低,说明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主要问题是有些审题不严,把改错理解为标点改错,对其他语法错误视而不见。有些学生语感较差,尤其是虚词,如“对于”“在”之类的介词误用,滥用,普遍把握不好。实词应用,如“趋之若鹜”大多能找出来,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替代,却并不太容易。第17题:仿写题,给分标准宽松一些,只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结构一致即可,所以得分较高。但个别学生的仿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有:(1)思路不宽。主要表现为为仿写而仿写,生搬硬套,内容以吃穿为主,格调不高。(2)语法不通。例句以一个名词短语提起,以“的”字短语复指,并以条件关系的“才”连接,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其语法构成,仿写与例句句式不同。第18题:作文仍是新材料作文题。作文内容和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弘扬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集体之精神,因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紧扣材料,准确立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立意深刻,内容丰富。能准确而恰当的应用名句。学生的作文中心,基本上定位在团结就是力量。所应用的名言警句有:“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独木难成林”、“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一把筷子紧紧抱成团”等。(2)文体特征鲜明。纵观学生的作文,写议论文的占多数,其它文体的较少。议论文都能突出议论文的三要素。部分学生的作文材料很充实,但缺乏较深刻的分析阐述,仅仅是材料的罗列。作文中运用较多的材料有:蚂蚁抱成团来躲避火灾的故事,群居的狼群,汶川大地震和舟曲泥石流中国人的团结等。不足之处:(1)部分作文扣题不紧,有偏题现象。对材料理解不准,角度有偏差。(2)有些作文存在这样一种情况:题目对,内容脱题,或题目错而内容贴题。(3)少数学生的作文完全脱题。如:挫折意味着什么、谁掏空了中国、重在积累、认识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寒冬梅飘香、享受无法逃避的痛苦等等。三、复习建议:1.要扎扎实实地复习好语文基础知识。许多考生的失误往往是在基础知识方面,如成语、病句、语法、修辞、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等,都是最基础的语文知识,而许多学生的失误往往就在这些基础知识上,因而,要克服好高骛远的不良习惯,要从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开始,以教材为依据,适当拓展,扎实认真地全面复习好基础知识。2.要加强现代文阅读的训练,特别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要注重感知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断能力、鉴赏能力等考点的训练落实,强化语言表达能力,注意阅读的全面性、细致性。考生的失误往往是因为阅读不认真、理解不全面、表达不准确造成的。所以,要多加强阅读训练,培养语感,掌握规律。3.古诗文阅读要注重理解,就是要首先能够读懂选文。无论是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翻译、还是对内容的理解、概括,其实都是基于“读懂”这个目的。只要能够读懂古代诗文意思,没有文字障碍,这些试题都是不难的。要对课本上学过的文言词语、文言句式、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归纳,在不断地阅读中强化自己的理解能力。4.作文复习要注意审题、立意和语言的流畅性。要认真审读材料,根据材料的内容主旨,选择恰当的角度进行立意,作文思想要积极,内容要健康,具有思辨性。许多作文内容干枯、没有活力,语言平淡,如同嚼蜡。要学会用新颖、活泼、生动、有内涵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力争使作文富有新意。5.规范答题要求,特别是主观试题,认真审题,弄清题干要求,不要所答非所问;语言表述要简洁,抓要点,根据预留的空格作答;特别是书写要规范、工整,不写错别字,不要因为书写潦草而影响得分。数学试卷一、命题思路2011年宝鸡市高三质量检测(一)数学试题的命制,遵循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0年新课程数学考试大纲、我省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和考试说明精神,试卷形式、题型结构、题目数量、试题形式等方面依照我省2010年高考数学试卷,以体现陕西省2011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在试题设计上全面把握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率,做到基础知识全面考、主干内容重点考.特别是最后三题突出了试题的交汇性和综合性,显示了命题考查思维能力的较高要求. 以利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教师搞好下一阶段高考复课.二.