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变频供水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恒压变频供水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恒压变频供水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恒压变频供水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恒压变频供水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恒压变频供水系统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层级 专升本 形式 函授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5 年 03月 日摘 要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变频调速技术的日臻完善,以变频调速为核心的智能供水控制系统取代了以往高位水箱和压力罐等供水设备,起动平稳,起动电流可限制在额定电流以内,从而避免了起动时对电网的冲击;由于泵的平均转速降低了,从而可延长泵和阀门等东西的使用寿命;可以消除起动和停机时的水锤效应。其稳定安全的运行性能、简单方便的操作方式、以及齐全周到的功能,将使供水实现节水、节电、节省人力,最终达到高效率的运行目的。恒压变频供水系统集变频技术、电气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采用该系统进行供水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便地实现供水系统的集中管理与监控;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性,这在能量日益紧缺的今天尤为重要,所以研究设计该系统,对于提高企业效率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变频调速恒压供水设备在住宅小区及高层建筑生活消防供水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变频调速,恒压变频,节能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technology, improving frequency control of motor speed technology frequency control of motor speed as the core of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of water supply tore place the previous high water tank and pressure tank water supply equipment, such as smooth starting, starting current can be limited within the rated current, so as to avoid the impact to the grid when starting; Due to the pumps average speed is reduced, which ca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pumps and valves, etc; Can eliminate the water hammer effect when starting and stopping. The stable and safe running performance,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complete and thoughtful features, will make water saving water, saving electricity, saving manpower, eventually to achieve efficient operation. Constant pressure frequency conversion water supply system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 electrical technology,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in one body. By using this system can improv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water supply system of water supply, easy to realiz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monitoring; System has good energy saving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odays increasingly scarce energy, so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o on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Plays a large rol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refore, the frequency conversion velocity modulation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equipment life in residential area and high building fire water syste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Key Words:Frequency control of motor speed, constant pressure frequency conversion, energy saving目 录第1章 恒压变频供水简介 21.1 恒压变频供水产生的背景及国内现状21.2 恒压变频供水系统的优点3第2章 