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记录模板范文.doc_第1页
采访记录模板范文.doc_第2页
采访记录模板范文.doc_第3页
采访记录模板范文.doc_第4页
采访记录模板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访记录模板范文 人物贺起旺时间xx.9.27地点延安市柳林镇简介男75岁延安柳林镇革命烈士后代采访涉及马杏儿选举冬学交公粮南区合作社贷款父亲在保卫延安音频16(2126”)记贺老您看着我,听说咱们村有个马杏儿啊,他的情况,您知道什么给我们介绍一下。 贺嗯嗯,马兴就是这庄子里的人,他是劳动英雄(毛主席到延安那时),具体她出嫁到哪,在哪工作我就不知道了,那时俺还小。 2213”记贺老您再给我们说一下41年以后咱们村上来了好多移民(咱们村上本来人不多),是个情况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贺47年胡宗南进攻过以后来的人较多,到这里来的移民我们是最早的一家。 民国13年我爷爷把我父亲带到这里来了,来时俺父亲3岁,我姑姑5岁。 来到这里之后,先后在邮庄、马莲岔住着呢,之后就在这附近有个烂土窑洞住着。 住到那里后开了荒,种了地。 我现在盘山大约有110多晌地(面积单位),这么多的地从这到那都我种,我开的荒所以都我种。 48年之后重新分土地这还是我的地。 2345”记35年之后共产党在这里设立了边区政府,咱们这个土地管理制度有没有啥变化?还是谁开荒了是谁的?贺没有变化,谁开荒了谁谁的,来的早开荒了,来的迟就没有了。 35年毛主席来了是这样,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还是这样。 农业合作化以后才收到一起的,最后邓小平上台改革开放后(又重新承包)。 2439”记那您给我们说一说边区政府是怎么给咱们选村干部的?贺那时我小呢就不知道了。 2451”记那您给我们说一下选举是咋进行的?贺选举是有两种选法一种是打胳膊呢,一种是投豆豆(类似投票)呢,和现在的拉选票不一样。 2504”记选的都是什么人啊?贺那时就是至到乡以上的干部不选,主要是村长。 47年胡宗南来那会,有个郝曾贵当过佳长,47年以后的话有个姓李的,叫李生玉当过村长,农业合作化以后换的村干部就多了,之前就这俩人。 2547”记那个选举很有意思啊打胳膊呢,投豆豆呢,你在具体给我们说一说,再者他们选举的人是不是我们老百姓的心上人?贺那肯定是,既然选的话就得信任,和现在一样了,只不过社会(环境)不一样了。 以前的话,当乡长也好村长也罢,都向老百姓要公购粮。 现在就大不同了,不仅公购粮没了还给你补添呢。 俺就出过20多担(计量单位)老谷米(隔年的小黄米)硬是用驴往延安送,因为我地多110多晌地,一晌等于三亩,这样的话就是三百多亩地呢。 从这个桥到那个巷都是俺的,山地总共占两座山。 26:55记交公粮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贺那就是在35年以后。 27:00记交公粮是以啥标准交?刘那时候交公粮,主要是看你地有多少再看光景(收成)咋样,光景好地多就交的多。 公粮达到20担以上就拿驴驮,可不容易了。 27:29记老百姓的压力大不大,有没有怨言的?贺那没有怨言的,它是按地的亩数征粮呢,有地就有粮。 27:26记老百姓家里多少地,交多少粮怎么个交法,能不能再给我们说的详细一点?