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写作联想能力训练执教者: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徐晓春班级:高一(5)班 课时:一课时一导入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上课时,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他问学生们这是什么。有的学生面对黑板,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有的学生半天才低声说,这不就是一个句号嘛(当然,还得是英文里的句号)。但有的学生的回答却丰富极了:豆子、星星、眼睛、痦子、蝌蚪这个故事说明的问题很多,但我们所关注的,是面对那些联想能力缺乏的同学,我们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他们明确联想的意义,以及什么是联想,特别是怎样进行联想。有一则广告是这样写的: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则广告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联想的重要性。的确,没有联想,就不会有“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思想的驰骋;没有联想,也就不会有触类旁通、思接千载的文思的涌动。有了联想,生活才充满了创造,社会才不断地前行。这正是联想的意义所在吧。那么,什么是联想呢?有关联想的知识短文同学们已经看了。简单地讲,联想就是由眼前事物触发而想到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板书:此彼怎样进行联想呢?怎样才能使“此”与“彼”有机地联系起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以数字联想为例,试着去理清联想中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共同探讨联想的方法。二训练过程(一)指导(1)形象形象数字,大家都非常熟悉。有人讲,我们正在步入一个数字化的时代。现在,我们就以0、1为例展开联想。师从形的角度考虑,你都能联想到什么?众生0:鸡蛋、鸭蛋、石头、眼镜、脑袋、月亮、雨点、露珠、跑道、甜圈、花环1:火柴棍、接力棒、筷子、手指头、麦克风杆儿师如果说,“0”“1”是“此”,联想的事物是“彼”的话,“此”与“彼”是靠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呢?众生形似板书:形似也就是说,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联想可以从“形”的方面去展开。我们再看这样一组数字:168 518 914 174板书师看到这一组数字,你能想到什么呢?众生“168”想到“一路发”,“518”想到“我要发”,“914”想到“就要死”,“174”想到“要气死”。师这组数字和我们想到的事物,它们之间的联系点是什么?众生音近板书:音近这是人们根据谐音赋予了这些数字特殊的意义。由谐音而产生的这种联想,迷信色彩是比较浓的,是应该否定的。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今年高考,一位考生拿到准考证后跑到班主任那儿痛哭,因为她的准考证号的尾数是914,她说她“死定了”。本来根据她的水平可以考五百七八十分,但在这种不良心理暗示下,最后只考了五百出头。可见这种无意义的谐音联想对人是有害的。(2)形象抽象从思维的角度看,形似、音近触发的联想应该说是最直观、最形象、最容易的。更多时候,事物之间“此”与“彼”的联系靠的不是“形似”“音近”,而是意义,也就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某种联系。师同样还是“0”“1”,如果从意义的角度考虑,这两个数字又能使你想到什么呢?“0”:生10分,没有。生2由国安队“20”获胜,想到“从零开始”。生3零零碎碎。师这是谐音联想。要注意从意义方面联想。生4一个划定的范围圆。师由圆可以想到什么圆满、团圆。从数学上讲,任何数乘以“0”结果为零,那么从这个意义出发,零可以使我们想到稳定。“1”生5“1”可以使我们想到一个整体、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师刚才我们是从什么方面把“此”与“彼”联系起来的呢?众生意义。“此”与“彼”的意义是相近的、事理是相通的。板书:理通前面我们是由单个数字或几个组合数字展开联想的。现在如果在数字中间加上一定的符号,看能不能进一步引发你的联想。联想“11”电脑同学们可能都知道吧。板书:11师如果从音的角度联想,你能想到什么呢?众生一家一台电脑。师如果从形的角度考虑,你能想到什么呢?众生“王”字。师横过来是“王”字。它意味着“11”电脑是最好的电脑,是电脑中的王牌。师“11”如果加上底,封上顶是什么字呢?众生“田”字。师“田”字没有了底,也去掉了顶,表示什么呢?众生给人无限的联想空间,拓展时空。师从意义出发,我们又能想到什么呢?众生“哥德巴赫猜想”。师这是数学上的一顶王冠,由此我们又可以想到不断攀登。可见,数字加上符号也可以使我们从不同方面展开联想。(3)抽象抽象刚才我们是从形象到形象、从形象到抽象展开联想的。由抽象的式子能否展开联想,联系现实生活,从而再抽象出一定的生活事理呢?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我们能否找到“此”与“彼”之间的联系点。还是“11”,我们再加一个“1”,将它变成这样一个式子。板书:将原板书11变成111=0从数学上讲,这个式子是不能成立的:整体分解后的部分之和应该等于原来的整体,但现在这个式子却并非如此。师如果联系一下现实生活,你觉得它有没有成立的可能呢?众生有。师成立是有条件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式子。“1”表示什么?众生一个一个的个体。师“三”在文言中表示虚数,三个“1”相加表示什么?众生多个个体相加。师“0”表示什么?众生整体。师应该是整体。但现在这个整体不是原来的那个整体了。“0”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众生没有,没有结果。师生活中什么和它是相似的呢?生6一些面粉加一点水加一点馅等于1张大饼。师这是从生活出发联想的。