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doc_第1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doc_第2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doc_第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doc_第4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考试说明1. 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 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 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1、 积累与运用(33分)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虽历经cng sng,饱受m nn,但每一次都能以我们民族特有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我们坚信,有各族人民并肩xi shu,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2. 根据课文原句填空。(9分)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茅盾白杨礼赞)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 。(臧克家有的人)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B.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5 年举世瞩目的大事。C. 由于山体滑坡,奔赴雅安芦山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D. 诗人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山水画。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 诗句“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小谢”是指南宋诗人谢眺。C. 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D. 赠序是一种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是明初文学家宋濂。5.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正义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就可以平均享用的物品,但是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社会目标。捍卫正义不仅需要法律约束,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正义应融入道德之中、也应存在于信仰之中,最终成为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1) 第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一组关联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 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 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6. 观察第7题旁的漫画,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25个字以内)(3分)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课堂上,老师问学生:“如果一只网球掉进草堆里,应该如何找?”学生们纷纷作答:有的说,从草堆的中心线开始找;有的说,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还有的说,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你们这些寻找的方法,就一定能找到网球吗?”老师问。“不一定。”学生们说。漫画:学蝉之驴 “知道不一定能找到,为什么还选择这些方法呢?”“这样更省事,万一网球就掉在那个点上,不就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吗?”学生们答。“要成功地寻找到掉进草堆里的网球,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从草堆的这一头搜寻到草堆的另一头。”老师说,“其实,机会也是一只掉进草堆里的网球,为什么一些人总是与机会擦肩而过呢?就是因为心存侥幸,图省事,图方便,总奢望以最小的付出去获得最大的回报。” 8. 滨江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正在举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6分)(1) 郭泉同学负责本次活动的宣传工作,他需要一句有关“生命”的名人名言,请你推荐一句。(必须写清楚名言的作者)(3分) (2) 李悦同学编辑了一份“珍爱生命”手抄报,她打算把下述新闻编进去,请你帮她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3分)8月1日凌晨,浙江电台音乐调频“动听968”新浪官方微博发出讣告,告诉了网友“动听968”女主播郭梦秋突发心肌梗塞不幸离世的消息。