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县旅游资源保护发掘与利用情况的.doc_第1页
务川县旅游资源保护发掘与利用情况的.doc_第2页
务川县旅游资源保护发掘与利用情况的.doc_第3页
务川县旅游资源保护发掘与利用情况的.doc_第4页
务川县旅游资源保护发掘与利用情况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务川县旅游资源保护发掘与利用情况的调 研 报 告务川县旅游局 2007年6月1日为切实做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永续利用”,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发展,2007年5月13日至5月29日,由县政协、旅游局、民宗局、文广局抽调专人组成的旅游资源专题调研组对全县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发掘与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对我县旅游资源状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基本摸清了我县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旅游资源我县的旅游资源,按管理级别分,国家A级以上0个,省级旅游资源景点5个,无级景点53个。按旅游资源属性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中自然旅游资源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气候天象、植物景观等4类23个景点;人文旅游资源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城乡风貌、现代设施、宗教文化、文学艺术、饮食购物等7类34个景点。其中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有:(一)自然景观旅游资源锯齿山(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区内分布有黑叶猴76群730多只,是我国黑叶猴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亦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1994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经国委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麻阳河保护区位于大娄山脉北东,地处沿河、务川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距务川县城38公里,可乘车直达,亦可沿洪渡河逆水而至。根据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象种群分布特点,该保护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三部分。保护区总面积31113公顷,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达63.74%。麻阳河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植物有:维管束植物120科293属800余种。有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3种;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苏铁蕨、黄杉、三尖杉、香果树等12种;有春兰、白芨、石斛等珍稀兰科植物20余种。动物有:珍贵野生动物300余种,其中兽类37种、鸟类149种、两栖爬行类32种、鱼类48种。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豹、林麝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大灵猫、小灵猫、斑羚、穿山甲等27种。独特的地质构造,构成了颇具特色的层状山岳地貌景观。除切割很深的谷底溪流不断,地下水丰富多彩外,在多数区域地表径流稀少,峰从、洼地、漏斗、溶洞、陡崖、石峰等溶蚀地貌发育强烈,景观壮美、奇特。河谷两岸及延伸地带,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两河峡谷、险峻幽深,溪流泉涌,洞变幻多彩,空气清馨,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主要景点有河谷景观、石鼓、七孔水、仙人脚板、白马下凡、猪钻洞、老鹰岩、月亮石、石碑、凉桥等20多个。步入麻阳河保护区,你会油然而生“山野莽莽景寻常,不谙幽谷藏洞天”的感慨。由于麻阳河保护区特殊的地貌和深切峡谷地地形,加之黑叶猴活动范围的相对稳定性、食性的专一性和与人的长期较近距离相处,使得在该地区观测黑叶猴极为方便。国际灵长类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丁伟博士到麻阳河考察后说“麻阳河保护区无疑是对野生黑叶猴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的良好的开放实验室”。