注意,从意义的角度考虑,什么生活现象蕴含的道理与它是相通的?生7有一句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师这二者之间的相通点是什么?生7不合作,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有结果。师三个人都出了工,但都没出力。没有分力也就谈不上合力。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但对他们来说却是“人心不齐泰山不移”。生8一个决心加一个决心加一个决心等于零。师不断下决心结果为零,得有条件限制。生8只是下决心不付诸行动,结果仍然为零。生9我想到的是大家应该引以为戒的一句话: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我们一个人往往很有本事,但三个人在一起就一点儿力量也没有了。师这句话的条件限定要严密。不能一概说三个中国人在一起就一定是条虫。三个什么样的人?生9不齐心协力的人。师三个不齐心协力的人在一起的话,他们只能是一条虫了。但像今年抗洪救灾,111=1意味着什么呢?“万众一心,无坚不摧。”要注意条件的限定。克雷洛夫寓言天鹅、梭子鱼和虾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它们合伙拉车车不动,为什么?众生方向不对。师这个寓言跟前面“三个和尚没水吃”一样吗?众生不一样。师结果虽然一样,但反映的却是两种不同的情况。“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出工不出力,结果为零。这则寓言,它们都出工出力了,但由于没有同一的目标,结果仍然为零。这里,抽象的式子和我们联想到的生活实际之间相通的地方是什么?众生它们之间的“理”是相同的,相通的。师回顾一下刚才这个式子我们展开联想的思维过程:先分析式子的含义、特点;再联系生活,找出“此”与“彼”的联系点。联系点要找准,联想才能准确。我们再看这样一个式子:818板书这个式子在数学中也是不能成立的,但在生活中类似现象却比比皆是。我们还是先来分析这个式子。师“8”表示什么?众生众多。整体。一个不变的量。师“1”表示什么?众生个体。师“大于8”意味着什么?众生比原来的整体还要大。师联系现实生活,什么情况和它类似?生10很多人开始是一个整体,但其中有一个害群之马。赶出后,人虽然少了,但力量反而大了。师顺着他的思路想。“1”可以是害群之马,还可以是什么?“滥竽充数”的故事听说过吧?众生“1”还可以是滥竽充数者。师现在很多人下岗。下岗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浮于事。因此“1”还可以表示“人浮于事”者。减掉无效因素,结果反而更好。生11有些残疾人,虽然他们比正常人少胳膊少腿,但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付出巨大的代价,他们的贡献比正常人大得多。师注意联想的思维方向应该是一致的。“8”是一个正常的不变的量,“1”应该是无效的、多余的因素。“81”不能说是正常人少了胳膊、腿儿,成了残疾人。“1”除了无效之外,还可以是什么呢?联系学习想一想:整天埋头于学海之中,“1”是什么,减掉它后,效果反而比原来更好呢?生12比如中考,埋头学习牳小时,头昏脑胀。学习几小时后,用1个小时放松、休息、娱乐、锻炼,其效果比狂学牳小时好得多。师有一句俗话“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经济建设中企业的关停并转与“818”所蕴含的道理也是相通的。刚才,我们是由抽象的式子展开联想,联系现实生活,再抽象出一定的生活道理。应该说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同学们联想得都比较好。在这里,联想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应对式子内涵作出分析,要理解、把握住它;接着要联系现实生活,找准“此”与“彼”之间的联系点、相通点。这是联想的关键。(二)练习1讨论下面,根据刚才联想的思路和方法,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看下面三个式子能触发你哪些联想。6116991=09110(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生13由6116,我想到划船。6个人敲鼓指挥1个人划船,不如1个人敲鼓指挥6个人划船。这说明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与其夸夸其谈,不如实干。生14我想说991=0。一个人做了很多好事,又做了一件坏事。前面99步都努力做好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没做好,等于前功尽弃。师还有一个成语的意思与它相近。这个成语是什么?众生功亏一篑。生15北京市有家企业,以991=0作为企业的信条。它表示99步努力,最后一步也非常完满,但结果并不是100,而是0。他们认为成功只代表过去,“0”意味着新的起点。师注意习惯上“0”表示什么?众生无效,没有结果。师如果以此作为联想的话,需要对式子的每一项都予以说明。99件成功产品加上一件成功产品,成功的同时意味着新的起点开始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式子是可以成立的。一定要对式子成立的条件加以分析。生1699件合格产品1件不合格产品=努力白废。师加的“1”是不合格产品时,结果为零。两个不同式子相比较,“0”表示无效更贴近人们的思维习惯。师9110数学上就要讨论一下“不等于10”的情况;或者是大于10,或者是小于10。生17一个人干一件事,前面九步都成功了,后面一步做错了,就不能使事情十全十美、完满,前面的努力就达不到原来的成效。9110,就能取得很好的效益。师如果加的是一个庸才,贪污受贿、任人唯亲的领导呢?众生只能使这个工厂破产。918“818”这个算式显然是错的,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却比比皆是。一个集体中混进“1”个南郭先生,裁减了他,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就会增强;一个机关里人浮于事,裁掉“1”批出工不出力的人,这个机关的办事效率就会提高;学生在校每天“8”节课,抽出“1”节课搞文体活动,其学习效率肯定要比连续牳节课啃书本、泅题海高得多“818”,这里的减法充满着辩证法。