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2007年9月19日一、基本情况: 根据省政府20071号文件精神,我镇简池村被列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为了切实做好“一村一品”示范村工作,特制定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如下:示范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一)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简池村位于镇巴县城西南部,是简池镇政府驻地,村辖面积9.14平方公里,村内有初中、小学各1所,镇机关、驻镇单位及镇属事业单位7个,个体工商户85户,常驻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及中、小学生等其他非农人口2500余人;村域经济以商贸、农业、养殖、劳务输出为主;镇巴至四川省通江县河口乡公路主干道油路穿村而过,集镇形成历史悠久,既是商贸、文化中心,也是我县三溪、大池、永乐及通江县铁溪、河口5乡一镇的商贸交易集散地。(二)农业产业发展状况简池村辖3个小组,297户1092人,有耕地1450亩,其中水田810亩,平均海拔630米,村内山地、丘陵、河川错落有致,土地肥沃,粮食生产产值高,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2006年人均产粮510公斤。(三)主导产业发展现状该村畜牧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截止2007年8月底,大牲畜出栏92头,存栏220头,生猪出栏2430头,存栏2200头,白山羊出栏330只,存栏1050只;现有良种基础母猪108头。2006年度该村农业总产值达582万元,人均纯收入2060元,畜牧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145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1%,生猪养殖主导产业覆盖农户248户,占总户数的83%。2006年被确定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年被省上确定为生猪养殖“一村一品”示范村。(四)公共事业发展状况村上建有“两委”办公室5间,占地181平方米,村卫生室一个,文化室一个,汔车站一个,各类饮食摊点36家,到组公路通畅,村内60%村民吃上了干净自来水,通电率达100%,建沼气池58口,一池三改46户,境内移动、联通信息便捷,集镇服务功能健全,社会秩序安定。示范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品种改良速度慢。该村有良种母猪108头,二元杂交母猪和荣昌母猪仅有70头,仍有38头老品种母猪急需改良。(二)生产标准化、产业化难度大。由于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条件制约,发展生产标准化、产业化进度慢。(三)市场信息不畅。信息网络服务缺乏。市场与生产环节脱钩,产、供、销不畅,缺少必备设备,致使产业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盲目性大。(四)群众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发展产业的意识不强,管理粗放,科学养猪方式缺欠,防疫意识淡泊,发展产业、提高产业聚集度有待进一步培训,以此提高产业发展速度。(五)目标不明确,责任未夯实。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村组干部不明确,责任未夯实,激励机制不健全,村组干部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造成产业发展,上动下不动,致使产业发展速度慢,群众增收不明显。二、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农、务工、活商、兴镇”的镇域经济发展思路,坚持“农民自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形成规模”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人才、信息为支撑,以提高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主线,发挥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坚持产业兴村、科技富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社会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使“一村一品”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带动周边4个村同走致富路。(二)目标任务从2008年开始,用3年时间,建成运行规范的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十五”末人均收入翻一番。建立简池村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大力开展绿色无公害养殖,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商品率。到2010年全村养猪4900头,其中出售商品猪2700头,发展良种母猪230头,建成仔猪养殖专业村,年实现畜牧产值265万元以上,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三)产业规划和实施步骤“一村一品”示范村项目工作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抓项目,三年建成效”的步骤实施。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1、2008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抓好“一村一品”示范规划落实。结合沼气池国债项目资金,加快“一池三改”工作力度,对边远户实行建沼气池40口,改造圈舍10户;院落圈舍改造10户,实行统一建圈,分户喂养,提高散养水平。加强县上购买二元杂交母猪和原有良种母猪管理,与农户签定喂养责任书,进一步落实责任。确定10户示范户,实行挂牌管理。成立简池村养猪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带动千家万户零星散养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包括:品种培育与杂交利用,饲料选择与加工利用,环境控制与疫病防治,经营管理与技术管理,重点以仔猪与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常见病的防治为主,提高养猪户的专业技术水平。全村达到生猪出栏2550头,存栏2310头,分别比2007年增长5%。2、2009年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巩固2008年成果;改建圈舍30户;选择培训养猪专业户12户(50200头称专业户);按照规范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仔猪基地建设;建立“支部、协会、农户”三位一体的党建促经济模式,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培训专门饲养人员、防疫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周边村生猪养殖和仔猪繁育体系;全村达到生猪出栏2800头,存栏2500头,分别比2007年增长10%。3、2010年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扩建圈舍50户;培养养猪专业户58户;全村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兽药、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的思路,全力打造从良种繁育、饲料供应、卫生防疫、物流销售等环节相扣,全程控制的“绿色”生猪产业体系。逐步向集约化方式(年出栏50010000商品猪)发展,向猪群优良化、饲料配方化、设备机械化、生产工艺化、工程程序化、环境标准化、产品规格化方向奋斗;到2010年良种母猪数量达230头,出栏达3824头,存栏达2347头,分别比2007年增长15%和14%,建沼气池150口,建圈舍达133户145间,培训饲养员248人,防疫员3人,投资总额达94.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237元,主导产业覆盖农户267户,占总农户的90%以上,主导产业人均收入2424元,占人均纯收入75%以上。以简池村“一村一品” 为轴心,辐射带动周边4个行政村,建立帮扶、带动机制,实现产业区域聚集、带动全镇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到2010年4个推进村达到示范村标准。四、主要措施围绕“一村一品” 工程建设,采取政府扶持、龙头带头、订单联姻、中介服务、能人引导等措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一)加强领导。为了切实加强“一村一品” 工作的领导,镇政府成立“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何景林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副镇长杨继信同志担任,成员由副书记云光明、副镇长李碧贤、副主席陈秀菊、财政所长董仁和、农综站赵林德和程开军等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程开军兼任办公室主任,赵林德、程小兵具体办公。李云纪同志为驻村指导员,县派驻简池村孙兆彬为联络员。并将“一村一品” 目标任务列入年度考核,制定奖罚措施,为推进“一村一品” 示范工作奠定基础。(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实施“一村一品” 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特色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既要有区域化的理念,更要有全局意识,必须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畅通产品供求信息发布渠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根本上提高“一村一品” 产业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从而达到“大区域大产品集中做大,小区域小产品分头做强做精”的目标。(三)必须进一步强化发展“一村一品” 的科技支撑体系,按照“便捷、易行、实用”原则,加快推进畜牧科技知识进村入户。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工作,完善畜牧专干管理制度,积极发展“订单”畜牧,切实解决生猪产前、产中、产后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四)必须进一步建立发展“一村一品”投入保障机制。建立以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小额信贷业务,优先安排给生猪养殖户;同时我们将把农村建设资金与发展“一村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