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压缩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消除方法.doc_第1页
螺杆压缩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消除方法.doc_第2页
螺杆压缩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消除方法.doc_第3页
螺杆压缩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消除方法.doc_第4页
螺杆压缩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消除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螺杆压缩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消除方法序号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排除方法1压缩机不能启动1、 排气压力高2、 排气止回阀泄漏3、 机内积油或液体过多擦4、 能量调节未在零位5、 部分机械磨损6、 压力继电器故障或调定压力过低1、 打开吸气阀,使高压气体回到低压系统2、 检查止回阀,并修理3、 用手盘联轴器,将机腔内积液排出4、 卸载复原至0%5、 拆卸检修、更换、调整6、 同上2压缩机启动后短时间振动,然后稳定1、 吸入过量的润滑油或液体2、 压缩机积存油而发生液击1、 停机用手盘车将液体排出2、 将油泵手动启动,一段时间后再启动压缩机3压缩机启动后连续振动1、 机组地脚螺栓未紧固2、 压缩机与电动机轴线错位偏心3、 联轴器平衡不良4、 压缩机转子不平衡5、 机组与管道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同而产生共振1、 将垫块塞紧垫实,拧紧地脚螺栓2、 重新校正联轴器与压缩机的同心度3、 重新校正平衡4、 检查并重新调整5、 改变管道支撑点的位置4压缩机无故自动停机1、 高雅继电器动作,切断电路2、 油压差继电器动作3、 油温继电器动作4、 精滤器压差继电器动作5、 控制电路失灵6、 过载1、 检查并调整高压继电器2、 检查并调整3、 检查并调整4、 拆开并清洗精滤器,然后调整5、 检查并修理控制电路元件6、 检查过载原因,设法减小负载5压缩机在运转中有异常响声1、 转子内有异物2、 止推轴承磨损破裂3、 运转连接件松动4、 油泵气蚀5、 滑动轴承磨损,转子与机壳磨损1、 检查并修理压缩机和吸气过滤器2、 更换3、 拆开检查,更换键或紧固螺栓4、 检查并排除气蚀原因5、 检修或更换滑动轴承6能量调节机构不动作或不灵1、 四通阀不通或控制回路故障2、 油活塞间隙过大3、 油泵油路或接头不通4、 滑阀或油活塞卡住5、 指示器故障6、 油压不高1、 检查并修理四通阀或控制回路2、 检查并修理或更换3、 检查并修理吹洗4、 拆卸检修5、 检修6、 调整油压7压缩机机体温度高1、 机体摩擦部分发热2、 吸入气体过热3、 压缩比过高4、 油冷却器传热效果差1、 应立即停机检查2、 降低吸气温度3、 降低排气温度或负荷4、 清洗油冷却器8排气温度或油温过高1、 压缩比过大2、 油冷却器传热效果差3、 吸入过热气体4、 喷油量不足1、 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或减少负荷2、 清除油冷却器的污垢,增大水量降低水温3、 提高蒸发系统的液位4、 查明原因,提高油压,增大喷油量9压缩机及油泵油封漏油1、 磨损2、 装配不良造成偏磨振动3、 “O”型密封环变形腐蚀4、 密封接触面不平1、 运转一个时期是否好转是否应停机检查2、 拆卸重新装配检查并调整3、 检修或更换4、 检修或更换螺杆压缩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消除方法序号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排除方法10油压不高1、 油压调节阀调节不当2、 喷油过大3、 油量过大或过小4、 内部泄漏5、 转子磨损,油泵效率降低6、 油路不畅通7、 油量不足或油质不良1、 调节油压调节阀2、 调整喷油阀,限制喷油量3、 检查油冷却器,提高冷却能力4、 检查更换“O”型环5、 检修或更换油泵6、 检查吹洗油滤器及管路7、 加油或换油11油面上升1、 制冷剂溶于油内2、 进入液体制冷剂1、 继续运转提高油量2、 降低蒸发系统液位12停车时压缩机反转不停1、 吸入止回阀卡住,位关闭2、 吸入止回阀弹簧弹性不足1、 检修或更换2、 检查或更换制冷系统其它方面的故障现象和处理方法序号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排除方法1冷凝温度过高1、 冷凝器有故障2、 系统中混有空气3、 冷凝器内制冷剂液体过多4、 