灵崖回音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天然回音壁,人称“中国第一回音壁”,位于县城北十里,悬崖壁立,古名“长风(峰)岩”,或“藏凤岩”,整个崖壁长约600米,高约26米,据专家考证,该回音壁是世界最长的回音壁,目前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整个崖壁呈现出瀑布银川的奇景,最为奇特的是崖壁中心天生有一碗大圆孔,并有一“十”字交叉指示符,圆孔中长有一棵长青树,经调研此圆孔就是摩崖的中心点(两端呈等距离延伸),也就是回音点,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发出声音,回音一定是在这个点上,伊然一个音响效果极佳的麦克风。长壁正中刊凿有清嘉庆十五年时任知县龙维祚所书“靈崖”二字,每字高4米,宽3.2米,间距6米,离地8米,摩崖石刻挥遒苍劲,意象雄浑,更兼巨岩壁立,回音灵异。字岩浑然一体,藤蔓密布,灌木从生,苍岩翠色,斗大草书,夕阳西照,迷离恍惚,尽显丹砂古县人物之风流,地理之灵秀。小塘十笋(蛮王山)。位于大坪镇洪渡河岸边小塘地域,距务川县城11公里。昔日,景区峰巅有一古庙,僧尼上香教佛,晨钟暮鼓,声闻数里。山峰临江高耸,绝壁千纫,直指苍天,险不可言。窄处仅现一线蓝天,奇特的怪石奇峰由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与岩浆浇铸而成,是典型的溶岩地貌。小路边、石壁上,还随处可见贝壳、鱼类等动物的化石。沿峰而上,过龙门、进恐怖谷,又别有一番天地,攀天梯、登山顶、极目远眺,长风送爽,心旷神怡。十笋山景观、景点有:蛮王庙、试心崖、必应石、晨钟暮鼓、天梯、恐怖谷、平安荡、一线天等。蕉岩温泉。蕉岩温泉属乌江水系一级支流洪渡河,距县城6公里,位于东大坡东山脚下尖山村的焦岩,水电设施完善,交通便捷。根据国土资源部贵阳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2006年6月化验分析:该泉出露泉水流量为2.656公升/秒,水温达54。该水偏硅酸、锶两项达到有医疗价值浓度和命名矿水浓度,水中同时富含锂、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有益成份,水体放射性指标总和总及亚硝酸盐等污染物指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达到医疗矿泉水水质标准,可作为医疗矿泉水开发利用,对各种皮肤病、风湿关节疾病有很好疗效。该泉水路观赏山水有三个河段:第一河段从落王洞落魔尾,长0.75公里,顺水而下,不远即到焦岩温泉。距温泉30多米处有一凉风洞,凉泉出水量大,四季长流,凉风洞前是暑天歇凉好地方。沿河两岸,一边是悬崖溶洞,一边是林木参天,山上常有猴子出入,河里常见鸳鸯戏水。第二河段从落魔尾文家洞,长0.6公里,河流两岸既有山林石峰,又有奇花异草。第三段从文家洞隘溪渡,长2.65公里,除有文家洞奇景外,更有珍珠瀑布奇观,瀑布从悬崖峭壁100余米高处若干怪石缝中挤出串串水珠,连续不断往下倾泻,形若珍珠,似数米宽的垂帘,取名“珍珠瀑布”。若在晴日,时当正午直射飞瀑时,粒粒水珠,光彩夺目,坠潭有声,引人入胜。有关部门曾多次考察,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洪渡河风光。洪渡河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该流域共有河流284条,总长度为1033.2km,河网密度0.37km/km2。其中集雨面积50km2的河流有13条,2025km2的河流有23条;1020km2的河流有2条;10 km2的河流有248条。主要河流有洪渡河、岩门河、洋岗河、长溪河。本县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72.7mm,平均年降雨量34.24亿m3,径流深789.7mm,年径流量21.84亿m3,丰水年为26.267亿m3;枯水年为13.7亿m3。地下水径流深为159.1mm,径流量为4.0679亿m3。随着沙坝电站和石丫子电站下闸蓄水,将呈现出“峡谷平湖忙渔舟,绝壁秋千荡猿猴;云纱雾幔隐飞瀑,野鸭桃花伴水流”的自然景观。七柱山。位于黄都镇丝棉村银狮洞山顶上。犹如七面旗帜,七柱兀现,剑指南天,奇特之外是上亿年风沙石磨而成,在高原地区实为罕见。高峰石城堡。位于石朝乡高峰村,石城堡面积约1.6平方公里,整体形状犹如中世纪欧洲的石城堡和西藏的布达拉宫,景观非常独特。石朝天坑。位于石朝乡浪水村,面积约1.2平方公里,有天桥、溶洞,是地壳运动、山脉沉降的一大奇观,可与武隆仙女山“天坑、地缝”毗美。洞内宽敞,夏凉冬暖,是一理想的健身、探奇、攀险之地。石朝天坑及其四周是发育成熟的喀斯特漏斗状地带,区域内洞穴密布,地质地貌奇特。天坑是并不多见的地质景观,具有较高的地质研究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现正在申报省级地质公园。此外,我县自然资源还有:栗园草场、银狮洞、金帘洞、穿青溶洞、栗园石林、红叶峡谷、官坝温泉、天山河瀑布群、野生银杏群落、南山森林公园等。(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700年仡佬古寨(龙潭仡佬族文化村-世界最古老的仡佬丹砂古寨)。贵州省级重点民族保护村寨,原名火炭垭,位于务川县城东部8公里处大坪镇洪渡河畔,建寨时间700年以上,是最早的炼丹古寨。其东10里有汉唐开采朱砂遗址,北2里有黔北大型汉墓群,西2里有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明代石桥瓮溪桥。2002年被评为全省20个重点民族保护村寨之一。