贺其他人交多少我就不太清楚了,有多有少,俺的话,俺就听俺父亲说那时候地多交的公粮也多交过20多担谷米,毛主席到延安那会我们属于钟门乡的村民。 那时加现在的七里铺总共三个乡。 送粮的话没有车就拿牛呀驴给驮呢。 29:05记老百姓还是愿意交粮啊?贺愿意啊,咋不愿意?有地就要交粮,那是肯定的了29:17记我听说啊以前这个边区政府(规定)要是老百姓要种地,养家糊口还要贷款啊,是不是?贺贷呢记您把这个情况给我们讲讲。 贺那时候南区供销社成立以后就入股呢毛主席到延安后就有了这个供销社,同时还有个火柴厂。 入股的话一户是每人两块钱,把两块说是两万元,五毛交5千元1毛叫1千元,那时有二分的(面值)上面有个飞机标志,一分的上面有个汽车,这个票票我还记得很清楚。 30:40记在没有南区合作社这前,政府有没有发贷款?贺政府不给发,它也就和现在一样有固定的机构,不是谁想贷款就给谁贷款,不过不像现在到处都有银行,。 以前的话一个地就一个比如乡上就一个供销社等等。 30:09记您再给我讲一下您家里人亲身贷款的事情贺那就到了之前那时毛主席还有去逝,(倡导)家家户户办猪场养猪,就等于一个小化肥厂。 挨家挨户都要养猪,但是有些农民养不起猪,所以只能贷款。 当时办贷款的工作人员叫李生旺和慕发旺,李生旺是负责批贷款条子,慕发旺是业务员,签字按手印后就可以贷到款了。 贷到款后就可以买猪了。 但是过了几年之后这个贷款机构就撤了,俺那时不懂,还以为多少年了不收贷款,是不是贷款就取消了,成了?过了20多年了,(政府)来了找俺要贷款呢。 俺说20多年了我以为贷款就免了,咋又要贷款呢?-多少?”老汉儿,不多就是40来块”。 “40块还不多,贷款时是18块,现在要四十块,超过一半多了,那我不出”。 “你为啥不出”?我说你早要20年的话我不需要付这么多。 “那你一定出不去的话我就有权利管你,给你再转成贷款(续贷)”,俺心想再也不贷款了,不然再过多少年不收的话又给俺攒下许多。 于是我就借钱给他还。 33:37记南区供销社在解放以前有没有给咱老百姓有啥帮助?贺南区供销社主要是收粮存粮,啥都收,谷子呀糜子呀,你在那卖米完了,他就给你钱。 在现在的南桥一过去头头那块,有个楼那里。 收粮的话就在五云山院子里呢。 收粮的姓谢,叫啥名我忘了。 我在那卖过粮。 35:56记你在给我们讲一讲马兴贺马兴啊,我知道他是劳动英雄,具体之后她出嫁到哪呀啥的我就不知道了35:18记她咋被评为劳动英雄的?贺那时毛主席到延安35年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倡导先进人物、先进共产党员、劳动英雄呀啥的。 她也是树立了榜样。 35:45记树立榜样有什么作用没有?贺作用很明显,主要是搞好宣传呀啥的,你比如说张三某某人(做了啥好事)咋的,要向他学习呀啥的。 和现在的道理是一样的。 老毛倡导农业合作化后,全国掀大浪,陕西省是西沟开始。 36:31记那您那不能给我们讲一下当时选举时怎么选的贺选举有两种选法一种是扎胳膊(举手)另一种是投豆豆呢,参加的选民给你豆豆,有候选人的话就放些碗,有几个放几个碗。 投票时你同意哪个给那个投豆豆,不同意就不投。 有时候就是扎胳膊,坐下一堆人,同意谁就扎胳膊,不同意就不扎胳膊。 37:20记当时老百姓选出来的人都是什么人啊贺那种基本上都是信任的那不是随便想选谁就选谁,那个人在村里威信好,人脉好就选他了,不然就不选,到啥时候都如此。 37:47记那你知道咱们村选的是谁是咋选的?贺知道呢,国民党那时选郝生贵是佳长(现在叫村长),保长就是乡长。 以后的话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个李生玉在我们这里当了好多年。 