得分统计(理科)题号12345678910通过率0.910.90.520.860.680.360.630.950.90.39题号1112131415通过率0.560.80.650.550.760.760.76题号一二161718192021全卷通过率0.690.590.750.720.280.50.260.310.58三、试题分析选择题:第1题本题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难度0.91,平均得分4.6分. 学生出错主要在马虎大意上,有的把看成1.失分点是对 的处理和分母中i的化简,还有少数学生不能迅速正确的完成.第2题本题考查了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难度0.9,平均得分4.5分. 许多学生没有看清条件,没有注意到集合中的元素,仓促作答导致错误;失分点是对集合中元素的认识,也有一些同学忽视自变量取值范围.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同解变形(运算)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难度0.52 ,平均得分2.6分. 定势思维导致大面积出现错误,没有考虑的情况,许多学生忽视了特殊情况,误以为(x2)0x3,错选C. 第4题本题考查了双曲线及抛物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量的计算,整体得分率较高. 难度0.86,平均得分4.3. 由于没有复习,部分学生对圆锥曲线过于陌生,不知如何下手;部分学生不知双曲线中关系,主要的失误在于计算技能不熟练,误认为抛物线的焦点是(2,0),导致以后计算错误.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茎叶图、平均数、标准差等有关统计的基本概念. 难度0.68,平均得分3.4,题目不难,但由于没有复习,学生遗忘太多,概念模糊,出错率高,部分学生由茎叶图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出错误计算:=5,s12=s22=,s1s2. 所以错选为C. 由茎叶图考查平均值与标准差题目设置较好,不善于观察的学生可以计算,拉开档次,区分度较好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的概念. 学生审题不清,无法下手,得分率很低, 难度0.36 ,平均得分1.8分. 部分学生解此题时,不能及时判断出概率模型,有的计算不过关,导致出错. 第7题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基本知识及图像变换. 难度0.63. 平均得分3.1分. 学生问题在于:(1)不会运用辅助角公式(2)图象平移不扎实(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记忆错误.大部分学生能将原式变形y=2cos(x+),但对到函数y=2cos(x+)距y轴较近的对称轴为x=-和x=认识不够,有的错选,图象向左平移的最小值为-.第8题本题引入新定义运算,主要考查了框图和对数、负指数的简单计算. 难度0.95. 预估得分4.8分.解题中,一些学生对抽象计算不适应,不能得出原式=21+23=22+33=13的正确结果. 部分学生不会做的原因是平时忽视对概念的准确把握.第9题本题考查求向量的模,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以及余弦定理.强调了学科间的联系,体现数学应用意识. 难度0.9.平均得分4.5分.一些学生不能由,以下的计算无从做起. 部分学生出错在直角三角形的判断上.第10题本题属于新定义问题,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利用基本函数知识解决新定义问题的能力. 难度0.39, 平均得分2.0分. 解题正确率低,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的把握题目意思,概念理解有偏差;部分学生求函数值域不熟练.许多学生对给出的函数一是不知道如何处置,二是不能尽快找到合适的M值.填空题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及组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计算. 难度0.56. 平均得分2.8分,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理解二项式定理,对二项式定理陌生;部分学生求常数项时马虎丢掉负号,导致出错,主要错误在于对二项式定理中一般项公式的使用不熟练,计算不准确.第12题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基本知识. 难度0.8, 平均得分4分. 学生解题中的问题:(1)可行域绘制错误,一部分学生还不能顺利作出可行域,(2)有的对的几何意义不理解,不能准确计算斜率,判断不清斜率变化趋势;(3)部分学生马虎大意,轻视题目,不能顺利得到2,即的取值范围是1,4.第13题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线线、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 难度0.65,平均得分3.2分 . 部分学生立体几何基本功不扎实,空间想象能力不强;部分学生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转化能力不强;部分学生轻视几何模型(电线杆模型,书脊模型,糖葫芦模型,墙角模型等).主要问题出在 命题 判断时,忽视“m还可能在内,”的情况,命题中“l、m、n可能相交于一点,”的情况.第14题本题是一个规律探索题,主要考查运用数列知识解决数表问题的能力. 难度0.55 ,平均得分2.8分. 