恒压变频供水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32.1 恒压变频供水的原理32.2 变频调速的原理42.3 PID调节器52.4 PLC的控制原理62.5 PLC的基本知识及优势82.6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1第3章 元件选择及其功能设计133.1 变频器的选择133.2 PLC、变频器及其他部件的要求13第4章结论13致谢15参考文献16附录16 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前 言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饮用水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以其环保、节能和高品质的供水质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多层住宅小区及高层建筑的生活、消防供水中。变频恒压供水的调速系统可以实现水泵电机无级调速,依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参数,在用水量发生变化时保持水压恒定以满足用水要求,是当今最先进、合理的节能型供水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充分利用专用变频器内置的各种功能,对合理设计变频恒压供水设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有着重要意义。变频恒压供水方式与过去的水塔或高位水箱以及气压供水方式相比,不论是设备的投资,运行的经济性,还是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目前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正向着高可靠性、全数字化微机控制、多品种系列化的方向发展。追求高度智能化、系列化、标准化,是未来供水设备适应城镇建设中成片开发、智能楼宇、网络供水调度和整体规划要求的必然趋势。第一章 恒压变频供水简介1.1恒压变频供水产生的背景及国内现状我国长期以来在市政供水、高层建筑供水、工业生产循环供水等方面技术一直比较落后,工业自动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用水高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低于需求量,出现水压降低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在用水低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高于需求量,出现水压升高供过于求的情况,此时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还有可能造成水管爆裂和用水设备的损坏。传统调节供水压力的方式,多采用频繁启/停电机控制和水塔二次供水调节的方式,前者产生大量能耗的,而且对电网中其他负荷造成影响,设备不断启停会影响设备寿命;后者则需要大量的占地与投资。且由于是二次供水,不能保证供水质的安全与可靠性。而恒压变频供水系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恒压变频供水系统通过安装在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将系统压力信号与设定压力值作比较,再通过控制器调节变频器的输出,无级调节水泵转速,设备运行十分平稳,使系统水压无论流量如何变化始终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没有频繁的启动现象,启动方式为软启动,避免了电气、机械冲击,也没有水塔供水所带来的二次污染的危险。这样供水系统所供应的水量就和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接近,最大程度上节约了水资源。由此可见,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具有供水安全、节约能源、节省钢材、节省占地、节省投资、调节能力大、运行稳定可靠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在国内外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中,对于能适应不同的用水场合,结合现代控制技术、网络和通讯技术同时兼顾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水压闭环控制研究得不够。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性能,使其能被更好的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1.2恒压变频供水系统的优点 (1)恒压变频供水设备运行合理,由于是软起和软停,不但可以消除水锤效应,而且电机轴上的平均扭矩和磨损减小,减少了维修量和维修费用,并且水泵的寿命大大提高。 (2)恒压变频供水设备由于变频恒压调速直接从水源供水,减少了原有供水方式的二次污染,防止了很多传染疾病的传染源头。 (3)高效节能,因为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能够自动控制运行,水泵不必总是工作在最大功率的状态,所以恒压变频供水系统能够节约电能和水资源,节能量通常在10%-40%。而且单台水泵流量越小,节约能量越多。(4)小区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具备了过流、过压、欠压、欠相、短路保护、瞬时停电保护、过载、失速保护、液位保护、主泵定时轮换控制、密码设定等功能,功能完善,全自动 (5)恒压变频供水设备配置灵活,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全,灵活可靠。 (6)用变频器进行调速,用调节泵和固定泵的组合进行恒压供水,节能效果显著,对每台水泵进行软启动,启动电流可从零到电机额定电流,减少了启动电流对电网的冲击同时减少了启动惯性对设备的大惯量的转速冲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二章 恒压变频供水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2.1恒压变频供水的原理整个系统由三台水泵,一台变频调速器,一台PLC和一个压力传感器及若干辅助部件构成。