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崇宁通宝学习笔记.doc_第1页
我的崇宁通宝学习笔记.doc_第2页
我的崇宁通宝学习笔记.doc_第3页
我的崇宁通宝学习笔记.doc_第4页
我的崇宁通宝学习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崇宁通宝学习笔记 二、正字隔轮阔通与正字隔轮背四角 正字隔轮阔通在北宋铜钱2652号叫寄郭阔通,分类谱332号叫寄郭三俯以及381号纤字昂通;正字隔轮背四角即北宋铜钱正字背四出,此版背郭有四决纹而绝非四出纹,故北宋铜钱命名是错误的。此版分类谱不载。这两版如同孪生兄弟,无论钱文还是形制极难分辨,更有甚者两版背郭均有决文。有没有必要分作两个版别呢,我认为有必要。 钱文特征:正字隔轮阔通:钱文纤细,宁丁尤甚,通点稍立,宝足稍短; 正字隔轮背四角:钱文稍大,笔画也粗。 形制特征:正字隔轮阔通:细郭,钱文寄郭,直径35.7毫米、厚3.1毫米、穿宽7.6毫米、重13.9克; 正字隔轮背四角:背决文更明显,直径35.4毫米、厚2.5毫米、穿宽7.7毫米、11.2克。 三、正字俯宁与正字垂舟通 我以为这两个版本来没必要去作比较的,但很多崇宁爱好者就是分不清这两个版,可能是由于北宋铜钱只收录了正字俯宁,而正字垂舟通又是新发现的版没有一个正式的命名而导致的混淆。此两版分类谱均未收录,都属于近年发现的新版,可能正字垂舟通发现的更晚一些。其实两版的钱文特征有不小的差异,应该是一眼可以辨识的版别。 钱文特征:正字俯宁:钱文稍小有俯意,进崇俯宁,通稍退且低点直鼻,昂俯宝; 正字垂舟通:钱文稍大,正崇俯宁,退通且走之大起笔下垂,正宝长足。 形制特征:正字俯宁:直径35.1毫米、厚3毫米、穿宽7.9毫米、重11.8克; 正字垂舟通:直径34.4毫米、厚2.6毫米、穿宽7.9毫米、重11.8克。 四、宽字长鼻退通与宽字细缘 此两版犹如孪生兄弟太过相像,以至于北宋铜钱认为没有必要细分此两版,故没有收录阔字长鼻退通。(拓片与点评待补) 五、宽字小头通大字与宽字小头通 宽字小头通大字与宽字小头通在分类谱中均有记载,即159号斜宁长点俯通和157号斜宁小点俯通;北宋铜钱仅收录了2622号宽字小头通,不知何故没有收入大字版。这两个版别很难一眼判定,铸造同样精致,钱文形制变化较小,但处处又有所不同,因此应为两个固定板。 钱文特征:宽字小头通大字:钱文稍大,崇示两点长;通头稍大;宝王稍宽长足; 宽字小头通:钱文稍小,短点小头通,俯宝。 形制特征:宽字小头通大字:直径稍大,中缘,直径35.8毫米,郭厚2.6毫米、穿宽8毫米、重12.4 克; 宽字小头通:直径35.3毫米、郭厚2.85毫米、穿宽8.1毫米、重13.2克。 六、阔字进通与阔字狭通 阔字进通与阔字狭通实在很难判别,钱文只是一些微小的差别,形制变化也小,阔字进通背郭肥。在分类谱中244号大宝进通即北宋铜钱2607号阔字,因其进通的特征明显,我们叫它阔字进通;分类谱242号大宝即北宋铜钱2610号阔字狭通。目前此两版是否分作两个版别存在争议,一种意见是通字是一眼区分的特征应分别是两个版别;另一种意见是变化太小应当并作一个版别。 钱文特征:阔字进通:远点进通,宝足平齐; 阔字狭通:低点狭通(通“甬”狭),宝右足稍长。 形制特征:阔字进通:背肥郭,直径35.1毫米、郭厚2.5毫米、穿宽8.2毫米、重11.4克; 阔字狭通:直径35.3毫米、郭厚2.6毫米、穿宽8毫米、重12.1克。 