据考证,龙潭村是世界上最早的朱砂产地,是最古老的仡佬丹砂古寨,目前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龙潭村分前寨(赶子园)、中寨、后寨、茶地四个自然村寨,村寨三面环山、一面临潭,寨内石板铺路,石巷相连,幽深古朴,景色迷人。独特的山石围墙民居群,房屋窗雕构图精美,想象奇特,雕刻手法细腻,香笼神位修造讲究。村寨布局、建筑风格独特,拥有丰富的内涵,被专家评为“是仡佬族民居建筑中历史最悠久”“工艺最精湛”“吸引汉文化最多”的一处仡佬村寨。龙潭村曾是朱砂、水银的集散地,经济较为发达,尚有佐证仡佬族丹砂贸易兴隆时期的汉墓群。村民一度从事汞矿开采,为修建颇为讲究的民居提供了资金。该村居住村民大多数为申姓。据明嘉靖思南府志载,明正统年间“土木之变”中死于国难的明御史申祐即出生于此,其地迄今犹存申祐衣冠冢及其读书遗迹来雁塘,申祐虎口救父、跪地救师、代皇帝而死的事迹至今仍在当地群众中流传。 龙潭境内景观、古迹有:汉墓群、高岩老祖赐福灵山、赐福灵台、天子洞、葛洪洞、宝王庙遗址、葛洪洗笔井、长寿龟、长生鹤、天子炼丹炉灶、敕赠文林朗申俊(申祐之父)之墓、申祐祠、申祐衣冠冢、清代进士礼部主事申尚毅故居等。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建寨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神奇的神话传说赋予了龙潭村别样的神韵与魅力,是现代人追求、向往的旅游圣地。申祐祠。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务川县城北菠萝山麓,建于明靖十年(1531年),清道光时重加修葺,祠为祭祀明正统年间“土木之变”中替皇帝而死的申祐而建,故名申忠节公祠。主祠四立三间,正中供申祐木雕坐像。祠堂正门为四柱三门的石碑楼,上有横额:石刻楷书“大节光昭”,左右为砖刻楷书“千秋完节”、“流芳百世”。牌楼两边墙体上,清康熙壬辰(1712年)张大受写的明御史申忠节公祠七律一首,道光辛丑(1841年)渝汝本题诗并序,皆保存完好。198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请为全国民族教育基地。申祐,字天赐,世居务川县火炭垭(今龙潭村),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人物。他短暂的一生,却因救父于虎口,解脱师尊于冤狱,代君殉难于疆场而被誉为“三烈”。丹沙文化(世界最古老的地域文化)。西汉后期,皇亲贵族喜荣华富贵,好朱砂(水银或汞)装饰,喜延年长寿,请巫师大炼仙丹,以图万寿无疆,故遣人四处寻朱砂炼仙丹。于是在务川火炭垭(今龙潭村)至老虎沟一带逐渐形成规模不菲的炼丹遗址,并留传了许多美妙且神秘的传说故事。其中修建的13个保王庙为其中之一,其信仰仡佬王的程度远远大于佛祖与菩萨,为工匠们探矿、采矿、炼丹保佑平安,为生意人保佑旅行顺利、生意兴旺,为学子们保佑健康成长、升官发财,并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隽美爱情故事和为人处事的哲学物语。据专家考证,仡佬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丹砂的民族,是最早攻取丹砂冶炼技术的民族,这两项世界之最目前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汉墓群。该汉墓群分布在长约1500米、宽约200米的洪渡河沿岸台地上,包括河两岸的江边、官学、龙潭三个村的朱砂井、长坳、皂角树、杨园、沙坝、中寨等地。1982年文物普查,前后出土汉砖1万余块。1983年,当地农民邹习高在耕作时掘出蒜头壶和鍪,献给国家。除汉砖外,还征集到双面铜印、青铜箭簇、绳文陶片等等。文物古迹:瓮溪桥(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边文物重地(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婺星化石、金银宋墓(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罗峰书院(遵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甘棠遗墨、东升塔(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推磨旋寨堡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藏凤岩摩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仡佬族古民居、新田院子箐史前文化遗址(县级文化保护单位)等。民俗风情:仡佬族盛会、吃新节、“三月三”、仡佬族吊脚楼、仡佬族服饰、仡佬族生活习俗与风味饮食等。仡佬族音乐:以原生态歌唱为主。有山歌、儿歌、酒歌、孝歌、哭嫁歌、打闹歌、古歌等等。仡佬族常用乐器:有箫、笛、二胡、铜鼓、唢呐、钵、锣、马锣子等等。其中代表性乐器打卦子。仡佬族舞蹈:“傩舞”、“踩堂舞”、“花灯舞”、“陶盆打卦子舞 ”、“背桶舞”、“神砂舞”、高架斗盆情等。体育竟技活动:打“篾鸡蛋”、顶角力、斗高脚马、打陀螺、走无字棋等。仡佬族娱乐活动: 高台舞狮、高台戏、唱花灯、智牌、打耗子、打黄花蛇、板凳龙(舞龙板凳)、穿花、请高粱神、买龙等。二、我县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状况(一)保护与开发现状目前,我县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正处于起步的初始阶段,还没有着力于旅游资源的实质性保护与开发,尚是一片处女地。