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docx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docx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docx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docx_第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三角洲所属类别 :平原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根据国务院2010年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 21.07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19%。其中陆地面积186802.8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3937.2平方公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并致力于在2018年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长江三角洲外文名称Yangtze River Delta行政区类别经济区所属地区华东地区城市总量25个下辖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方言吴语、江淮官话、中原官话、闽南语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GDP11.83万亿(2013年)别名长三角,长三角地区人口1.56亿(2010年)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地理位置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长三角论坛长三角吧机场浦东机场、禄口机场、萧山机场、新桥机场著名景点外滩、中山陵、西湖等火车站上海火车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合肥南站等一核两翼核心:上海;两翼:南京、杭州目录1简介2形成3气候4历史5地域范围6多重意义7长三角经济圈8交通9相关城市10从观光到休闲11整体竞争力12基础条件折叠简介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部分。位于江苏省镇江以东,杭州湾以北,通扬运河以南。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势低平,海拔在10米以下。但也零星散布着一些孤山残丘,如无锡的惠山、苏州的天平山、常熟的虞山、松江的佘山和天马山等,它们或兀立在平原之上,或挺立于太湖之中,有的成为游览区,有的成为花果山。长江三角洲的顶点在镇江附近,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是一个三角形港湾,长江河口好似一只向东张口的喇叭,水面辽阔,潮汐作用显著。在海水的顶托下,长江每年带来的4.7亿吨泥沙大部分沉积下来,在南、北两岸各堆积成一条沙堤。北岸沙堤大致从扬州附近向东延伸至如东附近,沙堤以北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冲积成的里下河平原;南岸沙堤从江阴附近开始向东南延伸,直至上海市金山县的漕泾附近,并与钱塘江北岸沙堤相连接,形成了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位于长江北岸,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为一碟形洼地。洼地中心湖荡连片,主要有射阳湖、大纵湖等。由于地势低洼,历史上,洪涝灾害异常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投资兴修水利工程,西挡淮水,东挡海潮,开挖运河,增强排灌能力,使这个十年九涝的多灾区变成江淮流域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太湖平原地处长江以南,是长江三角洲的主体。该平原以太湖为中心,状如一只大盘碟,地形呈周高中低。这样的地形特点使这里上有长江和太湖上游来的洪水,下有海潮倒灌,夏秋季节又常遭台风暴雨袭击,洪涝灾害十分频繁。当地人民为抗御自然灾害,大力开挖河渠,排除积水,修圩建闸,逐步形成了沟沟相通、渠渠相连的稠密水网。这里是我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达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长江三角洲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折叠形成长江三角洲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断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形成今天长江北岸的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现在江口附近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咀也同步延伸。北岸沙咀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程68米。南岸沙咀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沙咀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南岸沙咀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j纪砂岩和石炭、二叠纪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构成。折叠气候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折叠历史长江三角洲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经公元46世纪东晋、南北朝和1213世纪南宋两次大移民,以及10世纪以来的河网建设,三角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近代工业兴起较早,内河航运发达,沪宁、沪杭铁路相继建成,上海和江苏省昆山、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南通、扬州以及浙江省杭州、嘉兴等地先后发展为工业城市。为推动和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1992年由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14个市经协委(办)发起、组织,成立长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至1996年共召开五次会议。1997年,上述14个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协调会设常务主席方和执行主席方。常务主席方由上海市担任,执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员市轮流担任。协调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协调会在常务主席方设联络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市的协作办(委)作为协调会具体的联络、办事部门。2008年,国务院正式确立长三角为两省一市。折叠地域范围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长江年均输沙量4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长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仓市、金山区一带的古沙嘴海拔多为46米;长江以北扬州市、泰州市、泰兴市、如皋市一带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后期最高海面稳定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到距今约2000年时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随长江主流向东南延伸与钱塘江口沙嘴相连,泥沙继续堆积,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道纵横,湖荡棋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土地肥沃,农业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鱼虾等,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及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贸港口,苏州、无锡、常州等是风景游览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折叠多重意义长江三角洲长三角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地理概念: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工业经济概念: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正在长江三角洲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据统计资料,2003年1至9月,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四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同期增幅均超过12,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而这一经济增长高速和高于全国同期增幅3至5个百分点的状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连续保持了多年。