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下利的六经辩治_第1页
《伤寒论》中下利的六经辩治_第2页
《伤寒论》中下利的六经辩治_第3页
《伤寒论》中下利的六经辩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论中下利的六经辩治(转帖)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对下利的论述尤为详备,涉及条文达100 余条、方剂越30 余首之多。下利泛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排便异常而言。包含了后世的泻泄及痢疾。现根据六经辨证体系将下利的辩治做一概述。太阳下利太阳下利多为表证入里而下利。如论中32 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其为太阳表邪,不得外解,内迫阳明而下利者,治以发汗解表,升清止利;再如论中34 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其为误下,表证未解,邪陷阳明,迫于大肠而下利者,治以解表清热,升清止利 ;若太阳病误下,损伤脾阳,外证未除而利下不止者,则治以桂枝人参汤解表温里(163 条) 。解表法是仲景治利的重要内容,后世医家治利用“逆流挽舟”法,即源于此。还如论中所述之寒热证第149之半夏泻性心汤证、第157条之生姜泻心汤证、第158条之甘草泻心汤证均属寒热错杂,升降失常之下利,治以寒热并调法。另有伤寒误下后下元不固,滑脱不禁之久利不愈者(如159条), ,治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涩滑固脱,固摄下焦;阳明下利阳明下利多为肠胃实热,热结旁流。其中阳明热结重证,以大承气汤峻下热结(256条、321 条) ;热结轻证,以小承气汤轻下热结(373 条) ;热结缓证,则以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105 条) 。本法是内经通因通用反治法则的具体运用,使燥屎得下,肠腑得通,津液得存而下利自止。少阳下利少阳兼里实也可下利,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痞鞭硬满。如论中170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本证是少阳气火内迫阳明所致的下利,治以清泄少阳, 兼以通下里实, 软坚泄热。又如论中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此为少阳受邪,内迫阳明,逼液下趋之下利。治以清热止利。本方为清热止痢之要方,后世治痢皆由本方化裁而来,故有称“治痢之祖方”。太阴下利太阴脾虚下利,特点是自利益盛。如论中273 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盛,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277 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本证是太阴脾胃虚寒,运化失司,寒湿内生所致之下利,方药选用“四逆辈”,包括理中汤、四逆汤类方,以温中散寒,燮理阴阳。厥阴下利厥阴病篇第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其为厥阴肝经,湿热阻滞,损伤脉络而致之下利。仲景对于此证治以白头翁汤清热燥湿,凉肝解毒而止利(371 条、373 条) 。该方为后世治疗湿热痢、热痢腹痛的代表方。对厥阴肝寒,乘犯脾胃,浊阴上逆之下利,治以吴茱萸汤温降肝胃,泄浊通阳(309 条) , 医宗金鉴注曰:“厥阴之病多阴盛郁阳,故主以吴茱萸之辛烈迅散以通阳也。”指明本条吐利等症是由厥阴阴盛阳郁所致,方用吴茱萸汤辛温通阳而见功。少阴下利少阴下利有二,从寒化,可致脾肾下利,从阳化热可为阴虚下利。从寒化为因他经之病,汗下太过,或少阴本经自病,而寒邪深入少阴,致肾中阳气衰微,肾寒不能温煦脾阳,水谷不化而下利清谷,伴四肢厥逆、恶寒倦卧、脉微欲绝者,其代表方为四逆汤,以温阳散寒,回阳救逆(225 条、353 条、354 条、388 条、389 条) ;若阳亡液脱,津液内竭,“利止,亡血也”则以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逆,益气生津(385条) ;若阳衰阴盛,虚阳被格于外,或被格于上,出现真寒假热证、戴阳证者,治以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通达内外,若伴见阴液内竭, “利止脉不出者”以通脉四逆汤加人参,以回阳复脉,益气生津(317 条) ;阴盛阳虚,虚阳被格于上而出现面赤咽疼之戴阳证、下利者,较四逆汤证重,而又较通脉四逆汤证轻,则治以白通汤破阴回阳,宣通上下(314 条) ;服白通汤而下利仍不止,反而阳药被阴寒格拒,阴阳格拒更甚者,则以白通加猪胆汁汤,以引阴入阳,消除阴阳格拒(315 条) ,若剧烈吐下,阳亡阴竭, “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则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回阳救逆之中,兼以益阴和阳,且制盛阴对热药之格拒。从阳化热为肾阴素虚,或下利伤阴,阴虚化热,逼液下趋而下利者,治以猪肤汤,滋阴润燥而止利(310 条) ;若阴虚有热,兼水饮内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