三台水泵中每台泵的出水管均装有手动阀,以供维修和调节水量之用,三台泵协调工作以满足供水需要;变频供水系统中检测管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一般采用电阻式传感器(反馈05V电压信号)或压力变送器(反馈420mA电流);变频器是供水系统的核心,通过改变电机的频率实现电机的无极调速、无波动稳压的效果和各项功能。如下图所示:图2.1 系统结构图恒压变频供水系统的控制对象是供水系统出口的水流量,它是一个在时刻变化着的非线性量。要使水流量时刻满足用户的要求,就必须得有检测装置来检测管网的压力,然后反馈给系统,再通过系统调节来使其不断向目标靠近。我们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恒压变频供水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图2.2 原理框图系统以PLC为核心,其输入信号主要包括: (1)模拟量输入:管网的当前压力(4-20mA,0-5V)。 (2)数字量输入:进水压力继电器;水箱水位;出水压力继电器;电机的过载保护;变频器故障;工作方式选择;手动操作的按钮(旋钮信号)等。 PLC的输出主要控制下列对象: (1)用于各水泵电机工、变频工作的中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变频器启动、停车、故障复位的开关量信号。 (2)操作状态切换的中间继电器。 (3)变频器频率给定的模拟量信号(0-10V)。2.2变频调速原理恒压变频供水系统主要由水泵、电动机、管道等构成。通常由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驱动水泵旋转来供水,并且把电机和水泵做成一体,通过变频器调节异步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水泵的出水流量而实现恒压供水的。因此,供水系统变频的实质是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是通过改变定子供电频率来改变同步转速而实现调速的。异步电机的转差率定义为: (2-5)异步电机的同步速度为: (2-6)异步电机的转速为: (2-7)其中:为异步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 n为异步电机转子转速; f是异步电机的定子电源频率; p为异步电机的极对数。从上式可知,当极对数 不变时,电机转子转速 与定子电源频率 成正比,因此连续调节异步电机供电电源的频率,就可以连续平滑地调节电机的同步转速,从而调节其转子的转速。变频调速时,从高速到低速都可以保持有限的转差率,因而变频调速具有高效率、高精度、调速范围广、平滑性较高、机械特性较硬的优点,调速性能可与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相媲美。因此,变频调速是交流异步电机一种比较合理和理想的调速方法,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对水泵电机的调速。2.3 PID调节器采用PID控制较单独的P、PI、PD控制效果要好,基本上能获得无偏差、精度高和系统稳定的控制过程。这种控制方式用于从产生偏差到出现响应需要一定时间的负载系统(即实时性要求不高,工业上的过程控制系统一般都是此类系统,本系统也比较适合PID调节)效果比较好。图2.3 PID控制示意图通过对被控制对象的传感器等检测控制量(反馈量),将其与目标值(温度、流量、压力等设定值)进行比较。若有偏差,则通过此功能的控制动作使偏差为零。也就是使反馈量与日标值相一致的一种通用控制方式。它比较适用于流量控制、压力控制、温度控制等过程量的控制。在恒压供水中常见的PID控制器的控制形式主要有两种:(1)硬件型:即通用PID控制器,在使用时只需要进行线路的连接和P、I、D参数及日标值的设定。(2)软件型:使用离散形式的PID控制算法在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单片机)上做PID控制器。2.4 PLC的控制原理PLC是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即在PLC运行时,CPU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编制好并存于用户存储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号(或地址号)作周期性循环扫描,如无跳转指令,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程序结束。然后重新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新的扫描。在每次扫描过程中,还要完成对输入信号的采样和对输出状态的刷新等工作。PLC的一个扫描周期必经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PLC在输入采样阶段:首先以扫描方式按顺序将所有暂存在输入锁存器中的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或输入数据读入,并将其写入各对应的输入状态寄存器中,即刷新输入。随即关闭输入端口,进入程序执行阶段。PLC在程序执行阶段:按用户程序指令存放的先后顺序扫描执行每条指令,经相应的运算和处理后,其结果再写入输出状态寄存器中,输出状态寄存器中所有的内容随着程序的执行而改变。输出刷新阶段:当所有指令执行完毕,输出状态寄存器的通断状态在输出刷新阶段送至输出锁存器中,并通过一定的方式(继电器、晶体管或晶闸管)输出,驱动相应输出设备工作。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其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结构。通常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单元(I/O)、电源和编程器等几个部分组成。 (1)中央处理单元(CPU) CPU作为整个PLC的核心,起着总指挥的作用。CPU一般由控制电路、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通常都被封装在一个集成电路的芯片上。CPU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与存储单元、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连接。