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30.诗词五首导学案 语文版一、学习目标: 1、领悟诗词佳句,感悟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和所创设的美妙意境 2、积累诗词名句 3、叠字的作用及背诵全诗。 二、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诗词表达的真挚情感和创设的美妙意境 难点: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 第一课时 学习迢迢牵牛星 一、作品出处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 , 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 交融。 二、创作背景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 ,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 ,在银河西,与牵牛相 对。在中国关天牵牛 和织女的民间故 事起源很早。曹植九咏曰: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 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 三、基础自主预习3、划分节奏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写景)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表明她被思念折磨得没有心思织布,织女内心悲痛之情溢于形外)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反问的语气)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抒情) 四、分析研究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的_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 2、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描写和 _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3、这首诗描写的重点人物是织女,这首诗以牵牛、织女两星为题,借神话传说中的_故事, 寄托_,形象的抒 发了_的 心情,表达了渴望夫妻团圆的强烈愿望。 4、 迢迢牵牛星中在结构上起过渡性作用,在内容上最能表现思妇情思悠悠、心乱神伤的相思之苦诗句是终 日 不 成 章 , 泣 涕 零 如 雨 。 交 代 思 妇 产 生 这 种 苦 楚 、 悲 伤 原 因 的 诗 句 是 _ 5、 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_ 五、体味语言11、这首诗在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 “_”是写牵牛星之遥远, “_”是写织女星之明亮, “_”是写素手之细长, “_”是写机杼之声繁忙, “_”是写水流之形态, “_”是写相视含情之神态。表 达效果: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 人。 学习渡荆门送别 一、介绍作者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绵州 (今四川绵阳)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拓展 :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此时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宵的峻岭,一路看来, 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诗题中“送别”历来解释不一:一说指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一说赠给送别的友人 三、分析研究 1、了解内容 渡荆门送别 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叙事,交代旅程 交代远渡地点、出蜀目的 )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绘景,船过荆门所见的山水壮景(远景) ,高亢激越,喜悦开朗)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绘景,新奇景色 变换视角,描写月云美景,体现了诗人那种浪漫主义诗风, 写出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兴奋喜悦。 )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抒情,点名主旨,由景及情,留恋故乡。 ) 2、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_和_。 3、 渡荆门送别中描写荆门一带壮阔景色的诗句是:_。用比喻手 法写出奇特美景的诗句是_。 4、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 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 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_ 5、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 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 _ _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_”写夜晚,描绘_(远或近)景,“_”写白天,描绘_ (远或近)景。运用_的手法和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云月瞬时变换奇景。 6 、 故 乡 水 诗 人 已 为 荆 门 外 的 美 景 所 陶 醉 , 为 什 么 却 “ 仍 怜 故 乡 水 ” ? _ 8、全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_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 _之情。 学习春望 一、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 是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 转折时期所产生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 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 ) 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他亲身经受了八 年安史战乱之苦,因而社会的动乱、中下层人的苦难、对国事的忧愤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等,都交织熔铸 在他的名篇巨作中。他的诗各体兼备,佳作甚多,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 史”。 著有杜工部集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 , 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相关事件: “安史之乱”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 , ,2史指史思明 (也指史朝义) 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 ,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 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 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 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二、写作背景: 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756 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 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 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 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 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 言律诗-春望 。 三、研读 、预习(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律诗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烽火: ( ) 抵: ( ) 白头: ( ) 搔: ( ) 短: ( )浑: ( ) 不胜: ( ) 簪: ( ) (注意写法) 2、划分节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所见,寄情于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感,触景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所盼,心念家人充溢离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思) 2、诗题“春望”“望”的是什么? _ _3.春望表现诗人感时恨 别,忧国思家的感情,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_ _;用拟人手法写诗人感时恨 别,触目伤怀的诗句是 _;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 名句是 _ 四、深度研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 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第二课时 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解题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 “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判官,官名,节度使一类官员 的僚属。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写的。武某可能是其前任。 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 、 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岑参(715770) ,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岑参中年两度出塞,因为这一特殊的生活经 历,使他很擅长写边塞诗,其诗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他的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 神为基本特征。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形式丰富多样,尤 其擅长于写七言歌行。 其诗与高适 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 ( : 天下无人不识君 。 ”) 齐名, 并称“高岑”。 三、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 1正字音(写出下列字的注音) : 折( )裘( ) 衾( ) 薄( ) 着( ) 瀚( )散 ( )入 阑( ) 羌( ) 掣( ) 琵琶( ) 2明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 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3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 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写出了风大雪早的特点。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帐外到帐内。写雪景从视觉角度下笔,写奇寒着墨于感觉。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互文)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承上启下,对偶、夸张,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烘托出诗 人的离愁别绪,也说明前途充满艰险。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写出了场面的热烈,表现了主客间的深厚友情)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运用了拟人、夸张手法,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景象。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依依不舍,为归客的艰难旅程担忧。