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EMS-05-01_CS_传导干扰耐受度测试_V1.0.doc_第1页
TM-EMS-05-01_CS_传导干扰耐受度测试_V1.0.doc_第2页
TM-EMS-05-01_CS_传导干扰耐受度测试_V1.0.doc_第3页
TM-EMS-05-01_CS_传导干扰耐受度测试_V1.0.doc_第4页
TM-EMS-05-01_CS_传导干扰耐受度测试_V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ccuracy, Speed, Think Solutions程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 育 训 练 手 册q 类别:电磁耐受度(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q 课目:传导干扰耐受度测试(CS)Conducted Susceptibility Immunity Testq 适用范围:EMC测试工程师助理工程师 发行单位:管理中心 发行日期:2008-00-00 档案编号:TM-EMS-05-01 版本:1.0修 版 记 录版 本日 期修 版 内 容1 目的:为使隶属本公司EMC测试助理工程师,在最短时间内对传导干扰耐受度测试,能有最基本的操作执行能力。2 内容大纲:章节内容3适用产品概述及常用标准。4相关标准限制值。5传导干扰(CS)耐受度测试。6测试操作流程大纲。7传导干扰耐受度测试软件操作范例。3 适用产品概述及常用标准:产品概述及常用标准产品定义无特别标准定义。典型产品排 除 性常用标准EN 61000-4-6IEC61000-4-64 相关标准限制值:4.1 耐受度测试标准:传导干扰耐受度测试位准位准限制值11Vrms23Vrms310Vrms4.2 测试结果的评估与分类:Criteria A在测试过程中,装置要能依功能正常运转;当装置依其功能使用时,在制造者所规定的性能(或是可允许减损的性能)水准下,不允许其性能产生劣化或功能减损;假如制造者未规定最低的性能位准或是可允许的性能减损,则这些劣化或减损情形可以从产品的说明书和其相关文件加以推导,同时也可依使用者照着产品功能使用时,所预期的合理特性加以推导。Criteria B测试完成后,装置要能依其功能正常运转;当装置依其功能使用时,在制造者所规定的性能(或是可允许减损的性能)水准下,不允许其性能产生劣化或功能减损;但在测试过程中,性能劣化是允许的,然而不能改变产品的实际操作状态和所储存的资料;假如制造者未规定最低的性能位准或是可允许的性能减损,则这些劣化或减损情形可以从产品的说明书和其相关文件加以推导,同时也可依使用者照着产品功能使用时,所预期的合理特性加以推导。Criteria C测试完成后允许暂时失去功能,但其功能要能自动回复,或是透过控制的操作可以被复原,或是可以透过使用说明所规定的任何操作方法加以回复。Criteria D测试完成后性能的劣化或丧失,是因硬件或软件的损坏或是因资料流失,以致无法恢复。5 传导干扰(CS)耐受度测试:5.1 测试目的:5.1.1 辐射场感应的传导扰动免疫力。待测物对于有意图发射的射频发射机所产生之电磁扰动的传导干扰。仿真无线电波,电台讯号,雷达波对电力线或讯号线所产生之影响。5.1.2 如果待测物没有任何一条传导电缆(如电源线或讯号线)能耦合扰动射频场,则不需测试。5.2 测试设备:5.2.1 Signal Generator 。5.2.2 Power Meter 。5.2.3 Power Amplifier 。5.2.4 Coupling / Decouping Network :u 耦合网络(Coupling network):所定义的阻抗将能量由一个电路转至另一个电路之电路。u 去耦合网络(Decoupling network):避免测试信号加在待测物,影响到不在测试的其它装置设备或系统。5.2.5 EM耦合夹具。5.2.6 装载测试软件之计算机。(PC or NB)5.3 测试环境与场地:5.3.1 测试环境温度及湿度:u 环境温度:15C 35C。u 环境湿度:25% 75% R.H.。u 大气压力:86Kpa 106Kpa。5.3.2 测试场地:符合一般EMS测试条件之实验室即可,无其它特殊条件限制。5.4 架设方式:5.4.1 任何金属障碍物,距离待测物0.5m,待测物至CDN为0.1m 0.3m,待测物设备至CDN电源线及信号线距离参考地为30mm 50mm,待测物设备放置参考地0.1m的绝缘支撑物上,而多数待测物设备组成其I / O线应束成1m。5.4.2 外围距离EM耦合夹具0.3m且连接I / O线距地30mm 50mm(当AE与EUT同桌)。5.4.3 待测物架设示意图:EUT架设示意图5.4.4 3PIN(POWER CDN)电路示意图:R = 300 / 3组(100 + 测试产生器为(Source Impedance 150)经由C1耦合(f大XC小),去耦合L(f大XL大)。5.4.5 耦合与去耦合装置之EUT端口设定配置示意图:5.4.6 夹具耦合架设示意图:I / O线须放在10CM绝缘支撑物上,M3 - CDN输入埠须以50做为负载终端。5.4.7 CDN校正图:5.5 测试操作: STEP 1 :确认客户要求测试规格。 STEP 2 :依据标准规定,于实验室内架设待测物及其相关测试设备。以下为特别需要注意事项:u 所有待测系统尽可能摆置成正常安装模式(Test Configuration),布线必须依制造者建议之要求一致,除非特别指明,否则待测件必须置于其机壳内测试,其相关的输出入口亦须适当处。u 以RF干扰波耦合 / 解耦合网络注入电源线或讯号线。u 频率范围为150KHZ 80MHZ振幅调变(80%、1KV)。u 频率扫描速率为0.0015 dec / s待测物足够反应之时间频率跳升不超过基本频率之1%。u 待测系统有机壳接地要求时,必须依安装要求一致给予接地。u 待测设备必须置于一距Metal Ground Reference Plane 10cm高的非导体支撑物上,电源线及信号线的安装依相关的安装指引接。u 依据EN 50082 - 1中有提到以最小的代表性组态,并照EN 55022 的摆设规定,所以测试时亦同。u 尽可能使EUT完全动作,并选择严格的动作模态进测试。建议使用特殊的测试评估程序。STEP 3 :依据标准或使用程序,正确激活待测物。 STEP 4 :(请参阅章节7:传导干扰耐受度测试软件操作范例)激活传导干扰耐受度测试软件,开始进行测试。 STEP 5 :根据标准判定测试数据与结果,并制作测试报告。6 测试操作流程大纲:7 传导干扰耐受度测试软件操作范例:7.1 测式范例软件;本章节以EMS - K1测试软件作为示范,各实验室请依照实际使用之测试软件运用之。7.2 软件操作步骤:7.2.1 激活EMS - K1测试软件后,于【User Name】、【Password.】字段中输入帐号与密码,登入测试软件: 7.2.2 进入【Test】下拉选单,点选【Load Test】功能选项: 7.2.3 选择测试项目后,按下【OK】按键:7.2.4 点选【PA1】,进入下一步:7.2.5 点选【Amplifier Status】字段点选为点选【StandBy】状态,按下【OK】键。7.2.6 进入【Test】下拉选单,点选【Start Test】选项:7.2.7 出现以下讯息画面时,按下【Start】按键:7.2.8 出现下列讯息时,表示测试设备已准备完成,点选【Restart】按键进入下一步:7.2.9 此画面为测试监控画面:7.2.10 若EUT发生异常时,于【Test Control】窗口中按下【NOGO】按键,将该频率标记:7.2.11 下拉选单【Channel】选项中,点选【1 Windows】、【2 Windows】或【3 Windows】选项,可选择窗口中是否显现【EUT Nogo】、【Immunity Level】或【Ant. InputPower】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