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改建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安徽省公路管理局评价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二六年十月一、项目总体概况世行项目改建类项目是安徽省“十一五”国省道路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7条改建路段总里程319.2公里。本项目充分考虑了安徽省城市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目的在于改善安徽省干线公路的薄弱环节、提高干线公路网通行能力,从而改善欠发达地区的交通状况,并将加快沿线受益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二、工程概况1、S105巢湖和县乌江段改建工程地理位置拟建项目方案路线起于和巢芜高速公路的半汤互通立交连接线、半汤路、昭关路、S105四路环形交叉,沿老路向东经清溪镇,含山县、和县西埠镇,和县县城北、大戴村、乌江镇,终于皖苏交界处,与江苏宁乌公路相接。项目构成及建设标准路线全长约66.811公里。全线为路基宽24.5米、路面宽21米的平原微丘一级公路,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主要工程内容路线全长66.811公里。全线土石方4300.34千立方米,防护工程456.34百立方米,路面数量为1527.453千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共设桥梁19座,共726延米,其中新建大桥298米/2座、中桥38米/1座,小桥220米/11座,老桥加宽中桥90米/2座、小桥80米/3座。涵洞115道,其中47道为改建,另设平面交叉11处。项目主线征地2290亩,取土用地769亩。本项目需土方较少,填缺部分采用在沿线路基外设置取土场取土,全线路基土方数量为填方4300.34千立方米。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交通量各特征年(近期2011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预测标准交通量(pcu/d)为7585、10272、18364。工期安排2008年年底前完成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并开工建设,2010年年底前建成通车。实际工期二年。2、G205汤口至潜口段改建工程地理位置G205汤口至潜口段改建工程位于黄山市,本项目作为205国道的组成路段,起点与S103、铜黄高速公路(在建)相接,向北延伸可与S217、G318、G205、合巢芜、芜宣高速公路相通,终点延伸与S103、S215、徽杭、黄塔(在建)高速公路等相通。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增强项目区域内公路运输能力、改善公路网布局和交通运输环境、进一步完善区域公路网的需要。路线起点位于寨西G205与S103平交口处, 沿老路经寨西、芳村、胡川、杨村、洽舍后至终点G205与潜口至唐模公路平交口,全长约43.162公里。路线走向自北而南。项目构成及建设标准项目改建工程路线全长约43.162公里,本项目按照二级公路标准改建,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路基宽8.5米,路面宽7.0米。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全线填方567.72千立方米,挖方1017.23千立方米;防护工程数量为49725m3,全线共设中桥366米/7 座,小桥 53米/2座,其中完全利用53米/2座,加固利用40米/1座;涵洞215道。平面交叉3处。项目共占地451亩,共拆迁建筑物11590m2。全线填方数量为567.72千立方米,挖方1017.23千立方米,土石方总量为1584.95千m3,平均每公里土石方为36.72千m3。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改建后诱增交通量较现状增加不大,各特征年(近期2009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3年、2028年)预测标准交通量(pcu/d)为3009、5512、9073、11686。工期安排本项目计划于2007年底开工,2009年底建成通车,施工工期为2年3、G205蔡家桥至谭家桥段公路改建工程地理位置本段公路是G205安徽段的组成部分,位于黄山市和宣城市境内。起点位于宣城市旌德县蔡家桥桥头,沿老路经大兴、孙村、在山岗岱至下东山段取直,再顺老路经庙首、白地、设置隧道穿过鹊岭、西岭后至终点谭家桥,接现G205K1541+348处桥头,里程37.1公里。项目构成及建设标准本项目路线全线37.1公里,改建标准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全线路基宽10.0米,路面宽8.5米。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全线填方161190m3,挖方340750m3,防护工程数量为71759m3,路面数量为4cm细粒式沥青砼面层11993m3, 6cm中粒式沥青砼面层17990m3,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24521m2,35cm天然砂砾底基层(填方或土质挖方)153129m2,10cm填隙碎石底基层(石质挖方或老路利用段)145873m2。全线共设中桥50米/1 座,小桥 178米/7座,其中完全利用16米/1座,加固利用41米/1座;涵洞195道。隧道长1600米/2道。平面交叉7处。项目拟征地184亩,拆迁房屋2666平方米。沿线设置必需的交通安全设施,以保证行人及驾驶员的安全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改建后诱增交通量较现状增加不大,各特征年(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4年、2029年)预测标准交通量(pcu/d)为2608、4239、7587、9938。工期安排项目计划于2007年底开工,2009年底建成通车,施工工期为2年。4、G205屯溪至省界段公路改建工程地理位置本段公路是G205安徽段的组成部分,位于黄山市境内。起点位于黄山市新建的新安大桥南桥头,经临溪、汊口、璜源,顺老路越过茶子岭后再经龙田至终点皖浙江交界处,里程54.321公里。项目构成及建设标准项目改建工程路线全长约54.321公里,改建标准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60、40公里/小时车速,路基宽8.5米,路面宽7.0米。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全线填方801580m3,挖方1263410m3,防护工程数量为49772m3,路面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砼面层15295m3,6cm中粒式沥青砼面层22558m3,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13556m2,35cm天然砂砾底基层(填方或土质挖方)209260m2,10cm填隙碎石底基层(石质挖方或老路利用段)184757m2。