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oc_第1页
第23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oc_第2页
第23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导学案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知识清单,自主学习一、背景:1、二战改变了原有的世界格局,充满着对峙。2、二战结束后,共同的敌人被打败,美国重新打出的旗号,反映出美苏两国在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3、二战后,世界主要国家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战争,锻炼出强大的军队,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二战后,普遍衰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4、二战结束后,美国确立了的全球战略,视苏联为头号强敌。苏联为了确保,扩大世界影响,也不示弱。反映出美苏两国在和战略目标上的冲突。二、表现:冷战1、“冷战”含义:是指除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2、“冷战”信号: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3、美国的“冷战”措施:政治上:1947年3月出台,公开提出要以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它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经济上:1948年提出了,以恢复欧洲经济,稳定 ,防止革命爆发,既增强了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也加强了美国。军事上:1949年发起成立,是美国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大行动。4、苏联的反击:于1955年6月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三、影响1、一方面,导致战后国际局势持续紧张,严重威胁着。具体表现是:造成和分裂 ,引发和等局部“热战”,使核战争一触即发。由于全面的“冷战”和局部的“热战”交替发生,天下很不太平。另一方面,由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都不敢轻易动武,没有发生新的。二、合作探究,分享交流探究一:英国前首相帕默斯顿有句名言:“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 请结合二战前、二战中、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及原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探究二:材料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时公开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材料二:二战后初期,美国认为“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推出了规模庞大的欧洲复兴计划。材料三: 如果说两者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法”,可以说,马歇尔计划是一种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 世界史现代史编结合材料及课本知识,说说你对美国总统杜鲁门曾说过的“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的理解?(提示:可从两者的共性、差异、联系等方面考虑)探究三: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美苏“冷战”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并谈谈你有何启示?(提示:可从新中国成立前的内战,成立后的国际环境、外交选择、经济模式、台湾问题等方面考虑)你问我答,释疑解惑沙场点兵,实战演练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 )A组织“北大西洋联盟”,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实力B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C在遏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战争D支持希腊政权,阻止共产党掌权3、下图的这块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