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实验》辅导纲要.doc_第1页
《近代物理实验》辅导纲要.doc_第2页
《近代物理实验》辅导纲要.doc_第3页
《近代物理实验》辅导纲要.doc_第4页
《近代物理实验》辅导纲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物理实验辅导纲要实验一、氢、氘原子光谱 主要内容 :1. 掌握氢、氘原子光谱的一般规律;2. 了解同位素效应;3. 掌握光谱线波长的一般测量方法_线性插值法;4. 掌握平面光栅摄谱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5. 用平面光栅摄谱仪拍摄一张氢、氘原子光谱底版;6. 用线性插值法测出氢、氘原子光谱巴尔末线系的前三条谱线的波长;7. 利用巴尔末公式求出对应的里德伯常数,计算氢与氘原子核质量比。重点内容:1. 掌握氢、氘原子光谱的一般规律;2. 掌握平面光栅摄谱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实验二、塞曼效应主要内容 :1. 掌握塞分裂的基本原理;2. 掌握 F-P标准具的结构的工作原理3. 观察和拍摄汞的546.1nm谱线的塞曼分裂花样,使学生了解塞曼效应现象;4. 利用拍摄到的塞曼分裂底版测出塞曼分裂的最小波长差,计算出电子的荷质比。重点内容:1. 塞分裂的基本原理;2. 观察和拍摄汞的546.1nm谱线的塞曼分裂花样。实验三、盖-革弥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统计规律主要内容 :1. 掌握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盖革弥勒计数器的原理及性能;2. 学会使用该仪器进行实际测量各特性参数;3. 测绘出核衰变计数的频率直方图,加深理解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4. 测坪曲线:调整定标哭器,寻找起始电压,测出每增一定电压的计数率,由实验数据画出坪曲线,算出坪长、坪斜,标出起始电压,选出工作点。5. 验证核衰变所遵从的统计规律,测出一定时间内的计数,算出平均值及标准偏差,画出频率直方图。重点内容:1. 盖革弥勒计数器的原理及性能;2. 测坪曲线。实验四、闪烁能谱测量 主要内容 :1. 掌握核物理测量中的一种探测器闪耀探测器的原理与使用;2. 单道能谱仪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并学会测量能谱;3. 用示波器跟踪检查信号大小射线脉冲信号波形,做出137CS能谱图;4. 求出谱仪的能量分辩率;5. 作出能量刻度曲线。重点内容:1. 核物理测量中的一种探测器闪耀探测器的原理与使用;2. 做出137CS能谱图。实验五、核磁共振主要内容 :1. 了解核磁共振现象及原理;2. 掌握核磁共振的物理思想和实验设计思想;3. 利用核磁共振法测磁场和F19的磁矩;重点内容:1. 核磁共振实验原理;2. 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技巧。实验六、微波测试系统调试与微波基本测量主要内容 :1. 掌握常用的微波元器件的原理及使用知识;2. 了解体效应振荡器的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3. 学会微波基本测量技术。4. 了解微波测试系统的组成及调试方法;5. 了解体效应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6. 掌握微波功率和频率的测量方法;7. 掌握微波波导波长g、驻波比等的测量方法。重点内容:1. 掌握微波在波导中的场型分布及传输特性。2. 体效应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实验七、高真空获得与测量及热偶真空计校准主要内容 :1. 掌握高真空获得与测量所用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熟悉静态膨胀法校准热偶真空计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操作方法;3. 了解真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 粗略绘出抽V1全过程中(10帕开始)的pt抽气曲线,同时观察对V1进行加热烘烤时,固体表面放出气体使系统真空度下降的现象,测待校热偶规管的加热电流,精细绘出G1热偶真空计的p1V校准曲线。 重点内容:掌握高真空获得与测量所用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实验八、真空蒸发镀膜主要内容 :1. 掌握真空蒸发镀膜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 熟悉金属和玻璃片的一般清洗技术;3. 了解薄膜厚度的光学干涉法测量方法。4. 操作真空系统以达到镀膜所需要的真空度;5. 操作镀膜电控系统进行镀膜,6. 测量被镀件的膜厚。重点内容: 1.