许多学生看不出数表中的数量规律,也就概括不出如右表,每一行第1个数表示为an, 1a2-a1=1,a3-a2=3,a4-a3=5,an-an-1=2n-3 2 4an-a1=1+3+5+(2n-3)=(n-1)2 , 5 7 9an=(n-1)2+1 , 10 12 14 16由=55得,第57个数为第11行第2个数. 17 19 21 23 25而a11=(11-1)2+1=101 ,第57个数 26 28 30 32 34 36为103. 第15题三选一题目,具有选择性,学生成功率高,正确率为0.76,平均得分为3.8.A.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法. 部分学生不理解绝对值几何意义,分类讨论导致题目求解复杂出错;B.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转化技能. 部分学生对参数方程和平面几何陌生,导致错误.C.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几何中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基本知识. 部分学生不懂规则,盲目多算,导致错误;由于空格后有单位“平方厘米”,学生在答卷中,容易忽略单位换算,从而失分.解答题第16题本题主要考查数列基本知识. 题目以等比数列为基本对象,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运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数列求和. 难度0.75,平均得分9分;学生解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1)思维不够缜密,在求通项公式过程中对没有验证;(2) 对错位相减法理解不到位,不能正确使用或无法使用.第17题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三角函数及向量的基本知识. 难度0.72 平均得分:8.6分.学生解题存在的问题是:(1)正弦定理不会运用(2)三角函数不会化简(3)不会使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4)向量点乘不会计算,容易搞错向量的夹角.本题有一定难度,若考虑余弦定理,则方法较繁,但若由角B加角A的关系入手,则较为容易,考察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了解题方法的选择.第18题本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的数学期望及概率基本知识. 难度:0.28. 平均得分:3.3分.概率题文科采用的列举法,第一问未声明是一次取三个还是连续取三个,两种结果显然相同;理科概率的第一问则注重了从二项分布的角度刻化期望值,而第二问对学生的较高,在考查任一厂家安检不合格的概率的基础上,去计算至少有一个厂家关闭的概率,其计算过程同二项式定理紧密结合,有一定新意.该题与压轴题得分相差无几,主要原因是:(1)概率载体本身新颖,学生适应性差;(2)没有复习,知识不够熟练;(3)从第一问来看,对二项分布理解不够,概率类型判断错误(2)从第二问来看,对煤矿不关闭含义理解不全面,忘记使用二项式定理求近似值,不能理解题目产生的过程,出错率高.第19题本题注要考查三视图还原直观图、空间线线、线面关系及二面角等基本知识. 难度0.5,平均得分6分.立体几何的证明与三视图结合,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同时,将其中所给条件与直观图一一对应,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学生出错在:(1)学生无法还原三视图;(2)由于无法作出二面角,无法计算;(3)建立空间后,无法设出点坐标(如果已知点位置,求二面角可能会好一点),无法求面的法向量.(4)学生对用空间向量接立体几何问题不够熟练,运算量稍大就放弃;(5)逆向思维差,不能准确的分析问题.第20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导数的基本知识, 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0.26. 平均得分3.4. 学生解题中的主要问题在于:(1)求导出错,进而无法后续;(2)单参不会讨论,分类讨论意识差;(3)不等式证明进入误区,对左端进行化简,结果越代越繁;(4)对题意理解不清,没有把不等式的合理的转化划归到求最值上去;(5)在错误思维的指引下,一错到底,没有迷途知返的意识.第21题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注重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难度0.28,平均得分3.3分.第一问得分较高,总体得分低.学生问题在于:(1)对椭圆第一定义掌握的不够熟练,无法确定曲线类型(2)对解圆锥曲线问题的通性通法没掌握,无法建立不等式,想不到使用相似三角形知识将比式转化(3)运算量大,加之时间不够,学生心理无法接受,运算能力也跟不上,学生不易解答正确.四、今后复课的建议1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学科特点、知识结构及学习方法的教育和培养.通过讲、练、测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题型和典型题型的基本做法及思路.为进一步做难题做好铺垫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讲基本概念时注意对概念的本质、内涵及意义的讲解,并重点讲解概念的几种重要的考查角度及方式.2针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注意认真纠错.