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答案】A【解析】解答此题注意理解“封建”的概念,所谓“封建”实质是指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该区域内建立邦国的分封制,结合所学,分封制与实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二者互为表里。3.据史书记载,秦朝皇帝玉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这本质上反映了()。A上供玉玺,臣子谄媚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丞相左右【答案】C【解析】“受命于天”说明皇权是上天赋予的,“既寿永昌”反映的是皇位世袭,故选C项。A项不符合“本质反映”限定,排除;B项错在“专有”,不符合史实。4.(济南三模)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王位世袭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C选官制度 D监察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史实,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武帝建立中外朝制、解决王国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权力,分割地方权力,结束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康熙设南书房,加强君主权力。因此材料中的“国家政体”是指中央集权制度。B项正确。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D分封同姓诸侯国 解析:材料表明汉代的兴盛是由于采取了地方行政权归郡,牵制郡的长官,反映了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为此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结合汉武帝推恩令的内涵,可知是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以彻底解决王国问题,答案为B。 答案:B6(2013长沙三校联考)“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刚刚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逐渐失去其作用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刺史“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可以看出刺史已经与地方郡县官吏相互勾结,干预政事,故C项正确。刺史本来是中央派遣来监察地方的机构,但已经超出了这个职权,作用越来越大,排除B、D两项;A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7(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11届高三综练二文综)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唐代宰相的“委员制”指 应届生求职季宝典 开启你的职场征途简历撰写 笔试真题 面试攻略 专业技能指导 公务员专区A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B相权分立制衡 C削弱了相权 D行政权实现了真正的三权分立8剑桥中国史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唐代门阀势力依然不小9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10周振鹤在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中说:“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材料反映元代行省划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主要以加强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B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D使行省失去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造成南北制衡的局面11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 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12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 C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 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 【解析】A 明朝内阁首辅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但内阁始终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权力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张居正生前大权在握,死后被削夺官,正说明其权力在否关键看皇帝旨意。13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10分)(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6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10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选举二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6分)(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8分)(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8分)13.【解析】第(1)问,从材料1中可以看出周天子与诸侯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君臣名分逐渐确定;“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周王室的统治。第(2)问,注意观察地图的特点,根据地方行政区划来判断;其弊端可结合汉初“七国之乱”的史实来回答。第(3)问,实际考查行省制度,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需要综合三则材料,从地方行政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来总结特点。答案:(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4分)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6分)(2)郡国并行制。(2分)弊端:导致地方诸侯国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4分)(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4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6分)(4)地方势力不断被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4分)14.【解析】第(1)题结合三则材料,回忆我国古代主要选官的规定,归纳出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第(2)题结合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方式的不同,说明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从内在一致性上说明二者关系;第(3)题主要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划协议与合同(标准版)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装置操作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PVC电缆材料配方及研发立项报告
- 丁苯胶乳装置操作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钢筋加工与焊接安全技术指南
- 营养师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冷拉丝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关于实验教学总结范文集锦5篇
- 物流公司年度运输费用预算制定
- 关于学期教学总结模板合集六篇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走近大国工匠(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管理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万科郡西别墅课件
- 西南科技大学833材料科学基础2016-2022年考研初试真题
- 香港注册社会工作者工作守则
- GB/T 15115-1994压铸铝合金
- GB/T 12357.1-2004通信用多模光纤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 胸外科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的意义培训课件
- (新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丰田汽车新产品开发及项目管理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全册课文及翻译(中英word)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