冷凝器内有污物,影响传热效果5、 排气管路受阻1、 检查修理冷凝器2、 放出系统空气3、 将多余制冷剂液体放出4、 清楚冷凝器内的污垢5、 找出原因排除之2压缩机进气压力与蒸发器的表压相差很大吸气阀门开启不当或开启量不足检查修理或调整开启量3压缩机排气温度比相应压力下的排气温度高系统中混有空气放出系统中的空气4压缩机排气压力与冷凝压力相差甚大1、 排气阀开启不当2、 排气管路不通畅3、 系统中混有空气1、 检查排气阀是否全开2、 找出不通畅部位并处理3、 放出系统中的空气5停车后高压与低压很快达到平衡1、 排气阀片破损2、 排气阀片密封不良3、 吸气阀片导向环密封不良4、 缸套与机体密封不良1、 调换破损的阀片2、 重新研磨3、 同上4、 垫片破损予以更换6浮球调节阀动作失灵1、 制冷剂液体中有杂质,将阀芯卡住堵塞2、 内部机构发生故障1、 检查并清洗过滤器2、 拆开检查并修理7冷凝器安全阀跳开冷却水中断,风机停转立即开启冷却水和风机,若关闭不严应进行研磨(1)空压机的输出压力pc pc=p+p pc:空压机的输出压力 p:气动执行元件的最高使用压力 p:气动系统的总压力损失。 一般情况下,另p=0.150.2MPa。 (2)空压机的吸入流量qc 不设气罐,qb=qmax 设气罐,qb=qsa qb:气动系统提供的流量 qmax:气动系统的最大耗气量 qsa:气动系统的平均耗气量 空压机的吸入流量,qc=kqb qc:空压机的吸入流量 k:修正系数。主要考虑气动元件、管接头等处的漏损、气动系统耗气量的估算误差、多台气动设备不同时使用的利用率以及增添新的气动设备的可能性等因素。一般k=1.52.0. (3)空压机的功率P p=(n+1)*k*p1*qc*(pc/p1)(k-1)/(n+1)*k-1/(k-1)*0.06空压机的维护注意: A按上表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定:空压机系统内的压力都已释放,与其它压力源已隔开,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且已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B压缩机冷却润滑油的更换时间取决于使用环境、湿度、尘埃和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新购置的空压机首次运行500小时须更换新油,以后按正常换油周期每4000小时更换一次,年运行不足4000小时的机器应每年更换一次。 C油过滤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300-500小时必须更换,第二次在使用2000小时更换,以后则按正常时间每2000小时更换。 D维修及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气阀时切记防止任何杂物落入压缩机主机腔内。操作时将主机入口封闭,操作完毕后,要用手按主机转动方向旋转数圈,确定无任何阻碍,才能开机。E在机器每运行2000小时左右须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如果皮带偏松,须调整,直至皮带张紧为止;为了保护皮带,在整个过程中需防止皮带因受油污染而报废。F每次换油时,须同时更换油过滤器。 G更换部件尽量采用原装公司部件,否则出现匹配问题,供应商不会负责。 清洁冷却器 空压机每运行2000h左右,为清除散热表面灰尘,需将风扇支架上的冷却器吹扫孔盖打开,用吹尘气枪对冷却器进行吹扫,直至散热表面灰尘吹扫干净。尚若散热表面污垢严重,难以吹扫干净,可将冷却器卸下,倒出冷却器内的油并将四个进出口封闭以防止污物进入,然后用压缩空气吹除两面的灰尘或用水冲洗,最后吹干表面的水渍。装回原位。切记!勿用铁刷等硬物刮除污物,以免损坏散热器表面。 排放冷凝水空气中的水分可能会在在油气分离罐中凝结,特别是在潮湿天气,当排气温度低于空气的压力露点或停机冷却时,会有更多的冷凝水析出。油中含有过多的水份将会造成润滑油的乳化,影响机器的安全运行,如: 1.造成压缩机主机润滑不良; 2.油气分离效果变差,油气分离器压差变大; 3.引起机件锈蚀。 因此,应根据湿度情况制定冷凝水排放时间表。 冷凝水的排放方法 应在机器停机、油气分离罐内无压力、充分冷却、冷凝水得到充分沉淀后进行,如早上开机前排放冷凝水。 拧出油气分离罐底部的球阀前螺堵。 缓慢打开球阀排水,直到有油流出,关闭球阀。 拧上球阀前螺堵。 安全阀 安全阀在整机出厂前已调定,供应商不提倡用户私自调整安全阀。如确需调整,则应在当地劳动安全部门或供应商维修人员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维护工作建议对一般用户,提供一些压缩机维护建议,用户可参考实行。 每周: a.检查机组有无异常声响和泄漏; b检查仪表读数是否正确; c.检查温度显示是否显示正常。 每月: a.检查机内是否有锈蚀、松动之处,如有锈蚀则去锈上油或涂漆,松动处上紧; b.排放冷凝水。 每三个月: a.清除冷却器外表面及风扇罩、扇叶处的灰尘; b.