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试验国家标准课件.ppt_第1页
拉伸试验国家标准课件.ppt_第2页
拉伸试验国家标准课件.ppt_第3页
拉伸试验国家标准课件.ppt_第4页
拉伸试验国家标准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伸试验国家标准简述 1 精品课件学习交流 提纲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原理定义符号试样S0的测定L0的测定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断后延伸率的测定抗拉强度测定收缩率测定测定数值的修约性能测定值的准确度试验结果处理试验报告 2 拉伸试验标准的目录 2000 3 目前 我国金属拉伸试验方面的标准很多 其中 228 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是金属制品行业应用最广泛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试验方法 它是合并修订三个标准国家标准GB T228 19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 T3076 1982 金属薄板 带 拉伸试验方法 GB T6397 19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ISO6892 199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 4 1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介绍 1 1本标准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 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 但不包括金属构件和零件 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 横截面尺寸 0 1 对于小横截面尺寸的金属产品 如金属箔 超细丝和毛细管等 需双方协议 本标准规定了试验原理 定义 符合和说明 试样及其尺寸测量 试验设备 试验要求 性能测定 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 5 1 2可测量的量 伸长率 断后伸长率 A 断裂总伸长率 At 最大力总伸长率 Agt 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 Ag 屈服点延伸率 Ae 等的测定 强度 上屈服强度 ReH 下屈服强度 Rel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Rp 规定总延伸强度 Rt 抗拉强度 Rm 的测定 断面收缩率 Z 的测定 6 1 3原理 试验系用静拉力对试样拉伸 测量力各相应的伸长 一般拉至断裂 测定一项或几项力学性能 7 1 4室温的温度范围 标准中规定室温的温度范围为10 35 超出这一范围不属于室温 对于材料在这一温度范围内性能对温度敏感而采用更严格的温度范围试验时 应采用23 5 的控制温度 上述10 35 的温度指容许的试样温度范围 8 1 5定义 原始标距 L0 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引伸计标距 e 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棱柱部分的度 断面收缩率 Z 最大力 Fm 9 伸长 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 L0 增量 断后伸长率 A 断裂总伸长率 At 最大力总伸长率 Agt 和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 Ag 延伸 试验期间任一给定时刻引伸计标距 e 的增量 残余延伸率 非比例延伸率 总延伸率 屈服点延伸率 Ae 最大力延伸率 Agt 等 10 应力 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S0 之商 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 上屈服强度 eH 下屈服强度 eL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p 规定总延伸强度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 r Back 11 新旧标准性能名称对照 12 新标准不仅在符号上 而且在内含上有很大改变 最大力 试样在屈服阶段之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力 对于无明显屈服 连续屈服 的金属材料 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 抗拉强度 相应最大力 的应力 如图拉伸曲线 Fm应为曲线上的 点 而不是旧标准中的取其 点的力 上屈服力 计算抗拉强度 13 1 6试样 形状与尺寸试样的形状与尺寸取决于被试验的金属产品的形状与尺寸 试样横截面可以为圆形 矩形 多边形 环形 特殊情况下可以为某些其他形状 比例试样与非比例试样 K 5 65或11 3试样的制备与类型 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或 2975的要求切取样坯和制备试样 14 1 7原始横截面积 0 的测定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测定的方法和准确度应符合附录 标准的附录 规定的要求 测量时建议按照表3选用量具或测量装置 应根据测量的试样原始尺寸计算原始横截面积 并至少保留4位有效数字 15 1 8原始标距 0 的标记 应用小标记 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原始标距 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 对于比例试样 应将原始标距的计算值修约至最接近5 的倍数 中间数值向较大一方修约 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 1 如平行长度 比原始标距长许多 例如不经机加工的试样 可以标记一系列套叠的原始标距 有时 可以在试样表面划一条平行于试样纵轴的线 并在此线上标记原始标距 16 1 9对试验设备准确度的要求 引伸计的准确度级别应符合 12160的要求 测定上屈服强度 下屈服强度 屈服点延伸率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规定总延伸强度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 以及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验证试验 应使用不劣于1级准确度的引伸计 测定其他具有较大延伸率的性能 例如抗拉强度 最大力总延伸率和最大力非比例延伸率 