39:00记我想问的是那时不写字是咋选的?贺不识字就是扎胳膊、投豆豆,自从我记忆以来投豆豆就少了,主要是扎胳膊,同意谁就扎胳膊,然后就是检票,一个人数呢。 39:42记投豆豆咋投的?贺投豆豆就是同意谁给谁投一粒豆豆,不同意不投。 扎胳膊来的快,一早上就完了,投豆豆不能这么快。 40:13记咱们这的老百姓大都不识字边区政府来了以后到老百姓家里劝老百姓识字是吧?贺在农村教学的话,在那个前面高速路转弯的地方,有烂石头砌的个窑洞当学堂,顾的老师(教学),谁念书谁出粮,一个娃娃出三升米,三升米就交一冬学,之后到来年就可能没这个学堂了,冬学冬学一般就一冬,俺在那里念了共28天书,念了28天书后俺奶奶老下了(去世)了,于是我再没去。 41:21记他们教识字的办法很有意思,你给我说说。 贺给年轻的娃娃办夜校,所以白天劳动晚上学习,所有的人谁愿意去都可以去,每天晚上2小时,第二天再参加劳动,每晚如此。 上了450就不去上夜校,于是他们就想办法,比如”锅“上写个锅字,擀杖就在上面写个“擀杖“,一用时就可以看到。 又成立了识字岗,专门有两个人在大路口拦住考你,不会的话他们交给你,知道你会后你就可以离开了。 啥时候学会啥时候走不然就但在那。 识字岗俺也过过,夜校俺也念过,学校俺也去过。 43:26记您觉得人家这种办法好不好?贺好嘛,为啥不好?但是这对域一些人管用,一些人就不管用。 像我的话就管用我现在相当于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人(这是没问题的),有些闲书俺就能看懂,旧以前的(古时候)的古体字和现在的汉字不一样。 4346记就是在这种办法下咱家老的小的都能学的到?贺都可以学。 但是有多半不顶事(没效果)。 因为人一上年纪(就像老婆老汉儿)根本不中用了我念书那时候正年轻着呢:4417记那在1941年边区政府毛主席就提出贫民呀都可以给贷款,是吗这个事您知道些是什么情况不?贺那个事俺不知道。 我爷爷已经到这里了(种了许多地)毛主席来了后,虽然吃不上大米白面,但是玉米高粱还是管够(绰绰有余),因为俺家的地多粮也多,根本(饿不了肚子)。 贷款这些事俺不清楚,47年以前俺毕竟太小。 45:04记后来咱们这里设立的南区合作社,对不对?这个合作社什么时候成立的它都干了些啥?对咱们老百姓有啥帮助?贺有呢嘛。 南区供销社一个作用是收购粮食,另外一个就是买日用品(各种各样的货物都有)。 那个供销社以前在南桥旁边的二层楼栋上,一层是石窑上面是平房(其实那不是平房就得个圆的),以后又挪到七里铺那边了。 那时候入股,每一股是两块钱,那会说是两万。 挨家挨户,愿意入的就入,每到一年年底就给你分红利了。 分红利分啥呢?比如今年真的钱多就给你分手巾、洋火等各种各样。 有时也给你拿点油(用那个油来点煤油灯)或者是盐呀啥的。 南区供销社就这么个。 4711记你们家有多少地,交多少公粮,是怎么交的?贺毛主席没到延安那时都是荒地,就是自己开荒。 俺的地的话川和山地一共300亩100晌。 4745记当时您还小,是听您父亲说的?贺这事情我听我父亲说的我没赶上。 那时候俺爷爷和俺父亲交公粮就要交20多担,都是靠牛呀驴驮呢,连个手推车都没有,那时候也没有这个公路,土路的话两边都是枣,就是一个小的巷道。 48:23记交公粮是不是很不方便?贺很不方便啊4828记那是按什么收公粮啊?贺按地交呢,你的地多就交的多,你的地少就交的少,没地就不交。 地到这里基本上都有了,没有三十晌二十晌十亩八亩三亩五亩也有呢。 (没有多的少的也有)。 48:48记交了公粮都干什么?