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学期).doc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学期).doc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学期).doc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学期).doc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学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章节名 称第一章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一) 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光盘,图片,多媒体教学网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自制的精神。 2、使学生知道汲取信息的必要性。知识目标: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技能目标:会灵活运用键盘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 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二、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 新授小结作业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 信息1、 信息的含义“信息”(Information)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语言、文字、符号、信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2、 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加工和可其享等基本特征。二、 信息技术1、 信息技术定义: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信息技术主要由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组成,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2、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1)书刊(2)电子大屏幕(3)智能机器人(4)互联网(5)广播电视教学、网络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警察(6)远程(7)自动柜员机和收款机(8)电子商务 3、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1)虚拟现实信息技术演变内容采集技术感官 望远镜 显微镜 遥感技术传递技术烽火、击鼓、信鸽、驿马 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网络处理技术结绳、数石子 算筹、算盘 机械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模糊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生物计算机 (2)人工智能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学习了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教后记参考资料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授课章节名 称第一章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二)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光盘,图片,多媒体教学网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自制的精神。 2、使学生知道汲取信息的必要性。知识目标: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技能目标:会灵活运用键盘教学重点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教学难点信息的编码方法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三、信息的编码 1、二进制 2、字符编吗 (1)ASCII码 (2)汉字国标码 (3)多媒体信息编码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 新授小结作业计算机内形形色色的内容,其中包括图片、声音、录相、电影、文字等一系列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计算机里都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可能大家都从没有想过。这节课我们就讲一下,信息在计算机里的存储方式。三、信息的编码1、二进制计算机内部为便于使用物理元器件,都采用二进制方式表示数据。二进制跟十进制一样也是一种计数的方式,在二进制中,只有0、1两个数码,其运算规则是“逢二进一”。二进制的加法运算法则:0+0=0,0+1=1,1+0=1,1+1=10例1 1011+1001= 算式十进制二进制1+110+1011+11(3)简单介绍八进制和十六进制2、字符编码为了能够对字符进行识另和处理,各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一律用二进制编码表示。(1) ASCII码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字符编码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简称ASCII码。每个字符对应一个七位二进制码。在ASCII码中,英文字母是依次大1,大写字母比小字字母小。(2) 汉字国标码汉字国标码中收录了6763个汉字。是汉字的一种编码方法。(3) 多媒体信息编码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果通过采样、压缩等手段进行数字化。与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数制转换的一般规律。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教后记参考资料一、计算机的特点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电子计算机也因此得名。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早已超出了数值计算的范畴,已经成为运算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的信息处理工具。