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干知识要记牢1弹簧弹力Fkx2滑动摩擦力FFN3物体平衡的条件和推论(1)物体受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为0,即F合0。若在x轴或y轴上的力平衡,那么,这一方向的合力为0,即Fx合0或Fy合0。(2)常用推论:二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时,两个力等值、反向、共线。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任一个力沿另外两个力方向所在直线分解,分解所得的两个分力与原来两个力分别等值、反向、共线。多力作用下物体平衡规律可参考以上两条做推广性的理解。比如,受四个力作用下平衡时,任意三个力的合力与第四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或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共线等。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xv0tat2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v2v022ax位移与平均速度关系公式:xtt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某段位移的中点速度v,且vv)(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的运动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2x1x3x2xnxn1aT2,或xaT2。6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比为:v1v2v3vn123n(2)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比为:x1x2x3xn122232n2(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比为:x1x2x3xn135(2n1)(4)第一个x内、第二个x内、第三个x内、第n个x内的时间比为:t1t2t3tn1(1)()()7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公式:a。意义: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力和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2)牛顿第三定律:表达式:F1F2。意义:明确了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8平抛运动的规律(1)位移关系:水平位移xv0t竖直位移ygt2合位移的大小s,合位移的方向tan 。(2)速度关系:水平速度vxv0,竖直速度vygt。合速度的大小v,合速度的方向tan 。图31(3)重要推论:速度偏角与位移偏角的关系为tan 2tan 平抛运动到任一位置A,过A点作其速度方向反向延长线交Ox轴于C点,有OC(如图31所示)。9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1)v、T、f及半径的关系:T,2f,vr2frr。(2)向心加速度大小:a2r42f2rr。(3)向心力大小:Fmamm2rmr42mf2r。10万有引力公式:FG其中G6.671011Nm2/kg2。(1)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在赤道上,有GmgmR2mR。在两极时,有Gmg。(2)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由Gm得v,所以R越大,v越小。由Gm2R,得,所以R越大,越小。由GmR得T,所以R越大,T越大。11分析“隐蔽”的弹力与静摩擦力的“假设法”(1)用“假设法”分析“隐蔽”的弹力:看有无弹性形变、形变的方向与大小,是判定弹力的基础。但判定微小形变或未知形变情况下的“隐蔽性”弹力,一般应用“假设法”。先确定物体所受的重力、弹力等,再假设没有弹力(相当于把接触物撤销),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则说明有弹力。若向接触物靠近,则有挤压的弹力;若远离接触物,则有拉伸的弹力。也可以假设有弹力,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则说明没有。(2)用“假设法”分析“隐蔽”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也有很强的隐蔽性,一般也用“假设法”进行判定。假设没有静摩擦力,若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静摩擦力为0;若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有静摩擦力,且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就是实际中相对运动趋势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便是阻碍这一相对运动趋势的,也可以假设有静摩擦力,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则说明没有。12选取研究对象的“整体法”与“隔离法”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不涉及系统内力时,优先考虑应用整体法,既“能整体、不隔离”。(2)同样应用“隔离法”,也要先隔离“简单”的物体,比如待求量少、或受力少的物体。(3)将“整体法”与“隔离法”有机结合、灵活应用。(4)关注各“隔离体”间力的关联。关联力以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形式存在于物体间,对整体系统则是内力。(5)在某些特殊情形中,研究对象可以是物体的一部分,甚至是绳子的结点、力的作用点等。13“动态平衡”现象的“图解法”与“解析法”当受力物体“缓慢”运动经历一系列的平衡状态时,需要分析判定这一过程中某一力变化趋势特点及可能的“临界点”等,就形成“动态平衡”现象。常有以下处理方法。(1)图解法:当物体受三个力作用时,在相应的“力三角形”中,先确定某个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力,再确定只改变大小或方向的力,最后在力分解合成的三角形中,从边长、角度的变化分析待求力大小、方向的变化。(2)解析法:在动态现象中,需要具体计算力的大小、确定力的方向时,或物体受力较多时,则要应用解析法,写出待求力大小、方向(角度)的函数表达式,在表达式中分析其变化特点及“临界值”等。(3)一些特殊的多力情景若能简化为三力情景,也可应用“图解法”。“多物体系统”的“动态平衡”现象,可与“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分析处理。14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1)逆向思维法即逆着原来的运动过程考虑。例如,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末速度为零时,可转化为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竖直上抛,逆着抛出方向,就变成从最高点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等。利用这种方法,可使列式简洁,解题方便。(2)图像法运动图像主要包括xt图像和vt图像,图像的最大优点就是直观。利用图像分析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图像与坐标轴交点的意义;图像斜率的意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两图线交点的意义。15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两种基本方法(1)合成法: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两个力的合外力方向就是加速度方向,特别是两个力互相垂直或相等时,应用力的合成法比较简单。(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通常是分解力,但在有些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更简单。分解力:一般将物体受到的各个力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分解,则Fx合ma(沿加速度方向),Fy合0(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图32分解加速度:当物体受到的力相互垂直时,沿这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加速度,有时更简单,如图32所示。即Fx合max,Fy合may,其中axacos ,ayasin 。16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解答平抛运动问题要把握以下几点:(1)根据实际问题判断是分解瞬时速度,还是分解运动的位移;(2)将某时刻速度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由于水平方向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分速度等于抛出时的初速度,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满足自由落体运动规律;(3)无论分解速度还是位移,都要充分利用图形中的已知角,过渡到分解后的矢量三角形中,再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列式计算。17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处理方法(1)分清两类模型的动力学条件对于“绳(环)约束模型”,在圆轨道最高点,当弹力为零时,物体的向心力最小,仅由重力提供,由mgm,得临界速度vmin。当计算得物体在轨道最高点运动速度vvmin时,物体将从轨道上掉下,不能过最高点。对于“杆(管道)约束模型”,在圆轨道最高点,因有支撑,故最小速度为零,不存在脱离轨道的情况。物体除受向下的重力外,还受相关弹力作用,其方向可向下,也可向上。当物体速度v时,弹力向下;当v时,弹力向上。(2)抓好“两点一过程”“两点”指最高点和最低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向心力的来源,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一过程”,即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用动能定理将这两点的动能(速度)联系起来。