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乡二中高二下学期暑假作业(二)时间:150分,分值:15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70分)甲 必考题(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砚 铭 考 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是文物评定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砚铭,是以文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作为文学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到了宋代,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代更为普遍,并出现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从此,款记便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明清时期,赏砚之风日盛。当时金石书法名家辈出,他们中不少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如纪晓岚。为了把书法、雕刻和装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在书写和镌刻之前,都要对砚铭的全面布局、章法的疏密错落和刀法运用进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砚面构图,因形而异,行、草、篆、楷,因砚而择,使其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同时刀法的运用也力求做到笔画的顿挫、轻重、快慢、转折,要刻得生动自然,既有笔意又有刀味。不过,砚铭的书写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囚受到砚面与雕刻过程的限制,制作者选用的铭文大多简短、扼要、精辟,因此砚铭虽短,却字字千金,均是砚铭者的真情流露,从而使砚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真正成为既具观赏性,又具实用性的艺术品。 1.砚铭作为艺术品“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宋末元初,砚铭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B.宋末元初,款记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C.明清时期,砚面构图,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刀法运用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D.明清时期,砚铭简短、扼要、精辟,字字千金,能充分地表现砚铭者的真实情感。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大多把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因此文物家一般把砚铭当作鉴定文物真伪的依据。 B.宋代,文人墨客用砚铭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C.砚铭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内容上大多就砚说砚。 D.纪晓岚是清代金石书法名家中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的名家。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在,我国仍有文人学士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的,且多有年款和图章。 B.散文能更好地抒情言志,从文天祥开始,宋代的砚铭大都用散文形式写成,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 C.砚铭大多能提高砚的价值,质佳的、传承可考的古砚则会有不同于一般艺术品和文物的潜在价值。D.随着世界性收藏热的升温,带有优秀砚铭的砚,将成为当代喜欢收藏砚的人追求的对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删)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彧,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选自三国志魏书十荀彧传,有删节。)问:通“闻”,名声,虚名。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 异:看重 B除亢父令 除:废除C殆有他虑。殆:恐怕,大概 D会征孙权 会:正赶上,恰逢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荀彧有“王佐之才”的一组是( 3分) (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董卓之乱,(求出补吏,删)除亢父令,遂弃官归。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 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彧疾留寿春。A. B. C. D.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荀彧年少的时候,南阳何颙就认为他不同于一般,有王佐才,很看重他。B太祖迎天子后,四面受敌。袁绍给他写了一封言辞傲慢无礼的书信,太祖看后很生 气,出入的举动不同于平常,众人都说是因为失利于张绣的缘故。只有荀彧认为有其他忧虑。C荀彧死后的第二年,太祖就升为魏公了。D十七年,董昭等认为太祖应该晋升爵位为国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勋,荀彧也认为应该这样做,太祖因此对他更加重用。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5分)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宿 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注(1)风尘荏苒:喻战乱不绝,辗转流离。(2)怜俜:飘零之意。8. 诗中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经历?请结合全诗描述。(5分)9. 