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惆怅的感情) (二) 再读:学生默读,理思路 讨论明确 :全诗共 18 句,根据文题可分为_和_两个层次。前_句为一层:_后 _句为第二层:_ 3、学生默读,找线索。 本诗以_这一景物为抒情发展的线索。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 个不同画面 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四个画面: 第一次送别前的“飞雪”,在读者面前呈现“_”; 第二次中军置酒饯别时的“纷纷暮雪”,在读者面前呈现“_”; 第三次临别时“雪满天山路”,在读者面前呈现“_”; 第四次送别后,“雪上空留马行处”,在读者面前呈现“_”。 四、深度研析: 第一、二句中的“卷”、“折”、“即”、“飞”三个字有何表达作用? 明确 第一、二句写塞外风狂雪早,一个“_”字,写出了北风奔驰怒吼的气势和威力;“_” 是“_”的结果,风能折草,可见风力之大;农历八月的南方正值金秋,而西北边塞已是风雪隆冬, “_”字透出了作者的惊奇之情;“_”字照应“卷”字,勾画出漫天风雪的景象。由风而雪,风中 见寒,因寒飞雪,开篇就让人感到一股奇寒扑面而来。 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_;这个句子比喻的本 体_,喻体是_。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的皎洁,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 同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杀寒冷的冬雪当作春光来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五、六句中“散”、“湿”有何表达作用?这两句写了怎样的一种气候? 明确“散?”承上启下,从帐外写到帐内。写雪景主要从_觉角度下笔,写奇寒则着墨于_。 “_”字写出片片雪花轻轻飘落到珠帘帐幕上的景致;“_” 字描摹出雪花在罗幕慢慢 融化的情景。 第七、八两句: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 ”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 侧面烘托大雪寒威, 极写边塞苦寒。 第九、十两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上起_的作用,既展示了冰天雪地、 万里愁云的野外雪景,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运用_、 _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云之愁,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写云的昏惨惨之色, 看似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 。 “风掣红旗冻不翻”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这一细节描写,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 出塞外严寒的奇异风光。从色彩上看,茫茫白雪之中,鲜艳夺目的红旗显得格外突出,并给冷色的基调抹上了 一星暖色,反衬严寒;从动态上看,狂风飞雪,红旗在僵硬地低垂着不能飘动,给人一种沉重、肃穆的感觉,4符合此时送别的气氛。 第十三、十四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表达了作者_的心 情。 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 _。 “_”四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无限惆怅的惜别思念 之情。 (也许还有些失落、孤寂) 六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 1、主题:_ _ 2写作特色: 扣“奇”写“雪”,以“雪”衬“别”。 一奇是雪随风至;二奇是“八月即飞雪”;三奇是以花喻雪;四奇是侧面烘托大雪的寒威从生活细处 落墨,通过人的感受,通过边塞将士的苦寒生活写天气的奇寒;红旗僵硬地低垂着不能飘动这一细节描写,也 从侧面烘托了大雪的寒威。 学习西江月 西江月,是词牌名。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 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达 20 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 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二、划分节奏 西江月(乡村月夜图 喜悦意境)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描绘夏天,蝉鸣、鹊鸣,以动衬静,表现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从嗅觉和听觉陶醉丰收)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描绘了稀疏的星天,把快下雨的夏天的特点写出)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焦急、欣喜,烘托 ) 三、研读课文 1 、 在 这 里 , 词 人 看 到 了 _ , 闻 到 了 _ , 想 到 了 _ , 听 到 了 蝉 鸣 _。 这首词描写的是_季节,从_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 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得充满生机。 2、 这首词上片借_, 和下片_等意象抒写了夜行 时闲适、喜悦的感受,其中畅谈丰收欢乐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从嗅觉、听觉方面来写来年喜悦之情的 句子是_ 3、 西江月中,词人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的神来之笔是_ 4、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描写夏夜大雨将至的景色的句子是: 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词人描画了_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 充满了朴野成趣的的乡土气息,抒发了_的喜悦之情。 , 。5、这首词抒附:古诗词曲基本常识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 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一般超过八句。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5律诗分: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五言律师(简称五律)。 七言律诗(或七律)。 特点:四联八句,1、2 句为首联,3、4 句为颔联,5、6 句为颈联,7、8 句为尾联。 每句七个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颔联、颈联对偶;全诗符合平仄格律要求。五言律诗(或五律)特 点:四联八句,1、2 句为首联,3、4 句为颔联,5、6 句为颈联,7、8 句为尾联。每句五个字;偶句押韵,首 句可押可不押;颔联、颈联对偶;全诗符合平仄格律要求。 绝句(又称截句)分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和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七绝特点:两联四句,每句七字;五绝特点:两联四句,每句五字。绝句可截取律诗的首、颔联(或首、 尾联,或颔、颈联,或颈、尾联)组成。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宋代的词从风格上看, 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是辛(弃疾)苏(轼);婉约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李清照。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字以上)、中调(字)、 小令(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 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 歌曲,体式与词相近,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套数也叫套曲,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它少 则两曲,多则二十曲,没有定数限制。每一套数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2从诗歌的题材(内容)可分为: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 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 情。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这是一首咏 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 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 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 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 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物言志诗别离 贬谪诗怀古咏史诗思乡怀人诗爱情怨女诗民生诗写实诗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背诵默写专项试题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2、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4、刘禹锡的陋室铭: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 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文中用比喻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5、.周敦颐的爱莲说: 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6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6、杜甫的春望: 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字 中; 后四句抒怀,一个 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 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7、马致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宁波北仑区人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梅山院区招聘编外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贵州台江县民族中医院第二次招聘备案制专业技术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洛阳市宜阳县选聘县属国有集团公司部长1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广东惠州市博罗县招聘编制教师14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202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某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解析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6月份联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 深化智能化发展承诺书7篇范文
- 2025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招聘7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小狗与老人的真情故事写物作文13篇
- 2025年江苏省港口集团社会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建筑工程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模板
- 鼠疫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 信息系统审计手册
- 【7历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5年西学中培训结业考试卷(有答案)
- 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 男衬衫领的缝制工艺
- 拆除工程吊装方案范本(3篇)
- 税务稽查跟踪管理办法
- 2025校园师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方案
- 学校教室卫生检查标准及执行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