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遵崇高速、务凤、务彭等等公路的贯通,遵义红色旅游的品牌效应升级,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末梢带动效应得到了根本性改变,旅游资源的独特个性,开发潜质逐步在突现。其现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概括:一是从发展水平看。自“十五”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以公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人们的发展观念、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资金、人才、机制、环境等发展不配套的制约因素还很突出,对本县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造成了障碍。二是从区位特点看。我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贫困县板块,交通通行能力薄弱,处于全省经济带动效应区的末梢,经济影响力不大;毗邻欠发达的道真、正安、凤冈等县,区域经济的互补性不强。虽然交通并不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但这样的区位特点仍然对我县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三是从旅游经营看。目前,全县没有一家旅游企业从事旅游开发,没有一项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仅有自发性的旅游形式也只是停留在“吃吃农家饭”等“小、零、散、单一”的经营形式上,且接待量小、接待范围狭窄。同时,政府在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上没有一套可行的引导措施和保障促进机制,旅游开发失去基本的投入,旅游业被边缘化,丧失经营者。四是从政府的主导作用看。自2006年4月旅游局,才启动旅游业的发展,迄今为止,只完成了全县旅游资源的普查及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计划地今年才能完成。(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旅游业的发展认识不足。一是对旅游产业地位认识不足,没有把旅游业当作一项经济产业来培育,总认为务川旅游没有抓头,或者说不是时候,组建旅游机构也有点带应付上级的意思;二是对自身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潜力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山水风光不是资源的唯一,文化才是资源的灵魂,总认为境内没有黄果树,没有九寨沟,或者说没有精品资源,导致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信心不足。2、对资源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我县旅游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没有加以系统性的的研究,总认为资源呈“散、规模小、分布连线较差”的特征,有级的资源少,无级的资源多,对政府、企业、民众投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吸向性较弱。特别是景区旅游文化内涵有待于整体上进一步发掘。3、旅游发展规划与策划意识不强。目前,我县还没有旅游总体规划,对旅游业发展布局缺乏统一的统筹安排,影响了投资者对我县旅游资源的全面系统了解和评价,不能为旅游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4、对资源缺乏保护与开发意识,破坏程度较为严重。由于我县贫困程度深,经济社会发展欠帐大,多年以来,政府工作都面临扶贫与发展的双重压力,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明显滞后。由于缺乏投入,加上保护意识淡漠,我县旅游资源破坏程度日趋严重。有的资源因生产、生活需要被农民无情的破坏。如麻阳河的生态植被已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由于那里的气候、土质非常适宜种植烤烟,保护区边缘所辖三个村均是烤烟重栽区,加之当地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可持续发展观念淡漠甚至于没有,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又严重滞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烤烟生产所需燃料只能靠就地山上砍材,据统计,每年该区域内仅烤烟烘烤就需要耗材193.6万公斤,折合约968M3木材,相当于每年要砍掉484亩的中幼林,生活用材户均每年不少于烤烟生产用材。这一现象虽然解决了当地农民暂时生活的燃眉之急,但无异于杀鸡取卵,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另外,个别资源已被外地抢注,如智牌(大二)文化被卢洲注册,傩戏文化被德江申请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陶盆打挂子舞的知识产权被安顺黄果树瀑布节利用。