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乙己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孔乙己知识与能力(1)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2)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社会环境的描写。(3)精练、深刻、含蓄的语言。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活动的典型社会环境,了解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源。把握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及意义。一、字音字形(1)读准字音唠叨(lodao) 砚(yn)台 打折(sh) 阔绰(chu) 羼(chn) 绽(zhn)出 间(jin)或 蘸(zhn) 附和(h) 颓(tu)唐(2)辨别字形亨(咸亨) 享(享受)涨(涨红了脸) 胀(肚子发胀)辩(不屑置辩) 辨(分辨是非)二、理解词义阔绰:阔气。绰:宽绰,如绰绰有余。羼:混合,掺杂。附和:(语言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颓唐:精神萎靡,不振作。君子固穷:君子能够安于贫困。固,安守。理会:理睬(多用于否定)。三、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地主官僚家庭,幼年丧父,家道衰落。为探索救国道路,鲁迅曾学习洋务实业,后又留日学医,但最终走上了“文学救国”之路。他著有大量的杂文和小说等,以笔为武器,抨击时弊,唤醒世人。其作品文字犀利,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全部作品结成鲁迅全集。(2)写作背景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最初发表在1919年4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月刊第六卷第四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在长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中,不少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醉心功名,好喝懒做,不会营生。鲁迅先生对此深恶痛绝。他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以清朝末年的鲁镇咸亨酒店作为黑暗社会的缩影,作为人物的活动场景,不仅像儒林外史那样写出了热衷科举的圣人之徒的穷酸之相、虚伪之心,并且进而写出了在科举下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抨击了封建教育的罪恶。四、课文内容分析(一)题目解说孔乙己,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的绰号。鲁迅为什么要用绰号做人名呢?用这个叫人“半懂不懂”的绰号作为“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名字,正是对这个人物迂腐可笑的性格的嘲弄,同时也是对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文化的讽刺。(二)结构分析小说的总体思路是:由典型的环境(咸亨酒店)起笔,写到典型人物(孔乙己)。故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首先简介了酒店的格局,其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接下来是对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第二部分(第413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49段)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情节的开端、发展)。其中选取了孔乙己在酒店的四个生活片段展开情节。第一个片段,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第二个片段,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第三个片段,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第四个片段,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小孩吃。第二层(第1011段)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第三层(第1213大)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三)整体感知1重点段落分析 第4段,“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承接上文,也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的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则含蓄的说明他还要硬摆“读书人”的架子,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他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矛盾,“站着喝酒而穿长衫”成了他特殊社会地位的最鲜明的标志。“唯一的”,说明他和酒店的上层和下层人都哟距离,身份很特殊。在具体的肖像描写中,小说指出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长衫“又脏又破”,可见他年岁已老,饱受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第5段写人们背地里议论孔乙己,是插叙,是对上述情节的补充,交代了孔乙己的身世和经历,从中可以了解到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使他成了一个好喝懒做不会营生的废物。他“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又从不拖欠酒店的钱,这说明他有善良而诚实的一面。此段中的最后一句,又一次揭示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为下文一再写的拖欠十九个钱作了伏笔。第9段,从内容上看,概括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说明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从结构上看,承上启下。“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承接上文,和“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相呼应。“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暗示了孔乙己无人关心,把情节推向高潮。2重点语句点拨(1)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只有才”的句式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罩全文。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显示这种“笑”声带有冷酷的意味。这里说明“至今还记得”的原因,使回忆显得十分自然。(2)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持生活,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这个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3主题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地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暴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4写作特点(1)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鲜明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写肖像,断腿前后对比,表现其遭遇的悲惨。抓住一个又脏又破的长衫这个细节,揭示其懒惰而又死要面子,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性格特点。写动作结合具体的片段如酒客揭短,教小伙计识字,分茴香豆等,表现孔乙己的迂腐穷酸而又诚恳善良的性格。写神态,注意描写表情的先后变化,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写语言,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加上“多乎哉,不多也”“窃书不能算偷”这样一些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等性格特征。细致的描写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绘形传神,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清末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末路读书人形象。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2)小说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小说中多处运用对比来买哦写社会环境,刻画人物,艺术地表现中心思想。比如:把短衣帮和长衫主顾进行对比,揭示了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把孔乙己前后两次出场的肖像描写进行对比,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把丁举人毒打孔乙己和孔乙己被打致残进行对比,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沿着科举制度爬上去的丁举人成了胡作非为的“吃人”的人,而孔乙己之类未爬上去的读书人成了被“吃”的对象,极具讽刺的效果;把众人的”笑”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构成对比,批判了群众的麻木与愚昧,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的关注。总之,正是通过一组组对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拓展了小说的思想深度。(3)小说的语言精练、深刻、含蓄。这篇小说篇幅不到3000字,却极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孔乙己的形象如此鲜明,让我们分明看到这个科举锥度的牺牲品在悲苦的人生路上留下的一串足迹。5问题探究(1)作者没有采用小说常用的第三人称的写法,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安排角色的作用是什么?小说以一个十二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切,使情节集中,内容简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2)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个人原因是什么?