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doc_第1页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doc_第2页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doc_第3页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doc_第4页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分析论证进行实验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AB太阳光3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A;B; C; D。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6在没有其它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7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AB段,冰仍然处于固态,一点点都没有熔化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8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 (1)(3) B(2)(4) C(3)(4) D(1)(2)9“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是菊花台中的一段歌词。以下对“成双”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和“你”成双 B “我”和“你的影子”成双C“我”和月光下地面上影子成双 D“我”和湖面反射的“我的影子”成双10. 在下列各图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 )11冰的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12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B. 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 80的酒精是液态D. 铅的凝固点是32813.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Ca 块玻璃内侧,b 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Da 块玻璃外侧,b 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14.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 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B“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C“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D“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15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7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6. 星期天,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 发出的。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17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的性质制成的。(2)如图所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_和_。182009年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国长 江流域12个省区市能见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二: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啤酒瓶底可以 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甲乙丙19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全球环境保护问题,最后就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达成了一致意见。温室气体包含 、甲烷、水汽等均能让太阳发出的热顺利通过,但却阻碍地表 的热散发到大气层外,这种作用就像玻璃温室一样,故称为温室效应。请举出温室效应的一个危害: 。20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的是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21.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属于升华的是_;其中、是_过程.(选填“放热”或“吸热”)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22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250,则反射角是 0,若入射角减小5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0 。若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是 0。甲乙23如图甲、乙分别是“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 (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熔化时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24. 身高为1.5m的小明站在高1m的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像的大小为 m;若人以 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2s后人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m,此时像的大小 (变小/ 不变/变大)。25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 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 _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6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_m.26“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就_成蒸气,并_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_成液体,并放出热量.这样就把受热那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27如图,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乙甲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28.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9.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0,如图,请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3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找出发光点S和像点S,并完成整个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共33分)31(4分)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某种物质的温度变化规律时的实验数据,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时间/min11.522.533.544.555.566.5温度/595552494848484847454342(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 态,在第3.5min时 态,(2)根据数据可以判断,该过程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 (选填“熔化”或“凝固”)32.(6分)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丙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图中_是沸腾前的情况(填“甲”或“乙”)甲乙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5969798989898969898从记录数据看,在第_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_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如图丙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2分)A.a B.b C.c D.d33(9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图甲图乙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的像,从而确定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4)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5)图乙是小明同学经过本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接着连接了像与物的对应点,发现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关系,然后又分别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请问小明同学能否得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答: ,理由是: 。(6)若现有3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则应该选择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如果选用另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34(6分)如图为小红、小辉用自制的土吉它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 。(2)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 关系。abcd(铜)(铜)(铜)(尼龙)(3)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 ;理由是 。(4)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 。进行的研究是:音调的高低与琴弦 关系。35.(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光的三原色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现象。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色。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 色光叠合而成的。颜料的三原色各种颜料反射与自身一致的色光,还反射一些在光带上邻近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之外,还要反射邻近的橙光和绿光;同样,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以外,还要反射邻近的绿光和靛光。把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在一起以后由于黄颜料把红、蓝、靛、紫色光吸收掉了,蓝颜料把红、橙、黄、紫色光吸收掉了,反射光中就只剩下了绿色光。因此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就是绿色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2)将红、绿、蓝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色;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光;将黄光和蓝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色;(3)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外,还反射橙光和 光;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后是 色;两种颜料混合后呈现第三种颜色,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其中的规律: 。36(5分)小丽为小明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丽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丽请小明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点P(如图15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丽一只手麻利地在小明眼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明沿着小丽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1)请根据光学知识判定:小丽是怎样选取和放置蜡烛的?选取蜡烛 使蜡烛A、B满足_的条件确定位置 在蜡烛A的位置确定后,不借助刻度尺如何确定蜡烛B的位置?_。(2)请你依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解释,小丽悄悄地将挡板拉开的目的_。37用如图21(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21(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21(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由图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选填“变化”或“不变”)初二物理期中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答案DBDACDBA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DACACB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6 音调 、 振动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