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地图 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 内容包括各种自地理要素 例如水系 地貌 植被等 和社会经济要素 例如居民点 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等 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种要素 1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一 普通地图的内容 2 普通地图的基本特征 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的一般特征 具有高精度的可量测性以描绘人类活动的可见环境为主印色的习惯性特征 3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 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4 地形图的特点 统一的数学基础统一的规范与图式符号几何精度高 内容详细 5 统一的数学基础 统一的地球椭球体数据统一的地图投影统一的大地坐标系 高程系完整的地图比例尺统一的地图分幅和编号体系 6 统一的规范与图式符号 统一的测量 编绘规范和相应比例尺的地图图式测制 规定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制图综合原则 等高距 图式符号及整饰规格 我国 1 500 1 1000 1 2000地形图测量规范及图式1 5000 1 10000地形图测量规范及图式1 25000 1 50000 1 100000地形图测量规范及图式1 200000 1 500000地形图测量规范及图式1 250000地形图测量规范及图式1 100万地形图测量规范及图式 7 几何精度高 内容详细 详细和精确地表示水体 地形 土质植被 居民地 交通网 各级行政界线的分布等 能具体量算 获取数据 8 我国国家基本地形图系列 包括 1 5000 1 10000 1 25000 1 50000 1 100000 1 250000 1 500000 1 1000000等八种比例尺 9 1 1万 1 10万比例尺地形图 比例尺大 实测成图 能全面反映地理要素的分布 有较多的质量和数量注记 1 1万地形图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用图 1 2 5万 1 5万 1 10万地形图是建设规划设计基本用图 用于规划设计 勘测调查和开发利用 军事战术图等是编制小比例尺地形图或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是编制大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工作底图 10 1 20万 1 50万比例尺地形图 主要反映地理要素的总的特征用于较大范围的工程或总体规划设计 如军事战略图是编制1 100万地形图或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是编制中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工作底图 11 1 100万比例尺地形图 属于地理图比例尺小 制图综合程度较大 反映地理要素的主要的特征 是国家总体规划图是编制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工作底图 12 1 5万地形图坐标网标记示意图 13 二 地理要素的表示法1水系 1 海洋要素 海岸 海水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狭长地带 14 15 海底深度基准面 根据长期潮汐数据所求得的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低的潮面 16 2 河流和水库 河流 地图上要表示河流的大小 长度和宽度 形状和水流状况 水库 依比例真形和不依比例符号 17 陡岸示意图 用陡岸符号表示有滩陡岸 无滩陡岸则用陡岸符号的上缘线同海岸线重叠绘出表示 齿形符号绘于岸线上 如果水部绘不下时 允许靠近岸线外测绘出 18 地貌符号 等高线 地貌是指地表面的高低起伏状态 它包括山地 丘陵和平原等 在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很多 通常用等高线表示 能表示地面的起伏形态能表示出地面的坡度和地面点的高程 19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所连接而成的连续闭合曲线 20 等高线 设有一座位于平静湖水中的小山 山顶被湖水恰好淹没时的水面高程为100米 然后水位下降5m 水面与山坡就有一条闭合交线 即高程为95m的等高线 随后水位又下降5m 山坡与水面的交线 就是高程为90m的等高线 依次类推 得到一组高差为5m的等高线 把这组实地上的等高线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H上 并按规定的比例尺缩绘 就得到该山的等高线图 21 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常以h表示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 等高距是相同的 等高距越小 显示地貌就越详细 等高距越大 显示地貌就越简略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常以d表示 同一张地形图内 等高距相同 所以等高线平距d的大小直接与地面坡度有关 等高线平距越小 地面坡度就越大 平距越大 则坡度越小 坡度相同 平距相等 因此 可以根据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疏 密来判定地面坡度的缓 陡 22 2020 3 20 23 几种典型的等高线 山丘和洼地 盆地 示坡线山脊 山谷 鞍部陡崖和悬崖 24 山丘和洼地 盆地 山丘和洼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合曲线 在地形图上区分山丘或洼地的方法是 凡是内圈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大于外圈者为山丘 小于外圈者为洼地 如果等高线上没有高程注记 则用示坡线来表示 25 示坡线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用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 示坡线从内圈指向外圈 说明中间高 四周低 为山丘 示坡线从外圈指向内圈 说明四周高 中间低 故为洼地 26 山脊 山脊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 山脊的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 山脊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山脊附近的雨水必然以山脊线为分界线 分别流向山脊的两侧 因此 山脊又称分水线 27 山谷 山谷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 位于两山脊之间 贯穿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山谷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而在山谷中 雨水必然由两侧山坡流向谷底 向山谷线汇集 因此 山谷线又称集水线 28 鞍部 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位 鞍部往往是山区道路通过的地方 也是两个山脊与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 鞍部等高线的特点是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内 套有两组小的闭合曲线 29 陡崖和悬崖 陡崖是坡度在70 以上的陡峭崖壁 有石质和土质之分 悬崖是上部突出 下部凹进的陡崖 这种地貌的等高线出现相交 俯视时隐蔽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30 等高线的分类 1 首曲线在同一幅图上 按规定的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 也称基本等高线 它是宽度为0 15mm的细实线 2 计曲线为了读图方便 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加粗描绘 称为计曲线3 间曲线和助曲线当首曲线不能显示地貌的特征时 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 在图上用长虚线表示 有时为显示局部地貌的需要 可以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称为助曲线 一般用短虚线表示 31 32 等高线的特性 1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 2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 则必在图外闭合 3 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 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4 等高线的平距小 表示坡度陡 平距大表示坡度缓 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 5 等高线与山脊线 山谷线成正交 33 2 地貌晕渲 根据假定光源对地面照射所产生的明暗程度 用浓淡不一的墨色或彩色沿斜坡渲绘其阴影 造成明暗对比 显示地貌的起伏和形态特征 弥补等高线立体感的不足 34 3 三维显示 35 36 4 地貌符号 等高线不能表示的小而重要的地貌形态 37 3土质和植被 土质 地表覆盖层的表面性质 38 植被 地表植物覆盖层 39 4居民地 1 平面图形 40 2 立体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