项目挖方全部纵向调配利用,不设弃渣场。全线共设中桥49米/1 座,小桥 134米/4座,其中加固利用42米/1座;涵洞295道。平面交叉5处。项目共征用土地663亩(不含老路占地)。拆迁房屋12890平方米;电力电讯线709根。全线无立交工程、管理、停车和服务等辅助设施。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改建后诱增交通量较现状增加不大,各特征年(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4年、2029年)预测标准交通量(pcu/d)为2844、4605、8255、10846。工期安排本项目计划于2007年开工,2009年底建成通车,施工工期为3年。5、S311滁州至定远段改建工程地理位置S311滁州至定远段改建工程位于滁州市西部,是省道S311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路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东进的重要通道。路线起自S311滁州公路收费站,途径城郊乡、大柳镇、岱山林场、池河镇、桑涧,终点为定远县外环附近的城镇道路与公路交界点,路线全长约67.856公里。路线走向自东向西北。项目构成及建设标准项目改建工程路线全长约67.856公里,本项目按照二级公路标准改建,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15米,路面宽12米。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全线填方1338.28千立方米,挖方520.65千立方米;排水及防护工程9396立方米,路面工程814.272千平方米。全线新建桥梁320米/7座,其中大桥137米/1 座、中桥68米/1 座、小桥 115米/5座;新建涵洞29道,改建涵洞77道。平面交叉26处。项目共占地1237亩,共拆迁建筑物17228m2。全线填方数量为1338.28千m3,挖方数量为520.65千m3,土石方总量为1858.93千m3,平均每公里土石方为27.4千m3。项目挖方全部纵向调配利用,不设弃渣场。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改建后诱增交通量较现状增加不大,各特征年(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4年、2029年)预测标准交通量(pcu/d)为6344、7164、11030、13476。工期安排本项目计划于2007年底开工,2009年底建成通车,施工工期为2年。6、S311滁州至乌衣段改建工程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境内,经过滁州市郊、担子、乌衣镇。路线起于凤阳路与花园路交叉口处,经山后、桃园、小钱、乌衣镇南侧庙庄,在周庄南接上老G312,沿老G312经周司、吕东,在寺后附近进入江苏省境内与滁宁公路南京段相接。项目构成及建设标准路线全长约19.64公里,其中新建里程14.49公里,利用老路5.15公里。路基宽度为24.5米,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主要工程内容全线路基土石方为74.4402万立方米,防护工程38.0331万立方米;设桥梁436米/14座,其中中桥88米/2座,小桥348米/12座;全线设置分离式立交220米/1座,平面交叉10处,人机通道30处。另外,在苏皖省界处设置1处收费站。项目共占地1296亩,其中新增征地面积1160亩,老路占地136亩。项目全线填方数量为628.100千m3,挖方116.302千m3,项目土石方总量744.402千m3,平均每公里土石方为13.56万m3。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交通量各特征年(近期2010年、中期2016年、远期2024年)预测标准交通量(pcu/d)为10595、16152、26859。工期安排项目计划于2007年底开工,2009年底建成通车,施工工期为2年。7、S322桃花潭至甘棠段公路改建工程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及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沿途经过泾县桃花潭镇、黄山区龙门乡、甘棠镇,起点位于泾县桃花潭镇万村附近,与S322泾县至桃花潭段公路相衔接,终点于甘棠镇东侧太子庙附近,与S103相接,并可以利用甘棠北互通与铜陵至汤口公路,路线全长约30.28公里。为省道S322一段,是连接桃花潭、太平湖、黄山等风景名胜区的关键旅游公路。项目构成及建设标准项目改建工程路线全长约30.28公里,其中起点K14+500及K28+120终点(K30+280)约16.66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改建,设计速度40km/h;翻越龙门岭路段K14+500K28+120约13.62公里利用老路,只进行路面修复。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填方148.5万立方米,挖方1074.65立方米;改建段路面工程11.662万立方米,路面恢复段路面工程8.1721万立方米;新建桥梁1212米/9座,其中大桥1038米/5座、中桥131米/2座、小桥43米/2座;新建涵洞53道,改建2道;平面交叉3处;全线无立交工程、管理、停车和服务等辅助设施项目共新增永久占地858亩,临时占地为269亩,共拆迁建筑物26114m2。全线填方数量为148.5万m3,挖方数量为107.5万m3,土石方总量为255.9万m3,平均每公里土石方为15.4万m3。项目挖方全部纵向调配利用,不设弃渣场。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改建后诱增交通量较现状增加不大,各特征年(近期2010年、中期2016年、远期2024年)预测标准交通量(pcu/d)为2116、3305、5191。工期安排本项目计划于2007年底开工,2009年底建成通车,施工工期为2年。三、环境保护目标1、S105巢湖和县乌江段改建工程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表2.1 推荐线路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保护内容位置关系备注沿线居民居民日常出行、生活质量项目全线两侧居民/征地、拆迁户征地补偿、再安置项目全线受影响居民/农田水利设施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全线涉及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表2.2 推荐线路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主要生态保护对象位置主要影响因素备注基本农田扩建路段公路扩建永久占地,取土场、弃渣场、施工场等临时占地。