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诗歌一二两联。(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青泥何盘盘,_。(李白蜀道难)(2)故木受绳则直,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况劝学)(3)我欲乘风归去,_,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_。(苏轼水调歌头)(4)亲贤臣,远小人,_;亲小人,远贤臣,_。(诸葛亮出师表)乙 选考题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三、四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下坡或者上坡从县政府往东走,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从国税局往西走,是一条长长的上坡路。两种说法,指的是同一条道路。人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同一个事物,至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乍一听,好像是矛盾的,是相反的,仔细琢磨,其实是一回事儿。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说法自然就不会相同嘛。从县政府到国税局之间那条长长的下坡路,几天前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把我和我的朋友老周都牵扯进去了。老周曾经是我的同事,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坐对面,关系相当密切。十几年前“下海”热的时候,老周义无反顾地下去了,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如今,老周的事业红红火火,连奥迪都开上了。我呢,还窝在原先的那个部门。当然也“进步”了,不过跟老周相比,我的“进步”可以忽略不计。老周不忘旧交,忙里偷闲,会主动来电话,约我出去小聚。去的是老地方,农家菜馆。那个黄昏跟往常一样,老周亲自开车来接我。跟往常不一样的是,在那个下坡路的中间地段,我们发现前面路边上围了一群人。老周把车停下了。老周说:“肯定是交通事故。”说完,老周打开车门走了出去。我坐着没动。我不想管这种闲事,弄不好会管出一身麻烦的。这样的例子我见到的不少,听到的更多。原本是一种美德,可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美德弄得焦头烂额我正胡思乱想着,老周回到车上,从公文包里拿出纸和笔,匆匆地写着什么。我说:“老周,别管闲事。”老周没有抬头,边写边说:“不管不行,弄不好有生命危险。”我知道自己拖不住老周的后腿。他认准要做的事,谁反对都不行。当年“下海”的时候就是这样。我心里有点儿不踏实,跟老周一起下了车。我看见柏油路上躺着一个白发的老人,脑袋上有血,手上也有。跟我想象的一样,肇事司机逃走了。没逃走的是一群围观的看客。事不关己,看看又何妨呢?何况,看过以后,他们至少会捡到一个话题,跟别人说来说去,还可以发几声感慨,加几句议论,甚至还可以骂骂娘。老周走到白发老人身边,扶起了他的上半身,把纸和笔都递给他,说:“老人家,你签个字,证明我不是肇事的司机。签完字,我送你上医院。”老人的神志还算清醒,他看了老周一眼,点点头,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注意到,老人的手有些颤抖,字写得歪歪扭扭,而且,还把手上的血蹭到那张“证明”上去了。这时候围观的人群里发出不同的声音。一个声音说:“救人要紧,签哪门子字呢?”又一个声音说:“快点吧,出了人命谁负责?”还有一个声音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哇。”老周一声不吭。我不知道他在心里想什么。我倒是有些愤愤不平。一大群人没一个肯动手帮忙的,现在倒说起风凉话了。我们把老人送进了医院。还好,伤势不算太重。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一下。恰好,老人的儿子也赶到了,住院的事情,让他去安排吧。老人的儿子是个穿着皮夹克的中年人,脸色很阴,似乎有些愤怒。他没去安排住院的事,而是瞪着眼睛走到我们身边,说:“怎么回事儿?”老周把前后的经过跟他说了一遍。皮夹克沉默不语,他的表情很怪,似乎不相信老周的话,又似乎是将信将疑。屋子里的空气僵硬了。老周轻轻叹了口气,把“证明”拿出来给他看。皮夹克低着头看“证明”,看了很久很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冷冰冰的字:“那就,谢谢啦。”说完,一转身走了,连老周的姓名都没想起问一下。老周不是肇事司机,他心里是不是特别失望呢?我对皮夹克非常不满。什么人呀?人家帮了你父亲,你就用这种态度来对人家?老周长长吁了一口气,突然在我的胸脯上擂了一拳,大声说:“走,我们到富丽华大酒店,一醉方休!”富丽华是本地最高档的酒店,我和老周还从来没有一起去过呢。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 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说去农家菜馆聚会,为结尾老周决定改去最高档的富丽华酒店“一醉方休”埋下伏笔,以突出老周做成好事后的兴奋之情。B小说中的“我”反对老周救人,反映了“我”的世故与冷漠,说明本质上“我”与车祸现场的“看客”没有什么区别。C小说描写老人在“证明”上签字时的情形,说明老人可能伤得很重,突出抢救老人的紧迫性,也自然引出了围观者的一番议论。D小说描写“皮夹克”的行为,既验证了老周坚持让老人签“证明”行为的正确性,也批评了国人的某种阴暗心理的劣根性。E小说没有明确表明“我”的身份,而是通过对“我”的言行及处事方式的描写,暗示“我”是县政府机关的干部。12.小说中的老周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13.小说结尾“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一句有什么含意和作用? (6分)14.小说描写了老周救助车祸中受伤的老人又坚持让老人在证明他不是肇事司机的字条上签名的故事。有人赞同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时注意保护自己;也有人反对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不应有附加条件。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干干净净的傅雷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毛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厚憨,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从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临走前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间的生活费,并说:“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是惟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13条。