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考题类型:1、 标题的含义是什么?谈一谈你对题目的理解2、 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 为什么以此为标题?换成另一个标题好不好?4、 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考题变形:1、标题的作用是什么?2、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3、赏析标题的妙处答题思路:(一)揣摩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包括-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二)分析标题的作用(人物、环境、情节、主题、手法)1. 标题新颖、或引人深思、意味深长、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写作手法。 一看是不是运用了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反问、反复、用典等; 二看是不是运用了表现手法,主要有象征。 三看有没有描写手法3.贯穿全文线索 4.揭示情感主旨 5.体现主要内容6. 表明写作对象 7、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如果是对标题的理解,且分值较大,含义及作用可以都写上第2讲 段落作用所有的作用题,都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如果有,可以加上写作手法):内容上进行相关概括,即写了啥想表达什么(如果段落是结尾,还要将文章的主旨答出来)以及作者想抒发的情感;结构上看该部分与文章其他部分形成了哪种或哪几种关系:开头作用(结构上):总结(领)全文(概括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埋伏笔);中间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句);引起下文(此点较少涉及)结尾作用(结构上): 深化主旨(升华主旨);首尾呼应;照应文题;总结全文如果是人物描写段落,环境描写段落或插叙段落,就应该按相关的答题思路答题,注意答案的要点其实是一致的。第3讲 材料关系判定文章的材料搭配只要是涉及到文章内容的,涉及到文章具体情节和内容和事实的一概定为是文章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的关系总共有四种,分别为铺垫、照应、对比和衬托。 判定文章材料(内容)关系及所起作用 考试变形1、第段中写到城中人造小池塘中的蛙鸣,有人觉得多余,不如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2、既然作者对超市的粽子感到失望,为什么还要花笔墨进行细致描写?(4分)3、第3段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其作用是什么? 一、铺垫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缘由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对故事的发生发展作必要的情况介绍。2.交代故事发生发展的相关情况,使故事情节发展更为曲折动人,自然平稳。发生-突出人物形象 渲染环境背景发展-递进。转折(曲折,跌宕起伏)3.为下文的情节发展设置暗示或伏笔这种铺垫形式主要是用次要情节去暗示主要情节的发生,为主要情节埋下一个伏笔二、照应就是对前面讲到的文字或情节,文章其他部分有与其相呼应的内容,前后关照,呼应配合。通俗的讲,就是在一篇文章中,对前文提到的人,事,景,物,提出的问题,原因或结局,后文要做必要的交代,后文将要出现的情况,在前文也要有所预示,使得文章的结构严谨,情节周详,缜密。1. 文题照应这种照应法即文章的内容要紧扣题目,做到点题,突出中心,常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 情节照应作者前面提到的相关的情节或情景;看到相关情景,回忆类似情景。3. 首尾呼应有些文章为了突出自身的完整性,使结尾照应开头,把开头描写的景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用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首尾圆合的印象。三、对比1. 正面对比2. 反面对比四、衬托1. 以景衬情2. 反衬与烘托3. 作用:突出主体,形象鲜明,渲染情感四种关系单独设题较少,主要在句段作用这一知识点里运用较多。所以学好本次课也是为学习句段作用打基础的。第4讲 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判定线索及其作用:线索的分类:a.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 b.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c.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d.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e.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f.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线索知识点较小,不容易单独设题,常与标题,第一人称,主题等知识点一起考查第五讲 人称与记叙顺序一、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是“我”,1、使得文章更有真实感;2、使作者抒发的情感更具真实性;(真实性)第二人称是“你”/“您”,1、拉近距离,显得亲切自然;2、便于情感抒发。3、如果是“您”,表示尊重。(亲切感)第三人称是他/她/它,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拓展延伸】 小说/文章中“我”这个人物形象的作用? 考察知识点:(1)第一人称真实性(使文章/作者抒发的情感具有真实性) (2)线索人物(“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3)衬托/映衬人物形象 (4)文章主旨/情感意义二、叙述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补叙)顺叙,也称正叙,叙事的手法之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作用: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作用: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插叙,是当故事情节进行了一半的时候,突然间停止插入新的内容,等新的内容介绍完以后原有故事和内容继续。作用: 1、内容上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内容更充实; 2、结构上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 3、突出人物的形象; 4、避免故事情节的平淡,让文章内容更加跌宕起伏。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一般有两种方式:A、“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也叫分叙,即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B、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的命运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使用平叙的方式,特别要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时间一乱,全局皆乱。作用: 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的眉目清楚 ,有条不紊。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插叙与补叙区别】: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第6讲 句子赏析及重要字词句的含义一、赏析句子表达效果(作用,赏析类):方法指导: 1.写作手法:修辞角度: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反问设问等;描写手法角度:分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如景物、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等。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设置悬念,先扬后抑等关键词语角度:选择内涵丰富胡关键词语进行赏析:动词、副词、叠词、形容词、贬义词褒义词等2、 内容3、 情感/主旨答题模式:词语句子的赏析=方法+效果+扣主题(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二、理解字、词的含义第一步:先解释这个字/词的本义。第二步:再思考这个字/词在文中什么语境下使用的。