目前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仍旧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典型题型和基本题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掌握不熟练;(2)书面表达和做题基本功不过硬,书写格式不规范,逻辑混乱;(3)计算基本功和变形能力欠佳;(4)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思维推理的能力和层次太简单;(5)克服困难,积极寻找思路的勇气不足.解题中,学生知道思路并不等于会做,更不等于能作对.把自己知道的思路用文字熟练、清晰、规范、准确的表达出来是每个学生都要努力练就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不会表达、字迹潦草、眼高手低、毫无逻辑顺序、书写不规范是许多学生常犯的错误,我们每位教师平时要注意纠正.数学题中几乎每一道题都要经过灵活、严密的变形和计算.变形是解题的生命,没有变形也就没有解题思路的发现和产生.如果没有过硬的计算基本功作为做题的保障,也许很多自己原本会做的题也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过硬的计算和变形基本功,努力做到快、准、巧、活.3.重点要教给学生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要照本宣科、就题讲题,而要研究题型,努力引导和启迪学生的思路,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技巧和思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拿到难题的第一感觉都是思维暂时陷于困境,不知如何去做.数学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面对困难积极应对,激发自己的思维,通过观察分析和联想推理积极的思索、探寻思路.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讲解和传授思维的原理、方法和技巧,而且也要经常鼓励和支持学生对问题大胆思索、敢于尝试,树立信心、勇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与思路.英语试卷一、试题总体评价本次质量检测是全市2011届高三学生的第一次考试,也是对上一阶段本市高三教情和学情的一次大检阅。试题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强调运用、注重能力,具有针对性的特点。试题的创新性、基础性、灵活性以及趣味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既注重基础,又注重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试题总体稍微偏难,但有利于暴露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以后高三的复课工作。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强调语言知识运用,能把语言知识方在恰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查。(2).试题覆盖面广,基本涵盖了新考试大纲的所有内容。(3).试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区分度,突出了对学生语言能力及思维品质的考查。(4).试题语篇选材较为恰当,具有丰富性,时代性,趣味性,并且贴近学生生活。设问得简明灵活,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大部分考点中要求考生不仅需他要了解字面意义,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联系相互的文化背景进行思考。(5).试题具有针对性,全面性。既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备考,又对后期的复习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二、试题分类评价1.语音题有如下特点:考查面广而有重点,符合命题方向:注重对常用单音节词读音的考查,比如第1题.type,第3题 peach;对易读错的单词的考查,如:第3题breathe,第4题 theory ;对多音节的读音及重音的考查,例如,第5题。comfortable 的读音.2.补全对话题: 情景逼真切近生活,内容是游客到火车站买车票时与售票员的对话;考查的是学生应对英语日常对话和情景的口语表达能力。3)整个对话逻辑性强,对话浑然一体;学生易懂,准确率高。3.单项选择: 覆盖面广,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涉及的所有内容。非谓语动词(17,25题),情态动词(14题),复合句(12,19,21题),时态语态(13,16,18题)冠词(1题),相似词及词组的搭配区分(20,22,23题).主要英文句式均有考查(13,18,25题); 突出了英语主要句型的考查.(12,15,题) ;注重语言知识与语境的结合.并且恰当切贴;词干长简单明了,设问灵活具有一定深度,符合高考的要求;难易得当,以中等题为主,搭配比例合适。简单题:11,20,15题。难题有:18,21,23,题,其余均为中等题。 4.完形填空特点如下:文章选材较恰当,父亲给女儿建立成长档案的故事,情节感人,符合高考题特点;突出语篇,注重语言运用,考查行文逻辑。