贺主要是用在前线的部队了,那时候还给部队做鞋,还交爆米花。 鞋可以穿,爆米花可以吃。 这些我都见过。 4936记那老百姓当时压力大不大?愿不愿意,有没有怨言?贺那就是来那个码事了音频17-00:04?记老百姓负担那重不重,有没有怨言?贺起旺当时,那时候按土地交公粮没有怨言,可是也有一部分人因共产党要交公粮,他本身土地里也打不了多少粮食,也就不愿意出,不愿意出也不行嘛,话说你不愿意出但那又非收不行,有地精就有粮食。 有一部分人那是双手欢迎,那没问题。 00:48记那延安当时突然间来了这么多人啊,他们刚开始交的公粮是供机关、供学校老百姓的压力也很大,然后听说有人就骂毛主席说世道不好,这负担太重,交的公粮太多。 有一次雷劈咋不劈死毛泽东,这个事您听说过没有?贺起旺有这事了,那肯定有,这是避免不了的事,那有一部分人,总的来说,一句话老百姓还是支持的,若不支持事就不会弄得这么大,问题就在这,少数人都想共产党好好的,多少年了,胡宗南队伍一到了延安叛变的人也不少,在这也有给胡宗南当兵的,也有党员叛变的,各行各业的都有,不要说现在了,就说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3年的土匪占山为王,那样的人照样也有。 02:00记后来就有人骂毛主席,但是毛主席反省了,反省了以后就搞了一个什么运动,知道不他后来就说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要给老百姓太大负担了。 贺起旺老毛那时候的农业合责化,就我现在来评价,当时他那个农业合责化就是错误的。 O227记:你怎么评价他的那个大生产运动?贺起旺那个好呀!老百姓就提倡种田种地,王铮林的在南泥湾垦荒种地,部队若在战争中没有粮食战斗力也就不行了,组织起三五秋旅王铮林在南泥湾垦荒种地,好像说刚开始的一两年内收成还可以,最后47年胡宗南进攻南泥湾粮食的收成就没有多少了,没收成的理由是胡宗南来了,要打仗,把三五秋旅的部队就留在前线上了,据我好像听见的一种说法粮食就是王铮种下的粮食没有除草就和老百姓合伙除草,除过草的人就能和你分粮食了,合伙除草,合伙收割,最后合伙收割的时候顾不了了就给老百姓了说谁收割谁就吃粮食部队就走了,刚开始还合伙除草,部队走了以后就没人管了。 老百姓谁除草谁就可以吃了。 0417记:那毛主席的这个号召是不是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老百姓还是挺欢迎的?贺起旺那肯定了,部队一打下粮食就肯定是那样。 但是,那时候还是收粮食,我记得很清楚在55年以前收公路粮,55年以后农业合责化了。 55年的冬天我们就把牲口拉到这边叫它们打架,看这些牛、猪值多少钱,就弄到农业社了,你知道吗?0519鲁加选您听说过没当时农业大生产的时候毛主席、朱德都种地,有没有劳动英雄帮毛主席、朱德种地、交公粮?贺起旺那肯定有了,在东川那面有吴蛮友、吴枣园,在这出名的人物很多。 0545记:吴蛮有是怎样代耕呢?他怎么样帮代耕的?贺起旺,就听说有一个吴蛮友、吴枣园,具体怎样我不清楚,那时远一点,那是我还小。 0600记他是不是代艮了?贺起旺那时候总的来说呀!当时他们是学习的榜样,人人都学谁谁谁,那么着个。 0613记人人都学谁谁谁,当时是怎么说的这个人人都学谁?人人都学谁?贺起旺在哪出了这个出名的人物,问姓什么、叫什么、在哪学习,开荒了还是种地了,搞什么事业了都是那么个道理。 0636记你觉得党中央在陕北的这13年里与老百姓是什么样的关系?