真空蒸发镀膜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实验九、偶氮染料掺杂聚合物薄膜的可擦除光存储特性实验研究主要内容 :1. 了解偶氮染料的结构与特征;2. 掌握偶氮类染料的光存储机制和光信号的采集及数据处理方法;3. 调整光路,观察光信号的存储和擦除过程;4. 选取不同的写入光功率和读出光功率,利用CCD分别采集几组衍射信号的数值,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最后作出衍射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光栅生长曲线);和光栅擦除曲线;5. 研究写入光夹角对光栅生长的影响,得到写入光的最佳夹角。重点内容:1. 偶氮类染料的光存储机制;2. 光信号的测量和处理。实验十、偶氮染料掺杂聚合物薄膜的光致双折射特性实验研究主要内容 : 1.掌握光致双折射的产生的原理和信号的采集及处理方法;2.掌握光致双折射的测量原理和方法;3.调整光路,观察和测量双折射的产生和消除过程;4研究和测量不同功率的泵浦光对双折射现象的影响; 5.利用CCD测出不同条件下双折射信号的大小,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绘出与其对应的曲线。6.研究和测量泵浦和探测光的偏振角度对双折射现象的影响。重点内容:1. 光致双折射的产生的原理;2. 光致双折射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近代物理实验练习题一一、 填空1、 核物理实验探测的主要对象是核衰变时所辐射的b射线、g射线和中子。因为这些粒子的尺度非常小,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只能根据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实现探测。2、 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指探测器对于能量很接近的辐射粒子加以区分的能力。用百分比表示的能量分辨率定义为: 。能量分辨率值越小,分辨能力越强。3、 g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损失能量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电离和激发。其中激发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4、对于不同的原子,原子核的质量不同而使得里德伯常量值发生变化。5、汞的546.1nm谱线的塞曼分裂是 反 常塞曼效应。二、 简答题1. 如何区分盖革弥勒计数管的正负极? 答:盖革弥勒计数管的结构通常有两个电极,其中和外部阴极筒相连的电极是阴极(负极),和中间阳极丝相连的是阳极(正极)。2、 在单道闪烁g谱仪实验中,为什么要先粗测谱型? 答:这是因为单道有一定的分析范围,在本实验中所使用的单道,其分析范围为010V。在实验中我们先通过示波器观察,将核信号输出的脉冲高度调至8伏左右,由于示波器只是定性观察的仪器,并不能精确保证光电峰的位置也在8伏左右,因而为保证所有的信号脉冲都能够落在单道的分析范围以内,防止只测到半个光电峰的情况出现,需要用线性率标或者定标器粗测谱型。3、氢原子光谱含有几个独立的光谱线系,它们的名称是什么?其中哪个线系位于可见区?答:氢原子光谱含有5个独立的光谱线系,它们分别是:赖曼系、巴尔末系、帕邢系、布拉开系、普丰特系。其中,巴尔末系位于可见光区。4、在光存储实验中为什么选择波长为532的半导体激光作为写入光? 答:根据偶氮染料的吸收光谱曲线可知,它的光谱吸收范围为350-350,半导体激光的波长为532,在偶氮染料的吸收光谱吸收范围内,所以我们选择其作为写入光。5、光致双折射实验中的偏振片P1和偏振片P2各有什么作用?答:在光致双折射实验中,偏振片P1是起偏器,它的作用是产生线偏振光;偏振片P2是检偏器,这是用来检验入射光是否是线偏振光。6、何为真空系统? 答:真空系统是由真空获得设备(真空泵)、真空测量设备(真空计)、被抽容器和真空管道及真空法门等组成。真空系统的简单与复杂,是根据需要设计的。三、在测量未知源g射线的能量时为什么要对g谱仪进行刻度?如何刻度?答:用g谱仪测量未知源g射线的能量属于相对测量方法。根据g谱仪测量原理可知,g谱仪测量的实际上是g射线与探测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次级电子能量的分布情况。在相同的放大条件下,每个脉冲幅度都对应g射线损失的能量,在一定能量范围内,g谱仪输出的脉冲幅度与次级电子能量之间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为确定该线性关系,需对g谱仪进行能量刻度。 刻度方法是首先利用一组已知能量的g放射源,在相同的放大条件下,测出它们的g射线在g谱中相应的光电峰位置,然后做出g射线能量对脉冲幅度的能量刻度曲线,这样每个脉冲幅度就对应不同的能量。实验中通常选用137Cs(0.662MeV)和60Co(1.17 MeV,1.33 MeV)来进行刻度。