有的资源也因此让县内专业人士日渐失去创作的激情,人文、自然旅游资源都处于一个非常危险、急需抢救的处境。5、旅游开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多景区景点不通路、不通水,基本处于原始状态,严重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开发进程。6、旅游资源、旅游行业缺乏宣传和推介,招商引资缺失吸引政策。三、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一)加强领导,树立旅游经济发展观旅游产业不仅具备社会属性,更具重经济属性,是关联性,带动性极强的朝阳持久的环保产业。据专家统计旅游业的发展,能直接带动交通、通讯、建筑、商业、文化等14个产业的发展,并间接影响带动47个行业。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加4.3元。旅游行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能带动5个就业岗位。对GDP的增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由此专家认为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我们认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赶上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千万不能因短期内各种棘手的矛盾错过发展机遇。由此,我们建议:1、县委政府务必加强领导,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旅游经济发展观,引领旅游发展。2、制定出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3、在考核体系中,把民族文化旅游纳入考核范畴,并确立其各级党政“一把手”工作的地位。树立“城镇围绕文化旅游建,交通围绕文化旅游修,宣传围绕文化旅游抓,经济围绕文化旅游活”的长期战略思想。4、增强旅游局的职能,使旅游局有更广阔的执行空间、决策空间和协调空间,成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策划者、组织者、管理者。(二)强化认识,树立文化旅游发展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作支撑的旅游是没有生命的旅游。我县旅游要想在国内旅游市场上能独树一帜,成为经久不衰的热点,就必须牢固树立文化旅游发展观,努力塑造并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由此,我们建议:1、“丹砂古县仡佬之源”应成为我县旅游文化的主题词,如果说仡佬族文化是我县旅游文化的特色,那么仡佬族文化中沉积最厚,突现最好的丹砂文化就是有别于其它旅游文化的个性。2、成立民族文化研究所,对其主题文化的精髓“勤、智、勇、义、仁、礼、信”赋予时代内容,通过形式文化,过程文化和细节文化综合作用,相对完整地体现其特色和内涵,辅助旅游产业的推进。(三)编制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规划是龙头,规划是先导。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策划、建设,同样不例外,需要旅游的发展规划来指导进行,尤其是我县旅游资源的初始开发,更需要一个高标准、高起点的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四)培植“一线两点”,引爆务川旅游目前我县要充分利用龙潭文化村和麻阳河(锯子山)自然保护区两个精品旅游资源,打造第一个旅游产品,把培植“一条线”、打造“两个点”作为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和工作引爆点。“一条线”就是大坪至红丝“丹砂古县仡佬之源”主题旅游线;两个点就是龙潭仡佬族文化村、麻阳河(锯齿山)自然保护区两个精品旅游点。一是充分利用丹砂文化、宝王文化、高岩老祖赐福灵山(小塘十笋山)、汉墓群、申佑忠烈精神、仡佬民居等资源,全力建设龙潭民族文化村,打造仡佬之源风情游。通过切实保护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仡佬族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仡佬族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把仡佬文化做成民族文化气息浓厚的旅游产品。把龙潭村发展成为完善保存仡佬族历史民族村寨整体自然风貌,民族风情浓郁,具有仡佬民族文化发掘、保存和展示功能的民族特色的旅游村寨。首先,拓展该村面积,修复具有700多年建筑史的仡佬民居和石墙,青石路道;然后,在宝王庙遗址对面选一大山修建巨型宝王雕像供仡佬族人开展朝主、求财、晋升、保平安等系列祭祀活动;第三,挖掘“火炭垭”一名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长寿王龚来发的宣传效应,在天子洞、葛洪洞旁,选地仿造一定规模的炼丹遗址,意为提炼长生不老丹,并发动懂工艺的老百姓作现场演示,结合神话传说,打造寿星旅游品牌;第四,移植申佑祠,建造申祐故居,宣传申祐是仡佬族人的杰出代表,扬势申祐的忠烈思想就是仡佬族人的思想;第五,利用石垭子电站搬迁汉墓群之机,将汉墓群搬迁复建在该村附近,作为新增旅游景点培植,吸引文化考古探密者观摩旅游;第六,结合丹砂文化与仡佬祖先神话传说,打造高岩老祖赐福灵山(小塘十笋山),把丹砂文化、神话传说与自然风景有机融合,赋予十笋山神的灵气,吸引人们供奉、朝拜;第七,集成傩戏上刀山下火海、高台舞狮、花灯、龙灯、传统唢呐、木叶吹歌等民间文艺,打造一台原生态文艺节目,为游客送精神晚餐;第八,配套建设民居式宾馆,增加接待能力。