/沿线植被及野生动物扩建路段主要是公路扩建永久占地的影响沿线耕地遍布,所经过区域生物资源丰富。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表2.3 推荐线路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目标跨越桩号线位跨越处水体功能及类别跨越处河宽(m)备注西马支河K39+400无功能区划20现状功能主要为行洪、饮用等。取水口位于本项目西马支河桥位上游约1000m处石跋河K52+800类40现状功能主要为农业用水、行洪、饮用等。取水扣位于本项目石跋河桥位处下游约50m处驷马山引江水道K65+200无功能区划50现状功能为乌江镇镇区生活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取水口位于本项目驷马山引江水道桥位下游400米处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拟建公路推荐线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大闸/小闸、土王、界石铺、郑蔡村、顾庄、西韦村、大王庄、流水月、胡蒋、李屋村、陶洼、花园小区、大蔡村、褒山村、盛家口、熊官塘、粉坊、五里墩、郑良佐、大戴村、鱼网、濮集社区、丁家碾、杨巷、魏沙地、徐八家等。2、G205汤口至潜口段改建工程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表2.1 推荐线路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保护内容位置关系备注沿线居民居民日常出行、生活质量项目全线两侧居民/征地、拆迁户征地补偿、再安置项目全线受影响居民/农田水利设施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全线涉及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表2.2 推荐线路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目标位置位 置生态环境耕地、林地扩建路段项目占用林地324亩,占用耕地451亩。野生动物扩建路段项目所经过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有野生兽类47种、鸟类129种、两栖类17种、爬行类33种。取土场、临时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取土场、临时施工场地、便道见报告书扩建路段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为丰乐河,按照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皖政秘20047号文批复)执行类水质标准。根据调查,项目桥位上下游5km范围内均无取水口。表2.3 推荐线路水环境保护目标中心桩号保护目标水功能区划水体主要功能执行水质标准评价范围内取水口K37+787丰乐河小河灌溉、行洪类无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声环境和空气环境保护目标为:芳村、金竹坑中学、金竹坑、杨村十瓜弯街坊会黄光甫小学、杨村、石川村、山岭下村小学、洽舍、石川村、潜坑村。3、G205蔡家桥至谭家桥段公路改建工程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表2.1 推荐线路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保护内容位置关系备注沿线居民居民日常出行、生活质量项目全线两侧居民/征地、拆迁户征地补偿、再安置项目全线受影响居民/农田水利设施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全线涉及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表2.2 推荐线路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主要生态保护对象位置主要影响因素备注基本农田扩建路段公路扩建占地等永久占地,取土场、弃渣场、施工场等临时占地。/沿线植被及野生动物扩建路段主要是公路扩建永久占地的影响沿线耕地遍布,自然植被及野生动物较少。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新安江,按照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皖政秘20047号文批复)执行类水质标准。根据调查,项目桥位上下游5km范围内均无取水口。表2.3 推荐线路水环境保护目标中心桩号保护目标水功能区划水体主要功能桥梁跨越处河宽(m)执行水质标准评价范围内取水口K37+100青弋江一般渔类保护区渔业用水200类无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声环境和空气环境保护目标为:蔡家桥、孙村、庙首镇、新水村、白地镇、白地初级中学、上海市黄山茶林场。4、G205屯溪至省界段公路改建工程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表2.1 推荐线路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保护内容位置关系备注沿线居民居民日常出行、生活质量项目全线两侧居民/征地、拆迁户征地补偿、再安置项目全线受影响居民/农田水利设施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全线涉及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表2.2 推荐线路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主要生态保护对象位置主要影响因素备注基本农田扩建路段公路扩建占地等永久占地,取土场、施工场等临时占地。/沿线植被及野生动物扩建路段主要是公路扩建永久占地的影响沿线耕地遍布,自然植被及野生动物较少。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新安江,按照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皖政秘20047号文批复)执行类水质标准。根据调查,项目桥位上下游5km范围内均无取水口。表2.3 推荐线路水环境保护目标中心桩号保护目标水功能区划水体主要功能桥梁跨越处河宽(m)执行水质标准评价范围内取水口K0+000K0+500新安江一般渔类保护区灌溉、行洪、养殖500类无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声环境和空气环境保护目标为:解放军532医院、532医院北面居民点、临溪镇、林竹村、汊口乡、源口村、璜源、江田村、龙田乡、桃林村。