四、核磁共振条件是什么?如何调节才能出现较理想的核磁共振信号?答:核磁共振条件是:。调节:1、加大调制场。2、调节边振调节使振荡器处于边缘振荡状态。3、通过扫场(或扫频)调出核磁共振信号。4、调节样品在磁场中的位置。五、微波在波导管中传输时有哪几种工作状态?其反射系数和驻波比分别为多少?答: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纯驻波、行波和混波。反射系数依次为1、0及二者之间;驻波比依次为无穷大、1及二者之间。六、如何鉴别塞曼效应实验中的圆偏振光的左旋和右旋?答:让入射光先依次通过F-P标准具、四分之一波片、偏振片,然后转动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如果在-象限发现有消光现象,说明入射光是左旋圆偏振光,如果发现在-有消光现象,说明入射光是右旋圆偏振光。七、真空蒸发镀膜的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真空蒸发镀膜的质量与系统中真空度、被镀物的清洁程度、蒸发物的纯度、蒸发器的纯度、蒸发速度有关。八、试画出光存储实验的光路图,并简要说明各仪器或元件的作用。 答:光存储光路图如下图所示,YAG激光器是产生写入光的;氦-氖激光器是产生读出光的;M1、M2、M3、M4、M5反射镜,它们是为了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是分光镜,它可以把一束光分成两束光;H是样品;CCD是光电探测器,它可以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给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二一、填空1、 核物理实验探测的主要对象是核衰变时所辐射的b射线、g射线和中子。因为这些粒子的尺度非常小,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只能根据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实现探测。2、 g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损失能量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电离和激发。其中激发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3、 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指探测器对于能量很接近的辐射粒子加以区分的能力。用百分比表示的能量分辨率定义为: 。能量分辨率值越小,分辨能力越强。4、 由于氢与氘的 能级 有相同的规律性,故氢和氘的巴耳末公式的形式相同。5、在塞曼效应实验中,观察纵向效应时放置1/4波片的目的是 把线偏振光变为圆偏振光 。二、简答题1、如何区分盖革弥勒计数管的正负极? 答:盖革弥勒计数管的结构通常有两个电极,其中和外部阴极筒相连的电极是阴极(负极),和中间阳极丝相连的是阳极(正极)。2、在单道闪烁g谱仪实验中,为什么要先粗测谱型? 答:这是因为单道有一定的分析范围,在本实验中所使用的单道,其分析范围为010V。在实验中我们先通过示波器观察,将核信号输出的脉冲高度调至8伏左右,由于示波器只是定性观察的仪器,并不能精确保证光电峰的位置也在8伏左右,因而为保证所有的信号脉冲都能够落在单道的分析范围以内,防止只测到半个光电峰的情况出现,需要用线性率标或者定标器粗测谱型。4、 在光存储实验中为什么选择波长为633的氦-氖激光作为读出光?答:5、 何为光致双折射效应?6、 在测量未知源g射线的能量时为什么要对g谱仪进行刻度?如何刻度?7、 解释什么是同位素效应?三、 核磁共振条件是什么?如何调节才能出现较理想的核磁共振信号?答:核磁共振条件是:。调节:1、加大调制场。2、调节边振调节使振荡器处于边缘振荡状态。3、通过扫场(或扫频)调出核磁共振信号。4、调节样品在磁场中的位置。四、微波在波导管中传输时有哪几种工作状态?其反射系数和驻波比分别为多少?答: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纯驻波、行波和混波。反射系数依次为1、0及二者之间;驻波比依次为无穷大、1及二者之间。五、塞曼效应的偏振定则是什么?答:偏振定则观察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平行于磁场方向=0线偏振、线无光=+1线偏振、线右旋圆偏振、线=-1线偏振、线左旋圆偏振、线六、真空镀膜实验中如何提高薄膜质量?答:实验中要保证真空度102帕以上,被镀物清洗干净,蒸发物清洗干净、选择纯度高的蒸发物蒸发器,镀膜时速度越快越好。七、何为真空系统?答:真空系统是由真空获得设备(真空泵)、真空测量设备(真空计)、被抽容器和真空管道及真空法门等组成。真空系统的简单与复杂,是根据需要设计的。八、画图说明光致双折射实验的测量原理。答:光致双折射实验的测量光路如图所示。