在这片中国最富饶的土地上,充满活力的大型城市群正在不断崛起:“超级巨人”上海,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1000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重量级巨人”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5000亿元;“小巨人”绍兴、南通、常州、台州、嘉兴,年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亿元以上。为“长三角”都市圈带来丰富性和层次感的县域经济,极具竞争力。2005年11月揭晓的全国百强县市竞争力排名中,有七个“长三角”的县市(区)进入前十位。县域经济的崛起,使“长三角”城市连片化、都市化成为可能。这一经济巨人群,更直接吸引了众多世界级经济巨人的目光。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其中,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就有逾200家,仅在苏州投资的有81家,投资项目达188个。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地区合同利用外资累计已近1500亿美元;长江三角洲已变成一个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的强大磁场。在“长三角”这个都市圈里,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企业独领风骚。这里集中了近半数的全国经济百强县,聚集着近100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包括万向集团、金山石化、扬子乙烯、大众汽车、上海贝尔、东方通信等在内的数千家巨人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大、实力强、产品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名列全国前茅,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长江三角洲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带动着“长三角”地区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2010年世博会花落上海,从各方面给上海带来了良机,上海正努力成为“世界城市”。上海强大的辐射力及其周边“近水楼台”城市的飞速发展,已经使苏、浙两省的所有城市都意识到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其它城市无不同样在努力寻找自身的城市定位,在资金、信息、人才、商品的流动中找到城市崛起的机遇。接轨上海,实现共赢,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内各地政府的共识。苏州:近水楼台,四沿布局;无锡:融入一体化,谋求新发展;南京:呼应上海,辐射周边;杭州:接轨上海,错位发展。“长三角”周边城市不约而同地把与上海的联动看作是重要的战略,以路桥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为契机,长三角正在打造一个“3小时经济圈”。大融合的态势已经发端。苏浙沪三地的项目已涉及交通、旅游、会展、人才、科技、信息、商标、信用、质检、环保等多个领域,并正在由浅入深地探讨产业规划、政策法规、金融服务等高层次的合作联动。而“接轨上海”也已超出了单纯招商平台的含义。“长三角”一体化是入世后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大量外企的存在,使得“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升,整个“长三角”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世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该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折叠长三角经济圈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地域范围比较模糊,不过远远超出了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一般把上海视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南京、杭州视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两个副中心。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包括16个城市:上海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南京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台州市。其中的台州市是在2003年8月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四次会议上被接纳为正式会员的。在首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入会规程(建议稿)中,除了现有16个长三角城市之外,江苏盐城、浙江温州和金华、安徽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巢湖和铜陵等9个地级以上城市都被包容在长三角城市群中。2004年,安徽的合肥和马鞍山、浙江的金华和衢州、江苏的盐城和淮安6个城市先后向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递交了入会申请书。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最大的经济圈,其经济总量相当于全国GDP的20%,且年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三角洲的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居全国第一。长江三角州城市圈是世界六大城市圈之一。折叠交通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铁路:沪宁铁路、宁启铁路、沪杭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新长铁路、甬台温铁路(建设中)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杭州绕城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江苏沿江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 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浙江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台州黄岩路桥机场、江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常州奔牛机场、无锡硕放机场、南通机场。航运:上海港、洋山港、苏州港、乍浦港、北仑港、舟山港、台州港、南通港、南京港。桥梁:南京长江大桥、南京第二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南京第三长江大桥、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折叠相关城市长江三角洲1.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十大城市,有超过2000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上海位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上海市是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原来的上海只是一个以渔业和棉纺织手工业为营的小镇,19世纪,由于它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得上海迅速发展。