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贝尔美术馆PPT课件.ppt_第1页
金贝尔美术馆PPT课件.ppt_第2页
金贝尔美术馆PPT课件.ppt_第3页
金贝尔美术馆PPT课件.ppt_第4页
金贝尔美术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组成员 时间 2012年3月11日 2020 3 20 1 金贝尔美术馆 ByLouisKahn 路易斯 康 KIMBELLARTMUSEUM 2020 3 20 2 美术馆 美术馆 英文 gallery或artgallery artmuseum 博物馆的一种 是专门负责收集 保存 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机构 美术馆内最为常见的展品为视觉艺术作品 但诸如摄影 雕塑 插画 装置艺术 工艺美术等也经常参与展出 2020 3 20 3 路易斯 康简介 美国现代建筑师 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 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 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 后进费城J 莫利特事务所工作 1928年赴欧洲考察 1935年在费城开业 1941 1944年先后与G 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 1947 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 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 1952 1954 1957年后又在费城开业 兼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2020 3 20 4 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 ArtandArchitecture 自然光是唯一能使建筑艺术成为建筑艺术的光 MasterofLight 材料是消耗了的光 普林斯顿大学的讲座 所有自然物质 山 水 空气和我们 皆是以耗费了的光所构成 这一大堆称作物质的东西皆有阴影 属于光明 因此 光明确是万物之源 BetweenSilenceandLight 路易斯康名言 2020 3 20 5 路易斯 康的建筑思想 新历史主义 以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 材料 功能 精神为表现手段和目的 在建筑风格上 构图的 基本元是以简单几何形 正方 矩形 圆 规则三角形等为主 具有现代和古代共有的特征 但在建筑艺术归属上 又接近20世纪的的现代风格 在空间组合上则重现了某种历史上已有的等级空间序列手法 2020 3 20 6 建筑背景建筑平面 2020 3 20 7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建筑背景 时间 1966年 1972年地理位置 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斯堡的郊区建造背景 金贝尔既是一位工业家也是一位收藏家 金贝尔在福特沃思城建立了一个基金会 并把他的收藏品和财产捐给基金会用来建造一个收藏馆 他希望博物馆能够成为一个著名的建筑 1966年由基金会选出的博物馆执行官理查德 布朗博士决定委托康来做设计 金贝尔术博物馆在1966年就开始设计 但直到1969年中期才开始破土动工 环境景观 它位于一个空旷而景色优美的公园之中 美术馆外部表现得有些俊俏 建筑的外观形状处理得娴静 简朴 自远处观望 其严肃的个性会给人以刻板的印象 2020 3 20 8 总平面 建筑环境金贝尔艺术馆位于一个绿树成阴的公园内 建筑平面呈n字形 其西面开口朝向公园绿地 n字形平面凹入部分铺满沙砾 上面是一片棋盘式的小树林 状如公园的绿化嵌入博物馆之中 使公园与博物馆两者的环境浑然一体 相互通融 然而 树林下的 沙砾铺地却又不同于周围的公园草坪 它暗示着这里已进入博物馆的入口广场 公园内的步行观众由此抵达博物馆入口 2020 3 20 9 美术馆的入口kimbellartmuseum 2020 3 20 10 门廊边的水池 廊内有休息用的石凳 2020 3 20 11 从侧面看重复的6个拱顶 尽端的是一个门廊 2020 3 20 12 庭院内的简单雕塑 另有一番特色 2020 3 20 13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建筑分析 2020 3 20 14 2 以简单而最有表现力的几何形作为构图单元 金贝尔的特征元素是长条型的圆拱 初始每个拱的平面尺寸是150 x25英尺 后来由于造价的限制 将整个建筑体型进行压缩 拱的尺寸调整为 100 x22英尺 30 48x6 7m 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每个拱单元由四个2英尺 0 61m 见方的柱子支撑 这样一来平面的展览空间内没有柱子出现 为室内布局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两拱之间是混凝土平板 平板下面是布置通风管道和轨道灯的位置 2020 3 20 15 建筑布局 入口前棋盘式树林 博物馆 公园绿地 南侧下沉广场 水池 北侧下沉广场 停车场 2020 3 20 16 2 平面 平面形态 沿轴线两侧对称平面呈凹字形 2020 3 20 17 功能与流线分析 主要功能空间 流线示意 一层 地下层 平面 门厅 管理 储藏 工作间 研究室 讲堂 机房 画廊 采光井 2020 3 20 18 二层平面 敞廊 入口 门厅 展厅 售书 报告厅 室内庭院 光井 厨房 图书室 2020 3 20 19 