5、S311滁州至定远段改建工程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表2.1 推荐线路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保护内容位置关系备注沿线居民居民日常出行、生活质量项目全线两侧居民/征地、拆迁户征地补偿、再安置项目全线受影响居民/农田水利设施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全线涉及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表2.2 推荐线路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目标位置主要影响因素生态环境耕地、林地扩建路段项目占用林地137亩,占用耕地935亩。野生动物扩建路段主要包括常见野生动物,其中有白肩雕、白鹤、大灵猫、鹭鸟、小天鹅、大天鹅、雀鹰、鸳鸯、金雕等国家保护动物。取土场、临时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取土场、临时施工场地、便道见报告书扩建路段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池河,按照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皖政秘20047号文批复)执行类水质标准。根据调查,项目桥位上下游5km范围内均无取水口。表2.3 推荐线路水环境保护目标中心桩号保护目标水功能区划水体主要功能桥梁跨越处河宽(m)执行水质标准评价范围内取水口K44+463K44+600池河一般渔类保护区灌溉、行洪、养殖137类无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声环境和空气环境保护目标为:城郊乡、城郊中学、珠龙、广卫小学、广卫、大柳、大柳卫生院、大柳中心小学、岱山镇、池河镇、池河中学、桑涧、桑涧初级中学、桑涧镇敬老院6、S311滁州至乌衣段改建工程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表2.1 推荐线路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保护内容位置关系备注沿线居民居民日常出行、生活质量项目全线两侧居民/征地、拆迁户征地补偿、再安置项目全线受影响居民/农田水利设施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全线涉及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表2.2 推荐线路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内容位 置人工植被、农作物植被覆盖率、农业生产全线耕地、鱼塘(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占用耕地1160亩全线公路路基、取土场以及表土堆场等临建设施水土保持及耕地保护扩建道路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不跨越滁州市境内大型河流,无特殊水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声环境和空气环境保护目标为:泥桥、山后、大松陈、桃园、苏郢/魏郢、前槽坊、东陈小学、范刘、庙前岗、小钱、西王、蓼花村、双郢、乌衣初级中学、庙庄、马庄、大庄、坞坊、周庄/范庄、周司、吕西/吕东、赵桥、寺后。7、S322桃花潭至甘棠段公路改建工程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表2.1 推荐线路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桩号范围环境目标位置关系K0+500K0+760桃花潭景区老路改建,属万村观光服务区规划的一部分K7+700K13+000太平湖旅游度假区穿越规划太平湾规划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表2.2 推荐线路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目标位置备注生态环境耕地、林地全线项目占用林地529亩,占用耕地254亩,占用生态公益林343.45亩。野生动物K6K22区段主要包括常见野生动物,以及冠长尾雉、黑麂、穿山甲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取土场、临时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取土场1处,临时施工场地、便道见报告书取土场占地24亩,临时占地共202.83亩。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太平湖,按照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皖政秘20047号文批复)执行类水质标准。根据调查,项目桥位上下游5km范围内均无取水口。表2.3 推荐线路水环境保护目标中心桩号保护目标水功能区划水体主要功能桥梁跨越处河宽(m)执行水质标准评价范围内取水口K9+820太平湖一般渔类保护区灌溉、行洪、养殖、旅游442类无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声环境和空气环境保护目标为:文村、万村、新份、连虹村、黄栗村、上村、刘家、朱家崂、河西、沈家湾、杨春、七元里、毕家、早达里、马家、上吴、太子庙、龙门小学、乡政府、龙门中学、早达里小学。四、选线合理性拟建公路工程选线全面考虑了项目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论证,工可最终路线不涉及各类生态敏感区,最终选线方案是对环境和生态问题影响较小的方案,所涉及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解决,从环境角度看项目选线是合理的。五、环境现状评价结论1、S105巢湖和县乌江段改建工程自然环境拟建项目位于安徽省东部,巢湖市之东,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总的为平原、低山相间排列,区域北部为冲岗起伏、垄畈相间的波状平原;南部为长江及其支流形成的宽阔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项目沿线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下蜀系黄土、石灰岩、沙页岩残积物与坡积物,以及江河、湖泊冲击物。项目所在区域既有地带性土壤黄棕壤,也有非地带性土壤水稻土、潮土、石灰土。项目区域属副热带湿润季气候区,但由于本区位于中纬度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气多变,常出现暴雨、连阴雨、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导致旱涝灾害。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巢湖市、南京市、含山县和和县。