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一切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有才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璨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15.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傅雷家中搜出他小姨子寄存的两件小物品,这两件物品被当成了反党的罪证,夫妇二人有口难辩,申诉无门,只得愤而自杀。B傅雷死前没有忘记为保姆周菊娣将来的生活作安排,说明他的细致周到,说明他是个心里善良,重情义、关心下层劳动者的人。C傅雷认为自己的罪责主要有三宗:家里搜出两件反党的物证;培养出一个叛徒儿子傅聪;自己是来自旧社会的渣滓。D作者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纯洁高尚的人格,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E文章反复写到傅雷夫妇死前的从容和镇定,说明傅雷夫妇之死实属被逼无奈,这种清醒的死更增强了事件的悲剧色彩。16.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傅雷“干干净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17.文章第二段写傅雷夫妇的外表气质和夫妻恩爱有什么任用?(6分)18.对于傅雷面对政治迫害选择离开人世的做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探究。(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赵老的文字功夫很好,思路清晰,用语严谨,疏而不漏,广大读者很喜爱他的作品。B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里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C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着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D他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说话做事都挥洒自如,给人一种非常干练的印象。20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各级各类教育要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B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C马来西亚南瑞新山的一家咖啡店出售的白蚁有三种吃法:生吃、浸酒及用米酒保存。D我们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报效祖国、给人民创造幸福。21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我国自主研发磁浮列车的优点。不超出20字(4分)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成功通过了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列车采用的是常导电磁吸引力控制悬浮原理,运行中列车悬浮80160公里之间。由于磁浮列车是在路轨上悬浮行驶,没有轨轮的机械磨损,因此列车运行平稳而安静。据了解,与时速可达500公里左右的高速磁浮列车相比,这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成本低,适合城市内部和市郊卫星城之间的快速运输。_22下面是近三年一些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所占比重的统计表,表中表现了怎样的命题趋势?请用简要文字表述。(5分)年度2007年2008年2009年平均比重262932最低比重202020最高比重41414223最近,在某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一家公司招聘高尔夫球童,短短时间内已有上百名“天之骄子”(大学生)前来排队竟聘。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请在论坛上发表留言,谈谈你的看法。(5分)_ 六、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摔在地上,“啪”,成了一团苹果泥。这便是生活中所谓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但不算白费力,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如果这时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苹果也不算晚。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要求: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西乡二中高二下学期暑假作业第卷 甲 必考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题号1234561920选项7.将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译文: (3分)(2)译文: (4分)(3)译文: (3分)8(5分) 9(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青泥何盘盘,_。(李白蜀道难)(2)故木受绳则直,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况劝学)(3)我欲乘风归去,_,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_。(苏轼水调歌头)(4)亲贤臣,远小人,_;亲小人,远贤臣,_。(诸葛亮出师表)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 )12(9分,每题3分)(1) (2) (3) 13.(6分) 14.