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第2课时 廉江市河唇中学林冬梅 自主学习 1 读出广州 武汉 北京 哈尔滨的年降水量图 由此可知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2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火烧寮 托克逊3 我国分为 四类干湿地区 我国东南部以 为主 西北以 为主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4 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800 我国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景观差异 西北地区的沙漠 东南地区的植被 为什么差异如此之大 读 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 说说我国降水量在一年内的时间分配状况 降水集中在4 10月 夏秋多 冬春少 各地雨季长短差别很大 合作探究1 我国除了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还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 读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说说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1600mm 800mm 400mm 200mm 在图中找出200mm 400mm 800mm 1600mm等降水量线 海陆因素 夏季风 降水东西差异 想一想 为什么我国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地形因素 山脉阻挡 加剧东西差异 结合我国东南沿海季风活动路线图 理解在不同的地区 雨季长短差别很大 冬季我国大陆一直被冷空气控制 到五月夏季风开始从我国南部沿海登陆 冷暖气流相遇 这时就会发生一件神奇的事情 锋面雨 转PPT 因此随着南部暖气团势利的逐渐加强 我国东南地区自五月起就进入到了雨季 随后 暖气团的势力越来越强大 夏季风向北推移 六月 夏季风北上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国雨带随之向北扩大 此时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在长江中下游徘徊 于是形成了细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之后 夏季风继续北上 七八月到达华北 东北地区 全国降水达到最多 而此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处于下沉暖气流的控制之下 出现了伏旱天气 进入九月 冷气团势力增强 暖气团势力减弱 夏季风迅速撤回到南部沿海地区 10月 彻底退出我国 我国雨季结束 一般来说 南方雨季开始早 结束晚 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 结束早 雨季短 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年平均降水量仅5 9毫米 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 有些年份滴水不见 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万 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 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409毫米的纪录 我国降水最少和最多的地方 阅读材料34页 北京年降水量极值 由于受到季风活动的影响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 这往往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降水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的划分 800mm 400mm 200mm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大致以8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大致以2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甘肃夏河县的房屋采用平顶 因为当地降水少 平顶房屋方便晾晒 晒粮食作物 如玉米 麦子 说说两地屋顶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 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浙江绍兴的房屋是斜顶 因为当地降水丰富 斜顶房屋便于排水 达成学习目标2 合作探究2 1 目标2 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特征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我国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B 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主要集中在夏季C 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D 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 目标2 接近我国农耕区与牧区分界线的是 A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 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 B 3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 由南向北递减B 由东向西递减C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 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4 下列城市中 既位于湿润区又属于亚热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液体化学品罐式集装箱运输市场供需研究分析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招聘教职人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2024
- 2025-2030中国液体化工物流行业价格机制与成本传导分析报告
- 小龙虾知识培训
- 苏宁易购配送管理
-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
- 循环水系统基础知识培训
- 小学生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
- 园长家园沟通技巧培训
- 2025中国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行业转型分析及投资机会报告
- 券商运维岗笔试题和答案
- 食品发酵工程课件
- 2024年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申报
- 2025至2030中国特种油脂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土建工程分包管理办法
- 中药给药指导及中药应用注意事项讲课件
- 202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类联考》试卷真题及完整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炒菜机(炒菜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乙烯蜡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YZ电信装维服务质量的SERVQUAL模型改进
-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解读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