通过上述八个方面的精心打造,组装龙潭民族文化村,把“村”当“城”建,让文化村和母亲河来佐证仡佬之源务川。二是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着力打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景区内选定几条供游客观测、欣赏黑叶猴,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精品旅游路线,挖掘具有开发潜力的景观、景点,完善相应配套设施,融入仡佬文化,把自然风貌与民族风情有机结合起来,打造自然生态观光游。(五)创新机制,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快我县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机制是不可取代的根本保障。首先,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民众参与的运行机制。由于我县旅游业起步晚,加之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外界对本县的知晓度不高,尤其是对本县的旅游资源缺乏相应的认识,因此,利用政府的策动优势,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推动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首要选择,选择企业为主体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企业的开发优势、资金优势、经营管理优势和对市场敏感性的优势,以及政企、事企分开的市场基本原则。只有发展和招引旅游企业,依靠旅游企业的整体力量,发展我县旅游业才有出路。零散的经营力量整合不了旅游资源,开发不了旅游产品,形不成旅游市场。民众参与,主要是依托旅游企业的载动,让广大民众,尤其是旅游规划景区的民众,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既增加就业机会,又增加经济收入。由此,我们建议:在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初期,参照市政府的做法,迅速组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务川旅游投资开发公司,由该公司来捆绑各个渠道的项目资金,按照规划对潜力较好的旅游景点作基础性投入,再以BOT(建设经营转让)的方式变现,实现快速有效招商引资,和自身的滚动发展。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投资是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按照市场基本的分工原则,务川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民众为一体的三元结构投入机制。其中企业是投资的主体。由此,我们建议:1、按照2007年遵义市旅游工作考核奖励办法(试行)的要求,县级财政每年要预算投入20万元,成立旅游业发展专项经费,20万的落实有重要昭示效应和对省市政府政令畅通的执行效应。2、将全县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资产独家授权给县旅游局管理。旅游局本着有利于发展旅游产业和有偿出让的原则,获取收益,以此来壮大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各景区(点)的专项规划,企业投资建设旅游景区(点)的贷款贴息补助,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的宣传推介,旅游管理部门的业务培训及业务经费的不足补充。3、以务川旅游投资开发公司为载体,集中捆绑各部门的专项资金,推动景区(点)建设及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4、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旅游大省的机遇,建立项目库,提高对接率和命中率,争取上级投入。5、采取资源出让的方式,引导民众资金参与旅游开发的投入。此外,要建立可行的扶持激励机制。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准确定位初始期(不是初期),更大程度有赖于有效的扶持机制和激励机制,旅游开发,将涉及到土地、资源、行政审批、移民搬迁、规费、税收等现实问题,尤其需要解放思想,放宽政策,优惠扶持,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到旅游事业建设中来。由此,我们建议:县委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将旅游业发展中涉及到的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