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二级预防PPT课件.ppt_第1页
脑梗死二级预防PPT课件.ppt_第2页
脑梗死二级预防PPT课件.ppt_第3页
脑梗死二级预防PPT课件.ppt_第4页
脑梗死二级预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 1 药物治疗 以A S A 抗血小板 他汀 降压 为核心的治疗策略 2 Antiplatelet 抗血小板治疗 3 非心源性卒中的抗栓推荐 对于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 建议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I A 阿司匹林 50 325mg d 或氯吡格雷 75mg d 单药治疗均可以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 I A 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剂量为75 150mg d 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患者危险因素 费用 耐受性和其他临床特性的基础上个体化选择 I C 4 抗血小板药物在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以下均为I类推荐 A级证据 发病24h内 具有卒中高复发风险 ABCD2评分 4分 的急性非心源性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 NIHSS评分 3分 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d 但应严密观察出血风险 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为缺血性卒中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 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 不推荐常规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5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 100mg d 氯吡格雷 75mg d 目前有证据的适合双抗的患者包括 TIA 轻型卒中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发病机制是动脉源性的栓塞 主动脉弓病变 6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发病在24h内 具有高卒中复发风险 ABCD评分 4分 的急性非心源性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 NIHSS评分 3分 应尽早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21d I A 发病在30d内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 狭窄率79 99 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 尽早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90d II B 此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药均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 I A 伴有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 推荐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治疗 II B 口服抗凝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的比较尚无肯定结论 7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出血风险 致抗血小板治疗出血风险的增高因素包括 高龄 既往消化道溃疡 出血史 既往心衰或糖尿病 联合应用NSAIDs或类固醇激素 联合抗栓药治疗 以及吸烟 基线贫血 Hp感染 低体重 衰弱等其他因素 8 Statins 他汀治疗 9 降脂治疗两道 防线 第一防线是LDL C至少要降至 2 6mmol L以下第二防线则是降至 1 8mmol L更为理想 10 脂代谢异常推荐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 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推荐高强度他汀长期治疗以减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 I B 当LDL C下降 50 或LDL C 1 8mmol L时 二级预防更为有效 II B 对于LDL C 2 6mmol L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 TIA患者推荐强化他汀治疗以降低卒中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I B 对于LDL C 2 6mmol L的缺血性卒中 TIA患者 目前尚缺乏证据 推荐强化他汀治疗 I C 由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狭窄率70 99 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 推荐高强度他汀长期治疗以减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 推荐目标值为LDL C 1 8mmol L I B 颅外大动脉狭窄导致的卒中或TIA患者 推荐高强度他汀长期治疗以减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 I B 11 降脂药推荐及注意事项 脂溶性他汀类药物 如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洛伐他汀 西立伐他汀 和氯吡格雷 华法林 地高辛 胺碘酮 瑞格列奈等 均通过CYP3A4酶代谢 合用时会增加彼此的血药浓度 有可能增加肌病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氟伐他汀 普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等则不经CYP3A4途径代谢或经多途径代谢 故与其他药物在代谢水平发生相互作用的危险性较小 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中 应定期监测肌痛等临床症状及肝酶和肌酶的变化 对于有脑出血病史或脑出血高风险人群应权衡风险和获益 建议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 12 他汀类降脂药物 2015年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 13 Antihypertensive 抗高血压治疗 14 高血压部分推荐 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 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 140mmHg或舒张压 90mmHg 应启动降压治疗 I A 对于血压 140 90mmHg的患者 其降压获益并不明确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降压药物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 如果没有绝对禁忌 发病后数天应重新启动降压治疗 I A 15 高血压部分推荐 由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狭窄率70 99 导致的卒中或TIA患者 推荐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 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 II B 由于低血流动力学原因导致的卒中或TIA患者 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患者耐受性及血液动力学影响 IV D 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以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 应全面考虑药物 卒中特点和患者三方面因素 II B 16 常用降压药物 常用静脉降压药物 尼卡地平 乌拉地尔 硝酸甘油等常用口服降压药物 长效钙通道阻滞剂 拜新同 氨氯地平 非洛地平ACEI 福辛普利 培哚普利 贝那普利ARB 缬沙坦 氯沙坦 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利尿剂 氢氯噻嗪 17 卒中合并房颤筛查 STAF评分 当评分超过5分时 则约90 的可能来自心脏栓子 小于5分则动脉源性可能大 18 卒中合并房颤筛查 HAS BLED评分 该量表总分为6分 大于4分为房颤高风险患者 识别房颤敏感性为85 5 特异性为53 1 预测价值低于STAF评分 19 欧洲相关指南考虑心源性卒中 高龄严重卒中 NIHSS 10 年龄 70岁 既往不同动脉分布区栓塞空间多发 前后循环同时梗死 双侧梗死 时间多发 不同时间的梗死灶 其他系统性血栓栓塞的征象 肾脏和脾脏的楔形梗死 四肢 肠系膜动脉 梗死血管分布主要是皮层 或者皮层下大范围豆纹动脉区梗死 MCA高密度影 无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 闭塞大血管快速再通 反复神经超声评价 可疑心源性卒中未发现房颤及其他心脏栓塞证据 应考虑阵发性房颤可能 20 房颤后的抗凝时机 心源性栓塞早期抗凝存在 1 3 6 12 原则阐明了心源性栓塞急性期后何时抗凝取决于梗塞面积 面积大易出血 应谨慎 TIA后1天即可抗凝 非致残性的小面积梗塞 应在3天后抗凝 中度梗塞应在6天后使用 大面积梗塞应等待至少2 3周 21 心源性栓塞二级预防的推荐 对伴有房颤 包括阵发性 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 推荐使用适当剂量的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 华法林的目标剂量是维持INR在2 0 3 0 I A 新型口服抗凝剂可作为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