把样品放在两个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之间,实验使时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波长为532的绿光(泵浦光)与氦-氖激光器发出的波长为633的红光(探测光)照射到样品的同一点上,当关闭泵浦光时,样品是各向同性的,P1产生的线偏振光被P2栏掉,系统没有光通过P2;当打开泵浦光时,样品变为各向异性的,产生双折射效应,P1产生的线偏振光通过样品后,不再是原来的线偏振光,它在P2的透振方向上有振动分量,则有光通过P2, 三一、填空1、 射线探测器主要分“径迹型”和“信号型”两大类。径迹型探测器能给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如核乳胶、固体径迹探测器、威尔逊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等。这些探测器大多用于高能核物理实验。信号型探测器则当一个辐射粒子到达时给出一个信号。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成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三种,这是我们在低能核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探测器。2、 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指指探测装置对于能量很接近的辐射粒子加以区分的能力。用百分比表示的能量分辨率定义为: 。能量分辨率值越小,分辨能力越强。3、 测定氢、氘谱线波长时,是把氢、氘光谱与铁光谱拍摄到同一光谱底片上, 利用 线性插值 法来进行测量。4、在强磁场中,光谱的分裂是由于 能级 的分裂引起的。二、简答题3、 什么是放射性计数的统计性?答:由于放射性衰变存在统计涨落,当我们做重复的放射性测量时,即使保持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每次测量的结果也不会相同,而是围绕其平均值m上下涨落,有时甚至有很大的差别,这种线性称之为放射性计数的统计性。4、 在单道闪烁g谱仪实验中,示波器起什么作用? 答:在单道闪烁g谱仪实验中,示波器具有如下两方面的作用:i. 观察辐射信号的输出,以便于有目的有根据地调整放大参数。ii. 做输出脉冲幅度的定性测量,和单道配合,测量g能谱。5、 光致双折射效应是如何产生的?答:当有光照射到偶氮染料样品上时,染料分子吸收光能由反式分子变为顺式分子,由于顺式分子不稳定,它很快释放能量变为反式分子,在泵浦光的持续照射下,出现反-顺-反的异构化循环过程,可以使介质产生从玻璃态到液晶态的转变,使介质出现光的各向异性,即双折射效应;另外,如果泵浦光是线偏振光,受线偏振光电场矢量的调制,分子被重新取向,形成取向有序性,产生了光致各向异性,即光致双折射效应。6、 何为光折变效应?答:由于分子的光致异构周期性排列而导致介质的折射率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光折变效应5、发生塞曼分裂时,谱线跃迁时M的选择定则是什么? 答:选择定则是:=M2-M1=0,1(当=0时=0的跃迁是禁戒的)。6、 单道闪烁g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g射线图谱测的是什么粒子的能量? 跟随器光电倍增管线性放大器单道分析器定标器线性率表高压电源NIM机箱低压电源示波器答:单道闪烁g谱仪的组成如下图所示:由探头、线性放大器、单道、定标器、线性率表、示波器、低压电源和高压电源组成。根据单道闪烁g谱仪的探测原理,g谱仪测量得到的g图谱实际上是g射线与NaI晶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电子能量的分布谱。因而其实质测量的是次级电子的能量。三、 核磁共振实验中使用的振荡器有什么特点?核磁共振法测磁场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答:核磁共振实验中使用的振荡器处于边缘振荡状态。核磁共振法测磁场的原理和方法是:可选用一个已知旋磁比的样品,利用扫场或扫频,找出核磁共振信号,并且将信号调到等间距,此时满足核磁共振条件:。则可根据测出的共振频率和样品的旋磁比计算出磁场。四、什么是波导波长?如何由波导波长求自由空间波长?如何测量波导波长? 答:微波在波导管中传输时的波长为波导波长。,其中,称为波导截止波长,为自由空间波长。先将测量线终端接短路片,移动探针位置,两个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即为波导波长。五、光谱的同位素效应与氢氘原子里德伯常数的差异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根据 有: 六、真空蒸发镀膜的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系统中真空度、被镀物的清洁程度、蒸发物的纯度、蒸发器的纯度、蒸发速度有关。七、热电偶真空计是利用什么原理测量真空的? 答:热电偶真空计是利用气体分子导热性质,通过测量热电偶热电动势大小,来测量真空系统压强高低的。