电子计算机主要有以下特点: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采用了高速的半导体器件,处理信息的速度极快,再加上先进的计算技术,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几十上百亿次,过去需要几天、几个月的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现在只要几分钟、几个小时就能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计算精度高由于电子计算机内可以通过程序使计算精度得以改变,因此只要改进算法技巧,就可以使得电子计算机的精度越来越高。3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电子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可以存储大量的程序和数据,为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奠定了基础。随着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大,电子计算机能够记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电子计算机可以对提供的信息进行识别、比较和判断,并确定下一步该完成的操作。计算机具有的逻辑判断功能,使自动计算成为可能,且使得计算机能够进行诸如资料分类、情报检索、逻辑推理等具有逻辑判断性质的工作,大大地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4有自动处理能力只要人们将事先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电子计算机就能根据程序的要求自动执行,而不需要人的干预,自动化程序极高。授课章节名 称第一章第二节 信息的获取与管理(一)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光盘,图片,多媒体教学网,相关网站,相关软件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学习精神。 2、使学生知道网络的利与弊。知识目标:1、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2、如何确定采集信息的途径和策略。教学重点1、信息的需求分析。2、获取信息的徐径。教学难点获取信息的徐径教学方法用计算机演示、任务驱动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二节 有效获取信息一、信息的需求分析二、获取信息的途径 1、用感官获取 2、调查研究 3、实践活动 4、文献检索 5、听广播、看电视 6、浏览网络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 新授小结作业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如何更快更有效的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有效的管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本章的第二节第一小结和第二小结,信息的需求分析及获取信息的途径。一、信息的需求分析 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和来源的广泛性,所以在收集信息之前,必须根据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并确定采集的途径和策略。一般来说,需求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信息获取的内容(2)确定信息获取的范围(3)确定信息获取的数量(4)确定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二、获取信息的途径 (1)用感官获取人类自身的感官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眼睛,通过耳朵聆听声音,鼻子嗅到气味,通过舌头品尝味道,触摸感受物体的质感等。(2)调查研究人们通过采访、座谈、会议、讨论、问卷、测试等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研究,获取所需的各种信息。(3)实践活动人们可能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获取信息。(4)文献检索报刊杂志、书籍等文献资料中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图书馆是文献资源聚集的地方,充分利用图书馆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5)听广播、看电视广播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时效性较强。电视以形象为主,视听兼备,所传递的信息迅速、生动感人,是人们获取信息最及时的途径之一。(6)浏览网络因特网是搜索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特网不但可以提供说尽的背景材料,还可以随时滚动播出新消息,其时效性更胜广播电视一等,在容量和检索上也可以和电子图书馆相媲美。本节主要讲了信息的需求分析及获取信息的途径。1、 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2、 信息的需求分析包括几个方面?教后记授课章节名 称第一章第二节 信息的获取与管理(二)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光盘,图片,多媒体教学网,相关网站,相关软件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学习精神。 2、使学生知道网络的利与弊。知识目标:1、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2、如何确定采集信息的途径和策略。技能目标:1、掌握搜索引擎的搜索功能。 2、会使用一种软件下载信息。教学重点1、掌握搜索引擎的搜索功能。2、会使用一种软件下载信息。教学难点信息的下载及使用教学方法用计算机演示、任务驱动主要内容第二节 有效获取信息三、从因特网获取信息 1、访问专业、专题网站 2、使用搜索引擎 3、使用网络通讯工具4、网上信息下载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 新授小结作业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如何更快更有效的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对,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因特网。那如何从因特网上下载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了解一下如何从因特网获取信息。三、 从因特网获取信息1、 访问专业、专题网站通常大多数网站都有分类目录,但各网站的分类方法往往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常见特色网站有:中国图书网 K12学生频道 /student闪客帝国 新华网 2、 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搜索引擎。(1) 全文搜索引擎(网页搜索引擎) 百度 谷歌 新浪爱问 搜狗 114搜索 114.(2) 目录索引搜索引擎 顾名思义,目录索引就是将网站分门别类地存放在相应的目录中,例如“新闻”、“娱乐”、“科技”、“财经”、“教育”等。因此在查询信息时,既可选择关键字搜索,也可按分类目录逐层查找。