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中毒救护方课件_第1页
化学品中毒救护方课件_第2页
化学品中毒救护方课件_第3页
化学品中毒救护方课件_第4页
化学品中毒救护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品中毒救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医药交流课件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接触化学物质的机会和品种日益增加 目前世界市场上可见的化学品多达200万种 其中至少有6 7万种常见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 新化学物质也以每年近2万种的速度增加大约有近1千多种要投入市场使用 这样在化学品生产 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导致化学品有毒有害物逸散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有资料显示 全世界每年要发生200多起较严重的灾害性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 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平衡带来极大的危害 2 这样在化学品生产 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导致化学品有毒有害物逸散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有资料显示 全世界每年要发生200多起较严重的灾害性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 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平衡带来极大的危害 3 美国德克萨斯 休斯顿化工区HoustonChemicalPark USA 4 比利时安特卫普化工区AntwerpChemicalPark Belgium 5 韩国丽川化工区IncheonChemicalPark Korea 6 7 孝感 8 9 10 11 概述 中毒 poisoning 是指外源性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 产生毒作用 导致机体功能障碍或 和 器质性损害 引起的疾病甚至死亡 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职业性中毒和非职业性中毒 12 化学品中毒分类 金属 类金属极其化合物 砷 汞 铅 钡 铬 锰 镉 刺激性气体 氮氧化物 氨 氯 窒息性化合物 氢化物 一氧化碳 硫化氢 有机化合物 甲醇 四氯化碳 苯酚 13 毒物毒性 致死剂量 lethaldose LD 毒物接触或进入机体后引起死亡的剂量 致死浓度 lethalconcentration LC 经呼吸道吸入的毒物在空气中可以引起机体中毒死亡的浓度 14 造成急性化学物中毒的原因 厂房设计 建设不合理工业生产中由于设备 陈旧 腐蚀或违章操作在存储 搬运 运输和使用化学毒物时 因容器颠破碰撞或摔落容器或包装破损 导致化学毒物泄漏 在水 火 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突然袭击下 有毒厂矿企业生产设备 防毒设备等遭受损坏 大量工业化学毒物外溢 生活中因使用化学品不当 及缺乏应用常识而发生的中毒事故 如一氧化碳中毒 3硫化氢中毒等 15 救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 切断毒源和脱离中毒现场 二 一般处理 三 清除毒物及减少毒物吸收 四 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 五 及早使用特效解毒药物 六 及时由 120 输送病员 16 一 切断毒源和脱离中毒现场 1 中毒现场如有毒物持续危害 特别是气态或液态毒物继续溢漏时 应采取措施及时切断毒源 如关闭阀门等 同时 急救的组织者及施救者应注意自身的安全保护 2 对存有窒息性 刺激性气体的现场应先通风 降低有毒气体的浓度 施救者应戴防毒面具 系安全带 再进入现场施救 以防止更多的人中毒 17 一 切断毒源和脱离中毒现场 3 必须杜绝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贸然进入有毒气体现场施救 以免造成无辜伤亡 4 速使中毒者脱离中毒现场 移至通风好 空气新鲜处 适当保温并保持安静 18 二 一般处理 1 避免活动和紧张 解开衣领 卸去假牙 清除口腔异物和呼吸道堵塞物 保持呼吸道畅通 并用简易呼吸器和急救用吸痰器 以利于呼吸道吸入的毒物自呼吸道排出 2 对吸入刺激性气体者 不论当时有无症状 都应安排安静休息 密切观察一个阶段 48 72h 