八、试画出光存储实验的光路图,并简要说明各仪器或元件的作用。答:光存储光路图如下图所示,YAG激光器是产生写入光的;氦-氖激光器是产生读出光的;M1、M2、M3、M4、M5反射镜,它们是为了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是分光镜,它可以把一束光分成两束光;H是样品;CCD是光电探测器,它可以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给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四一、 填空1、 射线探测器主要分“径迹型”和“信号型”两大类。径迹型探测器能给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如核乳胶、固体径迹探测器、威尔逊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等。这些探测器大多用于高能核物理实验。信号型探测器则当一个辐射粒子到达时给出一个信号。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成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三种,这是我们在低能核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探测器。2、 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指指探测装置对于能量很接近的辐射粒子加以区分的能力。用百分比表示的能量分辨率定义为: 。能量分辨率值越小,分辨能力越强。3、原子光谱是 线状 光谱。 4、原子的不同能级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不同,分裂的子能级的 数量 也不同。二、简答题1、什么是放射性计数的统计性?答:由于放射性衰变存在统计涨落,当我们做重复的放射性测量时,即使保持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每次测量的结果也不会相同,而是围绕其平均值m上下涨落,有时甚至有很大的差别,这种线性称之为放射性计数的统计性。2、 在单道闪烁g谱仪实验中,示波器起什么作用?答:在单道闪烁g谱仪实验中,示波器具有如下两方面的作用:i. 观察辐射信号的输出,以便于有目的有根据地调整放大参数。ii. 做输出脉冲幅度的定性测量,和单道配合,测量g能谱。3、 何为光致异构现象?答:偶氮分子具有反式和顺式两种分子结构,反式分子能量最低,结构稳定,当有光照射到样品上时,它吸收光能由反式结构分子变为顺式结构分子,顺式结构能量较高,结构不稳定,它很快又释放能量变为反式结构,这种现象叫做光致异构现象4、 如何判定标准具两个内表面是严格平行?答:当用单色光照明标准具时,从它的透射方向可以观察到一组同心干涉圆环,如果让观察的眼睛上下左右移动,而看到的花纹大小不随眼睛的移动而变化,说明标准具两个内表面是严格平行的。5、 读出光和写入光各有什么作用?答:写入光是把信息存储到介质中,而读出光是把存储在介质中的信息读取出来。6、 单道闪烁g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g射线图谱测的是什么粒子的能量? 答: 跟随器光电倍增管线性放大器单道分析器定标器线性率表高压电源NIM机箱低压电源示波器单道闪烁g谱仪的组成如下图所示:由探头、线性放大器、单道、定标器、线性率表、示波器、低压电源和高压电源组成。根据单道闪烁g谱仪的探测原理,g谱仪测量得到的g图谱实际上是g射线与NaI晶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电子能量的分布谱。因而其实质测量的是次级电子的能量。三、核磁共振实验中使用的振荡器用什么特点?核磁共振法测磁场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答:特点:振荡器处于边缘振荡状态。原理:可选用一个已知旋磁比的样品,利用扫场或扫频,找出核磁共振信号,并且将信号调到等间距,此时满足核磁共振条件:。则可根据测出的共振频率和样品的旋磁比计算出磁场。四、什么是波导波长?如何由波导波长求自由空间波长?如何测量波导波长? 答:微波在波导管中传输时的波长为波导波长。,其中,称为波导截止波长,为自由空间波长。先将测量线终端接短路片,移动探针位置,两个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即为波导波长。五、简述光栅摄谱仪的工作原理。 答:光栅摄谱仪主要由三透镜照明系统、入射狭缝、平面反射镜、凹面反射镜、衍射光栅等组成。三透镜照明系统的作用是使入射狭缝得到均匀照明,并消除彗差及渐晕现象;通过入射狭缝的光由反射镜反射到处于摄谱仪端面的凹面反射镜上,经该反射镜准直变为平行光,并反射到衍射光栅上,经光栅衍射得到入射光的光谱,该光谱经凹面反射镜成像在公式可知,长波的一级光谱的谱线有可能和短波的二级或三级光谱的某些谱线重合,譬如:一级光谱600nm和二级光谱300nm及三级光谱200nm重合在一起。光谱级次的重叠,往往使人产生错觉造成分析中的困难。