郭梦秋年仅25岁,称音乐是她的梦想。据悉,郭梦秋曾参加2009年“快乐女声”的比赛,为快乐女声全国300强。郭梦秋还参加了2011年青海卫视“花儿朵朵”节目,晋级全国20强。郭梦秋的好友透露,郭梦秋比较敬业,她怀疑工作压力大是其年纪轻轻就离世的主要原因。 2、 阅读与理解(52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9. 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0. 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2分)宋濂传(节选)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馔:饮食,吃喝。 臧否:好坏。 恶可:怎么能够。 微:(如果)没有。11. 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1)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 )(2) 或指其书曰( )(3) 悉召廷臣诘责( )12. 下列句子与“卿不朕欺”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安求其能千里也B. 弗之怠C. 太祖常劝以读书D. 何陋之有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4. 上文写了有关宋濂的哪三件事?请你概括。(3分) 15. 读了上文,在做人方面你得到什么有益启示?(2分) (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1620题。(17分)大美之美西藏的山水只宜远望,不可近瞧。那里的山,多是褐中泛黑的颜色,不长一棵树。那是一种怎样的山呀,离天那么近,它们的骨和肉,都被太阳烤干了,已没有一丝一毫阴柔的女儿气,惟存阳刚与雄浑。它们与蓝天、白云、湖泊构成了大跨度、大视角的不加丝毫修饰的原始之美、宏阔之美。可你近赏它时就连海拔5000米、巍峨的岗巴拉山,呈现给你的也没什么惯常的意趣可言,绝对找不到水落珠溅、苔绿花红、芳草萋萋的景致,有的只是干燥异常的壤土与碎石。 在我目力所及的地方,大自然的存在都显得非常简洁,好像盘古刚完成开天辟地。在内地的时候,每当我看到秃秃的山冈,就惋惜为何不多植一些树,让它变得苍翠一些;就在我飞抵拉萨的当天,看见这座阳光之城周围山上的荒芜;,也延续着这样的想法。可是,从我一脚踏上岗巴拉的时候起,我就发现我错了。天下其他所有的山的确都该葱茏蓊郁,而唯独这里的山就应该是裸露的,骨感的,刚健的,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让人放心在世界屋脊上撑起我们头顶这片蓝天的大山,难道不应该是一身雄风、力挺万钧的样子吗?我甚至想,这里的山上即使能种活树,也应不为,让青青翠翠的山为我们擎天,太秀气了,会让人担忧它的柔弱,难以承受天的重荷。仅仅看了一眼,我几乎就被这雄奇之美击倒,一时之间竟无法释怀,喉咙有一种噎堵的感觉。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到,美到了极致让人产生的窒息感。 真的,即使你的想象力再丰富,也难相信造物主能把那片土地打造得如此神奇。甲站在岗巴拉山顶,就能领略到这瑰丽的一幕。藏语里意为“珊瑚湖”的羊卓雍错,在岗巴拉的脚下,弯弯曲曲,绿堡这些貌不惊人的山,顿显神采,成了宏大画卷中不可替代、不能拆分的部分。乙湖的那一端,是被一层层的大山扩展到天的尽头,无疆无界,用一双眼睛来丈量这里的美,显然已远远不够用了 有别于过去见过的所有的湖光山色,这里的山,岑寂、肃穆;这里的水,端庄、圣洁,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美,使人绝然不敢生出丝毫的狎玩之意,惟恐崇敬不足。在它们面前,你的躯体虽是直立的,但魂魄实际早巳匍匐在地。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藏族人为何会把自己的信仰与神山圣水组合在一起,在它们面前,堆放玛尼堆,扯挂经幡,旋起转经筒,一遍遍地把自己的五体投向大地。 雪山的影子映在水中,湖水犹如一张专门让它们安睡的蓝色大床。水质洁净无比,让人不忍濯手足。伫立圣湖之畔,我默默地洗涤自己的灵魂,古人说的“澡雪精神”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选自人民日报阿敏文) 16. 阅读第段,请说说“西藏的山水只宜远望,不可近瞧”的原因。(4分) 17. 第段中,作者的思路是怎样逐步展开的?请写出作者的行文思路。(3分) 西藏的山上也应多种些树 18. 第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中任选一句作赏析(可从语言特点、修辞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3分) 我选【 】句,赏析: 19. 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20. 为什么说西藏的山水是“大美之美”?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四)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2124题。(9分)机会(日)星新一 阿尔在自己豪华住宅的豪华寝室里安然酣睡着。他之所以能过上这样天堂似的生活,是因为他是一个百万富翁。而他今天能有这么多的财富,则是由于他从不错过任何可以利用的各种机会。半夜的时候,阿尔被一种奇怪的声音突然惊醒。这一响动仿佛是来自书斋那个方向。他急忙从床上爬起来,透过门缝,悄悄地向外窥视。阿尔把挂在墙上的猎枪拿在手,并把它端了起来。