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doc_第1页
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doc_第2页
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东城区201220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A 2C 3D 4B 5B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6A 7. D 8B 9A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10. (4分)答案示例:世人应明白不要嫉妒才能超过自己的人;遭人忌恨的人要坚持自己的操守。11. (3分)D12.(4分)答案示例: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柳絮漫天飞舞的情态,用“照”字表现出花朵色彩艳丽。动静结合,共同组成了春天美景的画面,表现出作者对眼前美景的喜爱。13.(5分)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冠虽故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上下有分/不可相倍/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故曰/正而心又少而言。14. (8分)无食桑葚无与士耽非诸侯而何 孰能为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绕船月明江水寒 梦啼妆泪红阑干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以上答案以课本所取版本为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15.(3分) B16. (4分)答案示例:基本形态 外形内质17. (5分)答案示例:乡土小说是以农耕或游牧生活、流寓者的流寓生活、自然生态为题材,通过描摹乡村的风土人情,揭示乡村文化氛围、农民性格、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小说。五、本大题共4道小题,27分。18.(4分)A C19.(5分)【答案要点】是为了让自己仍然保有一颗赤子一样柔软和真诚的心。是为了让被人类抛弃、伤害的动物得到一点儿温暖和善意。20.(6分)【答案要点】给读者一种人与猫偶然相遇的美妙感觉。以此为题,告诉人们应该善待动物,给它们温暖和善意。以此为题,显示人类和动物是平等的,人类不是动物的主人。21.(12分)略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2作文(60分)略文言文参考译文:我来到零口的北面,看到有人养了二十二只鸡,七只公鸡,十五只母鸡,有的在啄食有的在饮水,又与人很亲近。我觉得很有趣,便捧出粟米扔到地上叫鸡群(来吃食)。有一只公鸡,被人截去了鸡冠,看起来好像是统领这群鸡的,(它)向着我跑过来,看到粟米就发出长长的啼叫,好像在招呼其他的鸡。鸡群听到叫声一起朝粟米跑过来,来了以后(它们)却都讨厌(那只)被截去鸡冠的公鸡,鸡群向它发动攻击,拖拉着它,将它赶走。赶走(它)之后(再)争着回来啄食那些粟米。天色已晚,二十一只鸡一起栖息在厅堂前的梁上。被截去鸡冠的公鸡又来了,好像依恋着伴侣一般,想要飞上梁(和鸡群)一起栖息。(它)抬起头看了看,回转身望了望,低声叫了叫,又高声的鸣叫,然后伸长脖子发出喔咿的叫声,它的声音(听起来)非常悲哀,然后就离开了。(它)来到庭院之中,院中有高三十余尺的大树,(它)张开翅膀悲伤地鸣叫着,飞上树顶栖息。我觉得非常奇怪,问道:“鸡,本来是养于家中的一种禽鸟。具有五种德性。其中一种是看见食物就呼唤同伴来吃,这就是义,被截去鸡冠的公鸡就是这样,其他的鸡不都是听到它的呼唤才来的吗?为什么来了以后又都厌恶召唤它们的鸡而要将它赶走呢?这难道不是得到它的好处却背叛它的恩惠吗?这不怕丧失了见到食物就呼唤同伴的德性吗?而且为什么其他鸡在一起栖息却又不让它一起做伴呢?”有个人告诉我说:“那只被截取鸡冠的公鸡是一只外来的鸡,是我们东边一个姓陈的村夫家里养的鸡,与它一起的母鸡死了,姓陈的人就将他寄养在我养的这一群鸡中。(它)很勇猛而且很会打架,我家里的六只公鸡没有敢和它较量的,因此这一群鸡都讨厌它不愿与它同吃同睡。(它)虽然勇敢善斗,(但)也打不过那么多鸡,因而常常独来独往。但是(它)发现食物从来不自己先吃,一定要呼唤其他的鸡来。那一群鸡虽然依靠它的呼唤,(但)来了之后,反而将它赶走,以前也是这样的。这只被截取鸡冠的公鸡虽然没有得到回报,但他的行为未曾改变过。”我听了这番话,感到很迷惘心中又很感伤说:“禽鸟是微小的动物,其中也有单独承受天地精气,重义而与众不同的。这只外来的鸡义气和勇气超过其他的鸡,群鸡嫉妒它,尚且不愿与它做伴,何况人呢?何况朋友呢?何况亲戚呢?何况同乡呢?何况同事呢?由此看来,天地之间鬼神、禽兽、以及万物变化的状况,难道可以躲避(这种遭遇)吗?”我对这件事感到悲哀,于是记下这件事,用来提醒我自己,也可以作为世人的借鉴。断句参考译文:聪明只用于自身,不如愚笨为大家着想,所以说:聪明虚伪不如愚笨忠诚。勤学好问不知疲倦,是提高自己的方法;教诲引导不怕麻烦,是帮助别人的好方法。所以崇尚谦虚的人才能够应付各种情况并且很合时宜。帽子虽是旧的,一定要戴在头上;鞋子虽是新的,一定要穿在脚上。上下是有分别的,不能违背。一颗忠心可 以侍奉众多的君主;百颗不同的心不可以侍奉一个君主。所以说:你的心要正,你的话要少。诗歌鉴赏:开头一句说,船儿分开波浪,平平稳稳地前进,用“桂”修饰“棹”,说明这是一只装修精美、小巧玲珑的游艇;“悠悠”,说明船儿走得不紧不慢,反衬出船上人悠闲自在的情景。“烟幕层峦,绿水连天远。”这是词人在船上看到的景物,烟雾缭绕中群山起伏连绵,湖上荡漾的绿水一望无际,一直伸向远远的“天边”。风光美好,景色宜人,词人心旷神怡,不免诗兴大作,“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碗。”美好景致的感染,使他灵感顿至,得到了不少优美的诗句。“赢得”,获得、得到;“满”,极言其多。创作的收获,使他得意之极,于是挥动“金碗”,开怀畅饮。“挥”字生动地写出饮酒时踌躇满志,兴高采烈的神态。诗句盛满“锦囊”,不免有些夸张,但这种夸张手法用得恰当,“莫不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也。”(文心雕龙夸饰),所以读起来自然贴切,绝不会感到“言过其实”。过片之后,继续写景,同时表达词人的感受,曲折回环,极其细密。“飞絮撩人花照眼”,“撩”字和“照”字,把漫天飞舞的柳絮和五彩缤纷的花朵写活了。本来,“撩人”也罢,“照眼”也罢,是人的主观感觉,此句中的“人”,反而变成了被动者,“飞絮”和“花”反而成了“使动者”,似这样构思奇特、新颖的句子,可谓神来之笔。“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两句,进一步写出天晴朗、风和日丽的时令特征,辽阔的天空,细微的云丝,本是静境描写,但有微风吹拂,燕子飞舞,又使静中有动,“外”字分明地勾勒出景物的层次,放眼望去,燕子是在“卷”着“晴丝”的碧蓝的天下飞翔的,因此才说是“燕外”这两句用字恰到好处,颇见功力。另一方面,也说明词人观察细致,因此能用了了数字,绘出符合生活真实的画面。“翠竹谁家门可款?舣舟闲上斜阳岸。”一边观赏风景,一边饮酒赋诗,可知时间过得很快,夕阳西下,该回去了,遥望岸上,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