(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5( )( )16(6分) 17.(5分) 18.(8分) 第卷 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21. (4分)22.(5分) 23.(5分) 六(60分)请写在作文纸上。西乡二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题1.D【分析】D项所说内容是砚铭的共性,不是明清独有。2.A【分析】A项前后缺少因果关系。3.B【分析】B项“宋代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的推论不成立,因为文天祥的砚铭虽用散文写成,其他砚铭用什么形式写成没有点出来。4B(除:授予,任命)(3分)5C(写在董卓之乱时改任他做亢父县令,他放弃不做之事,是叙述董昭向他请教让太祖进爵之事,写太祖对他的“打击报复”,与他“有王佐之才”无关。排除此三句,只剩C项。)(3分)6D(“荀彧也认为应该这样做,太祖因此对他更加重用”与原文相反。)(3分)7而您明白豁达,不拘小节,用人唯才,这说明您在度量方面胜过袁绍。(“明达”,“唯所”,“宜”各1分,文句通畅2分。)(5分)然而预先看出了曹氏篡位的苗头,因而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智。(机鉴:机敏地察出,预先看出;先识:事先识破;充:动词,充分地发挥;其:自己的。各1分,句子通畅1分)(5分)参考译文:荀彧字文若,颖川郡颖阴县人。荀彧年少时,南阳人何颙非常看重他,说:“是一个辅佐帝王的人才!”永汉元年,被荐举为孝廉,任命做守宫县令。董卓之乱时,被任命为亢父县令,竟弃官回家。他对父老们说:“颖川是四面受敌的争战之地,天下一有变故,就会经常成为军事要冲,应当赶紧离开此地,不要长久停留。”乡人之中很多都留恋本土,犹豫不决,没有追随的,荀彧只将自己的宗族迁到冀州。自从太祖迎接天子到许都之后,袁绍内心不服。袁绍兼并北方之后,天下人都畏惧他的强盛。太祖正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张绣在宛县打败太祖军。这一来,袁绍更加骄傲,给太祖写信,言辞无理而傲慢。太祖大怒,出入的举动不同于平常,众人都说是因为失利于张绣的缘故。钟繇为这事问荀彧,荀彧说:“曹公是个聪明人,必不追咎往事,恐怕有其他忧虑。”于是见到太祖询问,太祖便将袁绍的信给荀彧看,说:“我现在想要讨伐不义,而力量敌不过他,怎么办?”荀彧说:“古来在胜败场中较量的人,真有才能的,纵使起初弱小,也必将强盛,如果不是那号人,纵使起初强大,也容易弱小。从汉高祖与项羽的存亡,就足以看出这一点,现今同您争天下的人,只有袁绍罢了。袁绍这人貌似宽容而内心忌刻,使用人之才而又疑人之心,而您明白豁达,不拘小节,用人唯才,这说明您在度量方面胜过袁绍。袁绍处事迟缓,优柔寡断。往往错过时机,造成失败,而您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不守成规,这说明您在谋略方面胜过袁绍,袁绍治军不严,法令不行,士卒虽多,其实难用,而您法令严明,信赏必罚,士卒虽少,都争先效死,这说明您在用兵方面胜过袁绍,袁绍凭借世代门第,装模作样地玩弄小聪明,以博取名誉,因此很多缺乏才能而喜好虚名的士人都归附于他,而您以仁爱之心待人,推诚相见,不求虚名,自己的行动谨慎节俭,而赏赐有功的人无所吝惜,因此天下忠诚正直、讲求实际的人士都愿意为您所用,这说明您在品德方面胜过袁绍。用以上四个方面的优点辅佐天子,扶持正义,讨伐不义之臣,谁敢不从?袁绍虽强,又有什么用呢?”太祖很高兴。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认为太祖应该晋升爵位为国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勋,将此事秘密征询荀彧的意见。荀彧认为太祖发起义兵本来是为了匡正朝廷、安定国家,怀抱忠贞的诚心,保持退让的行动,君子根据高尚的道德而爱人,不应该这样作。太祖从此对荀彧心中不满。正好遇上征伐孙权,太祖上表请派荀彧到樵地劳军,荀彧因病留在寿春,由于心中忧郁而死,当年五十岁。第二年,太祖就升为魏公了。评论说:荀彧才能出众,通达儒雅,有辅佐帝王的风范,然而预先看出了曹氏篡位的苗头,因而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智。8(1)战乱中四处漂泊,亲朋音书皆断;(2)人生路途艰难,忍受困苦;(3)经过十年漂泊,总算勉强有了一处栖息之地。9诗歌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从户外的梧桐到户内的蜡炬,又从户内到户外的角声和月色,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以动衬静,借幕府的清秋寂寞萧条的景象,表达人生的孤苦悲凉。10、(略)三、11 B E(B.“我”只是提醒老周别管闲事,以免惹出麻烦,后来的救人行动“我”都全程参与其中,与袖手旁观说风凉话的“看客”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E.“我”的县政府机关干部身份是通过对通过对机关的位置和路的下坡上坡的描写中表露出来的,“我”的言行和处事方式不能表明这种身份。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二项得5分) 12.重情义,热心助人。敢作敢为,有社会责任感。理智冷静,善于保护自己。(每点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总结
- 可再生能源与绿色能源革命的驱动因素-洞察及研究
- 法务专员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详解
- 企业所得税对中国上市公司入境并购交易的影响:理论、实践与策略分析
- 信息安全培训后小结课件
- 绿色能源200MW光伏发电站建设与运营模式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能理疗枕的能源供给系统与续航能力优化悖论
- 智能控制算法如何突破液压系统集成度与响应时延的固有矛盾
- 2025税务稽查考试能力提升B卷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山东日照市五莲县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模板)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最优化方法》研究生配套教学课件
- EN61238-1额定电压36kV电力电缆用压接和机械连接器 试验方法和要求
- 专利法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自动插件机操作指导书
- 培智三年级上册生活数学全册教案
- 高考作文卷面书写
- 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bridge team management
- 心律失常介入培训教材课后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