防迟发性肺水肿发生 19 三 清除毒物及减少毒物吸收 1 体表染毒 尽早清除体表尚未吸收的毒物 可以减轻毒物对皮肤 黏膜的刺激和损害 阻止其继续吸收 体表 包括眼 遭毒物 特别是刺激性 腐蚀性性化学物 污染 应及时用微温大量清水或 有条件时 选用有解毒作用的液体 进行淋浇式反复清洗 20 三 清除毒物及减少毒物吸收 2 口服毒物 经口摄入毒物者如清醒 均可于现场以手指 压舌板 羽毛 绵棒 卷纸或其他钝物刺激软腭 咽后壁及舌根部催吐 也可先服牛奶或蛋清加水混合液200ml 然后加以催吐 但口服腐蚀剂或惊厥 昏迷休克者禁用 此法简单易行 在任何场合均可进行 引起呕吐较快 食物和毒物大颗粒可顺利排出 是最常用的方法 但胃排空不够彻底 受方法本身或患者配合程度的影响 效果的差别较大 21 三 清除毒物及减少毒物吸收 3 伤口染毒 有毒动物刺咬伤 伤口染毒或被误注射毒物 为阻止毒素 毒物由伤口或随静脉进入全身 应迅速在伤口近心端用软布条 橡皮带等绑扎 其松紧程度以阻止静脉回流为度 其后每间隔15 30min放松1min 防止组织坏死 限制患者活动 局部可用等渗盐水清洗伤口并冷敷 随后送医院再做进一步处理 22 四 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 如中毒者心搏 呼吸已停止 应保持呼吸通畅 迅速实施正确 有效的心肺复苏术 CPR 即使急救者赶到现场已超过5min 也应积极做CPR 切不可轻易放弃 23 五 及早使用特效解毒药物 如有条件时 主要指生产 运输 储存及使用已知毒物的企业医疗机构后农村医疗机构 在有针对性地储存相关特效解毒药物的情况下 在现场应及早使用特效解毒药物 如电镀 热处理等使用氰化物中毒者 应立即给予口服抗氰预防片后肌肉注射抗氰急救针 4 二甲氨基苯酚 一支 在使用有机磷农药的情况下 发生了由皮肤或呼吸道吸收引起的中毒 现场可立即注射解磷注射液或苯克磷注射液等 然后送医院治疗 24 六 及时由 120 输送病员 目前 各地 120 急救车均配备有急救医师以及必要的抢救设备和通风装置 经复苏或现场其他急救后病情仍危重者 应及早通知并由 120 送往有关医院 以便途中延续必需的抢救并与有关方面保持密切的联系 25 甲苯中毒 甲苯属低毒类 主要有对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及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 高浓度可引起肾 肝 脑细胞坏死和退行性变 纯甲苯对血液系统基本无毒作用 甲苯可经呼吸道 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体内吸收后分布于富含脂肪的组织 经氧化成苯甲酸 并与甘氨酸结合成马尿酸随尿排出 26 临床表现 中毒轻者有眩晕 无力 步态蹒跚 兴奋或酩酊状态 咳嗽 胸闷等呼吸道症状 以及流泪 结膜充血等眼损害 重者有恶心 呕吐 意识模糊 抽搐和昏迷等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 肝肿大 女工月经异常等 皮肤干燥 皲裂 皮炎 27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28 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达移至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9 如有大量甲苯洒在地面上 应立即用砂土 泥块阴断液体的蔓延 如倾倒在水里 应立即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 或用围栏阴断甲苯的蔓延扩散 如甲洒在土壤里 应立即收集被污染土壤 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任其挥发 事故现场加强通风 蒸发残液 排除蒸气 30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 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 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渗透工作服 31 急诊处理 急性中毒应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清新处 脱去污染衣服 温水冲洗眼及皮肤 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 32 丁酮中毒 丁酮 2 butanone 又名甲基乙基甲酮 气味与丙酮相似 为无色透明高挥发度可燃液体 易溶于有机溶剂 属低毒类 多为吸入性中毒 33 临床表现 1 刺激 多种物质对人体引起刺激 一般受到刺激的部位为皮肤 眼睛和呼吸系统 2 过敏 皮肤过敏看似皮炎 皮疹或水庖 的症状 另外还有呼吸系统过敏称为职业哮喘 3 缺氧 窒息 这种症状分为三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