本项目不涉及沿线各城镇和不压占任何地表文物,路线对其不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全路段生态环境呈明显次生特点; K0+000K43+000,以低山岗地为主,山丘错杂,坡缓谷宽,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林木覆盖率高,自然风景较好; K43+000K66+811,地势平坦,沟渠港汊纵横交错,河湖塘池星罗棋布,土质肥沃,盛产粮、棉、油、蔬菜,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大蔬菜产地。项目不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沿线无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或古树名木资源。拟建项目沿线土地利用均以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项目所经区域的含山县、和县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为1.74亩和1.85亩,均高于安徽省人均耕地面积。沿线所经地区主要为低山丘陵和平原区。低山丘陵区由于不合理的矿山开采等原因,导致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近年来,该区域通过植树绿化、建设绿色生态防护长廊等措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治理,属轻微侵蚀。平原区水土流失属微度侵蚀。声环境拟建项目区域主要环境噪声为生活噪声,少部分敏感点受现有道路噪声影响,但由于车流量较小,影响较小,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要求,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对路线跨越的清溪河、西马支河、双桥河、石跋河、驷马山引江水道等进行水质现状监测。具体监测结果见报告书。环境空气沿线没有大的环境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良好。2、G205汤口至潜口段改建工程自然环境本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区域内地形复杂多样,全线为山岭重丘区,岗冲相间,地形变化较大。路线途经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项目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寒夏热,春秋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无霜期长。项目属新安江水系,主要河流为属新安江水系的丰乐河。水库有丰乐水库。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为黄山市黄山区和徽州区。本项目不涉及沿线各城镇和不压占任何地表文物,路线对其不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1、动物、植被拟建项目所经过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有野生兽类47种、鸟类129种、两栖类17种、爬行类33种。拟建项目所经过区域主要是次生的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沟谷长绿林,灌丛多属次生植被类型,高草灌丛和草丛多零星分布,草甸植被只在中山顶部和河滩外侧有零星分布,此外还有多树种相混杂的松杉、松杂、衫杂林等,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各类植物有3000多种。2、水土保持公路选线范围内多数为低山区,由于河流下切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峡谷发育,坡陡峰高,相对高差大,使气候和植被形成了鲜明的垂直差异和地形差异,易造成水土流失,加上植被遭到破坏,坡耕地不断上移,坡面侵蚀加剧,水土流失日趋扩大,成为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声环境拟建项目区域主要环境噪声为生活噪声,少部分敏感点受现有道路噪声影响,但由于车流量较小,影响较小,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要求,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对项目区的丰乐河进行现状监测,具体监测结果参见报告书。环境空气本项目沿线地处山区,植被茂密,人口相对较少,而且沿线区域不存在工业污染源,空气质量良好。3、G205蔡家桥至谭家桥段公路改建工程自然环境本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和宣城市境内,路线途经地区分为山间盆地和低山丘陵两种地貌。路线途经地区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项目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旱、涝、暴雨、冰雹是本区主要灾害性气候。拟建工程所在区域内主要水体为青弋江,本项目仅跨越青弋江。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为黄山市、宣城市的旌德县。本项目不压占任何地表文物,路线对其不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拟建项目位于黄山市、宣城市的旌德县,沿线生态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类:起点K17+100白地镇区段属皖南山间盆地,人类活动相对较多,呈农业生态特征,耕地资源宝贵,经济树种茶树、桑树等广泛栽培。野生动植物种类很少,没有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K17+100K37+100区段属低山重丘地形,植被状况比较好,呈林地生态特征。拟建项目沿线除分布有灌草丛外,局部地段分布有生长较好的人工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和茶树林,地形陡峭处还有部分零星的常绿阔叶林分布,由于人类活动相对较少,是野生动物的良好繁殖栖息地,该地区除了一些常见野生动物外,还可能存在黑麂、穿山甲、白冠长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沿途所经区域属皖南山地丘陵地区,在植被区划中,被列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声环境拟建项目区域主要环境噪声为生活噪声,少部分敏感点受现有道路噪声影响,但由于车流量较小,影响较小,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要求,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对谭家桥跨越处水系青弋江进行现状监测,具体监测结果参见报告书。环境空气本项目沿线地处山区,植被茂密,人口相对稀少,而且沿线区域不存在工业污染源,空气质量良好。