七、遒劲小通与遒劲小通阔崇 此两版通宝分类谱均未收录,但重宝分类谱补录了“阔通狭宝”,名曰“长尾昂通”,其实玩家更乐意接受“遒劲小通”这一名称。北宋铜钱将遒劲小通归入阔通类,命名“阔通狭宝”。考虑到阔通没有遒劲之命名更深入人心,因此我们在重新分类时将阔通类更名为遒劲类,于是此两版自然就叫“遒劲小通”和“遒劲小通阔崇”了。遒劲小通存世稀见,遒劲小通阔崇罕见,两版钱文存在着过度演变关系,当然“遒劲小通”因其存世量相对多些应为最后的固定版别。 钱文特征:遒劲小通:小头阔通,狭宝; 遒劲小通阔崇:崇示之第二横长,宁丁接郭。 形制特征:遒劲小通:直径大小不一,有不足35毫米小样者,铸造不精;所见大样达到36毫米,铸造精整,中缘。大辞典北宋卷记载的直径3.54毫米、郭厚2.5毫米、穿宽9.2毫米、重量未載。实物图为剪轮者,拓片图为中缘大样。 遒劲小通阔崇:铸造精良者莫过于试铸样钱了,阔缘大样,直径几乎达到了38毫米;图中所见直径35.5毫米、郭厚2.6毫米、穿宽9毫米、重12.4克。 八、边炉小字圆冠与边炉小字 边炉小字圆冠由于存稀见,很多泉友为求圆冠而错把边炉小字当成圆冠,这说明两版特征较难区别。分类谱没有将两者归入一类;北宋铜钱也未予纠正。分类谱分别为082号退崇边炉小字和342号圆冠;北宋铜钱在归类时有点似是而非,分别为2645号圆冠和2646号正郭。其实两者无论钱文还是形制特征都十分相似,归入一类势在必然。根据其钱文特征以及分类谱约定俗成的归类,何不一并归入边炉类呢? 钱文特征:边炉小字圆冠:正崇昂宁,退通走之头垂,降宝开足; 边炉小字:降仰宁,进通走之仰,宝足短。 形制特征:边炉小字圆冠:中缘,直径34毫米、郭厚2.7毫米、穿宽8.1毫米、重12.1克; 边炉小字:中缘肥郭,直径34.5毫米、郭厚2.5毫米、穿宽8.1毫米、重13.8克。 九、仰宝进崇与仰宝狭退通 当初在学习分类谱时,311号宽字长宁短宝与317号宽字狭通进崇怎么也分不清楚。奇怪的是北宋铜钱竟然将如此相像的两个版在分类时分了家,一个叫退通进崇2730号;一个叫狭通退通2712号。两谱在分类时都不够清晰,于是我们又整理出仰宝类并将两版归入此类,分别命名仰宝长宁、仰宝狭退通。两者在存世方面可谓天壤之别,仰宝长宁存世甚丰,而仰宝狭退通存世稀见。 钱文特征:仰宝长宁:进崇退通,宁宝稍小; 仰宝狭退通:崇、宁、宝狭长,通“甬”狭且走之头垂。 形制特征:仰宝长宁:细缘细郭,直径34.1毫米、郭厚3毫米、穿宽8.2毫米、重11.5克; 仰宝狭退通:直径34.5毫米、郭厚2.6毫米、穿宽8.2毫米、重12.2克。 十、离宝降宁仰崇与离宝降宝 这两个版别单从钱文特征上看确实很难区分,由于分类谱没有离宝类这一概念且离宝降宁仰崇也没有收录,而仅收录了离宝降宝即141号立点曲冠宁 ,因此在分类谱中我们就无从分辨此两版了。离宝降宁仰崇存世稍多而离宝降宝则少见。 钱文特征:离宝降宁仰崇:进仰崇,降宁,通稍进。 离宝降宝:进崇,狭宁,昂通。 形制特征:离宝降宁仰崇:背郭肥。直径3.53毫米、郭厚0.27毫米、穿宽0.84毫米、重9.5克; 离宝降宝:中缘,背郭肥。直径3.54毫米、郭厚0.30毫米、穿宽0.86毫米、重11.2克; 整理完这个帖子才发现,文中所举版别存在如下现象,一些版别因北宋铜钱只记载了其中一枚而漏掉了不应该漏掉的分类谱曾收录的版别,如正字美制、宽字小头通大字等;个别没首先考虑钱文整体特征,从而归类不正确的版别,如2730号退通进崇简单归入通字细目,而将2652号寄郭阔通归入寄郭类等;也有近几年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