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上海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蓬勃发展。20世纪30年代,上海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开展贸易和商务的枢纽。但在1949年建国之后,外国人几乎全部离开了上海,上海迅速没落。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又开始重现往日的繁华,成为了今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贸易港口。 2.苏州(汉语拼音:Szhu,方言:苏州话),中国城市,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大城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江苏省省辖市,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实际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苏州因此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是有效资料显示现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城市,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 );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 ),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中誉称苏州“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3.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省会,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钮,中国最大的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第二大中心城市。杭州经济发达,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杭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两千多万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情系天下众生。4.宁波简称甬,位于中国海岸线中段,浙江宁绍平原东端,即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县、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和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较大的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鄞县、象山、宁海三个县,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市区设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五个区。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535万,其中市区面积1033平方公里,人120万。折叠从观光到休闲长江三角洲随着长三角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人们提供“生活调剂品”的旅游市场也开始在中国率先酝酿变局,更加注重心灵感受与精神休憩的休闲度假产品开始成为市场新宠。顺应这一市场潮流,长三角各地的旅游产品开发也不约而同地竞相争打“休闲牌”。 休闲度假:长三角旅游界的“流行语”距上海仅两个半小时车程的莫干山下,有一处风景优美的江南最大湿地风景区下渚湖湿地,这里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水天一色,白鹭成群,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自古以来就有的“三山浮水树、千巷划菰芦;烟波横小艇,一片月明孤”的美妙景色。地处江苏省东南部的常熟市目前正以绿色度假休闲旅游为主题,全面利用虞山、尚湖、琴湖、昆承湖、沙家浜区域的资源优势,建设了一批高档次休闲、健身、娱乐的大型接待服务设施。常熟市副市长俞惠良表示,为了打响休闲度假牌,在“十一五”期间常熟将每年投入百亿资金加快“休闲名城”建设。而在江苏中部的新兴工商业城市泰州市,则在沿江开发中预留了很多土地发展休闲旅游。近年来,该市倾力打造的溱河风景名胜区、引江河国家水利风景区、泰兴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等休闲旅游景点,都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休闲度假旅游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受到游客欢迎。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启航地太仓市,也提出了“打造高档次休闲度假旅游基地”的口号。据太仓市副市长盛蕾介绍,过去几年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同时,形成了一批融绿化、景观、生态于一体的观光林带和休闲游园,今后将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使太仓浏河成为长江口重要的休闲度假基地,并突出郑和文化的特点。地处浙江平湖乍浦的九龙山度假区是目前是平湖旅游的重头戏,目前投资已超过6亿元。据平湖市副市长潘川弟介绍,平湖将在未来几年内把九龙山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滨海休闲度假地、远东最大的航海旅游基地。与此同时,湖州市正在太湖南岸投资3亿美元打造以森林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为载体的生态旅游;江苏的镇江也正投资一亿美元开发世业洲旅游度假区,将其作为镇江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模式转变的突破点;而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上海青浦朱家角,一项投资100亿元的“度假茂”项目也已正式启动。旅游地产:带来商机无限长江三角洲被誉为“太湖明珠”的无锡市,投入亿元巨资,重新整治无锡古运河,恢复人们记忆中“两岸人家尽枕河”的昔日风貌。古运河无锡段是江南运河延伸至杭州的重要节点,也是千里京杭古运河中唯一穿城而过的,计划于明年五月正式开通的无锡到杭州的古运河“神秘之旅”,其作用将不仅仅是为无锡旅游新增一个璀璨的景点,更将带动古运河沿岸的房地产以及一系列相关产品的发展和兴旺。 随着古运河的开发建设,无锡古运河旁昔日的棚下街已经变成一片漂亮的住宅小区,一个个新楼盘错落有致地散布在运河四周,许多楼盘的房价基本徘徊在元平方米左右,有的甚至攀升到元平方米,与无锡市中心元平方米左右的均价也相差无几。而在太湖沿岸,依傍湖光山色的好资源,无锡沿湖休闲度假别墅更加层出不穷,楼盘均价也由最初的元平方米一路水涨船高到现在的元平方米,而且销路甚好。围绕“把舟山群岛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旅游休闲的海上后花园”的工作目标,浙江舟山丰富的海岛资源正迅速整合为旅游和度假房产资源,定海的长峙岛、普陀的桃花悬鹁鸪岛、岱山的山外山和嵊泗的徐公岛,目前都已列入开发计划,这些岛屿的开发既有传统旅游项目,也包括海景房产。此外,舟山的游艇和邮轮业也有了实质性启动,定海凤凰山一条上规模的游艇将开出旅游线路,朱家尖情人岛的游艇俱乐部项目和岱山台风乐园也正在抓紧建设中。长江三角洲面对长三角风起云涌的旅游地产开发热潮,也有专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首届长三角高层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委员会秘书长陶滔指出,旅游地产的开发应不同于普通房地产的开发,应首先处理好开发目的与政府目标、生态环境、经济利益、当地居民和消费群体之间的关系,其核心应该是尊重并保护的生态体系,而一个良好的生态体系也可以为项目带来良好的收益,如果只考虑单一的开发目的,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开发项目也就失去了营销的依托。 携手合作:长三角各地期待共赢长三角各地的旅游竞争,在经历了景点竞争、城市竞争和线路竞争以后,正进入区域协同和跨区域竞争的阶段。长三角的无障碍旅游合作,堪称目前长三角一体化中进程中最为顺利的合作之一。作为中国旅游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江浙沪两省一市拥有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个国家级旅游区,拥有全国总量左右的旅行社,在全国百强国内旅行社中占有一半的席位。