4、G205屯溪至省界段公路改建工程自然环境本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路线途经地区分为山间盆地和低山丘陵两种地貌。路线途经地区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项目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旱、涝、暴雨、冰雹是本区主要灾害性气候。拟建工程所在区域内主要水体为新安江,本项目仅跨越新安江。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为黄山市的屯溪区、休宁县。本项目不涉及沿线各城镇和不压占任何地表文物,路线对其不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拟建项目位于黄山市的屯溪区、休宁县,沿线生态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类:起点K7+500林竹村区段属皖南山间盆地,人类活动相对较多,呈农业生态特征,耕地资源宝贵,经济树种茶树、桑树等广泛栽培。野生动植物种类很少,没有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K7+500K54+200区段属低山重丘地形,植被状况比较好,呈林地生态特征。拟建项目沿线除分布有灌草丛外,局部地段分布有生长较好的人工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和茶树林,地形陡峭处还有部分零星的常绿阔叶林分布,由于人类活动相对较少,是野生动物的良好繁殖栖息地,该地区除了一些常见野生动物外,还可能存在黑麂、穿山甲、白冠长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沿途所经区域属皖南山地丘陵地区,在植被区划中,被列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声环境拟建项目区域主要环境噪声为生活噪声,少部分敏感点受现有道路噪声影响,但由于车流量较小,影响较小,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要求,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对跨越处新安江进行现状监测,具体监测结果参见报告书。环境空气本项目沿线地处山区,植被茂密,人口相对稀少,而且沿线区域不存在工业污染源,空气质量良好。5、S311滁州至定远段改建工程自然环境本项目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及定远县境内,路线途经地区属江淮丘陵地区(江淮丘陵台)。路线途经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项目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梅雨季节明显,无霜期较长;春温多变、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干燥,四季分明。项目区域内人均拥有地表水低于全国和全省人均拥有地表水量,天然河流属淮河水系,区内主要河流有滁河和池河。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为滁州市、滁州市的定远县。本项目不涉及沿线各城镇和不压占任何地表文物,路线对其不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1、动物、植被拟建项目所经过区域动植物资源颇为丰富。现已知境内常见鸟类有19目32科141种,其中有白肩雕、白鹤、大灵猫、鹭鸟、小天鹅、大天鹅、雀鹰、鸳鸯、金雕等国家保护动物;兽类有草兔、狼、狐等14种,爬行类有乌龟、鳖、黑眉锦蛇等11种,两栖类有中华大蟾蜍、无斑雨蛙等8种,鱼类有鲫、鳜鱼、鳡鱼等20多种,以及黄牛、猪、羊、鸡等家禽家畜。本区属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阔叶林过渡地带,水热资源丰富,全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种类繁多。农业植被以稻、麦为主,红花草、苕子、棉花也有发展。土特产品植物有滁菊、茶叶、桑、苎麻黄花菜等。境内森林植被为天然次生林人工林、针叶林阔叶林相互交错,呈块状、带状混交体系。项目沿线以农业植被为主,林业植被仅有小面积的人工林。“四旁”植树有白杨、泡桐、水杉、刺槐、桃、梨等。2、水土保持公路选线范围大部分地势平坦开阔、起伏不大,现各类林间以乔木、灌木配置,各地间绿带连绵,主要河道也已形成商桐坡杨迎河柳结构,水土流失轻微。声环境拟建项目区域主要环境噪声为生活噪声,少部分敏感点受现有道路噪声影响,但由于车流量较小,影响较小,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要求,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对跨越处池河进行现状监测,具体监测结果参见报告书。环境空气本项目沿线地处丘陵,植被茂密,人口相对较少,而且沿线区域不存在工业污染源,空气质量良好。6、S311滁州至乌衣段改建工程自然环境项目位于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内,地处江淮之间,公路选线范围大部分地势平坦开阔,起伏不大,水土流失轻微。土壤土质可分为四大土区:丘陵岩城土区、波状起伏岗地、清流河沿案冲积平原区、滁河流域水网圩区。项目区域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项目沿线河流均属滁河水系,滁河支流清流河位于本项目北侧。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为滁州市南谯区、琅琊区、全椒县、来安县以及南京市。本项目不涉及沿线各城镇和不压占任何地表文物,路线对其不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项目位于安徽省滁州市东南部的南谯区,属于江淮丘陵地区东部。全区地貌分为岗地、低山丘陵、平原圩区3大类型,本项目全线位于平原圩区,由平原、圩畈和河漫滩组成,地势平坦开阔。南谯区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种类繁多。路线所经区域的地带性植被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针阔混交林。项目沿线以农业植被为主,林业植被仅有小面积的人工林,以速生林、经果林、花卉苗木为主。项目不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沿线无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或古树名木资源。区域内土壤类型以潴育水稻土为主,并分布有渗育水稻土、黄褐土和漂洗水稻土,土层浅薄。区内大部分农田有灌溉条件,水土流失轻微。声环境拟建项目区域主要环境噪声为生活噪声,少部分敏感点受现有道路噪声影响,但由于车流量较小,影响较小,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要求,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地表水环境本项目里程较短,全线位于滁州市南谯区,不跨越滁州市境内大型河流。