虽然文章偏难,但设问恰到好处,选项设计巧妙,具有灵活性;以实词为考查重点,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及理解能力;考查学生的整体语义理解能力. 现了高中英语学习的目的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但本文有个别长句复合句,影响了学生的理解。5.阅读理解题: 选材丰富, 符合学生特点,具有趣味性,有故事,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试题难度控制较好,长度适中,基本符合高考要求;设问得当合理,有细节题,推理题,判断题,主旨大意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判断题比例有所提高,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第二节阅读题判断段落主旨大意题,设计精巧,充分考查了学生的能力。但没有体现猜词题。6. 单词拼写:注重了对常用词汇的考查,如,persuaded, determined, beginning;考查实用而学生不大注意的词汇。如:outspoken, accused, intelligent, focus/ concentrate;注重单词变化形式的考查。如,persuaded, determined, explanations, beginning, parking, accused等。7.短文改错:问题设计合理,一般为学生在写作中常犯的错误;注重对单词词性和及动词的考查;难易程度适中,体现了改错题注重基础性错误的特点。8. 书面表达: 树面表达检测考生运用书面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写的都是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事。用电子邮件的形式表达谢意,介绍学校生活和打算。题目具有开放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考生用所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应该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三、抽样分析本次考试后,命题组从渭滨区,陈仓区,扶风县等地做了百生答题小抽样调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各区县考生答题状况,具体情况如下:1. 语音题:本题满分5分,其中渭滨区抽样均分3.5分,陈仓区抽样均分2.7分,扶风抽样均分2.9分。具体来说,渭滨区抽样中,最高分5分,最低分2分,错误率最高的题是第2,5题;陈仓区抽样高分题第1(92%) ,3(83%)题,低分题2(21%);扶风县抽样高分题第 1.(69.4% )3.(83.3% ),低分题第2.(19.4% )从以上可以看出,第1,3题,即元音字母y和元音组合ea的发音掌握较好,而第2题,即ea组合与th发音的组合考查掌握较弱;第5题,元音o的发音及其多音节词重音位置的考查,考生基本功较弱,提醒注意加强。补全对话:本题满分5分。渭滨区抽样均分为4.5分,陈仓区抽样均分4.8分,扶风县抽样均分4.3分。具体来说,在渭滨抽样中,最高分5分,最低分3分,第4题错误率最高;陈仓抽样中,均分4.8分,第7,8题均达到99%的正确率,得分最低的第6题也有93%的得分率;扶风抽样中,第7,10题得分率为89%,第10题得分率为94%,得分率最低的第9题也达到78%。从抽样来看,考生整体对简单对话中,适当场合常用语的掌握较好。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5分。渭滨区抽样均分为9分,陈仓区抽样均分6.3分,扶风县抽样均分6.7分。在渭滨抽样中,本大题最高分13分,最低分4分,第16,17,18,21,25题得分率最低;陈仓抽样中,第14,20题准确率100%,得分率最低的第16,17,18为14%,第21为7%;扶风抽样中,第11,14,15题得分率都在83%以上,而18,23题得分率仅为8.3%,第25题得分率为13.9%。从抽样来看,考生对冠词,情态动词和名词词义的语境应用掌握较好,而非谓语动词作状语,特殊宾语从句,句子种类和各时态在对话中的准确应用存在问题,希望在今后复习中加强。4.完形填空:本题满分30分。渭滨区抽样均分为13.5分,陈仓区抽样均分12分,扶风县抽样均分14.2分,总体的分较低。在渭滨抽样中,最高分24分,最低分3.5分,第35,42题得分最低;陈仓抽样中,得分高率高的第26题为100%,第40题为70%,得分率低的题有第35,42题,分别为12%和20%;扶风抽样中,第26,38,44得分率高,分别为94%,89%和72%,第42,45题得分率低,分别为22%和11%。从分析来看,在完形填空中,考生对文章基本含义的理解,如生日礼物,父爱等理解较好,但是对句子细节,如treasures 引申含义,permanent具体词义理解不到位,所以词汇学习的细节上还有待于加强。5.阅读理解:本题满分40分。渭滨抽样均分27.5分,陈仓抽样均分30.4分,扶风抽样均分26.2分。具体来看,渭滨抽样最高分40分,最低10分,错误多的题有第49,58,65题;陈仓抽样第46,47,55,63,64 题得分率高,分别为94%,92%,96%,92%和98%,而得分率较低的题第49,54,65题,得分率为50%,36%和30%;扶风抽样中,第46,55题得分率较高,分别为81%和78%,而第49,53和58题得分率较低,分别为25%,28%各22%。从抽样的得分情况来看,考生阅读中的事实性细节掌握较好,比如第46,47,63,64,而对推理性问题,如第49,53,65题的解题能力,在今后复习练习中要进一步加强。单词拼写本题满分10分。渭滨抽样均分4.8分,陈仓抽样均分4.5分,扶风抽样均分4.7分。