18处理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把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Gmm2Rm()2Rm(2f)2R,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公式进行分析或计算。易错地带多关照1应用Fkx时,误将弹簧长度当成形变量。2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混淆,盲目套用公式FFN。3误将物体的速度等于零当成平衡状态。4误将v、v、的意义混淆。5错误的根据公式a认为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6误将加速度的正负当成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依据。7误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大,惯性大,速度小,惯性小”。8误认为“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9误将“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关系当成“力和速度”的瞬时关系。10误将超重、失重现象当成物体重量变大或变小。1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不能正确把握运动的独立性特点,不能正确区分合速度与分速度。12平抛运动中,误将速度方向夹角当成位移夹角,误认为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13混淆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两种模型在最高点的“临界条件”。14将地面上物体随地球的自转与环绕地球运行的物体混淆。15混淆速度变化引起的变轨与变轨引起的速度变化的区别。16不能正确应用“黄金代换”公式GMgR2或GMg(Rh)2。17双星模型中不能正确区分轨道半径和距离。保温训练不可少1(2013天津南开模拟)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像如图1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C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解析:选B由v t图线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可知,、两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A错误,B正确;由物体速度方向均不变可知,它们的位移均不断增大,C错误;由可知,1,2,D错误。2多选(2013南昌模拟)我国建成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包含多颗地球同步卫星,这有助于减少我国对GPS导航系统的依赖,GPS由运动周期为12 h的卫星群组成,设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中的同步卫星和GPS导航卫星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则()AT1T212BT1T221CR1R21 DR1R221解析:选BC同步卫星的周期T124 h,故T1T221,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由开普勒定律,可得:,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3. (2013唐山模拟)质量为m1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其v t图像如图2所示,其中一段时间受到一水平拉力的作用,另一段时间不受拉力作用。则()图2A物体所受摩擦力一定为3 NB物体所受摩擦力一定为1 NC水平拉力一定为4 ND水平拉力一定为2 N解析:选D由vt图像可知,物体在02 s内加速度大小为a11 m/s2,23 s内加速度大小为a23 m/s2。因题中未指明是02 s内受到拉力还是23 s内受到拉力的作用,故分为两种情况:若先受拉力,在23 s内摩擦力Ffma23 N,在02 s,因加速度较小,故拉力F和速度方向相同,有FfFma1,得F2 N;若后受拉力,在02 s内摩擦力Ff1ma11 N,在23 s内,因加速度较大,故拉力F和速度方向相反,有FfFma2,得F2 N,故D对。4.一斜劈静止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其斜面上放一滑块m,若给m一向下的初速度v0,则m正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3所示,现在m下滑的过程中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3A在m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1,则m将保持匀速运动,M对地有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的作用B在m上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2,则m将做加速运动,M对地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的作用C在m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3,则m将做减速运动,在m停止前M对地有向右的静摩擦力的作用D无论在m上加什么方向的力,在m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M对地都无静摩擦力的作用解析:选D给滑块一初速度v0,正好匀速下滑,对其受力分析,mgsin mgcos 0,可得:tan ;设施加力F,与斜面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隔离滑块,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可得,Fcos FNmgsin ma,Fsin FNmgcos 0,可得:a;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可得:Fcos()Ffmacos ,联立可得:Ff0,选项D正确。5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0 m/s。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为t00.5 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4倍,乙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6倍,g10 m/s2,求:(1)若甲车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警戒线15 m,他采取上述措施能否避免闯红灯;(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多大距离;(3)如果两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交换,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那么两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又应保持多大距离。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甲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为a14 m/s2甲车停下来所需时间为t1 s2.5 s滑行距离x m12.5 m,由于x12.5 m15 m,可见甲车司机刹车后能避免闯红灯。(2)设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距离x0,在乙车刹车t2时间后两车的速度相等,可知乙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为a26 m/s2,则有速度关系:vv0a1(t2t0)v0a2t2位移关系:v0t0x0解得t21.0 s,x01.5 m。(3)如果刹车时两车的加速度交换,这时由于甲车的加速度为a26 m/s2,乙车的加速度为a14 m/s2说明运行过程中甲车要比乙车先停下来,所以两车的位移大小关系应满足:v0t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商银行宁波市北仑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兴业银行杭州市临安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华夏银行南京市栖霞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南通市启东市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平安银行黄冈市黄州区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光大银行广州市海珠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房产疑难代办合同(标准版)
- 2024-2025学年度国家电网招聘考试考前冲刺练习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民生银行汕头市濠江区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民生银行张家口市宣化区2025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库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笔试试题(含答案)
- 直肠癌NCCN指南解读
- 学校教师请假管理办法(2025修订版)
- 2025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材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 2025年潍坊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全民国防教育日主题班会课件
- 黄冈市2025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彩虹 第一课时 课件
- 2025至2030氨基酸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现状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纪委监委案件管理办法
- 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查清单8-患者隐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