滥竽充数的要裁减,机构臃肿的要精简,文武之道要一张一弛这篇文章抓住“818”与生活当中“减去一后,反而大于原数”相通的地方,分析得很好。“这里的减法充满着辩证法”,切中要害。作者先解释这个式子,然后把他联想到的事物用排比的句式列举出来。同学们写的时候,想到一点就写一点。想的多,也可以用排比的句式。最后有一两句小结。按照刚才联想的思路,模仿这篇文章的写法,写一篇200字以内的小片断。三个式子任选其一,或从前面出现的式子中任选一个。(学生快速成文)生196116在数学上,6116这个式子显然是不正确的;但它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工作中不但可以成立,而且应用十分广泛。比如说,6个空谈家加上1个实干家,比1个空谈家加6个实干家的贡献小得多;一个楼道里6个灯泡灭了,只有1个灯泡亮着,它的亮度会远远小于牰个灯泡亮着。这些实例告诉我们,数量多并不是一件事成功的关键,重要的是看质量的高低。与其盲目地做一千件事,不如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干好一件事。师举了两个例子,联想比较准确,结构也不错。表达再简练些、准确些就更好了。没有写完的下去完成。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只是以数字为例展开联想的。在生活中,可联想的事物实际上是很多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使人浮想联翩。生活中影响人联想的因素也很多: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积淀、联想时的不同心境等等都可以使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联想。联想的角度也可以是很多的:除了今天我们讲的形似、音近、理通之外,还可以由声音展开联想、符号展开联想、色彩展开联想。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不仅能完成从形象到形象、从形象到抽象的联想,更能够达到从抽象到抽象的更高层次的联想要求,从而使我们的联想既充满感性的色彩,又充满理性的思辨。附:板书设计教学说明这节课我选择联想能力训练为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大纲出发,着眼于“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牗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原则牘。这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核心,也体现了素质教育最本质的特征。联想能力的训练,就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实现学科教学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的统一。其次,从教学实际出发。学生初中阶段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联想训练,往往只是随课文学习展开片断性联想。如由爱莲说的莲花、白杨礼赞中的白杨展开联想等等。这些都是从形象到形象、非常具体化的联想。初中侧重的是形象思维的训练。到了高中,作文训练形象思维如何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呢?这既涉及初高中的衔接与过渡,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我试图寻找作文联想教学中初、高中由易到难的结合点。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由物到物、由形象到形象的联想是容易的;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一定的事理,较前者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再从抽象的事物中抽象出一定的生活事理,难度又增大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左右脑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且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裁判员试题附答案详解
- 材料管理制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境影像测量技术员资格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质量安全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1年度助理医师资格口腔助理医师习题(附答案)
- 护士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度通信工程师考试测试卷带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裁判员综合素质测评题目及答案
- 碳化钨制备工变更管理强化考核试卷含答案
- 紫胶漂白工安全文明能力考核试卷含答案
-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指南
- 浙江入团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三进两联一交友课件
- 2025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必考】附答案详解
- 九级硬笔真题及答案
- 2025届湖北省武汉外国语高三下学期10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环保低碳宣传知识培训课件
- (完整版)2025年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 信用管理师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医院团委工作介绍
- 妇科急腹症教学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