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丹阳市八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测试题 苏教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3.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2);(3)。(3分)4.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 5.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想一想自桃花人来到桃花源到渔人进入桃花源期间,桃花源外的世间又发生了那些战争?请至少写出三个来。(写出战争的名称即可)(3分) 6.陶渊明在现实社会黑暗的现实情况下,他个人无法改变这样的状况,于是他营造了一个并不存在的桃花源,来告诉人们他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因此,有人把他的笔下桃花源称之为“乌托邦”。请结合以下一则材料,说出“乌托邦”的意思。(4分) 材料链接: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美丽而又闭塞的小镇上,这里的民风纯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镇由于受到了城市文明的影响,民风发生的变化,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尔虞我诈。这让沈从文先生很痛心。面对已经不复存在纯朴的民风,他只能在他的小说里用文字去塑造一个现实生活并不存在的风景秀美、民风纯朴的湘西世界。因此,人们把他笔下的“湘西世界”也称之为“乌托邦”。 桃 花 源 记(二)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 桃 花 源 记(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3)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 (4)闻之,欣然规往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3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黠鼠赋,完成文后问题。(4分)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注释:苏子:即苏轼。拊:拍击。橐(tu):盛物的袋子。嘐(jio)嘐聱(o)聱:象声词,老鼠咬物声。见闭:被封闭。遽(j):急速,立刻。向:刚才,先前。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译文: 6.请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2分) 答: 7.读了上文,再看下面的四幅图片,写一两句话,说说你思考的结果。 (2分) 答: 桃 花 源 记(四)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为具言所闻 便扶向路 渔人甚异之 无问津者 2用现代汉语写出的意思。(2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根据文中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2分) 4“世外桃源”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解释,试解释它的意思。(2分)【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世外桃源】(提示:答题不超过100字,故事情节须根据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但不能翻译。)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注释:陶侃:东晋人,官至大将军。 何为:即“为何”,做什么。 云:说。聊:随便。 不田:不种田。 戏贼:损害、糟蹋。 执:抓起来。 勤于农植:勤劳耕种。 给:富裕。 恭:谨慎。 敛膝危坐:端端正正地坐着。 军府:将军府。检摄无遗:检查管理,没有遗漏。 大禹:古代治水英雄,圣明君主。 众人:普通人。逸游荒醉:吃喝玩乐。 闻:留名。 自弃:自己糟蹋自己。(选自晋书和资智通鉴)5用简要的话概括故事内容。(2分) 6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陶侃是怎样一个人?(2分) (答案:1.(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2欲穷其林怡然自乐处处志之不复得路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这四个空并不难填,看来,今年的前几道题难度都不大,拉不开距离。3.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4.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5.不设统一答案,只要是发生在秦末至西晋的战争都可以。如:陈胜、吴广起义;巨鹿之战;垓下之战,赤眉起义;绿林起义;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等等。(答对1个得1分,共3分)6.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愿望或理想但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的空想社会。(意对即可共4分,凡作答不判0分)(答案:1.D(问津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中间不能停顿)(2分)2.B(交通:互相通达)(2分)3C(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理想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2分)4(1)渔人觉得非常奇怪(1分),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1分)。 (2)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了自己知道的(1分),(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1分)。5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1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1分)(答案:11. 即使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12.一只狡猾的老鼠(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巧妙逃脱。 13.只要言之成理即。示例:老鼠也有可爱的一面。人们对老鼠的感情并不全是厌恶。) 16 略17(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2分。意对即可。)18渔人发现并拜访桃花源(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体运输合同范本
- 快递许可经营合同范本
- 游戏服务合同范本
- 原木订单合同范本
- 合法采砂船转让合同范本
- 铁塔空间租赁合同范本
- 银行居间借贷合同范本
- 出售废旧围挡合同范本
- 通信井盖采购合同范本
- 冷藏车合同范本
- 术前讨论制度
- 光缆线路工程验收标准
- 《小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贡献》论文
- 2025年广西宾阳县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辽宁省大连庄河市纪委监委招聘政府雇员2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体育与健康《立定跳远》教学课件
- 中医养生秋季篇课件
- DB37-T 4546-2022 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技术规程
- 华为战略规划BLM业务领导力模型应用实战
- 产品结构设计的未来趋势
- 2024年六西格玛绿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