东西向剖面图拱顶端部的墙顶和拱曲面之间开了一窄条弧形玻璃窗 以强调墙体不承重 拱顶之间在拱脚高度上设一条平顶过度带 也是管道空间 2020 3 20 20 3 立面与剖面 立面分析采用组合元方式 以一个四根柱子支承的摆线形拱壳为单元 来组合成美术馆各个空间 摆线形拱顶比曲线形拱顶低 跨度较大承重能力较强 同时利于室内光线的漫反射 采用摆线形拱顶 具有古典特征 2020 3 20 21 4 结构与型体分析 结构体系拱形结构的特性是 高耸的房间之间是低处拱脚高度上的空间 低空间从高空间间接采光 高耸的房间 没有隔段 是一个完整的房间 房间的特性在于它总具有完整性 型体分析博物馆由 组连续平行的拱壳组成 每个拱壳 米x30米 连续平行的拱壳造型看似简单 灰白色的变质岩板填充在混凝土的拱形框架之中显得异常朴素 整个建筑犹如德克萨斯州大地上平凡的谷仓 给人以自然质朴的美感 2020 3 20 22 朝向与自然光照的关系东西朝向有利于光线最大限度的从天窗均匀射入 2020 3 20 23 4 光是此建筑的重要乃至主导元素 金贝尔美术馆是康对光的献礼 静谧于光明 2020 3 20 24 2020 3 20 25 该建筑最激动人心的还要算是采光装置的设计 在美术馆里使用直射光或是明亮的光线看上去十分的暗淡 尤其是陈列易损品的地方 比如水彩画 康设计的是一套双向反射系统 透过拱壳沿顶端槽孔安装的透明天窗 天光和阳光会洒在一组有穿孔金属装置散发出了自身的光芒 然儿大部分的光线还是被反射到了混凝土拱壳的底侧 然后由此反射到绘画展品上 采光装置的设计 2020 3 20 26 5 采光设计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最为成功之处 一是具有特设的自然采光 二是采光与建筑内外形象的完美结合 经过多方案的比较 康在每个拱壳中间 做了一个0 9米的通长天窗 天窗下面铝制穿孔 把反射板顶棚呈人字形造型十分优美 这样使展室内既得到柔和的自然光 又避免了眩光的困扰 同时康还在拱壳与山墙交接处设计了一条细长的弧形采光带 这给建筑朴素的外观增添了一分细腻 又使拱顶产生一种悬浮感 室内也因此而显得生动 2020 3 20 27 博物馆空间的自然光运用 自然采光能满足展览空间中的观者与自然接触的深层心理需要 自然光的引入会使人们在较长的参观进程之中始终能保持与外界环境的联系 满足人们的 定位感 和 安全感 使参观者不会产生迷失感也不易产生疲劳 路易斯 康就认为 观众在美术馆内欣赏美术作品时 不应受眩光现象干扰 同时也不应完全与外界隔绝 绝大多数艺术品的创作都是在自然光的条件之下完成 为了忠实地再现展品的原貌 在展览空间之中引入自然光当然是最佳选择 但是有不可过多的引入自然光 因为强烈的紫外线对艺术藏品有着极大的损害 2020 3 20 28 康还设计了三处光井 使观众参观时处在室内室外变换着的视觉感受中 由此而消除了疲劳 光井的位置 2020 3 20 29 拱形的光带 康在拱顶开了一条光槽 用弧形的反光板将太阳光漫射到室内 在C型内庭朝西的入口处有玻璃墙面的位置 康设计了一组方形几何排列的东青树阵 以避免西侧太阳光对室内的直接影响 2020 3 20 30 滤光器工作原理如下 滤光器金贝儿美术馆建筑特征是覆盖了建筑跨度的拱形屋顶 有一个拱顶在中心处被打破 留出一个狭长的缝 可以让自然光进出 布朗和康一直认为博物馆应该有自然采光作为主要的采光光源 经过阻碍使光线散射 不会直接照在艺术品上 镂空的铝板是最好的材料 可以制造路易斯康所设想的银色光线 这种阻光结构 被他称之为 滤光器 正是由于滤光器的存在 避免阳光直接射入室内造成眩光 光线经过铝板的反射 到拱顶下表面 再由粗糙的拱顶下表面的散射到室内各个角落 刺眼的阳光变得柔和 光谱也转变成银色 2020 3 20 31 宽阔的美术馆 还可见康设计的采光装置 2020 3 20 32 金贝尔美术馆景观图展示 2020 3 20 33 2020 3 20 34 金贝尔美术馆景观图 2020 3 20 35 金贝尔美术馆结构和材质分析 2020 3 20 36 3 材料的天然质感和人工肌理 混凝土和变质岩板为该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 康重点运用了灰白色的现浇混凝土 灰米色的天然钙华石 Travertine 和像木 这些材料是康的常用手法 他认为这些材料在质感上有其内在的联系 尤其是在太阳光的作用下会有不同的微妙变化 2020 3 20 37 变质岩板 拱顶的形式 康在设计博物馆时的助手马歇尔 梅耶建议使用摆线 因为当结合了预应力混凝土之后它十分薄 整个博物馆由十六个这样的拱顶覆盖 从南到北排列贯穿 整个建筑的长度在它们之间是平屋顶的单元 与非结构的墙之间由细缝分开 阳光也可以由此射入 避免了建筑端部出现暗色空间 结构墙材料是清水混凝土 内部填充墙是变质岩板 2020 3 20 38 石灰华石 它的华丽不是来自于落成后的装饰 而是因为康对于每一种材质的尊重 结构体是混凝土 在光底下它活了起来 墙壁用的是石灰华 一种石灰石 是非结构的饰面建材 地板铺的是橡木 脚丫儿踩上去暖暖的 而铅造的屋顶 这种古老而不透水的材料 可轻易弯成屋顶的曲线 在美国西南部的太阳下反射出不刺眼的光泽 康选用罗马石灰华石 是因为他企求一种和混凝土对比不强烈的材料 他的结论是 那种材料具有与混凝土相似的色调 可以说石灰华石非常象混凝土 有时它几乎具有这样的性格 看起来两者好象是同一种材料 因此整幢建筑又象是整块的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 2020 3 20 39 我正在德克萨斯设计一座博物馆 在那里我感到自然光的作用下混凝土拱的室内光线会有银的质感 这种光感会均匀地洒在室内而不是直接落在展品上 同时让人舒适地体会到自然光线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LouisKahn 2020 3 20 40 美术馆 我们小组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著名的金贝尔美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