CPU的功能有以下一些: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执行指令,取下一条指令,处理中断。 (2)存储器(RAM、ROM) 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及工作数据。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存放工作数据的存储器称为数据存储器。常用的存储器有RAM、EPROM和EEPROM。RAM是一种可进行读写操作的随机存储器存放用户程序,生成用户数据区,存放在RAM中的用户程序可方便地修改。RAM存储器是一种高密度、低功耗、价格便宜的半导体存储器,可用锂电池做备用电源。掉电时,可有效地保持存储的信息。EPROM、EEPROM都是只读存储器。用这些类型存储器固化系统管理程序和应用程序。(3)输入输出单元(I/O单元) I/O单元实际上是PLC与被控对象间传递输入输出信号的接口部件。I/O单元有良好的电隔离和滤波作用。接到PLC输入接口的输入器件是各种开关、按钮、传感器等。PLC的各输出控制器件往往是电磁阀、接触器、继电器,而继电器有交流和直流型,高电压型和低电压型,电压型和电流型。 (4)电源 PLC电源单元包括系统的电源及备用电池,电源单元的作用是把外部电源转换成内部工作电压。PLC内有一个稳压电源用于对PLC的CPU单元和I/O单元供电。 (5)编程器 编程器是PLC的最重要外围设备。利用编程器将用户程序送入PLC的存储器,还可以用编程器检查程序,修改程序,监视PLC的工作状态。除此以外,在个人计算机上添加适当的硬件接口和软件包,即可用个人计算机对PLC编程。利用微机作为编程器,可以直接编制并显示梯形图。2.5 PLC的基本知识及优势 可编程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出现,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PLC的基本设计思想是把计算机功能完善、灵活、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控制器的硬件是标准的、通用的。根据实际应用对象,将控制内容编成软件写入控制器的用户程序存储器内。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连接方便。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70年代中期以后,PLC已广泛地使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和外围电路也都采用了中、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这时的PLC已不再是逻辑判断功能,还同时具有数据处理、PID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能。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算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优点。可编程控制器对用户来说,是一种无触点设备,改变程序即可改变生产工艺,因此可在初步设计阶段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在实施阶段再确定工艺过程。另一方面,从制造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厂商角度看,在制造阶段不需要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专门设计控制器,适合批量生产。由于这些特点,可编程控制器问世以后很快受到工业控制界的欢迎,并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已成为工厂自动化的强有力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工作有两个要点:入出信息变换、可靠物理实现,入出信息变换主要由运行存储于PLC内存中的程序实现。这程序既有系统的(这程序又称监控程序,或操作系统),又有用户的。系统程序为用户程序提供编辑与运行平台,同时,还进行必要的公共处理,如自检,I/O刷新,与外设、上位计算机或其它PLC通讯等处理。用户程序由用户按照控制的要求进行设计。什么样的控制,就有什么样的用户程序。 可靠物理实现主要通过输入(I, INPUT)及输出(O, OUTPUT)电路。每一输入点或输出点就有一个I或O电路。而且,总是把若干个这样电路集成在一个模块(或箱体)中,然后再由若干个模块(或箱体)集成为PLC完整的I/O系统(电路)。尽管这些模块相当多,占了PLC体积的大部分,但由于它们都是由高度集成化的,所以,PLC的体积还是不太大的。输入电路时刻监视着输入点的(通、ON或断、OFF)状态,并将此状态暂存于它的输入暂存器(还可能有别的称谓)中。每一输入点都有一个与其对应的输入暂存器。输出电路有输出锁存器(还可能有别的称谓)。它也有两个状态,高、低电位状态,并可锁存。同时,它还有相应的物理电路,可把这个高、低电位的状态传送给输出点。每一输出点都有一个与其对应的输出锁存器。这里的输入暂存器及输出锁存器实际是PLC的I/O电路的寄存器。它们与PLC内存交换信息通过PLC I/O总线及运行PLC的系统程序实现。把输入暂存器的信息读到PLC的内存中,称输入刷新。PLC内存有专门开辟的存放输入信息的映射区。这个区的每一对应位(bit)称为输入继电器,或称软触点,或称为过程映射输入寄存器(the process-image input register)。这些位(bit)置成1,表示触点通,置成0为触点断。由于它的状态是由输入刷新得到的,所以,它反映的就是输入点的状态。输出锁存器与PLC内存中的输出映射区也是对应的。一个输出锁存器也有一个内存位(bit)与其对应,这个位称为输出继电器,或称输出线圈,或称为过程映射输出寄存器(the process-image output register)。通过PLC I/O总线及运行系统程序,输出继电器的状态将映射给输出锁存器。这个映射的完成也称输出刷新。PLC除了有可接收开关信号的输入电路,有时,还有接收模拟信号的输入电路(称模拟量输入单元或模块)。只是后者先要进行模、数转换,然后,再把转换后的数据存入PLC相应的内存单元中。如要产生模拟量输出,则要配有模拟量输出电路(称模拟量输出模块或单元)。靠它对PLC相应的内存单元的内容进行数、模转换,并产生输出。这样,用户所要编的程序只是,PLC输入有关的内存区到输出有关的内存区的变换。这是一个数据及逻辑处理问题。由于PLC有强大的指令系统,编写出满足这个要求的程序是完全可能的。图2.4 PLC工作原理图图2.5对以上叙述作了说明。