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中的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能指出圆的各部分名称,能说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会画圆。2、 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3、 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具准备:圆规,圆片,圆形物体,圆形、椭圆形和正方形车轮、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圆规,圆片,圆形物体、尺子、铅笔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动物园召开动物运动会(出示动画),猜一猜谁会得冠军。生活中的车轮都是圆形的,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认识圆。2、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圆?(硬币、瓶盖、钟面、圆桌、扣、圆形饼干、铁饼、光盘、)(平静的水面上荡漾的圆形波纹,向日葵、光环、圆形的中国结等)4、 圆和我们前面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比有什么不同?(曲线围成)二、探索与发现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1)折一折,请学生拿出课前剪好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你发现了什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认识来源于实践.)(2)量一量,用直尺量一量刚才的每一条折痕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活动,逐渐形成表象,对学生掌握圆的特征起到了一个积极促进作用.按照新课标要求:应该在学生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形成,体现“做中学”,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发挥空间,让学生实际操作代替教师演示、学生看的做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学生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生:这些折痕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师:我们把圆中心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电脑动态显示)师:每一条折痕都相等,且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叫做什么?生: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用字母“d”表示(电脑显示)学生画出一条直径,标上字母“d”。用同样的方法向学生介绍半径。三、探索讨论,理解圆的特征1、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圆心、直径和半径,想一想,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又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呢?2、小组讨论,交流。3、学生汇报讨论情况请学生将自己得出的结论和验证的方法向大家汇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那么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人人参与的机会.在合作交流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提出要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研究的氛围.)4、课件演示,加深理解(通过旋转,重合等动态演示,加深理解圆的特征)。5、探究画圆的方法怎样画圆呢?请你在纸上画一个圆。谁说一说画圆的方法。为什么每个同学画的圆大小不一样?(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不同)请你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想:圆的大小由谁决定?圆心决定圆的什么?介绍用绳子画圆的方法?人们根据生活的需要发明了圆规。介绍圆规的发明演变过程(查找资料)四、解决问题:1、量一量圆形物体的半径或直径。2、填空:儿童自行车外轮胎的直径是22厘米,半径是()厘米。3、3厘米 5厘米4、同学们做套圈游戏(课件显示)站成一排合理吗?站成正方形呢?应该怎样站?为什么?5、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课件显示)(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能为社会服务,培养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教者设计练习题的目的所在,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所在.)小结:西方数学、哲学史上历来有这么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对此,我一直无从理解。而现在想来,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至于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又何尝不是深刻而广远的呢。有的说,中国人特别重视中秋、除夕佳节;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喜欢以大团圆作结局;有人说,中国人在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上的词汇常常有“圆满”“美满”而所有这些,难道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任何关联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圆(曲线围成的)0dr30分米 d=2r 或 r=d/2教学反思 让 学 生 感 受 数 学 美多少年来,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在教师们的课堂里,数学一直与定理、法则、记忆、运算、冷峻、机械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障碍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一味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漠视数学本身所内涵的鲜活的文化背景,漠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本质、力量以及数学与人类社会(包括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显然应看成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数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我立足从过程与凝聚两个角度进行探索。“圆的认识”一课正是我所作的一次粗浅尝试。 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在承认“数学是一种过程”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藉此,教学伊始,我们选择从最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入,引发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探究结束,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从宏观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视域;最后,我们更是借助“解释自然中的圆”和“欣赏人文中的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真正美丽起来。当然,“理想的课程”如何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这当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深切关注的话题。就拿本课教学而言,实施下来,应该说,学生对于“圆”这一冰冷图形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的、文化的特性的感受还是十分真切的,然而,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对于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城市居民供水供气合同范本
- 2025年版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示范文本
- 第13课 长短参差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湘美版
- 2025电竞馆收银员雇佣合同
- 塑料厂消防演练实施管理规定
- Module 7 Unit 1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化肥厂复合肥运输管控细则
- 快递行业服务合同协议(2025修订版)
-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起始课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环保技术研发合同协议
- 跨学科实践活动07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活动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说课稿+设计(人教版2024)
- 2025年亚马逊AWS云服务合同范本参考
- 班干部聘任仪式
- 2025年老年病学住院医师规培出科考试理论笔试答案及解析
- 激光武器物理课件
- 半导体semi F81 中文版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 10096-2018)
- 外包与合作管理制度
- 安全现场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清单
- 生物波能量与养生健康知识问答手册
- 《读中国》作者阿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