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辅导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系列.doc_第1页
小学语文辅导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系列.doc_第2页
小学语文辅导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系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辅导: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系列智康1对1燕老师/文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系列之一修辞学习方法指导 今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作文由60分变为50分,其中有4分是添加到语基部分,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修辞和标点。针对中考语文试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探讨小学语文的修辞学习。中考一共考八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这些知识点在小六阶段学生也已经接触、掌握了。这八种修辞在选择题中是直接考查的,但其实在记叙文阅读和作文中隐性考查随处可见。对于记叙文阅读的鉴赏类题型,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掌握,怎样把句子的美说清楚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对于作文,不少学生自己都会觉得自己的文章很平淡、没有文采,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并不能将修辞运用到写作中去。我在接触学生过程中,发现初中生对修辞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问题。在小学阶段,修辞是被当做独立的知识点来学习,还有专项的习题考查。到了初中这些知识点内化了、弱化了,学生也就没那么在意了,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很多都丢掉了。今年中考试卷的变化,也就提醒学生不能忽略修辞知识的学习。针对这种现象,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认真把握这几种修辞手法,并且能够熟练应用。这个目标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能否在记叙文阅读中鉴赏修辞的效果,能否在作文中写出恰当、优美的修辞句,都是在小学阶段修辞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辅导孩子学习呢?首先应该让孩子明确这些修辞手法的具体的概念,建议概念之后用例子解释,这样能让孩子更好的理解。例如:比喻就是“打比方”,然后举一个例子“桃花像天边的红霞”。通过例子让孩子理解什么是“本体”、“喻体”、“喻词”,还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区分“明喻”、“暗喻”和“借喻”这些概念。这之后就要让孩子自己造句了。可以有针对性提出要求造句,比如描写季节和身边的景物等。刚刚也一步骤只是对修辞有一个浅显的了解和使用,接下来就让孩子依据美文、美句,提高修辞鉴赏和应用水平。以上面的比喻为例,看看我们的孩子需要达到什么样的鉴赏水平。“桃花像天边的红霞”,把“桃花”比作“红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桃花鲜艳、繁多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桃花的喜爱之情(/z2011/101kecheng/index.html 4008191986)。不少学生能说出比喻“生动形象“这一作用,但是却并不能将句子透彻的分析清楚。其实分析不透彻,也就映射到作文表达上。经过这个步骤后,还要再回到美文上。通过经典文章将自己的修辞鉴赏和写作能力在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还是要进行一些指导。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系列之二不能忽略的标点符号学习 一、学习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上一次我提到今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语文基础部分新增了两道选择题,也就是两个考点:一个是修辞;一个是标点。修辞的学习上次已经详细的说过,这次来说一说标点符号的学习。标点符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最开始接触的逗号、句号到破折号、引号,孩子们接触的标点符号在增多,使用方法也越来越复杂。但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是比较模糊的,并不是十分明确标点符号运用规则。其实不仅仅是小学生,不少中学生也不能很好的应用标点符号,我想这也是中考考试大纲要把标点符号作为一个单独考查的知识点的原因之一。在作文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逗到底。这样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只好一逗到底,或者是觉得句子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不能换标点。这样的现象反应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学生的思维是不清晰的。同时,在作文中不能正确使用标点,也是会影响卷面成绩,因此掌握正确的标点符号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孩子刚开始接触成段落的句子时,就要让他注意别人的标点符号是如何使用的,这个过程是需要老师、家长的指引的。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写作时要注意纠正他的标点使用,告诉他正确的使用方法,这对孩子今后的语文学习都有很大影响。二、明确标点符号的种类标点分为常用标点和非常用标点。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在1990年3月22日发布的联合通知。常用标点有16种,而依据其用途不同,它们可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用来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调。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用来标明词语文句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7种,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9种。学生们弄清了常用标点有哪些,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教会其如何使用。三、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4分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