突然,他推门、开灯、紧接着一声呐喊,所有这些动作几乎是在一瞬间同时发生的。“谁?不准动,动就打死你!” “是小偷,请饶恕我吧!什么也还没有偷,不信请检查一下看看。”“不,这是不能宽恕的。人要靠辛勤地劳动来挣钱,不劳而获这种思想是极其卑劣的。所以,我最讨厌的是税务所和小偷,我要把你交给警察。”“哎呀!请饶恕我这一次吧!”“不行!像你这样的家伙,完全应该进一次监狱!” “今后我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决不再干坏事了,就像别人那样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真的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这个想法很好!” “如果能饶恕我的话,让我干啥都行!”小偷在地板上一个劲儿地磕头求饶。阿尔稍微想了一想,然后说:“什么样事情都能做吗?”“当然,不论吩咐什么都可以,请说吧!” “那么,你把那边的金库给我打开!”阿尔指着房间一隅的大金库,郑重其事地说。小偷看了看金库,为难地摇了摇头。“这这可不行,开金库的事没干过,特别是究竟怎样调对号码也不知道。您如果是想修理,请找专门修理的人,我不合适!” “很合适!号码和开库方法我告诉你。”“可是为什么那样我不明白!”“不要说什么道理不道理,你就照我说的那样去做。当然,不愿干也可以。但在这里,我要用枪打断你的腿,然后把警察叫来,怎么样?” “明白了,我服从!不过,总觉得气氛有些奇怪” 小偷一边嘟嘟哝哝地唠叨着,一边按照阿尔指示的那样拔转了号码,用手一拽,金库的 门慢悠悠地打开了。里边堆放着好多纸包,阿尔下达了如下的命令:“打开一个纸包着看!” “是!啊?这不是一捆钞票吗?”“是的,现在把其中的一张送给你,拿去吧!” “真有这样的好事吗?”“不必客气,用它作旅费,赶快远走高飞,可不要再在这一带转悠喽!” 小偷呈现出无法相信的惊恐神色。“多么仁慈的心肠啊!不光给予宽恕,还能发给旅费”“别啰唆了,马上给我滚!” 小偷放心大胆地从窗户跑了出去。不大一会儿,阿尔把金库里的东西移至屋顶,把猎枪放回原处,拽断了电话线,然后跑到公用电话处叫来了警察。 “刚才,家中被盗了。由于凶器的威逼,把金库的开法说了出去”不久,阿尔向赶来的警官作了详细申述。“看来损失很大呀,实在可惜!”等到警察表示于以同情之后,阿尔巧妙地开口说:“可是在您认为方便的时候,我想领取一张被盗的证明书,因为听说它对于减免税款是必需的” (选文有删改)21. 整体感知全文,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 22. 文中的阿尔是一个 的人。(提取原文词句回答)(2分)23. 从全文看,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24. 为结尾语句不至于太突兀,作者在前文先行作了铺垫。请你找出一处相关语句。(2分) (五)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2528题。(9分)诚意是当今社会的稀缺资源郑连根曾几何时,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近期连续发文批判一些电视台的相亲节目“低俗”,这自然有道理。可在我看来,“低俗”只是表相,并非病根。病根是缺乏诚意。我们说,一个一切唯收视率是瞻的电视节目,其本身就是缺乏诚意的。同理,一个为了出名不择手段的人(譬如打着相亲的名义上电视进而制造话题出名),心中必然没有诚意。吊诡的是,一档如此没有诚意的节目居然取了个“非诚勿扰”的名字,这真是对“名不副实”这一成语所做的绝佳注释。 若从语言学的角度考察,当今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话语悬空”语言文字与现实世界严重脱节,名不副实的现象越来越多。不说实话、说一套做一套、相互忽悠这些已经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常态。比如,打着“国家免检”旗号的产品,其质量未必信得过,“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豪言更不能当真(如果你信以为真,就可能因喝含三聚氰胺的牛奶而得肾结石)。专家们倒是常在电视上为我们支招,可是他们的话非但不能帮我们找到幸福,反而可能会掏空我们的口袋。“公仆”一词更是如此,很多自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其实是在全心全意地享受着人民的服务,他们的衣食住行不但要比人民群众好,而且还要“有面子,够排场”才行。 中国人原本是很看重“诚”的。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以说,中国士人几千年来的人生信条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除此之外,中国人还有“一分诚敬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十分利益”的说法。曾国藩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做事惟诚敬而已”,他还反复叮嘱自己的学生李鸿章,做事也要“诚敬”。 古人为什么这么看重“诚”(包括诚意、诚敬、诚信等)?原因很简单,意不“诚”,心就不会正,心不正就连“修身”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治国、平天下”!用现代的话来说,一个人若没有诚意,就会心术不正,办事吊儿郎当,说话谎话连篇。这样的人,“外欺于人,内欺于心”,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同样的道理,若一个社会缺乏诚意,发生了诚信危机,那么谎言就会迅速地流行开来。谎言流行必然会导致大面积的道德虚无与人格分裂,社会风气也会随之变得华而不实,充满着虚伪、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