断裂总伸长率 以及断后伸长率 应使用不劣于2级准确度的引伸计 17 万能材料试验机 18 电脑伺服控制精密万能材料试验机 液压加荷 油缸下置式主机结构 油压传感器测力 计算机控制实验过程 钳口夹持部分分手动加紧与液压加紧两种 操作简便 增加附具可拓展试验范围 试验力是指准确度一级 济南新时代试金仪器有限公司 19 双立柱LR5KPlus万能材料试验机 测试量程 5KN 1100lbf 速度范围 0 01 1020mm mi位移分辨率 优于0 2 应变测试精度 引伸计读数的0 5 位移分辨率 优于0 05 m横梁行程 1000mm延长行程 1500mm数据获取 8KHz载荷分辨率 载荷传感器载荷能力的0 005 测试标准 符合BSENISO7500 1 ASTME4 DIN51221 英国Lloydinstruments公司 20 意大利GALDABINI万能材料试验机 最大负荷 2 5 100KN读数精度 1 200000f s 行程读数精度 1微米最大负荷下速度围 0 05 500mm min连结器销间最大距离 1000mm 21 复合材料和金属丝拉伸 22 1 10试验要求 1 10 1试验速率测定屈服强度和规定强度的试验速率在弹性范围和直至ReH 夹头的分离速率应保持恒定并在表4规定的范围内 若仅测定ReL 在试样平行长度的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在0 00025 0 0025 之间 任何情况下 弹性范围内的应力速率不得超过表4 下表 规定的最大速率 在塑性范围和直至规定强度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规定总延伸强度和规定残余延伸强度 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 0025 23 测定抗拉强度 的试验速率塑性范围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 008 弹性范围如试验不包括屈服强度或规定强度的测定 试验机的速率可以达到塑性范围内允许的最大速率 1 10 2夹持方法应使用例如楔形夹头 螺纹夹头 套环夹头等合适的夹具夹持试样 应尽最大努力确保夹持的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 当试验脆性材料或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规定总延伸强度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或屈服强度时尤为重要 24 1 11断后伸长率 和断裂总伸长率 的测定 应按照先前的定义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使用分辨力优于0 1 的量具测定 Lu 准确到 0 25 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 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 均为有效 能用引伸计测定断裂延伸的试验机 引伸计标距 e 应等于试样原始标距 0 无需标出试样原始标距的标记 以断裂时的总延伸作为伸长测量时 为了得到断后伸长率 应从总延伸中扣除弹性延伸部分 原则上 断裂发生在引伸计标距以内方为有效 但断后伸长率等于或大于规定值 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 25 为了避免因发生在规定的范围以外的断裂而造成试样报废 可以采用附录 的移位方法测定断后伸长率 将测定的断裂总延伸除以试样原始标距得到断裂总伸长率 26 1 12抗拉强度 的测定 按照定义和采用图解方法或指针方法测定抗拉强度 对有明显屈服 不连续屈服 现象的金属材料 从记录的力 位移图 或从测力度盘 读取过了屈服阶段后的最大力 对无明显屈服 连续屈服 现象的金属材料 从记录的力 位移曲线图或从测力度盘读取试验过程中最大力 Fm 0 27 1 13规定总延伸强度 的测定 在力延伸曲线图上 划一条平行于力轴并与该轴的距离等效于规定总延伸率的平行线 此平行线与曲线的交截点给出相应于规定总延伸强度的力F 此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0 得到规定总延伸强度 F 0 28 1 14断面收缩率 的测定 按照定义4 7测定断面收缩率 断裂后最小横截面积 应准确到 2 圆形横截面 在缩颈最小处相互垂直方向测量直径 取其算术平均值计算 矩形横截面试样 测缩颈处的最大宽度和最小厚度 见下图 两者之乘积为断后 Z 0 o 薄板和薄带试样 管材全截面试样 圆管纵向弧形试样和其他复杂横截面及直径小于3 试样 一般不测定Z 29 1 15性能测定结果数值的修约 测定的结果数值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进行修约 如未规定具体要求 应按照下表的要求进行 修约的方法按照GB T8170 Back 30 1 16性能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性能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取决于各种试验参数 计量参数 例如试验机和引伸计的准确度级别 试样尺寸的测量准确度等 材料和试验参数 例如材料的特性 试样的几何形状和制备 试验速率 温度 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等 31 1 17试验结果处理 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其试验结果无效 应重做同样数量试样的试验 试样断在标距外或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距标记上 而且断后伸长率小于规定最小值 试验期间设备发生故障 影响了试验结果 试验后试样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缩颈以及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 例如分层 气泡 夹渣 缩孔等 应在试验记录和报告中注明 32 1 1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本国家标准编号 试样标识 材料名称 牌号 试样类型 试样的取样方向和位置 所测性能结果 33 1 19新旧版标准中的几个区别 力学性能符号的变更用 取代 表示应力和强度的主符号 用 取代 表示伸长率主符号 用 取代 表示断面收缩率 点 和 应力 改为 强度 常用屈服点的 点 及规定伸长应力的 应力 均改为 强度 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改为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新版本标准对 伸长 和 延伸 作了区别 原始标距 L0 引伸计标距 Le 34 应力速率范围的变更测定 对于 150GPa的试样 应力速率由原标准的1 10 MPa s 1 修改为2 20 MPa s 1 对于 150 的试样 由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