具体说,渭滨抽样最高分10分,最低分1分,其中第69,74,75题错误率高;陈仓抽样中,第73题得分率96%较高,第69和74题得分率较低,分别为10%和20%;扶风抽样中,第66题,73题得分率较高,为85%和75%,而第68,69和75题得分率较低,分别为30%,30%和10%。从抽样的得分情况来看,考生对常用动词,名词掌握较好,但是对名词的复数,个别形容词和所有词形在语境中的准确的运用则要加强记忆和练习。 如对outspoken(直言不讳)和intelligent(智慧的),persuade,purpose的记忆;explanation不加s; beginning没有双写n; parking 没有加-ing. 还有把intelligent写成名词intelligence等变形问题要注意。短文改错本题满分15分。渭滨抽样均分6.5分,陈仓抽样均分6.2分,扶风抽样均分5.3分。其中,渭滨抽样中,最高分15分,最低0分,第77,79,83,85题错误率高;陈仓抽样中,第76,78,82,84题得分率80%较高,而第79,80,83,85题的分率仅为10%;扶风抽样中,第76,84题得分较高,为60%,而第83,85题得分率约为10%。从抽样统计来看,考生对感叹句中形容词,which引导非限制定语从句,人称代词的性别逻辑和thanks to 短语应用掌握较好,而it 做形式宾语,名词复数的特指,主动与被动逻辑,含有形容词的不定式应用则容易出错。渭滨抽样:学生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牢固,表现在找不到错误或把对的改错。例如;有人listening 竟然写成listenning 还有人不知道volunteer 无被动语态。2.答题技巧不规范,只写答案,不在文章中做标记.或把答案写错位置3卷面不整洁,有的学生改动太多以至于卷面都看不清。4.没有掌握改错题的答题技巧,不会整体理解句子,不注意文章的行文逻辑。看题粗枝大叶,犯不改犯的错误。8.写作题本题满分30分。渭滨抽样均分17.5分。最高30分,最低4分。本次试题中书面表达题材料信息量较大,内容比较充实,属于半开放性作文,考生普遍书写较为规范,要表达的内容相对集中,但也给学生留有小小的自由发挥空间。从抽样来看:大多数学生都完成了写作,很要有弃写的,许多学生尝试用较高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要点,也出现了一些质量较高的作文,作文优秀率达20%。但是同样也有许多问题,表现如下:1.审题不细,信息些不全,漏要点,对文章整体结构理解安排不得当。2.语法错误较多,例如:主谓不一致,时态不准确,汉语式句子较多。句子的结构尤其是复合句的掌握差,出现了很多细小的问题,如介词、冠词、代词等的用法平时掌握不准确;在运用上出现了时态混用的现象;在陈述过去上课中出现的一些具体活动时,不能正确运用好多学生把teach写成teached.还有许多学生写出了像 Im miss you very much.和I very miss you 这样的不符合英语习惯的错句子。3.标点符号乱用, 要么”逗”到底, 要么到处乱顿点到底。4.书写潦草,拼写错误频出。比较典型的错误句式是:I isnt very clever, but I very like study.I know I isnt you best, but I like your teach people to way.We Chinese people is very friendly.Thank your our help, my very thanks your we inquiry study.We students very thanks you our help.Do you remember that we are planted trees together on behind the school?Because by your guide make me have a bigger improve.I still remember when you directed us take inquirry study lesson,you are filled of intelligence.Because of your help me.First,I am very thanks for you that it gave students to idea with quiry study come to my school the next day.(学生对句子结构是单词堆积,没有章法,介词搭配差)四、后期复习建议及对策综合本次考后小抽样来看,针对以上问题,在后期复习中必须:重视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对重点,常用单词基本词义的适当拓宽,引申和记忆,如本本次完形中的选项treasure引申意思的考查,单词拼写中对outspoken,accuse等词汇的记忆,应用的考查,并适当对动词短语的归纳和比较,如本次单项选择中对come短语的考查。重视单词语音读音和重音,次重音规则的适当点拨和练习。从本次考试抽样来看,这也是学生的弱点。加强对个别热点,难点语法项目,如时态在对话型选择题,非谓语动词做状语,句子种类的区分和练习,以进一步让学生明晰语法考查题的解题思路。进一步提高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短文改错命题方向,设题规律,解题顺序,解题要求,答题技巧的培训,规范学生解题顺序和行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心理素质。比如,短文限时间读,学生先读再讲,由教师点拨,或学生作文全班改错等方法都是灵活而有效的教学行为。加强对学生常见作文题材,话题的剖析,常用话题单句的灵活翻译,个别外省市高考精品范文的适当背诵,通过教师,学生指导和学生语感的自然形成双管齐下,快速消灭英语作文中常见的不规范用语和书写行为。物理试卷一、命题思路试题尽可能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以及新课程高考在试题上的变化,暴露师生在高三复课中的盲点与误区,真实诊断前期复课教学效果,为矫正和调控后期复课教学提供依据。