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总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前者是他个人的好逸恶劳,死读诗书,迂腐不化,好喝懒做等等。后者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3)作者对作品主人公的态度是什么?既同情又批判,批判多于同情。同情他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可悲命运;批判他死抱住封建腐朽的思想不放的错误态度,以及他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麻木等思想行为。五、体验拓展有人说,孔乙己的悲剧是封建教育毒害的结果;也有人说,孔乙己的悲剧更主要是他自身的原因,不能全怪封建教育。我说:六、课后习题解答第一题:孔乙己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谈“茴字有四样写法”时刻不忘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是读书人,买弄自己的所谓学问和本领,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这些都表现了他在长期的封建教育毒害下形成的迂腐的性格。对此作者用了嘲讽的笔调。作者在批判孔乙己的封建意识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心,特别是写到孔乙己教“我”识字、给茴香豆、品行比别人都好、从不拖欠等,一再反映了他心地善良的一面。鲁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既有嘲讽、批判,又有同情、惋惜,怀有的感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第二题:这段文字可以说是对孔乙己的总介绍,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社会地位,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遭遇,并交代了“孔乙己”这一姓名的由来。“站着喝酒而穿长衫”,是孔乙己特殊社会地位最鲜明的标志。“站着喝酒”表明他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则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下层劳动者,不愿与“短衣帮”为伍。“身材高大”,表明他体质好,有力气,原本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说明他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这也是他不肯劳动的结果。“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饱受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同前面的“皱纹”一起,点明孔乙己的年岁已老,精神萎靡,已是风烛残年。孔乙己总是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脏”,表明他好逸恶劳;“破”表明他穷困不堪。“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表现了他的迂腐。这段文字传达出的信息量大,蕴涵的意思丰富。第三题:1“踱”“慢慢”,写出阔绰的穿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神态。2一个“排”字,表示他对酒店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同时在“短衣帮”面前炫耀一下,以遮掩自己被嘲笑的窘态。这就写出此时次地孔乙己内心的几分炫耀,也显示出他的诚实而又迂腐的性格。3一个“罩”字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还要吃他的豆时的慌张,反映他善良,诚恳以及迂腐性格。4一个“摸”字写出了孔乙己动作的迟钝、“四文大钱”藏放的严实,从侧面介绍这钱来之不易,孔乙己的进一步穷困,精神、肉体受摧残之深。一个“走”字,照应了上文“打折了腿”,说明孔乙己的所有支撑力都集中到手上了,腿已经不起作用了,反映了孔乙己的遭遇的悲惨,也说明孔乙己好喝成性,即使腿折了,还要用手“走”来买酒喝。封建教育就是这样毒害了读书人。第四题:第711段出现的人物主要有孔乙己、“我”、孩子、掌柜、“一个喝酒的人”。朗读中要能揣摩出“不同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和神情变化”,这就必须深入角色,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10分)竹笋 阔绰 踱进 绽出 打折腿 哄笑 附和 颓唐 纸砚 咸亨2填空(6分)本文选自 ,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 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既反映 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 的罪恶;更着重地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 ,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暴露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3分)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 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道大坝能 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 如此壮美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 如此伟大的传奇? A凝聚 积淀 写满 见证 B积淀 凝聚 见证 写满 C写满 见证 凝聚 积淀 D见证 写满 积淀 凝聚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不断充电,以适应时代需要。B广州市政府邀请专家为大广州的城市规划把脉,以确定未来城市建设的思路。C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D姚明的球技要比对方队员略胜一筹,他往往能够抓住机会突破重围再次进球。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高速发达的宽带网可以智能化、个性化为我们提供网上视频点播。B他们查地方志、访老居民,关于开发地域历史教育终于有新思路。C通过七八个孩子共同努力,终于把学校电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D辞别老师,走出小红楼,他们仍余兴未尽,继续着刚才的讨论。6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3分)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二、课内语段阅读(11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7“站着喝酒”说明孔乙己 ,而“穿长衫”说明孔乙己 ,句中的“唯一”不能去掉,它突出孔乙己的 。(3分)8“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这句话表现了孔乙己 的性格特征,说明他 。(2分)9作者介绍孔乙己姓名的来历,是为了说明 。(1分)10孔乙己政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表现孔乙己 。(2分)11做这些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用意在于 。(1分)12“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在原小说中反复出现,其表达效果是 。(1分)13从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态度是 。(1分)三、拓展阅读(20分)(2005年重庆市中考卷)梅 香林清玄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4、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3分) 15、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4分) 16、第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 17、品读文章第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3分) 18、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3分) 19、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香”。读了本文,请谈谈你的感受。(4分)四、中考题20默写。(7分)(常州市2006年中考)(1)按要求默写初中阶段学过的古诗文名句。(说明:6句中任选5句,5个句子不能重复。同一主题的2个句子,可出自同一诗文,也可以不同,但2个句子的内容必须符合主题要求。)你最喜欢的2个写景的句子: 给你印象最深的2个送别诗句: 对你人生启迪最大的2个句子: (2)陋室铭一文描写陋室幽雅环境的2个句子是“ , ”。21小雨负责作南京简介:(2006年南京市中考)(4分)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屹立在长江之畔的南京,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名城。她具备山川形胜之妖绕,饱含兴衰荣辱之沦桑,是自然和历史恩锡给人类的礼物。她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抵押按揭贷款与招商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优化培训合同
- 2025年度汽车销售企业车辆售后服务外包合同
- 2025年高端住宅项目房产独家代理销售服务合同
- 2025版生态农业园区土石方回填施工合同范本
- 2025版商场停车场车位租赁与销售合同
- 2025年度电梯维修保养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多功能智能厂房买卖合同汇编
- 2025房地产财务顾问服务合同模板:定制版
- 2025年度车辆赠与及车况鉴定报告合同
- 2025巷道掘砌工(技师)技能鉴定精练考试指导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
-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与职责
- 硫酸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秋季美术教学方法与计划
- 2025年共青团团课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电梯修理T证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中国山西省轨道交通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2025校园招聘笔试内容
- 劳动合同样本范例2025年
- 手术室护理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22年12月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