环境空气沿线没有大的环境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良好。7、S322桃花潭至甘棠段公路改建工程自然环境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及黄山市黄山区境内,路线途经地区分为山间盆地和低山丘陵两种地貌。路线途经地区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项目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旱、涝、暴雨、冰雹是本区主要灾害性气候。拟建工程所在区域内主要水体为太平湖水库及其下游长江支流青弋江,本项目仅跨越太平湖水库,不涉及青弋江。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为黄山市的黄山区、宣城市的泾县。本项目不涉及沿线各城镇和不压占任何地表文物,路线对其不会直接影响。项目所在区域属安徽省重要的旅游区“二山一湖”的核心地区,拟建项目涉及的旅游景点主要为泾县桃花潭风景区和黄山区太平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其他景点均距本项目5km以上。本项目已作为桃花潭风景区规划的一部分,位于规划的万村观光服务区,与万村古街距离在80m以上。本项目穿越了太平湖旅游度假区C太平湾规划区,但完全避开了景点,距离均在50米以上。生态环境拟建项目位于泾县桃花潭镇、黄山区龙门乡和甘棠镇境内,沿线生态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类:起点K6区段、K22终点区段属皖南山间盆地,呈农业生态特征,耕地资源宝贵,经济树种茶树、桑树等广泛栽培。野生动植物种类很少,没有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K6K22区段属低山重丘地形,植被状况比较好,呈林地生态特征。拟建项目沿线除分布有灌草丛外,局部地段分布有生长较好的人工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和茶树林,地形陡峭处还有部分零星的常绿阔叶林分布,由于人类活动相对较少,是野生动物的良好繁殖栖息地,该地区除了一些常见野生动物外,还可能存在黑麂、穿山甲、白冠长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沿途所经区域属皖南山地丘陵地区,在植被区划中,被列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区域内有十里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在本项目西2公里以上)、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在本项目东南17公里以上)。拟建项目沿太平湖岸边布线,主要涉及了黄山区龙门乡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即沿太平湖水库一线的水源涵养生态公益林。在黄山区龙门乡庆春村店门口有1棵约280年树龄的枫香树。路线所经过的桃花潭镇、甘棠镇的人均耕地基本在0.9亩左右,而山区龙门乡人均耕地更少,仅有0.31亩,耕地资源更为宝贵。桃花潭镇、龙门乡、甘棠镇的基本农田保护率分别为82%、65、85。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现状较轻微。声环境拟建项目区域主要环境噪声为生活噪声,少部分敏感点受现有道路噪声影响,但由于车流量较小,影响较小,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要求,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对跨越处太平湖进行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太平湖水质良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满足相应的水功能区划要求。环境空气本项目沿线地处山区,植被茂密,人口相对稀少,而且沿线区域不存在工业污染源,空气质量良好。六、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主要环保对策措施结论1、S105巢湖和县乌江段改建工程社会环境影响项目永久占地引起的农业经济直接损失占沿线农业经济的比例非常小,对沿线县市的整体的农业经济影响不大,但项目建设将造成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对这些农民而言,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项目需征用土地2291亩,拆迁房屋19252m2。拆迁安置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受影响的群众有较大影响。公路改建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对沿线防洪、灌溉等基础设施的影响,初步设计阶段还将进一步调查沿线河流、沟渠、防洪灌溉干渠等的技术指标,不会对沿线水利、防洪、农灌系统等不会造成大的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公路建设对农业生态的影响主要通过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体现。永久占地导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耕地数量减少、植被损失等;临时占地导致植被破坏、耕地退化(包括水土流失、表层熟土损失等)等。整体上来说,项目影响各县区人均耕地减少的比率较低,耕地减少甚微,而且耕种方式、气候条件都不会改变,所以总体上不会对当地农业生态产生明显影响。环保对策为:采取防治措施和恢复措施,包括耕地保护和补偿、取土场恢复措施等,在采取了相应措施后,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补偿和恢复。声环境影响施工期:项目施工期间的噪声将对沿线的声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部分距路较近的敏感点,施工噪声的影响较为突出。但由于施工期毕竟是一短期行为,敏感点所受的噪声影响也主要是发生在附近路段的施工过程中,总体上存在无规则、强度大、暂时性等特点。环保对策为: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导致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施工场地应选址在距离敏感点300米以外的区域;施工物料运输时,尽量把运输时间放在白天,并选择周边敏感场所少的运输路线;此外,在途经村镇、学校等敏感区域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加强管理,杜绝超载、超速。