而且这三个省市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脉相连,在旅游资源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上海的都市风情、江苏的文化旅游与浙江的自然山水相互映衬,使三地旅游的强强联手,成效卓然。从取消三地旅游团的地接地陪到旅游资源与信息的共享,从三地旅游集散中心的联网销售到共同组团参加国内外的旅游促销,从打通旅游人才流动通道到共同编制长三角旅游景点导读,从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到三地旅行社企业间的互相投资,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正全面向纵深方向拓展。目前,世界旅游大国的休闲产品与普通观光产品的比例达到1:1,而我国目前的比例约为:,因此休闲度假旅游在我国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专家们认为,长三角作为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去年的GDP总量占到了全国总量的19%,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三地交通网络的发展,长三角必将成为我国旅游率先转型的“先遣部队”。尤为有利的是,本世纪初中国三大盛会2006年杭州“休博会”、2008年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奥运会”,其中有两个都是在长三角地区召开,这将极大地推动长三角地区休闲旅游与会展旅游的发展,带动整个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折叠整体竞争力长江三角洲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在日益加强,经济区内部的合作和交流在不断提高。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一体化进程已初步具备了相对成熟的条件,并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开端。许多重大合作项目正在积极进行之中,不同层面的区域合作机制也在初步建立和运转。一体化进程是一个需要高度协调的复杂过程,但一体化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因此,适应国际国内环境条件的新变化,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整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一个十分迫切的战略性任务。推动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对于提高该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三角洲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重要的经济贸易区域,不仅处于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和龙头地位,而且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经济总量大,约占全国的1/5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力量和国家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各种经济要素和生产力布局正在逐步向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集聚。从经济地位的变化来看,长江三角洲以只占全国2.2%的土地面积(约21.1万平方公里)和占全国10.9%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2%的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这一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从发展趋势来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种区域极化的趋势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经济体系中具有支柱性的作用,该地区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增长速度快,对中国的带动作用突出长江三角洲既是中国社会经济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也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地带,又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率先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来看,浙江、江苏和上海市分别居中国第三位、第四位和第十九位,除上海外均超过中国同期10.09%的年均增长速度。1990年代以来,三省市的人均GDP水平和GDP增长率均处于全国前列,特别是1996年以来,该地区呈现出整体快速发展的势头,三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均连续达到年均10%以上,人均GDP和GDP增长率均处于全国前6位。另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处于中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两条经济发展带的交汇点,其对全国的带动作用正在通过这两大经济带产生集聚与扩散效应,使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腹地扩展到全国更大范围。同时,沿海和沿江两大经济发展带具有动态比较利益高和潜在市场容量大的优势,使长江三角洲能够与两大经济发展带共同实现资源禀赋、产业调整、资金融通、技术援助、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本区的产业结构层次和经济综合实力。(三)区位条件好,是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海岸线的中段,扼长江入东海的出海口,临江濒海,海陆兼备,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优良港址众多,上海港、宁波港和南京港与乍浦港、舟山港、镇江港、南通港等一起组成中国最大的港口群。上海港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2000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箱,位居世界第六位,其吞吐量已占中国沿海港口总量的近1/4;宁波港也是国内少有的能接卸30万吨级超大型巨轮的港口,货物吞吐量接近亿吨。这一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得该地区成为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枢纽和前沿阵地,也决定了该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将率先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折叠基础条件长江三角洲(一)发达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型区域交通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运输成本的下降对于区域经济交流和整合具有基础性影响。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铁路、机尝港口、公路、水路、邮电、通讯、电力等互联成网,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便捷,消除了多年来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截止2001年底,该地区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375公里,内河航道里程达到36342公里,公路里程达到108949公里,高速公路达到2271公里,其中公路网密度达到52公里/百平方公里,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等级公路占公路里程的比重高达87.4%。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化与一体化为区域经济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矗(二)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互补性区域经济结构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第一,工业门类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