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贝多芬《欢乐颂》.ppt_第1页
解读贝多芬《欢乐颂》.ppt_第2页
解读贝多芬《欢乐颂》.ppt_第3页
解读贝多芬《欢乐颂》.ppt_第4页
解读贝多芬《欢乐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恒的自由魂 解读贝多芬 欢乐颂 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 1770 1827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 钢琴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也是最后一位 与海顿 莫扎特一起被称为 维也纳三杰 一 欢乐颂 的本体研究 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 第四乐章人们称为 欢乐颂 又称 自由颂 这个乐章是贝多芬对交响曲写作的一次大胆革新 把人声作为一种乐器放在乐队中与乐队配器浑然一体 这是当时的创举 全乐章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含引子 大提琴的宣叙调 对前三乐章主题的回忆 欢乐颂 主题的乐队呈述 第二部分是人声与乐队混合部分 由具有回旋性质的四个合唱段构成 第一部分序奏 篇幅很长 粗暴 猛烈 像怒吼一样 第二部分 欢乐的主题第一次出现 在领唱的带动下合唱队唱出了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 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 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人团结成兄弟 女中音 男高音 男低音先行进入 随后加入女高音的重唱 本乐章的终曲由混声四部合唱与乐队全奏 从快板到急板形成最后的高潮 在高歌 全人类团结友爱 的欢呼声中结束了整个交响曲 二 合唱的引进手法 贝多芬对末乐章的构思是以 欢乐颂 合唱的开始进入来作为这一乐章的真正主体 寻找主题与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 三 曲式结构 大型器乐前奏 人声合唱的主体 大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