贺起旺那肯定很好,那时候毛主席刚到延安的时候在杨家岭住,后来搬到枣园,我外公那时候在杨家岭后沟种地,因为这里的水不好,我外公就在那里砍材拿到距离15里远的延安卖,那时毛主席就在湿窑洞住,天暖的时候就在路过毛主席挡住路人与他说会话,问一些问题,比如这些材能卖多少钱、累不累等等。 在老毛到延安来问话,你就说你是谁了,就是问了,他就一定给你说我就是毛主席?08:51记那就是在你的影响里,那时候的大领导你比如说老毛啊,朱德啊和老百姓的关系怎么样?贺起旺那肯定好着了,那还要说了,一见了老百姓就问卖柴了,卖什么东西了?就把你挡住了,就和你说话了,说了一会,认为时间不早了,就让你背上柴买去,他呀,一方面与你说话,另一方面问一下老百姓的具体情况,什么话也说。 09:30记就今天来讲,当时的群众路线走的怎么样?贺起旺当时的群众路线走的就是对的。 就像我刚才讲的一样,老毛只有这个农业合责化好像是错误的,其他的都好呢。 因为那时候穷人多,富人少。 他是打富济贫,这是一个好政策。 毛主席上面的人如刘志丹等人物也在陕北弄起了红军。 以谢子长的说法“走一村,联一个”。 比如走到这个村了,谁厉害就把谁联系上。 但是刘子丹说弄革命不是开玩笑了,应该“走一村,杀一个”,谁厉害把谁杀了,其他弱者就跟着弄革命。 某某被杀了,咱们害怕了就乖乖地跟上闹革命了。 这个那是肯定的,我认为还是刘子丹的对,联系上一个,不要说世界上,中国的人就很多,都成当官的了。 11:30记47年党中央领导人撤出延安以后,延安的老百姓怎么办啊?贺起旺看你站在什么立场,毛主席站无产阶级立场那就好着了,没问题。 毛主席虽然离开延安了但还是照样,毛主席离开后,蒋介石的队伍到了延安,就像我说过,有一些人就叛变了,好好的共产党员闹革命看到敌人的实力大就叛变了。 12:29记支持国民党,他们来了以后给老百姓发东西,拉拢人?贺起旺拉拢了,他们来了以后选村长、乡长,每人仗二的白洋布,25斤的白面发过一回。 他们总共呆的时间也不长,第一年的2月来到第二年的3月走,呆了13个月,就被打跑了。 因为他住的时间不长,就那次发过洋面和布,在就没发过,就被打窜出去了。 13:17记共产党的政策能够得到人心还是国民党发东东西得人心?贺起旺我给你说,那时候给你发洋布和白面,当时的这些东西你不要也不行。 你说你是共产党你不要这些东西,他们会立刻砍你的头,问题就是你要得拿,不要还得拿,像这种事做事一方面东西,另一方面闹革命。 你比如说很多闹革命的被俘虏,他宁死不屈,不泄漏党的秘密,那是肯定的我们是共产党党员,随便你要杀要剐,愿放火了。 一句话一口咬定你放我我就回,你不放我你就杀,就这样。 有一部分不这样。 14:19记您的父亲是怎么参加革命的、怎么牺牲的?贺起旺47年二月胡宗南进攻,我父亲在南泥湾九龙全松树林这一带在公路两侧埋地雷,那时候共产党没有铁地雷,就是以前讲究的石碑垒成类似于金字塔的形式,用钻头钻开一个孔,把火药放进去,导火线雷管安上地上,国民党队伍来的时候踩在上面,他们都有经验,一踩上地雷与以前的不一样就赶紧卧倒,炸起来一看居然是石头,说地雷怎么能是石头呢!他们是用我们的石头做的,我见过石地雷具体怎么安装、怎么放火药。 我父亲就是安装这个东西,你比如说国民党今天从南泥湾攻打到延安,我父亲今天早上回家,回到家以后就把所有值钱的东西拿上就走,那时我们的地多,把东西放在7个牛背上就到县政府的闰市,我父亲就把我们一家领到那去投奔县政府,到了上桥听说县政府前天就搬走了,搬到豆腐厂了,我们没去那,过去以后有一个沟翻山过去后这个山上去那个上的梁上下来就是碾庄,就到豆腐厂还追县政府,刚到那把东西放下来以后,把走的时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