其中框图代表信息存储的地点,箭头代表信息的流向及实现信息流动的手段。这个图,既反映了PLC实现控制的两个基本要点,同时也反映了信息在PLC中的空间关系。简单地说,PLC工作过程是:输入刷新-运行用户程序-输出刷新,再输入刷新-再运行用户程序-再输出刷新永不停止地循环反复地进行着。图2.6所示的流程图反映的就是上述过程。它也反映了信息间的时间关系。 图2.5 PLC工作流程图有了上述过程,用PLC实现控制显然是可能的。因为:有了输入刷新,可把输入电路监视得到的输入信息存入PLC的输入映射区;经运行用户程序,输出映射区将得到变换后的信息;再经输出刷新,输出锁存器将反映输出映射区的状态,并通过输出电路产生相应的输出。又由于这个过程是永不停止地循环反复地进行着,所以,输出总是反映输入的变化。只是响应的时间上,略有滞后。但由于PLC的工作速度很快,所以,这个“略有滞后”的时间是很短的,一般也就是几毫秒、几十毫秒,最多也不会超过100到200毫秒。图2.6a所示的是简化的过程,实际的PLC工作过程还要复杂些。除了I/O刷新及运行用户程序,还要做些其它的公共处理工作。公共处理工作有:循环时间监视、外设服务及通讯处理等。监视循环时间的目的是避免用户程序“死循环”,保证PLC能正常工作。为避免用户程序“死循环”的办法是用“看门狗”(Watching dog),即设一个定时器,监测用户程序的运行时间。只要循环超时,即报警,或作相应处理。外设服务是让PLC可接受编程器对它的操作,或向编程器输出数据。通讯处理是实现与计算机,或与其它PLC,或与智能操作器、传感器进行信息交换的。这也是增强PLC控制能力的需要。也就是说,实际的PLC工作过程总是:公共处理I/O刷新运行用户程序再公共处理反复不停地重复着。图2.6b所示的是实际的过程。此外,PLC上电后,也要进行系统自检及内存的初始化工作,为PLC的正常运行做好准备。用这种不断地重复运行程序以实现控制,称扫描方式工作。是PLC基本的工作方式。此外,为了应对紧急任务,PLC还有中断工作方式。在中断方式下,需处理的任务先申请中断,被响应后停止正运行的程序,转而去处理中断工作(运行有关中断的服务程序)。待处理完中断,又返回运行原来程序。PLC的中断方式的任务,或称事件,是分等级的。同时出现两个或多个中断事件,则优先级高的先处理,继而处理低的。直到全部处理完中断任务,再转为执行扫描程序。PLC对大量控制都用扫描方式工作,而对个别急需的处理,则用中断方式。这样,既可做到所有的控制都能照顾到,而个别应急的任务也能及时进行处理。当然,PLC的实际工作过程比这里讲的还要复杂一些,分析其基本原理,也还有一些理论问题。但如果能弄清上面介绍的思路,也可知到PLC是怎么工作的了。2.6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任何一种电器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制对象(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是开发PLC控制系统的主要依据。设计前,应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明确控制任务,并与机械设计人员与实际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拟定电器控制方案,协同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监控参数、精度要求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准,不宜过多、过高,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并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开发成本。(3)保证控制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正确进行程序调试、充分考虑环境条件、选用可靠性高的PLC、定期对PLC进行维护和检查等都是很重要和必不可少的。(4)考虑到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择PLC容量时,应适当留有余量。 总体来说,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在PLC中用户程序按先后顺序存放,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程序,直到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条,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PLC的扫描过程分为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处理、程序执行、程序输出几个阶段。全过程扫描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当PLC处于停状态时,只进行内部处理和通信操作服务等内容。在PLC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程序执行、程序输出,一直循环扫描工作。图2.6 PLC程序流程图第三章 元件选择及其功能设计3.1 变频器的选择变频器采用ABB公司的ACS400变频器,该产品具有矢量控制,过流、过压、电机热保护、失速、瞬时关断保护、外部故障、脉冲编码、电机过载(V|F)、变频器过载保护等功能。通过PLC模拟量输出端子来控制变频器的频率及其复位操作,从而达到电机速度跟随压力给定,保证管网水压的恒定。 ACS400系列.ACS400的可靠性来自于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和最少的元件数量,ACS400是当前市场上体积最小的变频器之一。3.2 PLC、变频器以及其他部件的要求变频器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电机的软起动装置,限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二是改变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实现恒压供水。 PID选具有压力显示的PID调节器。 熔断器的选择:在控制回路中熔断器FU选用RT18系列。 接触器的选择:对于接触器AM选择的是规格CJ10-100。 按钮SB的选择:PLC各输入点的回路的额定电压直流24V,各输入点的回路的额定电流均小于40mA,按钮均只需具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