目录索引的代表网站有:新浪爱问目录分类()、搜狗目录分类()在因特网上,各种搜索引擎的功能、侧重点不同,所以搜索到的网页往往不尽相同。所需信息的类别推荐搜索引擎图片、新闻特定类型的数据库Switchboard(http:/www.S)音乐百度()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品等)AltaVista()3、 使用网络通讯工具4、 网上信息的下载(1) 保存整个网页:文件 另存为(2) 保存网页中的部分信息(3) 下载软件本节主要讲了如何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3、 常用的搜索引擎有哪些?4、 如何保存网页中的有用信息?教后记授课章节名 称第一章第二节 信息的获取与管理(三)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光盘,图片,多媒体教学网,相关网站,相关软件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学习精神。 2、使学生知道网络的利与弊。知识目标:1、能有效的甄别和引用信息。2、有效的管理信息技能目标:会使用一种软件下载信息并能有效的管理信息。教学重点会使用一种软件下载信息并能有效的管理信息。教学难点信息的下载及管理教学方法用计算机演示、任务驱动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二节 有效获取信息四、信息的甄别和引用1、信息的甄别2、信息的引用五、信息的管理 1、常见文件 2、压缩与解压缩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新授实践学习小结思考:由于各个搜索引擎的自动搜索和标引技术等因素,检索结果常会含有大量的重复信息。另外,网络信息的管理、监控机制还不完善,使得因特网存在着种种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用户要利用信息资源,必须有效的甄别信息。四、信息的甄别和引用 1、信息的甄别: (1)文献信息的评价 对于文献信息,可通过作者、出版机构、类型、被引用率、内容等进行评价。 (2)口头信息评价 对于口头信息,可能过发言者、场合以及听众的反应等进行评价。发言者:专家、学者发言的可靠性强于一般人的发言。场合:在重要、正规场合传递的口头信息的可靠性强于一般场合或非正式场合。其他听众的反应:如果有其他听众,则其反应或间接评价可作为一个参考依据。 (3)网络信息评价 从网页的发面者、发布组织机构或公司名称,可判断其背景、立场和可信度。 要确保从因特网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就必须考察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时效性。 2、信息的引用五、信息的管理 1、常见文件 文件是指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程序、文档都是单独的文件。格式文件类型找开或播放的常用程序TXT纯文本记事本、WORDDOC文本文档WORDHTM网页浏览器BMP图片画图软件 2、压缩与解压缩 WinRAR是常用的压缩软件,它可以对文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操作。1、 选择光盘资料中的若干文件,进行压缩,对比压缩前后的大小,体会压缩的优点。2、 分别选择文本、图片、音频等文件进行压缩,记录压缩前后的文件大小,对比各种文件的压缩比例。3、 使用文件夹分类管理文件。本节主要讲了如何甄别信息及信息的管理1、在学校计算机教室中,如何科学地管理个人文档呢?教后记授课章节名 称第二章第一节 认识计算机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图片,多媒体教学网,光盘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发发展史(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硬件和软件的区别。教学重点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节 认识计算机一、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2、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硬件 (1)主机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 新授小结作业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一、计算机的发展: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的诞生。 1946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实验室诞生。 2、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 (1)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2)晶体管计算机时代(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4)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设备。软件是指在硬件系统上运行的各类程序、数据及有关文档的总称。1硬件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自学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教师补充,区分输入、输出设备。 (1)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种连接和处理功能。它能存储输入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机箱内还有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小喇叭等。其中核心部分是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CUP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时钟频率,又称主频。单位是GHZ或MHZ。中集成程度最高的芯片,平时我们所说的“486”、“586”都是指微处理器的档次和型号。Inter公司是生产微处理器的最著名的厂商,1993年生产出了80586,取名Pentium(奔腾),1995年推出了Pentium Pro芯片,接着,又推出了Pentium 处理器,现在又有了Pentium 处理器。内存是暂时存放数据用的,通常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各种规格。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史,还学习了计算机硬件中的一部分,了解了主机器的构造。1、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2、 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什么?其由哪两部分组成?教后记授课章节名 称第二章第一节 认识计算机A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图片,多媒体教学网,光盘教学目标(1)了解存储器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2)掌握存储器的存储单位及单位的换算。