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东海中学高二月考1测试卷.doc_第1页
2012年(春)东海中学高二月考1测试卷.doc_第2页
2012年(春)东海中学高二月考1测试卷.doc_第3页
2012年(春)东海中学高二月考1测试卷.doc_第4页
2012年(春)东海中学高二月考1测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海中学高二下学期思想政治阶段质量检测(一)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 测试2012.3.5第一部分 试 题 卷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题3分,共48分)1“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共中央提出,我国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从哲学上看,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就要正确处理好(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A B C D22011年10月29日,木星冲日,木星亮度将达到21世纪以来的极大值。这种特殊天象,大约12年才有一次,人生仅能观赏到几回。只要天色晴朗,中国各地乃至整个北半球都可观看到木星冲日。对于这次木星冲日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3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柏拉图、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别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一元论与二元论 D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门格尔、希克斯等人认为,2件棉衣加上3个面包,同1件棉衣加上5个面包可以“无差异”,也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进而言之,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回答45题。4以下选项中与门格尔、希克斯等人的这一观点一致的是(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吾心即是宇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A B C D5门格尔、希克斯等人的观点是这样生成的( )A片面地夸大人对客观世界复杂认识过程的某一个片段B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C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的概念,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D在人脑中主观自生的6美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A B C D7. 有人曾问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他说:“一个没有人去思考形而上学、知识论、道德与政治哲学的社会,其实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社会。”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哲学能够()使人善于思考,增长智慧 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丰富时代精神的精华 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A B C D2011年12月10日,根据预报,本次月全食初亏为北京时间20时45分,食既为22时6分,食甚时刻为22时31分,生光时刻为22时58分,复圆是在次日零时18分。其中食既到生光为全食时间。在此之前,北京天文馆作出了准确预报。据此回答12题。8月全食的发生表明( )A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事物存在着相对静止状态 D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9人们能够预测月全食现象的发生表明( )A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B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C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10右图漫画结论(作者:蒋跃新)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只有经过调査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深入实际,才能真正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发挥求真务实精神,才能探求事物的本质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对客观存在作出反映A B C D11在人类征服疾病的努力中,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一小步。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在研发的最关键时刻,是中医古代文献给予她灵感和启示,提醒生命科学工作者不要忘记中医药这座传统宝库。这说明( )A对青蒿素的科学认识来自源于中医文献的灵感和启示B中医古代文献是现代生命科学工作者进行研发的基础C离开中医古代文献的指导,青蒿素的发现将难以实现D中医古代文献在青蒿素的发现工作中具有直接现实性12“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我俱在行”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132011年3月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发生核泄漏事故后,中国、法国、拉美等拥有核电站的国家纷纷检查本国的核设施安全,完善应对核事故的紧急预案。对核设施的安全检查活动进一步佐证( )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核安全认识的直接动力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创新性,核安全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核安全认识的根本动力A B C D14预测海啸是一个科学难题,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人们发现,高度在50厘米以下的海啸一般不会造成灾害性影响。造成较大灾害的海啸,高度一般在四到五米以上,海啸一般会在地震后10分钟到20分钟左右发生,而且海啸波到来之前,海边的海水会出现倒退的情况,从海水倒退到海啸到来,会有大约五到六分钟的时间,这是拯救生命的关键时间,人们对海啸的研究探测活动证明( )人类追求真理性认识是为了指导实践人类在海啸预测方面已经完成了认识的根本任务人们只能认识客观存在,不能改造客观存在实践的发展促进了认识能力的提高,认识会越来越正确A B C D1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 B. C. D.16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 B C D 第二部分 答 题 卷班级_ 姓名_ 座号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选择题(3大题,共52分) (答题要求:主观题答题必须分点分段,否则扣5分)17、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竟神秘消失了。考古证实,当时楼兰人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到大约600多棵树。等他们认识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的恶果时,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人已是回天无力了。请回答:材料告诉我们 (请从给出的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4分)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 。(6分)18、(18分)辨析题:真理只有一个,因此真理一旦形成,就会更古不变19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92年是摸索阶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2003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实践证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材料二:2011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稳中求进”成为未来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稳,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之下显得格外珍贵,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35个“稳”字体现的正是中央对于未来经济工作的导向性判断。而作为宏观调控中最灵活的工具之一,货币政策引发各方密切关注。在当前的基调之下,货币政策工具将会开启指向“稳增长”的服务模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2012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然而在面临经济下行风险下的货币政策,“稳”与“健”的火候必然会与今年有所不同。运用哲学与生活知识回答:(1)运用认识论有关知识对材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完善进行分析说明。(12分)(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二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哲学依据。(12分)东海中学高二下学期思想政治阶段质量检测(一)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 试卷答案2012.3.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BDCBBCABCDBBBDD17见课本 18(1)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2)真理是有条件的,超出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顾历史的推移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中,真理就会转化成谬误。(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世界上不存在亘古不变的真理。19(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课题,推动认识向前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践推动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完善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与时俱进。(12分)(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