为了消除不同级光谱线的重叠,可以利用一只透过某一被长范围的滤色片。根据仪器的色散和一次摄谱的波长范围,对一级光谱,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可不必加滤色片。大于400nm以上加放I级光谱滤色片以消除与之重叠的短波的二级光谱(利用级光谱滤色片可消除一级光谱的干扰)。本实验拍摄一级光谱且波长范围在400600nm,所以在拍摄标准铁光谱时,要加放I级光谱滤色片。把它套在第三个聚光镜前即可。四、当用氘灯作光源时,从暗箱窗口用目镜观察,可见到几条明亮的谱线。当氢的含量合适时我们能看到双线结构。如果在D处换上铁电弧光源,则可以看到较密集的铁光谱。五、由于仪器的一级光谱倒数线色散率大约为0.8nmmm。谱面全长为180mm,因此一次拍摄所能获得的光谱范围大约是140nm,只包括要拍摄的光谱的一部分。为了得到400660nm范围内的全部谱线,必须转动光栅,改变入射角,以便分段拍摄不同范围的光谱六、真空镀膜实验中如何提高薄膜质量? 答:实验中要保证真空度102帕以上,被镀物清洗干净,蒸发物清洗干净、选择纯度高的蒸发物蒸发器,镀膜时速度越快越好。七、使用电离真空计注意些什么? 答:因电离真空计是热阴极发射电子器件,必须在被测真空系统内真空度达到1101帕时才能使用,低于1101帕,由于气体分子多,会使电离真空计阴极氧化或烧断。八、画图说明光致双折射实验的测量原理。答:光致双折射实验的测量光路如图所示。把样品放在两个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之间,实验使时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波长为532的绿光(泵浦光)与氦-氖激光器发出的波长为633的红光(探测光)照射到样品的同一点上,当关闭泵浦光时,样品是各向同性的,P1产生的线偏振光被P2栏掉,系统没有光通过P2;当打开泵浦光时,样品变为各向异性的,产生双折射效应,P1产生的线偏振光通过样品后,不再是原来的线偏振光,它在P2的透振方向上有振动分量,则有光通过P2, 五一、 填空1、 盖革弥勒计数管按其所充猝灭气体的性质,可以分为有机管和卤素管两大类。坪特性是评价盖革弥勒计数管的重要特性指标。包括起始电压、坪长、坪斜等。一只好的计数管,其坪长不能过短,对于有机管,其坪长不能低于150伏,对于卤素管,其坪长不能低于50伏。坪斜应在0.1-0.01%每伏_以下。计数管工作时工作点应选在坪区的左1/3-1/2_处。2、g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损失能量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电离和激发。其中激发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3、由于光栅摄谱仪的色散接近线性,所以可以使用 线性插值法 测量光谱线波长。 4、必须把 光源 放在足够强磁场中,才能产生塞曼分裂。二、简答题1、什么是放射性计数的统计性? 答:由于放射性衰变存在统计涨落,当我们做重复的放射性测量时,即使保持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每次测量的结果也不会相同,而是围绕其平均值m上下涨落,有时甚至有很大的差别,这种线性称之为放射性计数的统计性。2、 在单道闪烁g谱仪实验中,为什么要先粗测谱型? 答:这是因为单道有一定的分析范围,在本实验中所使用的单道,其分析范围为010V。在实验中我们先通过示波器观察,将核信号输出的脉冲高度调至8伏左右,由于示波器只是定性观察的仪器,并不能精确保证光电峰的位置也在8伏左右,因而为保证所有的信号脉冲都能够落在单道的分析范围以内,防止只测到半个光电峰的情况出现,需要用线性率标或者定标器粗测谱型。3、 取向相位光栅是如何形成的?答:两束写入光在样品表面发生干涉,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使照射到样品表面上的光强出现周期性变化,偶氮分子吸收光能由反式结构变为顺式分子后,分子受到线偏振光的电场矢量的作用,使其方向沿着电场方向重新排列,由于光强是周期性变化的,所以沿电场方向排列的分子数目也是周期性变化的,从而导致样品的折射率出现周期性变化,形成取向相位光栅。4、 在光致双折射实验中,泵浦光和探测光各有什么作用?答:在光致双折射实验中,泵浦光是提供能量的,染料分子吸收光能后,发生反顺反周期性的异构化过程,从而使样品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探测光照射到样品上产生双折射,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探测光信号来研究样品的双折射效应。5、 在G-M实验中,如果要求测量过程中的测量精度小于1,如何确定测量所需要的时间?答:如果测量要求测量精度小于1,则根据可知, N应该大于等于10000,此时可以先选择一个测量时间,比如10秒,测量一个数据,计算出单位时间的计数,然后用10000除以得到的计数率,即可以得到测量所需的时间。6、 什么是塞曼效应?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