教学重点1、存储器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特点2、存储器的单位及单位的换算。教学难点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功能特点及单位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节 认识计算机 (2)存储器 a.分类及功能 b.单位 (3)输入设备 (4)输出设备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 新授小结作业同学们,计算机有个别称还叫作电脑,那有谁告诉我为什么叫电脑?这是因为计算机有记忆功能,为什么它有记忆功能呢?因为计算机内有一部件是专门用来存放东西用的,就象人的大脑。(2)存储器:内部存储器内部存储器简称为内存,计算机要执行的程序、要处理的信息和数据,都必须先存入内存,才能由CPU取出进行处理。内存一般可以分为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ROM中存储的数据只能读出,而用一般的方法不能写入。数据在断电后不会丢失。ROM中保存的最重要的程序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这是一个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管理的程序。RAM可读可写。RAM的缺点是断电以后所存储的所有数据都将丢失。外部存储器外存存储容量大、价格较低,所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外存有软盘、硬盘、光盘等存储单位:存储器的容量以字节(Byte)为基本单位。每个字节存放8个二进制位(bit)。常用的容量单位还有千字节(KB)、兆字节(MB)和吉字节(GB)。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3)输入设备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器、话筒、扫描仪、手写笔等。(4)输出设备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音箱等。打印机通常有针打、喷打、激打之分。一个计算机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主机、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输入输出设备中除了显示器、键盘必不可少外,其他的可根据需要配备,当然,多一样设备,多一种功能。以上都是能够看到的部分,我们把它们叫做硬件。今天你知道了哪些计算机知识?(1)填空内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 和 两类。奔腾、奔腾、奔腾、奔腾是指计算机 的型号。常见的外存储器有 、 和 等几种。(2)你能说出计算机硬件由哪些设备组成吗?(3)想一想:如果你要在计算机中玩下象棋的游戏,该怎么办?教后记授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第一节 认识计算机B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图片,多媒体教学网,光盘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及分类(2)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教学重点1、计算机软件的分类2、操作系统定义及功能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功能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节 认识计算机 2、计算机软件 (1)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三、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1、冯 诺依曼2、冯 诺依曼原理构建的计算机的五个组成部分3、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 新授小结作业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的功能非常强大,那我们怎么利用计算机,让它发挥它巨大的能力为我们工作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人跟计算机之间的媒介-软件。2、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等。 a 操作系统是人与计算机之间桥梁,是所有其他任何软件运行的基础。 b 觉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 linux Unix Ms-dos (2)应用软件a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完成具体任务而编写的软件。如办公自动化软件、图像处理软件以及音频、视频播放软件等。b 应用软件又分为通用应用软件和专用应用软件。二、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1、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2、计算机五大基础部分:根据冯.诺依曼原理构建的计算机由五大基本部分: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 3、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人们将程序通过输入设备输入计算机,并存放入内存中,控制器从内存中逐条取出命令,然后向其他部件发出指令,指挥各部件协调工作,输出设备输出信息处理的结果。控 制 器输入设备运 算 器存 储 器输出设备输入信息 输出信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知道了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教学实践书P25教后记参考资料冯.诺依曼:冯.诺依曼(John Von Nouma)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1903-1957)。他于1946年提出“冯.诺依曼结构”的设备思想,成为现代计算机设计制造的理论基础。冯.诺依曼后来被誉为“计算机之父”。授课章节名 称第二章第二节 优化计算机 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光盘,图片,多媒体教学网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自制的精神。 2、使学生知道汲取信息的必要性。知识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学会优化系统教学重点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装教学难点安装操作系统的必要性和系统的优化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一、安装操作系统二、安装应用软件三、系统的优化 1、卸载应用软件 2、磁盘清理 3、系统自动更新 4、系统还原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 新授小结作业 一台什么都没的计算机叫裸机,人们在裸机上是没办法工作的。