试题注重对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把对力学、电学的基本概念、规律理解与掌握程度的考查放在了对力学、电学知识所蕴含的基本方法的运用之中,如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动态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同时考查物理学的基本思想。通过这次检测,将引导复课教学将重点放在追求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透彻理解,对物理基本分析方法的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考虑到是第一次检测,试题尽可能照顾复习进度,对未复习的内容出题时难度与综合性都适当控制。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1、成绩统计分析(一卷抽样1368份,二卷抽样370份)题号14151617181920答对率31.2%65.3%53.7%49.9%47.5%60.2%21.4%题号21222324253334答对率31.0%0.53%0.65%0.38%0.18%0.43%0.35%物理试题总体难度0.47,由于大部分学校一轮复习还未结束,学生对未复习到的遗忘较多,导致试题整体难度比预期的低。2、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选择题第14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情况。这既是高考考查的一项内容,也是高中物理学习的一项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等多方面品质。此题属于简单题。第15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磁感线表示磁场空间分布的理解,即磁感线的切线表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此题只需由图判断磁感线沿Z轴分布的疏密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此题属于简单题。第16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问题涉及“北斗一号”中三颗同步卫星,“北斗二号”中的中轨道、高轨道和同步卫星,及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题目提供的轨道半径可知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卫星轨道半径比同步卫星轨道半径要小,所以加速度大。其它选项根据也天体运动规律很容易判断,此题给好多学生解答造成困难并不是对天体运动规律没有掌握,而是由于对题目中告诉的三种卫星系统间的轨道半径关系没有认识清楚选错了答案。此题属于中档题。第17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磁现象规律的理解。由于线圈穿过条形磁铁时磁通量先增后减,线圈中电流方向发生变化,根据楞次定律推论“来拒去留”可知线圈与条形磁铁间相互作用力先是斥力后是引力,在此过程中有热量产生,所以不难选出答案,此题属于中档题。第18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动能定律和功能关系规律的理解。只要把握住物块初末速度大小相等这一关键点应用上述规律就可选出答案。部分学生把考虑问题的重心放在物体的运动形式上,所以在分析问题时出现错误。此题属于简单题。第19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场强度适量合成的理解。由于正方形四个顶点处的电荷在a、b、c、d、e五点处产生的场强合成时,存在一点小技巧,即先对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场强进行合成,再对另外两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场强进行合成,利用其对称性这样就很容易得到答案。此题属于中档题。部分学生没有仔细观察某一点处四个场强的特点而采用不太合理的合成方法选错答案。第20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中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理解。可假设斜面倾角为,动摩擦因数为,先采用整体法可得向上运动时加速度为,对小球采用隔离法,由于盒内表面光滑,方向沿斜面向下,若斜面光滑则;向下运动时加速度为,采用相同的方法也可研究出盒壁对小球的作用力。此题要求对整体法与隔离法应用相当熟练才能很快得出正确结果。此题属难题。第21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理解和应用。此题难点集中在对题目已知条件的解读(包括文字叙述和图像)以及船在河水中加速度的计算上。可由图像得船在到达河中间前沿河流方向的速度为,则船沿河流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因此船在到达河中间前做类平抛运动。所以此题的核心是写出船沿河流方向速度表达式。此题属难题。(二)非选择题第22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万用表欧姆档测二极管正负极的相关知识应用。此题的关键是必须对万用表内电流流向有正确认识和理解,万用表由灵敏电流计改装而成,其内部电流方向为从红表笔流入表内再从黑表笔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