加注润滑油于电动机轴承上; c.检查软管有无老化、破裂现象; d.检查电器元件,清洁电控箱。“级”和“段” 在容积式压缩机中,每经过一次工作腔压缩后,气体便进入冷却器中进行一次冷却,这成为一“级”。 而在动力式压缩机中,往往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叶轮压缩后,才进入冷却器进行冷却,把每进行一次冷却的数个压缩“级”合称为一个“段”。 在日本把容积式压缩机的“级”称为“段”,中国个别地区、个别文献受此影响,也把“级”称为“段”。压力 压缩机行业中所指的压力指的是压强(P) 1m²面积上作用1N的力为1Pa,即1Pa=1N/m²,Pa为压力基本单位,当压力数值大时可用kPa(1kPa=103Pa)与MPa(1MPa=106Pa)。 标准大气压(atm) 表压与绝压 用压力表测得的压力为表压力,它是容器内的压力与当地的大气压之差,是以大气压力为零点测得的压力,用P(G)表示。 以绝对真空为零点的压力我们称为绝对压力,是容器内的压力与当地大气压之和,用P(A)表示。 Ø 表压与绝压的关系:表压+大气压=绝压 Ø 通常在压缩机铭牌上给出的排气压力为表压力。 工作压力 吸、排气压力,是指空压机吸、排气的压力 压缩机首级汽缸工作腔进气法兰和末级汽缸工作腔排气法兰接管处测得的气体压力称为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Ø 在某些场合,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也称“背压” Ø 螺杆空压机吸、排气压力指的是整个空压机的吸、排气压力,一般说空压机的工作压力指的是排气压力。 空压机常用的压力单位换算 1MPa(兆帕)=103kPa(千帕)=106Pa(帕斯卡) 1bar(巴) = 0.1MPa 1atm(标准大气压)=0.1013MPa=1.013bar=760mmHg=10.33mspanO 1kgf/cm2(工程公斤力)=0.981bar=0.0981Mpa 1psi(Lb/in2 )=0.07031kgf/cm2=0.06893 bar=6.893kpa 1MPa=145psi Ø Psi(lb/in2 )磅/平方英寸,常用在欧美等英语区国家的产品参数上 Ø 通常在空压机行业说的“公斤”是指“bar”博莱特螺杆空压机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7.2 电气连接现场接线时为避免端子连接处腐蚀和过热,要求所有的供电线均为铜导线。控制电缆线与电源线要分开敷设并加防护管,以防止电源线对控制电缆产生干扰,机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另外现场接线时为避免控制出错,其不应将低压控制线路(24V)与高于24V电压的导线穿在同一电线管内。7.2.1电源部分(1)机组到达客户现场后,需要将动力电源线接至机组控制柜。控制柜的进线口在控制柜的上方。控制柜电源进线必须高于机组1米,且控制柜上不能受压。把动力线接到接线端子R、S、T、N、PE,经过24小时(允许的最短时间)运行后,需重新固紧接线端子。(2)电控柜中电源部分包括:总电源接线铜排,自动空气断路器(空气开关),-或Y-压缩机启动电气装置。(3)机组的工作电源是3N,AC380V,50Hz。外接电源必须符合机组的电气特性。总电源经电控柜的背面上部穿线孔接入,与电源接线铜排或端子排连接,完成电源接线。(4)所有供电电路的安装应按照国家电气规范进行。(5)接至控制柜的动力电源线的规格应根据铭牌上的RLA电流选取。总电源功率配备必须由一定的余量,建议值为机组参数的1.251.3倍以上。供电电缆(电线)的载流量应略大于机组的最大运行电流,并要考虑工作环境的影响。电控箱里备有连接地线和自动断路措施,用户自备的电源都必须配有此措施。大电流机组,应采用双路电源供电,但两路供电电源线径必须相等,且属同一品牌。6、最大可允许的相电压不平衡为2%,相电流不平衡为10%。相电压不平衡大于2%,绝对不能开机。如果测出不平衡%过大,请立即通知供电部门。百分比相电压不平衡的计算公式为:比如:标称电压为3N,AC380V,50Hz,测得UAB=376V,UAC=379V,UBC=385V。得出平均电压=(376+379+385)/3= 380V确定与平均电压的偏差值:UAB=380-376=4V,UAC=380-379=1V,UBC=385-380=5V,最大偏差值为5V,5/380=1.3%,得出最大相电压不平衡为1.3%。7.2.2控制部分螺杆空压机组装置的核心部件采用微电脑控制器(PLC系列), 操作界面采用MAMKY02S型触摸屏,操作界面采用中文对话方式,易于操作。整个控制装置自动化水平高,可靠性高。(1)电控柜内控制部分装有继电器,电源接线故障指示器,接线端子排,PLC可编程序控制器。(2)电控柜前部是操作屏和机组的紧急停机开关。(3)电气接线必须符合国家技术规范之要求,各种机组的控制电路都是220V ,控制电路的接线方式可参考机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