怎样能使计算机有效地为我们工作呢?上节课我们讲了,计算机与我们人之间有一个桥梁,那是什么呢?(操作系统),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实践一下操作系统是怎么装到计算机上的呢?还有其他要使用的软件是怎样装上的呢?所有软件都装到计算机上后,怎样来管理呢?一、安装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意义:操作系统是用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其他应用软件的运行都建立在操作系统平台上的。操作系统是人跟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或者说是桥梁。 2、安装windows XP由于Windows XP自带的硬件驱动程序支持市场上大多数主流硬件,所以在安装时,一般都能自动检测出硬件(如显卡、声卡和网卡等),并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观看配套光盘资料,了解Windows XP 的安装流程 3、安装打印机:首先将打印机与计算机连接好,再打开打印机的电源,这时系统往往会提示需要安装驱动程序。用打印机自带的光盘按照提示逐步操作。二、安装应用软件如果用正版光盘,多数的安装光盘具备自动启动功能,当光盘放入光驱后,系统会自动执行安装程序。如果不能自动执行,则找一个setup.exe的文件双击打开按照安装向导逐步安装。三、系统的优化:1、卸载应用软件: (1)使用软件自带的卸载程序。 (2)使用操作系统的“添加/删除程序” 开始 设置 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中单击“添加/删除程序”2、磁盘清理 计算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硬盘上会产生大量的临时文件和碎片,致使磁盘空间不足,运行速度变慢。使用“磁盘清理”程序来清除这些“垃圾文件”,释放磁盘空间,使计算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程序 附件 系统工具 磁盘清理3、系统自动更新 安装从微软网站自动下载的更新程序。 Hppt:/4、系统还原: 当系统出现异常时,可使用系统还原工具将计算机还原到指定的状态,从而避免重装系统。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首先大家了解了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安装,还知道了怎样优化你的计算机。这些都学到手了吗?实践与练习P27教后记授课章节名 称第二章第三节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 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光盘,图片,多媒体教学网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学会主动防范病毒;遵守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教学重点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教学难点病毒的定义、特征及防范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计算机安全1、计算机安全的含义2、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二、计算机病毒 1、病毒的概念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传播途径 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 新授小结作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交流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计算机应用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计算机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这节课我们就讨论一下计算机的安全与防护。一、计算机安全:1、计算机安全的含义: (1)定义: 计算机安全是由计算机管理派生出来的一项技术,目的是为了改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中的某些不可靠因素,以保证计算机正常、安全地运行。 (2)采用的技术: 应用先进的身份认证技术、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黑客跟踪技术、系统漏洞检测技术等 加强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建立安全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整体安全程度。2、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在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遵守良好的道德规范,做一个网络时代的文明人。二、计算机病毒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它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生存,并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传播途径 (1)特征: 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可激发性、破坏性等 (2)传播途径: 网络,在网上进行电子邮件、下载程序、文件传输等 使用传染了病毒的软盘、光盘和其他可移动盘3、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1)隔离来源 在使用可移动盘时一定要经过杀毒软件的检测,确认无毒或杀毒后才能使用。对于联网的计算机,发现某台计算机有病毒,应该立刻将其从网上切断。 (2)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杀毒软件的任务是扫描磁盘,查杀病毒。大部分杀毒软件还具有防火墙的功能,可实时监控系统。 使用杀毒软件时必须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计算机病毒与人体的病毒有什么不同?它们会不会相互传染呢?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相信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很容易。实践与练习P28教后记授课章节名 称第三章 应用文档设计 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光盘,图片,多媒体教学网教学目标1、了解WORD软件的功能2、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3、会保存文档教学重点1、 WORD窗口的组成2、 文档的保存教学难点文档的保存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节 制作作文选一、WORD窗口的组成1、WORD简介2、启动WORD3、窗口的组成4、文档的保存5、退出WORD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 新授小结作业打开书本,我们汲取着字里行间的知识与智慧。