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学科教案 课 题近现代诗词鉴赏之国殇诗词作者 于右任 主备人 张焕祥学 情分 析1. 学生是否对近现代诗词有兴趣;2. 学生是否对国殇作者于右任先生的历史有所了解; 教 学 目 的1. 使学生了解国殇的历史意义并有所而发;2. 通过国殇的思想感情了解于右任先生写诗时的情感;3. 利用国殇的写作背景深思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情境;4. 通过学习能身临其境赋有感情的朗诵国殇。 教学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及思乡思亲之情。 教学 难点指导学生模仿作者心境朗读课文,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强烈的感情。 教前 三思1这节课学生该学什么?2我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学懂、学会并且能利用?3学生在这堂课里要训练些什么才能掌握到知识并且对课堂知识映像深刻?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以于右任先生的身份充满感情的背颂此诗,勾引学生兴趣。 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海茫茫, 山之上,有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 一、导入:1、先由我假扮于右任先生身临其境的背颂此诗;2、再介绍于右任的生平故事导入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3、后解释“国殇”的含义以及国殇所处的时代背景。二、课程主要内容: (一)诗词的组成1、 介绍诗题中“殇”字使用的情境:国殇出自屈原楚辞九歌。九歌是屈原流放途中模仿楚国南方的祭歌而创作的一组诗篇,国殇是其中一首,是追悼将士的挽歌,所谓“殇”,小尔雅说:“无主之鬼之为殇。”诗人巧借“国殇”,抒写自己死后不能葬在大陆,不能魂归故里的遗憾。 2、诗歌整体的感情基调:国殇(原名望大陆)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病重时写的一首作为“遗嘱”的震撼中华民族的哀歌,诗中饱含着他期望叶落归根和祖国统一的期盼以及他炽热的爱国情怀。他一生爱国,后来虽身居台湾,却仍旧深深怀念大陆,思念故乡和亲友,热切期盼祖国统一。因此本诗整体的感情基调为“伤”、“思”、“恨”、“悲”。 (二)诗歌感情三步分(先由学生思索并归纳):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望大陆(“兮”字用法取自楚辞) 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海茫茫,爱国之情 山之上,有国殇。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望故乡 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三)诗歌大意三步解: 望大陆:首句即点破遗嘱主旨“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为什么要葬“于高山之上”是要让我“望大陆”(注解:大陆,在我国相对于海外,如港澳台地区)。大陆,阔别了二十余载的大陆,留下了先生大半生峥嵘岁月,酸甜苦辣的大陆,在他感到大限将至之时怎能不深沉的怀念呢?虽然“福州鸡鸣,基隆可听”(选自于右任鸡鸣曲,采用了夸张手法)然而两岸一水相隔,生离犹如死别。“ 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在诗人的心中往昔岁月,伊人应答,亲人团聚,重花桑麻,一切现实希望,残梦如柳都化为乌有了(诗人是被挟迫离开大陆,离开时妻儿均在大陆),对这位年迈苍苍的辛亥革命元戎,爱国诗人,只能以“痛哭”来形容了。“只有痛哭”是此诗之眼。也是本诗的基调。“男儿有泪不轻弹”,于老先生当年革命时遭受清政府的通缉时也不曾落泪,在靖国军失利困难时也不曾落泪,然而,此时此刻,也许只有泪水才能冲淡诗人心中无尽的痛苦了。 爱国之情:此时此刻百感交集的老诗人,眼睛被泪水打湿了,他像屈原作赋时的心境一样思絮魂游,他由无际的青天,想到大陆茫茫的旷野,然后又回到“山之上,有国殇”。让我这个为国事鞠躬尽瘁的炎黄子孙在这苍穹之下,旷野之间,峰峦之巅,含着眼泪望着一眼望不着边的苍苍大陆,魂归九天吧。 思乡之情:此诗最后两句,诗情暂伏复起,再沉一层境界,再起一重波澜,由怀念“大陆”进而怀念“故乡”。怀念生他养他的嵯峨山下,泾渭沃野,三秦父老;回忆“少小乡村放羊,壮年出塞射天狼”的往昔岁月;怀念他的年迈的妻子“凄风吹断咸阳桥”;怀念他的“瓦屋三间二陆风”的简陋故居;怀念他亲手创办的民治学校、斗口农场;怀念与他生死共患难为辛亥革命共赴国难的长安军民;怀念关中的社火、秧歌.故乡,留下了诗人深深脚印的故乡,虽“不可见”,却“永不能忘”。凄切、深沉、苍凉、悲壮把整篇诗歌的凄绝之情推至高潮。 (四)讲解后由我抒发: 国殇韵 张焕祥 国殇之绝唱,今日胜离骚。 波澜浪起伏,如潮狂奔涌。 字字露真情,句句渗肺腑。课堂练兵(课堂交流)1、 诗人诗中有什么嘱咐?2、 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3、 诗中前后为何重复使用“葬我于高山之上兮”?4、 齐读第三小节:诗人都望到了什么?回答学生提问根据学生的疑惑回答问题作业布置1、利用伴奏有感情的朗诵此诗(下节课上台表演);2、利用课外时间再学习一篇于右任的诗歌;3、背诵此诗。 教后思考1 这节课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2我还有什么方法使学生学得更好?该怎样补救?附加: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是我国近代、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他是国民党的元老,又是书法家、著名报刊活动家、教育家,与好友刘觉民等人先后创办复旦公学和中国公学,筹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主张。(他的侄外孙刘遵义教授乃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担任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交通次长,主持部务。后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以反对袁世凯。1922年,于右任创办上海大学。1926年,他与冯玉祥、刘觉民等人解救西安之围,出任驻陕总司令。后担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他前后共任监察院院长34年,晚年在台湾仍渴望祖国统一。于右任,擅长诗词、书法,所创“标准草书”,深受海内外学人欢迎,并著有于右任诗词集标准草书千字书等。可以说,他是中国近代书法史上的书法艺术大家,尤擅魏碑与行书、章草结合的行草书,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另外二位为王羲之、颜真卿)。于右任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在辛亥革命时期,他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教育家、诗人。他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被尊称为“元老记者”。1906年4月,于右任为创办神州日报赴日本考察新闻并募集办报经费,在日本得会孙中山, 并加入同盟会。1907年起,先后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等,积极宣传革命,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 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1912年春,孙中山辞职,于右任亦辞职,回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拔尖测评卷(含答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卷(无答案)
- 空调消防改造合同范本
- 房租合同范本电子档
- 社区摄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上门讨要赔偿合同范本
- 店面出租消防合同范本
- 沥青储罐安装合同范本
- 食品原料oem合同范本
- 三视图及尺寸标注课件
-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检验委托书模板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众辰变频器说明书3400
- 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习题答案
-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 露天采矿设计技术规定
- 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12生物分子网络ppt课件
- 手术室护士长工作手册-精品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