加强车辆维修,防止车况不良导致的高噪声。营运期:本路段投入营运后,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会使交通噪声不断增加。主要影响的是距路较近的村庄和学校等敏感点。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等是主要噪声源;车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排气系统、传动系统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由于公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而使高速行驶的汽车产生振动噪声。环保对策为:在居民比较集中处和学校附近设置禁鸣标志,保护声环境质量;经常维持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和沥青铺装层的良好状态,避免因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等引起交通噪声增大。大气环境影响施工期:拟建公路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未铺装路面粉尘污染物、沥青搅拌站、灰土搅拌站排出的粉尘和烟气污染物,其中粉尘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突出。环保对策为:石灰、细砂等物料运输时必须压实,填装高度禁止超过车斗防护栏,散装水泥运输采用水泥槽罐车,粉煤灰运输采用湿法运输、加盖蓬布等措施,避免洒落引起二次扬尘; 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粉煤灰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堆场,应合理安排堆垛位置,选在附近村庄、学校等大气环境敏感目标下风向200米以外,;建议拌和站采用集中搅拌的方式,应尽量设置在公路永久占地范围内,且远离周围环境敏感点下风向200米外,并采取全封闭作业。营运期:营运期间近中期汽车尾气对沿线大气环境影响较小,但营运远期随着车流量的增加,影响将逐渐增加;但沿线植被覆盖率较高,对汽车尾气等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环保对策为:加强组织管理,对上路车辆进行检查,禁止车况差、超载、装卸物品遮盖不严容易洒落的车辆上路,同时加强对收费人员的技能培训,减少车辆滞速怠速状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水环境影响施工期:拟建项目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主要影响是跨河桥梁水下构筑物的施工对水体的影响以及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和施工场地冲洗砂石材料的废水的影响。其中桥梁施工是影响沿线水体水质的主要施工过程,但这些影响是短期的,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和加强管理进行防治和缓解。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若直接排入周围水体,则也将造成一定的污染。环保对策为:石跋河和驷马山引江水道两岸河堤外侧200m范围内禁止建立施工营地、建材堆场等;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都要通过化粪池统一收集和处理,施工场地砂石材料的冲洗废水必须经过临时沉淀池的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沿线无饮用和养殖功能的水体。营运期:营运期桥面径流对沿线河流的影响较小,虽然汽车运输造成危险品泄漏事故是小概率事件,其一旦发生将对河流水质造成威胁,在采取径流收集等事故防治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后,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事故后果;公路建成投入运行后,各种类型车辆排放尾气中所携带的污染物,都会随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进入道路的排水系统并最终进入地表水体,将对沿线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本项目工可阶段设计了完善的公路路面排水系统,路面径流通过排水系统汇集后通过边沟、排水沟等排放,最终流入农业灌溉沟渠、天然沟渠或河流,因此将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环保对策为:为避免在跨越石跋河和驷马山引江水道上的桥梁发生事故时车辆直接掉入水体,应强化桥梁的防撞设计,确保桥梁强度能够满足避免发生事故的车辆坠入河流的强度要求;桥梁两侧醒目位置设置警示牌、限速牌及禁止超车标志,同时设置告知牌,牌上公布事故报警电话号码;为更好地做好石跋河和驷马山引江水道水质的保护工作,尽可能降低危险品运输事故影响,建议成立事故应急小组处理应急事故。2、G205汤口至潜口段改建工程社会环境影响(1)本项目为老路改建项目,改建段43.162公里新增征地451亩,将产生部分失地农民;涉及少量拆迁。本项目的征地、拆迁量小,只要按标准给予相应的补偿,总体影响较小。(2)本项目不涉及现有已发现的文物,因此项目建设不会对已知现存文物造成不利影响。(3)公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视听》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黄埔区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毕业生3月学习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年级数学试题期末试题含解析
- 全球贸易博览会同声传译系统采购与技术支持合同
- 直播平台收益分配与内容审核保障合同
- 济宁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吉安护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 汽车油漆喷涂工艺底漆应用课件
- 外贸实务双语讲解课件
- 《赤壁赋课文讲解》课件
- 交通驾驶员安全培训课件
- 成语使用课件
- 基于PLC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 2023年版劳动实践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种凤仙花(二)含答案
- 小儿手足口病课件
- 发展少数民族医药实施方案
- 五年级下册热带雨林探险之旅(优秀5篇)
- 教学课件Arduino零基础C语言编程-2
- 乳腺的影像诊断课件
- 说明书hid500系列变频调速器使用说明书s1.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