登录网站,我们享受着网页带给我们的信息。在喜庆的节日里,满载祝福语言的贺卡传递着友谊和温馨。留意周围,你会发现各种形式的应用文档。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加工和处理应用文档,已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一、WORD窗口的组成:1、WORD简介: (1)WORD是微软公司(Microsoft)公司开发办公软件OFFICE中的一部分。 (2)WORD是一个文字处理软件。主要处理文档和没有在的计算的表格。属应用软件。 2、启动WORD(1)开始 程序 Microsoft Word(2) 双击桌面的WORD快捷方式图标3、窗口的组成: (1)标题栏: 标题栏的组成:系统控制菜单、窗口标题、程序名称、窗口控制按钮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关闭按钮。 标题栏的作用: a表示出当前窗口是否为活动窗口。当颜色为深蓝颜色时则为当前活动窗口。 b可对窗口进行最大化、最小化、还原、关闭操作。 c移动窗口(当窗口处在非最大化或最小化的状态时)。 (2)菜单栏: 包括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帮助。 (3)工具栏: 经常在窗口中出现的工具栏有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和绘图工具栏。 视图 工具栏 常用或格式 *当“常用”前面有“”时,表示已经在窗口中打开。 (4)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 (5)窗口工作区 4、WORD文档的保存(1)新建文档 文件 保存(另存为) 在“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文件保存的位置,输入要保存的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2)已有的旧文档 文件 保存,则会将修改后的文档保存下来。5、WORD的退出(1)执行菜单命令:文件 退出(2)使用标题栏上的关闭按钮* WORD退出时一定要注意保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WORD了解了吗?是不是能保存自己的文档了呢?在计算机上熟悉本节课的内容教后记授课章节名 称第三章第一节 制作作文选(一) 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光盘,图片,多媒体教学网教学目标1、学会设计应用文档;2、掌握文本编辑;3、排版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教学重点3、 文本的编辑4、 排版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教学难点排版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节 制作作文选一、 规划应用文档1、 制作图书的过程2、 页面设置的方法二、 制作正文1、 撰写并收集作文2、 插入分隔符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 新授小结作业打开书本,我们汲取着字里行间的知识与智慧。登录网站,我们享受着网页带给我们的信息。在喜庆的节日里,满载祝福语言的贺卡传递着友谊和温馨。留意周围,你会发现各种形式的应用文档。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加工和处理应用文档,已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一、规划应用文档: 1、制作图书的过程: (1)制作正文 (2)撰写并制作卷首语 (3)制作目录页 (4)制作封面和封底 (5)打印或发布 2、页面设置 执行菜单命令:文件 页面设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1)页边距 页边距指打印文字与纸张边缘的距离,分为上、下、左、右边距。 页眉和页脚分别放在上边距和下边距中。 (2)纸张大小纸张大小分为A3、A4、16K、32K等等。除了设纸张大小外还可以设纸张打印的方向。方向一共有两个,分纵向和横向。二、制作正文 1、撰写并收集作文 (1)新建一个文档 当WORD启动后会自动创建一个临时名为“文档1”的新文档。 单击文件 新建命令 单击“常用”栏上的“新建”按钮。 (2)文档的合并: 我们可以将两篇文档合二为一。方法是: 执行菜单命令:插入 文件 打开“插入文件”对话框,找到自己需要文档,选中后单击“插入”按钮。 2、插入分隔符 我们将所有的作文合成一个文档后,为了使每篇作文独立成篇,需要在某些位置重新分页。这时可通过在文档中插入“分隔符”来实现。 执行菜单命令“插入 分隔符”,在“分隔符”对话框,将分隔符类型设为“分页符”,并在“分节符类型”栏中选定“下一页”,然后单击“确定”。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吗?完成时主要掌握两个知识点:一是先设页面;二是会合并文档并能正确插入分隔符。你会了吗?在计算机上熟悉本节课的内容教后记授课章节名 称第三章第一节 制作作文选(二) 课时安排1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日期使用教具光盘,图片,多媒体教学网教学目标1、 理解改写与插入的区别2、 掌握移动与复制文本教学重点文本的移动与复制教学难点文本的移动与复制教学方法用计算机演示 任务驱动 例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节 制作作文选二、制作正文3、文稿的编辑 (1)文本的选中(2)改写和插入 (3)移动与复制 (4)查找与替换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导入新授小结作业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页面设置,并会在WORD中输入文章,一篇文章我们输入到计算机中后总会有要修改的地方。这节课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如何在计算机中修改文章?二、制作正文:3、文稿的编辑: (1)编辑原则:先选定后操作。文本的选中 任意的文本 当鼠标变成“I”的形状时,按住鼠标从要选中的文本的开始位置拖动到文本的结束位置。文本会变成反相显示。 一行或多行 将鼠标移动该行的行首,当鼠标变成右向上空心箭头时,单击鼠标则选中一行,拖动则选中多行。 一段 a 将鼠标放在该段任意位置,连续快速击鼠标三次。 b 将鼠标移到该段文本选定区,双击。 整篇文档 Ctrl + A (2)改写和插入 a 改写:是用新输入的字符在原来的位置覆盖原来的字符,原来的字符就被新输入的字符替换了。 b 插入:是在光标所在位置插进新输入的字符,原来此位置上的字符向后移。 (3)文本的移动与复制 移动文本 a 选中要移动的文本 B 执行菜单命令:编辑 剪切(Ctrl +A) C 将插入点移动目标位置 D执行菜单命令:编辑 剪切(Ctrl +V) 复制文本 a 选中要复制的文本 B 执行菜单命令:编辑 复制(Ctrl +C) C 将插入点移动目标位置 D执行菜单命令:编辑 剪切(Ctrl +V)(4)查找和替换 执行菜单命令:编辑 查找(替换) 在对话框中输入要查找的内容,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