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霖铃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雨霖铃这首词鉴赏的方法。(教学重点)2、深入体会作者的离愁别恨及对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1、介绍作者及词的风格流派及有关文化常识。豪放派,壮美。 婉约派,优美。2、老师范读全词并稍作朗读指导。学生齐读全词。老师朗读指导:A .读时要注意重音、节奏,语速要慢些,读出感情。脑中要有画面。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也可以一字一顿,表示悲痛气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B. 要有节奏,诗句中要有短暂的停顿。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便/纵有/千种/风情。3、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基调及主题。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一)上阕: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实写为主。1、学生个别读。2、同座讨论: 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明确:寒蝉 晚 长亭 骤雨 兰舟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暮霭 楚天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全词基调是:婉约哀怨)作者一开头就点明了季节。什么季节?秋季。寒蝉,是蝉的一种。礼记中说:“孟秋之月,寒蝉鸣。”时间大约是农历七月,寒蝉的叫声低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蝉叫声未必凄切,但因词人本就怀着一种伤心的情愫,听到了蝉叫声就产生了凄楚之感。“都门”一句是什么意思?(齐答)学生看情人惜别图,体会“执手相看泪眼“一句的情感。师问:这句怎样表现复杂细腻的情感?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虚写,想象,借景抒情)问1:“去去”应该怎样读才好,为什么?问2:用自己的话想象描述这个画面,并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问3:既然是“沉沉的暮霭”为什么“楚天”却会“阔”呢? (二)下阕:学生齐读下阕。概括大意:设想别离后的凄清,是虚写。学生逐句品读下阕。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了主旨“伤离别”。2、从“今宵”开始到词的结束,按什么顺序写,分几层?(按时间顺序,分两层)3、讨论: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哀景写哀情的写法。)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比体会名句的美。4、“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点明与上文的呼应关系,写法:呼应,虚写,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听录音小声读。学生然后大声齐读。(三)师生共同归结小结:这首词,句句、层层写的都是离情别绪,但手法多样,章法谨严,毫无拖沓、重复之处。就手法来说,有时借景抒情,有时叙事寓情,有时直抒胸臆。即使同是写景,但有的景与情合,以哀景写哀;有的景与情违,以乐景写哀,却都把抒情主人公的别情曲曲传出,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就章法来说,全词委婉铺叙,既有实写,又有虚拟,既有时间的顺序,又有适当的剪裁,前后呼应,层层深入,构思完密,使人有天衣无缝之感。柳永曾长期过着羁旅生活,和歌女乐工们在一起。他对有些歌妓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他抒写爱情的作品中,有一些是有色情倾向的,消极颓废的色彩较浓,但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还是很健康的,虽比较伤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真实的感情。(四)小组交流讨论:你认为写得最好、感受最深的是哪句, 并且说出好在哪里。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1,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 江南柳 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明确: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 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都是婉约词。 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 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2,学生齐读课文。四、课后作业:1 、背诵雨霖铃。2、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可写成诗。附:教学流程图: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教学后记执教教师简介:姓名:陈春辉学历:1993年,华中师大中文本科毕业;1999年,华南师大语文教学法研究生课程结业。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龄:17年教学反思:这堂课,我按照教学目标,通过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较好地感受到了雨霖铃的音乐美、语言美、特色美。在诵读指导上,我指出韵脚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能抒情,注意拖音、词句中短暂的停顿,从重音、节奏、语速、感情方面读雨霖铃,指导得较细致,学生能较好地读出这首词婉约哀怨的情感。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安排两分钟。在对雨霖铃语言美的理解方面,我运用了讲解、问答、联想、想象、讨论探究、朗读等方法,学生扣住了字、词、句,能品尝到词中饱含的离愁别恨,与作者产生了共鸣。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雨霖铃细腻含蓄、婉丽多姿、缠绵哀怨的风格。学科专家、教师的点评意见(上完公开课后科组老师评价):陈颂:分析的语言很优美,朗读示范很到位。李秋霞:语言很优美,有才华,古诗名句能信手拈来,文学常识归纳很精简,上课示范朗读很好。李春季:知识广、用词优美,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很到位,课堂容量很大,从课内到课外。魏星:老师有文采,用词很符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有深度。课堂容量大,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课件的画面很美,有意境。余世宽:招聘老师的标准:专业水平,教学方式,思维敏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