第三步:通过比较,得出这个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三、理解句子的含义(1) 字面意义,即表层意义(2) 语境意义(3)言外之意第7讲 人物形象让我们先看一下常见的考试类型:(1)简要分析xxx的形象?或x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3)xxx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4)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中哪一个是主人公?请说出你的看法。(5)小说中的次要人物有什么作用?(6)小说对xxx描写用了哪些方法技巧?请简要分析。解题思路 (1)首先应重视文章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及性格。 即:根据人物身份 想出“四字词语” (2)其次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因而分析人物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文章中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第8讲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氛围,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命题方式基本是要求回答环境的作用。1.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可以将人的特殊境遇,独特经历细细写来,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使读者关心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喜同悲,陶醉于小说情景中而不自知,当然自然环境的描写还要依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能够真实详尽地,与人物心情相符地逐一展现。自然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a、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内容)b、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展开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衬托或象征人物的精神品质(结构)c、深化主旨;象征和暗示(主题)2. 社会环境由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组成,包括一定历史时期 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状况,风俗礼仪等。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认识,从而使人物对现实生活采取不同的态度。社会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A.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内容)b.为下文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做铺垫,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结构)c.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主题)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季节,气候,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展示(体现)人物性格 3、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4、深化文章的主旨,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9讲 概括题总得原则:立足文本,简洁精炼具体方法:1、 从“文章的标题”入手,将文中标题根据文意进行扩展。 2、“六要素”法: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有何结果。(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3、分段归纳段意,再进行整合。 4、抓关键字、词、句法,文章或段落中,总有一些概括性的字词句能够精准的反映出文章/段落的大意,我们要善于去捕捉。第10讲 写作手法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修饰文字词句,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包括比喻,比拟,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对比、通感、借代、双关、互文、叠词、顶真、呼告等。 二、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描写:正面和侧面正面:细节(渲染)反复,叠词和白描侧面:衬托(正衬,反衬)对比,平起平坐 衬托 主次对比手段等于衬托1、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移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抒情、借古喻/讽今、即事感怀等。2、描写方法及角度:修辞、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色彩、层次(上下、高低、远近、点面、内外)、正侧结合、白描与工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细节描写(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联想想象、移步换景、铺陈描摩等。三、表现手法: 用典、衬托【正衬、反衬(以动衬静,以乐写哀)】、虚实、抑扬、联想想象、对比、铺垫、以小见大、。象征、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四、结构手法:开门见山、卒彰显志、层层深入、首尾呼应、起承转合、前后照应、烘托铺垫、详略得当、伏笔照应、过度铺垫、铺陈直叙、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抑扬结合、曲折有致、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第11讲 主题提炼常见题型: 1文章寄托了怎样的主题(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启示?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4. 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有怎样的思想意义。什么是主题?主题,也叫“主旨”或“中心思想”,就是作者在说明事物、阐述道理、反映生活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何为“提练主题”?所谓提练主题,就是作者对事物经过深入探究,仔细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寻求和抓住事物本质的过程。主题提炼方法: 1、从“标题”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2、从“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省中级养老护理资格真题附答案
- 衡水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甘孜社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托班服务协议书标准版5篇
- 湖北省咸宁市华师元一赤壁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
- 社工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海洋能发电与海水淡化系统在海洋旅游业中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卫生职称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师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方案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外科手术常规操作规范试题答案及解析
- 工程结算审核服务方案技术标
- 公司驾驶业务外包管理办法
- 店中店合作协议
- AKAIEWI5000电吹管快速入门(中文说明书)
- 炉外精炼-RH读本
-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
- 《数学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 动物类折纸eric马头实拍
- 模具设计与制造授课全张课件
- 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 深基坑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